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音符的音怎么写
原发布者:anqiy4
什么是音符呢?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那就是:在乐谱表上表示正在进行的音的长短(也叫“音值”)的符号,叫作“音符”。第一节音名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名字便于称呼。在乐音这个大家庭里,每一个音(也是音级),也都有它独立的名子。也就是“音名”。在认识音符之前我们要先知道它们的名字---音名(唱名)。其中最主要的有7个基本音,分别由七个英文字母来表示,称为:CDEFGABseidiyiaifujieibi它们分别还有小名(唱名---视谱时所唱出的名叫“唱名”)CDEFGAB(汉语译音)斗瑞咪发搜拉希(汉语拼音)DoRuaiMiFaSolLaXi(简谱)1234567在乐音的“家族”中有几十个高低不同的音,但是最基本只有这七个音,其它高、低音的音名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变化出来的。这七个音在钢琴上都是穿着雪白的衣服(白键子)。现在我们把这七个基本音的音名、唱名、译音、简谱记法全部在钢琴上做个对照。第二节音名的分组乐音的大家族里有几十个高低不同的音,但是它们并不混乱,而是井然有序的,人们都分别给他们排了队、分了组。这样我们就不难辨认他们了。它们分组的原则是以实际音高来区分的。1、“中央C”是主角,为什么叫它中央C呢?因为它是钢琴上距离钥匙孔最近的一个音。中央C的唱名也叫(DO)。从这个音一直到往右弹到B(Xi),这是一组。这一组叫做“小字一组”。再往右,也是从
2. 打碗记得拼音怎么写
(打碗记得)拼音如下:
【汉语拼音】打(dǎ) 碗(wǎn) 记(jì) 得(dé)
【无声调版】 dɑ wɑn ji de (这一种供拼音输入)
Ps:在拼写拼音时,常常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前鼻音和后鼻音不可混淆。如in和ing,en和eng等。
2)平舌音和翘舌音不可混淆。如zi和chi,si和shi等。
3)声调符号切不可标错位置。如把会(hui)的第四声错标在字母u上,实则标在字母i上。
4)处理“一不七八”等变调的字标注按原调,读的时候要变调。比如,一定,“一”原本是一声,但是要读成第二声。
参考资料[变调]:/link?url=fV0NQvU_q7t8M-rd3brZ1JqpqdPWFQBOmnnoDviTQs35Yfr3uaTosRyPY0JVn_fX3CpsX4Wg99HBgSI3Z9iSLK
3. 怎样记50音图记得快
记忆的方法:
1.制作卡片(记得牢固又简单,推荐给比较有童心又贪玩的人)在一张卡片的一面写上平假名,另一面写片假名,(大小随意)卡片制作好了以后,分行记,拿a行来说,有5个音,首先熟悉这5个音,着重记不会的假名,然后把卡片打乱,反复练习,直到可以默写,然后每天复习。刚背下来之后,建议学唱简单的日文歌曲。
2.默写(推荐给踏实肯干,勤勤奋奋的好学生)每天早晚,从头到尾默写一遍50音图,这样写一个月,一定会。
3.“疯狂日语”(推荐给不爱动笔的人)每天只要有空闲的时间,就喊- -`(嗓子不好不要喊啊)然后就看,但是一句话: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4.探索(推荐给博学多才的人- -)
因为日语是由汉语演变而成的,所以50音图的写法也都是汉字的一部分或者是全部或者变形,可以根据这一特点,探索出适合你自己的记忆方法- -`。(加油!)
但是无论是什么方法,都不是绝对的,是要你付出一定努力的,简单的方法只能帮助你通过一些捷径减少一些记忆的时间,同时使记忆更加牢固,所以不可以过于相信和依赖一些快速记忆的方法,所以还是需要你努力的记,千万不要忘记这句话: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4. 背完英语单词后记得怎样读和怎样写,就是爱忘中文意思,怎么办
1.逻辑记忆:通过词的本身的内部逻辑关系,词与词之间的外部逻辑关系记忆单词。
1)把几个字母看作做一个来记 如:"ight" light, right, fight, night, might, sight, tight
2)外旧内新,如:bridge “桥”看成 b+ridge ridge "山脊”sharp 看成 s+harp harp "竖琴。
3)外新内旧,如:cleave “劈开”看成 c+leave, tact "机智:看成 t+act
2 联想记忆:1)音与形的联想,即根据读音规则记忆单词。
2)形与义的联想,如:eye 把两个e看成两个眼。banana 把a看成一个个的香蕉。bird 把b和d看成两个翅膀。
3)象声词,联想实际的声音,如:gong 锣 coo 咕咕声。
4.分类记忆:把单词进行分门类 如:动物,植物等,进行分类记忆。你可以找一本分类字典作为参考。
5.卡片记忆:自制作单词卡片随时随身进行记单词,卡片写上单词的词形、词性、词义、音标、搭配、例句等。
两个原则:
1.循环模糊记忆原则
循环模糊记忆原则是指对要记的单词采用先记大概意思,日后反复记忆的态度。有的同学有一种似乎很可贵的精神,就是希望一遍就把大纲词汇全部记牢记死,口号是——“一遍过后,生词熟透)。事实上,这种希望一遍就完成任务,一劳永逸的思想是极其错误的。这好比我们记几个朋友的电话号码,如果你连续记忆几个小时,但以后就不拨打这些电话了(即不复习了),那么也许一个礼拜之后你就把这些电话号码给忘了,但是要是如果能以后能时而不时拨打这些电话(即日后复习),就很可能在很长的时间里都不会忘记这些电话号码。这样一来,第一遍记大纲词汇会很难,会很难记得精确,这没有关系,只要先让自己的大脑有一个模糊的大概的意思就可以了。因为在日后必须做的练习(如阅读,翻译,等)中,单词的意思就会逐渐精确明朗起来。
2.对比记忆原则
这是任何一个下过功夫背单词的人都会因为单词量的增加而迫不得已,也是自然而然会想到去用的方法。比如记过contribute, 又记了distribute, 我们可能不会搞混淆了,但如果阅读中出现 attribute 就会既熟悉又陌生;再比如背了attitude, latitude, aptitude, longitude; 就很可能就会看altitude就认为是latitude的意思。看到adopt,就会想到自己似曾背过这个单词,仔细回想查阅过后,才发现其实原来背的是adapt。所以为了提高单词在阅读中再认知的准确率,只能把这些词型相近,容易混淆的单词放到一起对比记忆。这就象到记忆的海边去捡海螺,如果只捡几个海螺,我们就能轻而易举辨认出来,但要是我们要捡6500个海螺,想一一辨认出来就要下番苦功夫去反复对比一些很难区别的海螺。单词也一样,一个基础差,词汇量小的人往往认为单词好背,因为他不了解随着单词量的增大所带来的困惑和区分的困难。考试大纲中近型异意长得类似的单词有很多,它们好比孪生姊妹,不加以对比区别,就会认错对象,就会在阅读翻译的时候,让自己思绪越走越远,影响理解速度。因此,在背大纲词汇的过程中,不能偷懒,要自觉的把那些似曾见过,熟悉而陌生,容易产生混淆的形近、或者音近、或者义近词汇放在一起对比记忆,从而把他们真正记住,否则永远别想把单词记精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