1. “回”字的四种写法是什么
“回”字一共有四样写法: 通常只有三种:回、囘〔外“冂”内“巳”〕、囬〔“面”之下部〕。
第四种写作〔外“囗”内“目”〕(见《康熙字典·备考》),极少见。 回,拼音:huí,huán注音:ㄏㄨㄟˊ。
首部:囗,部外笔画:3,总笔画:6。 繁体:无繁体字;囘为回的古字; 廻为回的俗字。
囬、回同回。 五笔86&98:LKD。
仓颉:WR。 郑码:JDJ。
笔顺编号:252511。 扩展资料: 基本字义 (1)还,走向原来的地方:~家。
“回”字的字形对比 (2)掉转:~首(回头看)。~顾。
~眸。~暧。
妙手~春。 (3)曲折,环绕,旋转:~旋。
~肠。~廊(曲折回环的走廊)。
(4)答复,答报:~信。~话。
~绝。 (5)量词,指事件的次数:两~事。
(6)说书的一个段落,章回小说的一章:且听下~分解。 (7)中国少数民族,分布于中国大部分地区:~族。
~教(中国称伊斯兰教)。[1] (8)姓。
(9)器官(尤其是脑)的皱折、扭曲或盘旋。如:齿状回;海马回;额上回;颞下回。
【近义词】归 详细字义 〈动〉 (1)象形,甲骨文象渊水回旋之形。本义:回旋;旋转。
(2)同本义。 回,转也。
——《说文》。 昭回于天。
——《诗·大雅·云汉》。 图回天下于掌上而辨白黑。
——《荀子·儒效》。 诡文回波。
——《淮南子·本经》。 畔回穴其若兹兮。
——《汉书·叙传》。 虎鼓瑟兮鸾回车。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山回路转不见君。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回。
2. 请问回字的四种写法是什么
回的四种写法如下图: 回 拼音:huí,注音:ㄏㄨㄟˊ,部首:囗部,部外笔画:3画,总笔画:6画,五笔:LKD 仓颉:WR,郑码:JDJ,四角:60600,结构:全包围,电码:0932,区位:2756 叠字:二叠字,拆字:两个口,统一码:56DE,笔顺:丨フ丨フ一一 释义: 1、还,走向原来的地方:回家。
2、掉转:回首(回头看)。回顾。
回眸。回暧。
妙手回春。 3、曲折,环绕,旋转:回旋。
回肠。回廊(曲折回环的走廊)。
4、答复,答报:回信。回话。
回绝。 5、量词,指事件的次数:两回事。
6、说书的一个段落,章回小说的一章:且听下回分解。 7、中国少数民族,分布于中国大部分地区:回族。
回教(中国称伊斯兰教)。 8、姓。
扩展资料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回禄[huí lù] 传说中的火神名,多借指火灾。 2、回青[huí qīng] 返青。
3、挽回[wǎn huí] 扭转已成的不利局面。 4、回跌[huí diē] (价格、指数等)上涨后又往下降。
5、折回[zhé huí] 中途返回。
3. 回字的四种写法
原发布者:官季材
关于“回”字的四种写法前几天,看到网上流传的一篇博文,感叹鲁迅被逐出中小学教材,文中提到了鲁迅在《孔乙己》中说过的,“回”字的四种写法。这使俺想起,俺上初中时,曾经专门考证过这个说法。那时的初中课文,在《孔乙己》下面都有一条注解,大意是,回字只有三种写法,即:回、囘、囬,第四种是没有的,说明孔乙己自以为博学,其实是错误。俺当时就非常好奇,就跑到新华书店,查了所有载有《孔乙己》的书籍,也查了书店中所有的字典或词典,书中一律说明,回字只有三种写法,没有第四种。当时俺家,不知怎么有一本《康熙字典》,传说是当年打土豪分田地时分到的,大概是分给了俺外祖父。实际上,俺外祖父从来没上过任何学校,识字不多,外祖母干脆是文盲。俺老妈作为全家学历最高者,就把这本《康熙字典》当作嫁妆继承过来了。是民国初年印的,装订成一大本,厚厚的,加上硬壳,活像一块大砖头。俺家这本《康熙字典》,其实只有一个阅读者,就是俺,俺家其他人根本就从来没看过。当初俺看这本书的目的,只是为了了解一下楷书和篆书的对照,好看懂篆刻中的文字。由于有了《康熙字典》,俺很轻松地就找到了回字的第四种写法,其实就是一个大方块——囗,顺便还知道了,这个“囗”字,除了读“回”,还可以读“围”、“国”和“方”。当时,俺兴高采烈地跑到学校,告诉了俺的语文老师,俺已经查到了回字的第四种写法。该老师不信,他当时就说,《康熙字典》的发行量很大,不但咱们的语文
