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剧本怎么写
写剧本要注意 1、剧本主要由台词和舞台指示组成。
对话、独白、旁白都采用代言体。剧本中的舞台指示是以剧作者的口气来写的叙述性的文字说明。
包括对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的交代,对剧中人物的形象特征、形体动作及内心活动的描述,对场景、气氛的说明,对布景、灯光、音响效果等方面的要求。 2、剧本的写作,最重要的是能够被搬上舞台表演,戏剧文本不算是艺术的完成,只能说完成了一半,直到舞台演出之后(即“演出文本”)才是最终艺术的呈现。
好的剧本,能够具备适合阅读,也可能创造杰出舞台表演的双重价值。 3、剧本的结构一般可分为“开端、发展、转折、高潮、再高潮结局”。
当然根据编剧技巧的不同,结构还会变化。 4、剧本格式有分景剧本和分镜剧本。
分景剧本,包括开头、景象、动作、对白,常用于电视剧本的创作,电影也可用,不过电影较短,用分镜剧本更能突出电影剧本的直观感。分镜剧本,通俗含义就是在分景后再分镜的剧本,大多是为写故事版与台本做基础与准备。
5、剧本的创作主要是用文字来表达一连串的画面,所以要让看剧本的人见到文字能够即时联想到一幅画面,将他们带到动画的世界里。 6、一部优秀的电影剧本,对白越少,画面感就越强,冲击力就越大。
剧本里不宜有过多的对话,否则整个故事会变得不连贯,使得缺乏动作,在观众看起来就似在听有声读物一样,好闷,导致这剧也就成了“肥皂剧”。 7、剧情在主线外,不宜安排过多的副线,也不宜安排超过三个主线,当主线不止一个时,就要减少相对应的副线。
剧本的创作,若是写了太多枝节,在枝节中有很多的角色,穿插了很多的场景,使故事变得复杂化,观众可能会看得不明白,不清楚作者想表达什么主题。 扩展资料 剧本创作尤其要力避“三无”: 1、无鱼作罟。
这里的“鱼”主要指剧作厚重的内容。照苏格拉底的话来说,未经审视的生活不能叫生活。
而艺术的任务就是帮助人们更好地审视生活。艺术要在我们功利主义的生活表象下揭示出一种深刻的实在。
优秀剧作都是深刻地激发感情的剧作,使感情在剧作精神的指引下激动得有意义有方向。恩格斯早年批评德国所谓“真正的社会主义”的代表作家时说:他们缺乏一种讲故事的人所必需的才能,是由于他们世界观模糊不定的缘故。
2、无事生非。电视剧需要讲好故事,这个道理尽人皆知。
但时下有的剧作脱离生活,认为故事就是“侃”出来的。回望一些优秀电视剧作品,在进入创作后也采取“侃”的方式。
但这种“侃”是建立在生活素材已十分丰厚的基础上,寻求一个支点脱壳而出的必要方式。 如果仅仅道听途说一个故事便坐在斗室里靠想象观众口味胡编,那必定是要失败的。
因为故事虽然可以虚构,但情节特别是大量细节却是不能凭空捏造的,而细节恰恰是剧作成功与否的关键。任何好的文学艺术作品,都是作者的一部生活史和心灵史,是靠诚实的创作劳动凝结而成的。
3、无根无蒂。电视编剧没有故事等于为无米之炊,但有了故事讲不好也会浪费素材。
任何一个故事的“扣”、人物的任何一个行为,都应是“天衣巧制须无缝,玉合精求必可逢”。他或她的爱或不爱,恨或不恨,都不应是无根无蒂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剧本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剧本创作要力避“三无”。
2. 剧本怎么写 要正确格式
给你一个现成的,格式自己看吧时间:某节自习课 地点:初一年级班级 人物:班长甲 班干乙 班干丙 班干丁 学生ABCDE (幕启:五六个同学在教室里吵吵闹闹,追追打打,上课铃响了,他们也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A与B两人击手掌,口中念念有词。) (C听耳机,嘴里唱《我的地盘》。)
(D与E追追打打。) 班干丁:(跑进去,见他们吵,对观众说)上课铃响了,他们还这样闹,我是班干,是管还是不管啊?(犹豫不决)我们老班到外地开会去了,班长和几位班干在后面过来了,我不管了,让他们管吧。
(跑回座位,和几位同学一起吵闹。) 班长甲:(从教室外面进来,见到这个情况,上前制止) (生气地):上课啦,你们怎么还那么吵哇? (四、五个同学还吵闹,不理睬。)
