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走到小桥上的拼音怎么写
走到小桥上
zǒu dào xiǎo qiáo shàng
走
拼音:
zǒu
解释:
1.行:~路。~步。
2.往来:~亲戚。
3.移动:~向(延伸的方向)。~笔(很快地写)。钟表不~了。
4.往来运送:~信。~私。
5.离去:~开。刚~。出~。
6.经过:~账。~内线。~后门。
7.透漏出去,超越范围:~气(漏气)。
8.失去原样:~形。~样。
9.古代指奔跑:~马。不胫而~。
10.仆人,“我”的谦辞:牛马~(当牛作马的仆人,如“太史公~~~。”)。
到
拼音:
dào
解释:
1.从别处来:~达。~站。~来。~场。~任。~职。~案。签~。恰~好处。
2.往:~群众中去。
3.周全,全顾得着:周~。面面俱~。
4.成功:得~。办~。
5.姓。
小
拼音:
xiǎo
解释:
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不及一般或不及所比较的对象,与“大”相对:~雨。矮~。短~精悍。
2.范围窄,程度浅,性质不重要:~事。~节。~题大作。~打~闹。
3.时间短:~坐。~住。
4.年幼小,排行最末:~孩。
5.谦辞:~弟。~可。~人(a.谦称自己,指地位低;b.指人格卑鄙的人;c.指子女;d.小孩儿)。
6.妾:~房。
桥
拼音:
qiáo
解释:
1.架在水上或空中便于通行的建筑物:~梁。~墩。~涵。~头堡。吊~。栈~。引~。立交~。
2.形状如桥梁的:心脏搭~手术。
3.古同“乔”,高。
4.古同“矫”,正,整。
5.姓。
上
拼音:
shàng shǎng
解释:
[shàng] 1.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边。
2.次序或时间在前的:~古。~卷。
3.等级和质量高的:~等。~策。~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
4.由低处到高处:~山。~车。~升。
5.去,到:~街。
6.向前进:冲~去。
7.增加:~水。
8.安装,连缀:~刺刀。~鞋(亦作“绱鞋”)。
9.涂:~药。
10.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课。~班。
11.拧紧发条:~弦。
12.登载,记:~账。
13.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桌~。组织~。
14.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来。锁~。选~代表。
15.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年纪。
16.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shǎng] 〔~声〕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
2. 门口禁止停车的拼音怎么写
门拼音:mén,声母是m,韵母是én,声调是二声。
口拼音:kǒu,声母是k,韵母是ǒu,声调是三声。
禁拼音:jìn,声母是j,韵母是ìn,声调是四声。
止拼音:zhǐ,声母是zh,韵母是ǐ,声调是三声。
停拼音:tíng,声母是t,韵母是íng,声调是二声。
车拼音:chē,声母是ch,韵母是ē,声调是一声。
一、门释义:
1、建筑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
2、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
3、途径,诀窍。
二、口释义:
1、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
2、容器通外面的地方。
3、出入通过的地方。
三、禁释义:
1、不许,制止。
2、法律或习惯上制止的事。
四、止释义:
1、停住不动。
2、拦阻,使停住。
五、停释义:
1、止住,中止不动。
2、总数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
六、车释义:
1、陆地上有轮子的交通工具。
2、用轮轴来转动的器具。
3、用水车打水。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回车[huí chē]
回转其车。
2、上车[shàng chē]
登车。
3、车头[chē tóu]
火车、汽车等车辆的头部,特指机车。
4、赶车[gǎn chē]
驾驭牲畜拉的车。
5、车照[chē zhào]
行车的执照;检查车辆合格,准许行驶的凭证。
3. 走的拼音怎么写
走拼音:zǒu
基本信息:
部首:走,四角码:40801,仓颉:gyo
86五笔:fhu,98五笔:fhu,郑码:BO
统一码:8D70,总笔画数:7
基本字义:
1、行:走路。走步。
2、往来:走亲戚。
3、移动:走向(延伸的方向)。
4、往来运送:走信。走私。
扩展资料:
相关组词:
1、奔走[bēn zǒu]
急走;跑:奔走相告。
2、退走[tuì zǒu]
向后退去;退却:见势不妙,赶紧退走。
3、走风[zǒu fēng]
