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凋令怎么写
一般不用“令”字格式,只出个《工作调动通知书》就得了:
用公司文件头,标题就写“工作调动通知书”
xxxx车间:(或直接写xx车间xxx员工)
根据工作岗位需要,兹决定抽调你车间xxx员工前往xxx部门(车间)xx岗位上班,工资待遇xxxxxxx,望于xx月x日前做好原岗位工作移交手续,x月x日到新岗位报到、上班。(或参加岗前培训后上班等)望依照执行。
特此通知
xxxxx公司(或行政部、人士部等)盖章
年月日
2. “长人者好烦其令”,怎么理解
那些官吏喜欢不断地发号施令。
长(zhǎng)人者:为人之长者,指当官治民的地方官。大县的长官称“令”,小县的长官称“长”。
烦其令:不断发号施令。烦,使繁多。
一、原文
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
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二、译文
问的人说:“把你种树的方法,转用到做官治民上,可行吗?”
橐驼说:“我只知道种树罢了,做官治民,不是我的职业。但是我住在乡里,看见那些官吏喜欢不断地发号施令,好像是很怜爱(百姓)啊,但百姓最终反因此受到祸害。
在早上在晚上那些小吏跑来大喊:‘长官命令:催促你们耕地,勉励你们种植,督促你们收获,早些煮茧抽丝,早些织你们的布,养育你们的小孩,喂大你们的鸡和猪。’
一会儿打鼓招聚大家,一会儿鼓梆召集大家,我们这些小百姓停止吃早、晚饭去慰劳那些小吏尚且不得空暇,又怎能使我们繁衍生息,使我们民心安定呢?所以我们既困苦又疲乏,像这样(治民反而扰民),它与我种树的行当大概也有相似的地方吧?”
三、出处
《种树郭橐驼传》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这篇文章是柳宗元早年在长安任职时期的作品。郭橐驼种树的本事已不可考,后世学者多认为这是设事明理之作,此文是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而为言的。
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土地日益严重,“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除了交纳正常的捐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
据《旧唐书·食货志》记载,各地官僚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竞相向朝廷进奉,加紧对下层的盘剥,于是“通津达道者税之,莳蔬艺果者税之,死亡者税之”,民不聊生。
柳宗元在参加“永贞革新”前两年,即贞元十九年(803)至二十一年(805),曾任监察御史里行,是御史的见习官,可以和御史一样“分察百僚,巡按郡县,纠视刑狱,肃整朝仪”,可以到各地检查工作,民事、军事、财政都可以过问,品秩不高而权限较广。
这篇文章,可能就是在此期间写的,是针对当时地方官吏扰民、伤民的现象而作的。这篇文章可以看成是柳宗元参加“永贞革新”的先声。
二、作品赏析
这篇文章题目虽称为“传”,但并非是一般的人物传记。文章以老庄学派的无为而治,顺乎自然的思想为出发点,借郭橐驼之口,由种树的经验说到为官治民的道理,说明封建统治阶级有时打着爱民、忧民或恤民的幌子,却收到适得其反的效果,仍旧民不聊生。
这种思想实际上就是“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剖斗折衡,而民不争”的老庄思想的具体反映。唐代从安史之乱以后,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
只有休养生息,才能恢复元气。如果封建统治者仍借行政命令瞎指挥,使老百姓疲于奔命,或者以行“惠政”为名,广大人民既要送往迎来,应酬官吏;又不得不劳神伤财以应付统治者摊派的任务,这只能使人民增加财物负担和精神痛苦。
三、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西)人。世称“柳河东”。
贞元九年(793),二十一岁的柳宗元进士及第,授校书郎。二十六岁又中博学宏词科,调蓝田尉,升监察御史里行。与刘禹锡等参加主张改革的王叔文集团,任礼部员外郎。“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
后迁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并称“韩柳”。散文峭拔矫健,说理透彻。山水游记多有寄托,尤为有名。寓言笔锋犀利,诗风清峭幽远。著有《河东先生集》。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种树郭橐驼传
3. 人事调动令怎么写
工作调动申请书
尊敬的领导:
本人##,女,汉族,#年#月出生,#年毕业于#大学现代文秘专业,#年#月参加工作。先后在#乡#小学、#乡#小学任教。本人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热爱教育事业,勤勤恳恳,认真做好各项教学工作,如期完成学校安排的各项教学任务。
#年#月,我被借调到##办公室工作,##年到县##办公室工作至今。在借调期间,我一直从事办公室文秘、宣传等工作。在经历多岗锻炼的同时,也丰富了我的知识,开阔了视野。但作为一名教师,我还是希望能够重返三尺讲台,一心投入到教学工作中,用一生的心血为每位学生的健康成长搭桥铺路,同时也为我县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因此,我申请调到#####,恳请局领导批准为谢!
申请人:##
4. 同音的令怎么写
令
[ líng ]
〔~狐〕a.古地名,在今山西省临猗县一带;b.复姓。
[ lǐng ]
量词,印刷用的原张平版纸五百张为一令。
[ lìng ]
1.上级对下级的指示:命~。法~。朝(zhāo)~夕改。
2.古代官名:县~。~尹。尚书~。
3.使,使得:~人兴奋。
4.时节:时~。节~。
5.美好,善:~名。~辰。~闻(好名声)。
6.敬辞,用于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尊。~堂。~岳。~郎。~爱。
7.短的词调(diào),散曲中不成套的曲(多用于词调、曲调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