班长甲:(大声地):已经上课了,你们听见没有? (稍停下来,但随时又说说笑笑) 班长甲:(实在很气愤,走过去用力把书本拍在桌子上)你们再吵,我就告诉老师去! 学生A:(安静一下,A反唇相讥):那你就告去吧,马屁精。 学生B:就是,也不看看自己的模样,刚当上班长没有几天,就那么横! 学生D:哼,昨天,她都还吵吵的,今天一翻脸就不认人了。
学生A:那不是,这种人也配当班长,没搞错吧! 学生B:以后我们不选她不就得了…… 学生C:……这个地盘是我的。…… 学生E:(起哄哄)呵呵…… 班长甲:(怔怔地看着他们,感到心里一阵悲哀,发向内心的委屈全涌出来,突然爆发,伏在桌子上大声哭了起来。)
班干丁:天下大乱了。(焦急又无奈) (乙、丙从教室外进入。)
班干乙:(扶甲)怎么啦,班长。谁欺负你啦?(甲甩开乙的手,哭。)
班干丙:(指ABCDE)哦,肯定是你们搞的鬼,你们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学生A:没有什么啊? 学生B:谁知道呢? 学生C:(摇头脱脑听歌,装聋作哑。) 班干丙:(走过去,把丁扯到前台):你比我们都先回来,你肯定知道是怎么回事?你告诉我们。
班干丁:(装)我……我刚才回来……就睡着了(睡觉的动作),我不知道哇…… (ABCD发出哄笑声) 班干丙:你撒谎!你平时和他们不是顶好的吗?你去做这个工作,把这个事情解决好,走!(走到甲旁 边,安慰甲) 班干丁:(作无奈样子)这下难办咯!哎呀!(把ABCDE带到前台)(硬着头皮说)你们,你们,也太不象话了,怎么能这样呢? 班干丁:(凑近ABCDE)(小声地)咳,哥们,我是例行办事啊,我不认真,绝不认真。 (AB:怒:)哼! (拉开距离):(大声)看看,很不象话,太不象话…… (走到CDE)(小声)说说玩的,不生气啊!(CDE转头一边去) 班干乙:(走到丁旁边)你在说什么? 班干丁:(吓一跳)吓死我了,没说什么,没说什么。
班干乙:丁阳阳,你平时不是会逗人笑吗?你去劝劝班长,好吗? 班干丁:哦,这点小事,包在我身上,我是我们班最有办法的人啦,看我的。 班干丁:(对甲)我说你班长啊,你心灵是美到家了,在班里任劳任怨,不计个人得与失。
大小事情,你都做得十分出色,我们应该向你学习啊。但是,现在,你反而被这些人骂得丢了自尊,丢了面子,你讲,你干得冤不冤,累不累啊啊? 班长甲:(哭得更伤心了) 班干丙:你都说了些什么东西呀? 班干乙:真是的,越帮越忙了。
(安慰甲) 班干丁:好好好,我不说了,我不说了。 班干乙:你们这些同学,再这样闹下去,我们班可怎么得了啊?天啊! 班干丙:不怕,让我来。
(举起手)我看你们这群无赖,我收拾不了你们,我不姓蒙。 班干丁:(看到这种情况,忙了)哎哎,我说副班长啊,是不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了就了了。
班干丙:这事不能这么了,他们不承认错误,我非揍了他们不可! 班干丁:哎哟,还是这个脾气没改。 班干丙:(抓住D,连四人一起)你们说,今天你们是怎么回事?不说清楚,我跟你们没完! (ABCD)(沉默) 班干丁:哎哎,是这么回事。
刚才他们是一时糊涂,本来不想这样,后来就那样了,以后绝不那样了。啊(对ABCD)OK?(ABCD仰头、不答) 班干丁:(对丙)(笑脸)他们说,是、是,他们绝不那样了。
3. 剧本怎么写
"ゎたし"不是这么用的。
..剧本写作基础:剧本的格式 首先明确一点,剧本区别于任何一种文体形式,我经常看到有的朋友把剧本写成了小说或人物传记,这是不对的,至少是不专业的。剧本有自己专署的格式,写剧本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个技术活。
写剧本也不是什么很崇高的艺术创作,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工种,剧作家和清洁工人没什么区别,都是很普通的工作而已,所以每个人都可以写剧本,每个人都可以当导演。当然,既然是一个工种,就有自己的规范。
这些规范也许不会让你迅速变成一个专家,但至少能使你看上去像一个专家。或者,不至于让你糟糕的格式成为审稿人枪毙你稿子的理由。