泄露消息。
4、败走[bài zǒu]
作战失败而逃(往某地),也指在某地比赛或竞争失败。后面多跟地名。
5、走嘴[zǒu zuǐ]
说话不留神而泄露机密或发生错误:她说着说着就走了嘴了。
4. xia门合怎么写
门合(xia)写做如下:
合有多种读音,
1、读gé,同“阁”,屋顶层内的房间,如楼阁,阁楼。
2、读hé时,同“合”,全部,如合家欢乐。
3、做姓氏时读音为:xiá,音调为第二声。
合字是“门”内一“合”,非“阁”也,当作姓氏字时读xiá(霞)。合姓,属中华罕见的稀有姓氏。网络上一些关于合、阁姓的报道与合族无关,有些是宗亲误写为阁所致。
由于姓氏罕见,电脑字库中只可找到繁体门的“合”,字典中未收录作为姓氏时xiá的读音,容易误读为:阁。前些年,银行、社保、民航等大多数机构的电脑字库中无法找到简体门的合字。
准确来说,在电脑上还找不出我族正确的姓氏写法。为便于认读和参与社会交流,一些族人更是直接将姓氏改成:阁、霞、夏、门合等字样,这种误读成为合氏族人心中永远的痛。
扩展资料:
“合”字早在东汉时期的《说文解字》中就有介绍,在明朝的《正字通》和清朝的《康熙字典》中均有收录该字,但读音标注为:he、ge,在《现代汉语字典》中有作为姓氏的解释,姓氏读音错误的标注为:ge,未收录作为姓氏时(xia)的读音。
合姓起源于何时,目前尚无权威考证,民间姓氏读音一直为:xia。解放前我国使用的是繁体字,新中国成立后进行过简化,仅在《现代汉语字典》的纸质版中方可找到简体门的合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合
5. “来”的拼音怎么写
来”的拼音【lái】
1. 来的拼音【lái】 笔划 7 五笔【GOI】 部首 【木】
2. 来是指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往”、“去”相对:来回。来往。过来。归来。来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
3. 从过去到现在:从来。向来。
4. 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来年。将来。来日方长。
5.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二百来头猪。
6. 做某个动作:胡来。
7. 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大家来动脑筋。
8. 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昨天他哭来。
9.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上来。
10. 表示发生:暴风雨来了。
11. 在数词一、二、三后面,表示列举理由:这台收录机一来音质好,二来价钱便宜,我就买了。
12. 用做诗、歌词中的衬字:八月里~桂花香。
13. 表示语气,归去来兮!
14. 姓。
出处:
来,周所受瑞麦来麰也。——《说文》
贻我来牟。——《诗·周颂·思文》。
于皇来牟。——《诗·周颂·臣工》。
来日方长。——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知来者之可追。——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来,至也。——《尔雅》。
憧憧往来。——《易·咸》
我行不来。——《诗·小雅·采薇》
笑问客从何处来。——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翩翩两骑来是谁。——唐·白居易《卖炭翁》
然往来视之。——唐·柳宗元《三戒》
有朋自远方来。——《论语》
往昔初阳时,谢家来贵门。——《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6. 走进家门的拼音
走进家门的拼音:zǒu jìn jiā mén
一、走
读音 : zǒu
部首: 走
笔画数 : 7
笔画名称 : 横、竖、横、竖、横、撇、捺
解释:
1.行:~路。~步。
2.往来:~亲戚。
3.移动:~向(延伸的方向)。~笔(很快地写)。钟表不~了。
4.往来运送:~信。~私。
5.离去:~开。刚~。出~。
6.经过:~账。~内线。~后门。
7.透漏出去,超越范围:~气(漏气)。
8.失去原样:~形。~样。
9.古代指奔跑:~马。不胫而~。
10.仆人,“我”的谦辞:牛马~(当牛作马的仆人,如“太史公~~~。”)。
二、进
读音: jìn
部首: 辶
笔画数 : 7
笔画名称 : 横、横、撇、竖、点、横折折撇、捺
解释:
1.向前或向上移动、发展,与“退”相对:前~。上~。推~。跃~。~退。~取。~击。~驻。~行(xíng)。~而。
2.入,往里去:~见。~谒。~谗。
3.吃,喝:~食。~餐。滴水未~。
4.收入或买入:~账。~货。日~斗金。
5.奉上,呈上:~言。~奉。~献。
6.旧式房院层次,这所宅子是两~院。
三、家门
【词语】: 家门
【拼音】: jiā mén
【解释】:
(1)家庭住所的大门。
(2)称自己的家族。
(3)本家:他是我的~堂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