4. 回字的各种写法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官季材 关于“回”字的四种写法前几天,看到网上流传的一篇博文,感叹鲁迅被逐出中小学教材,文中提到了鲁迅在《孔乙己》中说过的,“回”字的四种写法。
这使俺想起,俺上初中时,曾经专门考证过这个说法。那时的初中课文,在《孔乙己》下面都有一条注解,大意是,回字只有三种写法,即:回、囘、囬,第四种是没有的,说明孔乙己自以为博学,其实是错误。
俺当时就非常好奇,就跑到新华书店,查了所有载有《孔乙己》的书籍,也查了书店中所有的字典或词典,书中一律说明,回字只有三种写法,没有第四种。当时俺家,不知怎么有一本《康熙字典》,传说是当年打土豪分田地时分到的,大概是分给了俺外祖父。
实际上,俺外祖父从来没上过任何学校,识字不多,外祖母干脆是文盲。俺老妈作为全家学历最高者,就把这本《康熙字典》当作嫁妆继承过来了。
是民国初年印的,装订成一大本,厚厚的,加上硬壳,活像一块大砖头。俺家这本《康熙字典》,其实只有一个阅读者,就是俺,俺家其他人根本就从来没看过。
当初俺看这本书的目的,只是为了了解一下楷书和篆书的对照,好看懂篆刻中的文字。由于有了《康熙字典》,俺很轻松地就找到了回字的第四种写法,其实就是一个大方块——囗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433623738,顺便还知道了,这个“囗”字,除了读“回”,还可以读“围”、“国”和“方”。
当时,俺兴高采烈地跑到学校,告诉了俺的语文老师,俺已经查到了回字的第四种写法。该老师不信,他当时就说,《康熙字典》的发行量很大,不但咱们的语文。
5. “回”字有几种写法
这是“回”字的各种写法。从上往下,从右往左算,依次是:
1、东晋 爨宝子碑 ; 2、唐 褚遂良 行书千字文 ; 3、宋 苏轼 醉翁亭记 (上边第一个大的); 4、宋 吴琚 三希法堂帖 ; 5、宋 朱敦儒 三希法堂帖 ; 6、宋 苏舜元 停云馆法帖;7、元 沈右 三希法堂帖;8、宋 范成大 三希法堂帖;9、明 王铎 拟山园帖(底下最大的);10、东晋 王羲之 澄清堂帖;11、东晋 王羲之 十七帖;12、唐 怀素 秋兴八首;13、宋 范成大 三希法堂帖;14、宋 米芾 群玉堂帖。15、明 王铎 拟山园帖;16、隶辨(两个);17、说文。
参考文献:1980年光华出版社《中国书法大字典》
6. 回字繁体字怎么写
回字繁体字如下图:
读音:huí
释义:
1.曲折环绕:~旋。巡~。迂~。~形针。峰~路转。
2.从别处到原来的地方;还:~家。~乡。送~原处。
3.掉转:~头。~过身来。
4.答复;回报:~信。~敬。
5.回禀。
6.谢绝(邀请);退掉(预定的酒席等);辞去(伙计、佣工):送来的礼物都~了。
7.指事情、动作的次数:来了一~。听过两~。那是另一~事。
8.说书的一个段落,章回小说的一章:一百二十~抄本《红楼梦》。
9.回族:~民。
10.姓。
11.趋向动词。用在动词后面,表示人或事物随动作从别处到原处:从邮局取~一个包裹。书报阅后,请放~原处。
注音:ㄏㄨㄟˊ
首部:囗
部外笔画:3
总笔画:6
五笔86&98:LKD
仓颉:WR
郑码:JDJ
笔顺编号:252511
四角号码:60600
扩展资料
相关组词:回收 回忆 回答 回家 回去 返回 回声 回来 回升 回头 来回 回车 回顾 回味
出处:
1.回,转也。——《说文》
2.昭回于天。——《诗·大雅·云汉》
3.图回天下于掌上而辨白黑。——《荀子·儒效》
4.诡文回波。——《淮南子·本经》
5.畔回穴其若兹兮。——《汉书·叙传》
6.虎鼓瑟兮鸾回车。——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7.山回路转不见君。——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8.廊腰缦回。——唐·杜枚《阿房宫赋》
9.峰回路转。——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反义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