因为一个审稿人每天要看三到四篇稿子,如果你的剧本格式看上去不怎么专业的话,他完全有理由翻上几页就把你的剧本扔在角落里凉快。 先来看看剧本写作常犯的错误: 1:把剧本写成了小说 刚刚上面提到有的朋友把剧本写成了小说,不是不可以,但那个是文学剧本,根本不能用来指导拍摄和制作。
举个例子,你可以在小说里花几页的笔墨来写一个人的身世,背景,家庭组成,或是用几页的笔墨来描写主角的心理斗争过程,但这些东西是无法表现在电影屏幕上的。你的剧本就是一个屏幕,你所要表现的是电影屏幕上能被观众直接看到感受到的东西。
像心理活动这类东西是无法很好的表现出来的。加旁白?当然可以,除非你能忍受主角的画外音在一动不动的镜头里读几页小说。
电影*画面表达情绪,你的剧本就是电影画面,要通过摄像机的角度来写,这可能引起第二个问题。 2:不必要的摄象机标注 如果你这样写剧本:在5号升降台,用盘纳为升70型相机,60mm镜头,由8.5m摇至2m对焦…………如果你这样写,就算过了审稿人这一关,你的剧本也会被导演扔掉。
你不需要教他怎么拍,这不是你的事。你在写剧本的时候完全不用担心相机的事。
但是不是剧本就不要考虑相机了呢?也不是,你需要考虑相机的关系而不是位置。剧本里有自己的专用相机术语,多多使用这些术语,能让你的剧本很专业,至少看上去很专业。
1.Angle on 角度对准:比如BILL走出便利店,相机对准BILL。 2.Favoring 主要表现:BILL在一个大广场,人很多,但主要表现BILL。
3.Another angle 另一个角度:换个角度的相机表现BILL在大广场玩的很开心。 4.Wilder angle 更宽的角度:先表现BILL在广场的一角喝可乐,然后镜头拉远,表现BILL所在的广场。
5.New angle 新角度:换个角度表现BILL喝可乐,使镜头丰富。 6.POV 视点:从BILL的视点看东西。
就是第一人称视角。 7.Reverse angle 反拍角度:BILL和SALLY在一起跳舞,先拍BILL看到的SALLY,再拍SALLY看到的BILL,通常是两人的POV互反。
8.Over shoulder angle 过肩镜头:相机越过BILL的肩头看到SALLY,BILL的肩头能把画面自然的分割,很常用的类型。 9.Moving shot 运动镜头:包括跟拍,摇移,追随等等,反正镜头是运动的,至于具体怎么动,还不是现在考虑的问题。
10.Two shot 双人镜头:BILL和SALLY在边喝可乐边交谈,这种镜头的相机不要随意移动,防止“越轴”。把BILL和SALLY两人连起来有一条轴线,相机只能在轴线一侧运动,如果越过这条轴线,在画面上BILL和SALLY的位置就会左右互换,引起观众视觉上的逻辑混淆。
11.Close shot 近景:强调SALLY美丽的眼睛,但一般少用为妙。 12.Insert 插入镜头:某物的近景,比如天色已晚,SALLY问BILL几点了,BILL抬起手来,接下来可以接一个BILL手表的特写,当然你还可以用此种镜头来换景,比如BILL移开手表时摄象机里看到的已经是夜晚的舞会了。
以上就是剧本里的镜头描写格式,看个例子就明白了。这是具体的写作格式: 场景说明要黑体,时间地点要黑体,居左 场景中出现的音效要黑体标出 第一次出现的人物名要黑体居中 人物的对话要居中,两边留空,不同人物的对话要另起一行 标明摄象机的关系 标明场景的切换,“切至”就是硬切,“化至”就是加转场的效果,全部居右 如有特效运用,也要用黑体标出 二剧本写作入门 这是我在大学修读剧本写作课程时所得到的体会。
记得当年导师和我们说:「要想写好剧本,就必须懂得剧本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搞明白电影的规律!」 今天,身为其中的一员,有幸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所懂得的剧本理论知识,如有错漏,还望大家多多包容。 简单来说,要写好一个故事,首先要构思好你的故事走向,人物关系,情节高潮,主题思想等…… 美国好莱坞有一套编剧规律:即开端、设置矛盾、解决矛盾、再设置矛盾,直至结局。
中国也有自己的编剧规律:起、承、转、合。 在下面的文字,本人会分类将写作剧本的基本和重要的元素详加论述,并会举出实例加以说明。
