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蒲”字篆书的写法
读音:pú
笔画数:13
部首:艹
组词:
蒲棒,蒲棒儿 púbàng,púbàngr ——香蒲的花穗,形状像棒子
蒲包 púbāo ——用香蒲叶编成的装东西的用具
蒲草 púcǎo ——香蒲的茎叶,可供编织用
蒲墩儿 púdūnr ——用香蒲叶、麦秸等编成的厚而圆的垫子,农村中用
作坐具
蒲服 púfú——以跪姿坐于地上
古代席地而坐,两膝着席,跟跪着差不多,所以《战国策》里说伍子胥“坐行
蒲公英 púgōngyīng ——多年生草本植物(Taraxacummongolicum),全株含白浆,叶丛生,花黄色,果实褐色,上带白色软毛,可顺风飘散,全草供药用,能清热、解毒
蒲剑 pújiàn ——指菖蒲叶,形似宝剑而得名
蒲节 Pújié ——端午节,因旧俗端午节在门上挂菖蒲叶而得名
蒲剧 pújù——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山西省南部地区
蒲葵 púkuí ——一种常绿乔木,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叶子可以做
扇子
蒲柳 púliǔ ——落叶灌木(Salixgracilistyla),秋天早凋,也叫水杨,用来比
喻或自谦身体衰弱
蒲扇 púshàn ——用香蒲叶做成的扇子
蒲式耳 púshì'ěr ——英美制计量单位,计量干散颗粒物的体积时用,一
蒲式耳合8加仑
蒲团 pútuán ——一种圆垫子,用香蒲草、麦秸等编成
蒲苇 púwěi ——香蒲和芦苇
蒲线 púxiàn ——香蒲的雌花穗上长的白绒毛,可用来填枕头芯
2. 过字的笔画顺序怎么写
一、过字的笔画顺序是横, 竖钩, 点, 点, 横折折撇, 捺。
二、过字的基本释义:
[ guò ]
1、从一个地点或时间移到另一个地点或时间; 经过某个空间或时间:过来。过去。过河。过桥。过年。过节。日子越来越好过了。
2、从甲方转移到乙方:过户。过账。
3、使经过(某种处理):过罗。过筛子。过滤。过淋。过磅。过秤。过油肉。过过数儿。
4、用眼看或用脑子回忆:过目。把昨天的事在脑子里过了一遍。
5、超过(某个范围和限度):过分。过期。过犹不及。树长得过了房。
6、分子结构中有过氧基(—O—O—)结构的:过硫酸根(SO5-)。过氧化氢(H2O2)。
7、探望;拜访:过访。
8、去世:老太太过了好几天了。
9、过失(跟“功”相对):过错。记过。勇于改过。
10、传染:这个病过人。
11、用在动词后,表示经过:走过广场。把他送过了桥。
12、用在动词后,表示掉转方向:翻过一页。他回过头看了看。
13、用在动词后,表示超过或胜过:我比不过你。一匹马比得过两头驴。
[ guo ]
1、用在动词后,表示完毕:吃过饭再走。杏花和碧桃都已经开过了。
2、用在动词后,表示某种行为或变化曾经发生,但并未继续到现在:他去年来过北京。我们吃过亏,上过当,有了经验了。
[ guō ]
姓。
扩展资料
传统笔顺,古代广泛使用,现今仍在汉字文化圈使用。使用者主要为懂得书法的学者,故也被称作书法的笔顺。通过研究民国以前的书法作品,特别是著名书法家的作品,可以得出笔顺已有了公认的规定。
这些笔顺大多遵从字源、字形结构、字形变革或古法。许多字都存在多个异体字(即有多个写法)。笔顺可随着字体篆、隶、真、行、草的改变而改变。常见的传统笔顺有: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词条-笔顺
3. 蒲公英的“蒲”字怎么组词
“蒲”字组词:蒲扇 、蒲节 、香蒲 、蒲草 、蒲包 、蒲剧 、蒲棒 、蒲绒 、蒲柳 、蒲葵 、蒲苏 、团蒲 、旌蒲 、蒲荐
1.蒲扇[pú shàn]
释义:用香蒲叶或蒲葵叶做成的扇子。
2.蒲节[pú jié]
释义:端午(因旧时风俗端午在门上挂菖蒲叶避邪而得名)。
3.蒲草[pú cǎo]
释义:香蒲的茎叶,可供编织用。
4.蒲包[pú bāo]
释义:用香蒲叶编成的装东西的用具。
5.蒲剧[pú jù]
释义:山西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该省南部地区。也叫蒲州梆子。
6.蒲棒[pú bàng]
释义:香蒲的花穗,黄褐色,形状像棒子。
7.蒲绒[pú róng]
释义:香蒲的雌花穗上长的白绒毛,可以用来絮枕头。也作蒲茸。
8.蒲柳[pú liǔ]
释义:水杨,是秋天很早就凋零的树木;旧时用来谦称自己体质衰弱或地位低下:~之姿。~庸材。
9.蒲葵[pú kuí]
释义:常绿乔木。高可达20米。树干直立,粗大。叶阔,肾状扇形,直径1米以上,掌状多裂,先端下垂,可制蒲扇、斗笠和蓑衣等。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10.团蒲[tuán pú]
释义:即蒲团。用蒲草编织成的圆垫,多为僧人坐禅及跪拜时所用。后也作坐具。
扩展资料
部首:艹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3
五笔:AIGY
五笔86:AIGY
五笔98:AISU
仓颉:TEIB
笔顺编号:1224 4112 51124
四角号码:44127
汉字首尾分解:艹浦
字义:
1.指“菖蒲”:~节。~月(指农历五月)。
2.庵,用草盖的圆形屋。
3.古同“匍”,匍伏。
4.姓。蒲姓
蒲公英读音:[ pú gōng yīng ]
释义:
1.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含白色乳状汁液,叶子倒披针形,羽状分裂,花黄色,结瘦果,褐色,有白色软毛。根状茎入药。
2.这种植物的花。
4. 黊的笔顺怎么写
黊
拼音: huà
部首: 黄
结构:左右结构
笔画:17画
笔顺:横、竖、竖、横、竖、横折、横、竖、横、撇、点、横、竖、横、横、竖、横
郑码:EABB,U:9ECA,GBK:FC58
释义:指鲜明的黄色。
康熙字典:
【唐韵】户圭切 【集韵】悬圭切,音携。 【说文】鲜明黄也。
【广韵】胡瓦切 【集韵】户瓦切,音踝。 【集韵】斢黊,黄也。
【广韵】胡挂切 【集韵】胡卦切,音画。义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