剧本基本理论 :态度、主题 > 写故事最重要的是对故事的态度,不同的态度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同样是写一个青楼女子的故事,如果作者是以一个淫秽、色情的态度去写,故事自然集中于男女之间欢爱的部份。
相反,如果作者是以一个同情、尊重的态度去写,故事便会集中于描写青楼女子被迫卖身,身不由己的可怜、无奈…… > 在下笔写故事之前,你。
4. 剧本怎么写
剧本是一种文学形式,是戏剧艺术创作的文本基础,编导与演员根据剧本进行演出。与剧本类似的词汇还包括脚本、剧作等等。它以代言体方式为主,表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它是戏剧演出的文学依据,是导演和演员二次创作的出发点.在文学领域里,它是一种独特的文体;在艺术领域里,它又接近文学;在戏剧领域里,它是一切戏剧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剧本主要由剧中人物的对话、独白、旁白和舞台指示组成。对话、独白、旁白都采用代言体,在戏曲、歌剧中则常用唱词来表现。剧本中的舞台指示是以剧作者的口气来写的叙述性的文字说明,包括对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的交代,对剧中人物的形象特征、形体动作及内心活动的描述,对场景、气氛的说明,以及对布景、灯光、音响效果等方面的要求。 在戏剧发展史上,剧本的出现,大致在戏剧正式形成并成熟之际。古希腊悲剧从原始的酒神祭礼发展为一种完整的表演艺术,就是以一批悲剧剧本的出现为根本标志的;中国的宋元戏文和杂剧剧本,是中国戏剧成熟的最确实的证据;印度和日本古典戏剧的成熟,也是以一批传世的剧本来标明的。但是,也有一些比较成熟的戏剧形态是没有剧本的,例如古代希腊、罗马的某些滑稽剧,意大利的初期即兴喜剧,日本歌舞伎中的一些口头剧目,中国唐代的歌舞小戏和滑稽短剧,以及现代的哑剧等等。 剧本的写作,最重要的是能够被舞台上搬演,戏剧文本不算是艺术的完成,只能说完成了一半,直到舞台演出之后(即“演出文本”)才是最终艺术的呈现。历代文人中,也有人创作过不适合舞台演出,甚至根本不能演出的剧本。这类的戏剧文本则称为案头戏(也叫书斋剧)。比较著名的如王尔德的《莎乐美》等。而好的剧本,能够具备适合阅读,也可能创造杰出舞台表演的双重价值。一部可以在舞台上搬演的剧本原著,还是需要在每一次不同舞台、不同表演者的需求下,做适度的修改,以符合实际的需要,因此,舞台工作者会修改出一份不同于原著,有著详细注记、标出在剧本中某个段落应该如何演出的工作用的剧本,这样的剧本叫做“提词簿”或“演出本”、“台本” (promptbook)。此外,剧本是完整的演出脚本,有另外一种简单的舞台演出脚本只有简短的剧情大纲,实际的对白与演出,多靠演员在场上临场发挥,而这一种脚本则称为是“幕表”。剧本的创作者剧本的创作者叫做编剧,或尊称为剧作家。剧本的内容剧本主要由人物对话(或唱词)和舞台提示组成。舞台提示一般指出人物说话的语气、说话时的动作,或人物上下场、指出场景或其它效果变换等。一个典型的剧本例子如下: 公馆一室内 王妈:(小心翼翼地)小姐,您还是得注意身子,就吃点东西吧。 赵小姐:(把碗砸在地上)不吃,我就是不吃。 (王妈下)剧本的结构一部较长的剧本,往往会由许多不同的段落所组成,而在不同种类的戏剧中,会使用不同的单位区分段落。在西方的戏剧中,普遍使用“幕”(Act)作为大的单位,在“幕”之下再区分成许多小的“景”(scene)。中国的元杂剧以“折”为单位,南戏则是以“出”为单位,代表的是演员的出入场顺序,而在明代文人的创造后,将“出”改为较为复杂的“出”。剧本的结构一般可分为“开端、发展、转折、高潮、再高潮结局”。 当然根据编剧技巧的不同,结构还会变化。如“佳构剧”。剧本的分类按照应用范围,可分为: 话剧剧本,电影剧本,电视剧剧本等。按剧本题材,又可分为 喜剧、悲剧、历史剧、家庭伦理剧、惊悚剧等等。还有一种剧本主要追求文学性,不以演出为目的,或者不适合演出,动作性不够.被成为"案头剧""书斋剧".欧洲19世纪的许多浪漫主义诗人和作家创作过很多这种戏剧形式的诗歌,但只能提供阅读,不适合上演. 所以在戏剧创作中,剧作家要懂得舞台和表演,应该在剧本的创作中处理好剧本的文学性和舞台性.因为戏剧演出才是最终目的.没有演出和观众的戏剧谈不上是戏剧
5. 剧本怎么写
电影剧本究竟是什么?首先,它不是小说,当然它也绝对不是戏剧。
如果你看一部小说而且尝试着去确定它的基本特性时,你会发现那种戏剧性行为动作、故事线等,时常是发生在主要人物的头脑中。我们(读者)是在偷窥主人公的思想、感情、言语、行为动作、记忆、梦幻、希望、野心、见识和更多的东西。
如果出现了另外一位人物,那么故事线则随着视角而变化,但时常是又返回到原来的主要人物那里。在小说中,所有的行为动作都发生在人物的头脑中——在戏剧性行为动作的“头脑幻景”之中。
在戏剧(舞台剧)中,行为动作和故事线则发生在舞台前拱架下面的舞台上,而观众是第四面墙,偷听舞台人物的秘密。人物用语言来交谈他们的希望、梦幻、过去和将来的计划,讨论他们的需求、欲望、恐惧和矛盾等。
这样,戏剧中的行为动作产生于戏剧的对白语言之中,它本身就是用口头讲述出来的文字。 电影则不同。
电影是一种视觉媒介,它把一个基本的故事线戏剧化了。它所打交道的是图像、画面、一小片和一段拍好的胶片;一个钟在滴滴答答地走动、一个窗子正在打开、一个人在看、两个家伙在笑、一辆汽车在弯道上拐弯、一个电话铃在响等等。
一个电影剧本就是由画面讲述出来的故事,还包括语言和描述,而这些内容都发生在它的戏剧性结构之中。 一部电影剧本就是一个由画面讲述出来的故事。
它象名词(noun)——指的是一个人或几个人,在一个 地方或几个地方,去干他或她的事情。所有的电影剧本都贯彻执行这一基本前提。
一部故事片是一个视觉媒介,它是把一条基本的故事线加以戏剧化。如同所有的故事一样,它有一个明确的开端、中段和结尾。
如果我们拿来一个电影剧本,把它象一幅画那样挂在墙上来审视,那么它看起来就象下面那个图表。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开端(beginning) 中段(middle) 结尾(end) │ │ A——•———┼———•———————┼—————Z │ │ 建 置(setup) 对抗 (confrontation) 结 局(resolution) 第1~30页 第30~90页 第90~120页 情节点Ⅰ(Plot Point) 情节点Ⅱ 第25——27页 第85——90页 所有的电影剧本都包括这一基本的线性结构。
我们把这一电影剧本的模式称之为示例(Paradigm)①。它就是一个模特儿,一个式样,一个构思的规划。
表中的示例象一张桌子:一张桌面加上(通常是)四条腿。在此示例范围内,可有方桌子、长桌子、圆桌子、高桌子、矮桌子、矩形桌子、可调节的桌子等等。
以此示例为样板,我们可以随意制作各种各样的桌子——反正都是一张桌面加上(通常是)四条腿。这个示例是确定无疑的。
上面的图表就是一个电影剧本的示例。 下面我们将其分解: 第一幕,或称开端 一个标准电影剧本的篇幅大约有120页,或长两个小时。
不论你的剧本全用对话、全用描写,或两者兼有之,均可按一分钟一页来计算。规矩是不变的——电影剧本中的一页等于银幕时间一分钟。
第一幕是开端,可看成建置(setup)部分,这是因为你要用30页左右的稿纸去建置(确定)你的故事。如果你去看电影,你时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做出判断——你是否喜爱这部影片。
今后看电影时,请注意一下,你需要多长时间做出你是否喜爱这 部影片的决定。一般大约十分钟左右。
也就相当于你写的电影剧本的头十页。你应该及时地抓住你的读者。
你应该用大约十页的篇幅来让读者明白谁是你的主要人物,什么是故事的前提,故事的情境是什么。以《唐人街》(Chinatown)为例:第一页使我们知道杰克•吉蒂斯(杰克•尼科尔森Jack Nicholson饰)是地区调查所的一位不拘小节的私人侦探。
在第五页我们认识了一位墨尔雷太太(狄安娜•莱德Di-ane Ladd饰) 。她要雇用杰克•吉蒂斯去调查“我丈夫和谁正在乱搞”。
这是这部电影剧本的主要问题,而且它提供了一股导致最后解决的戏剧动力。 在第一幕结尾处要有一个情节点。
所谓情节点就是一个事变或事件,它紧紧织入故事之中,并把故事转向另一方向。这一事件一般出现在第25~27页之间。
在《唐人街》之中,当报纸上发表了声称墨尔雷先生在“爱巢”之中被人抓住的故事之后,真的墨尔雷太太(费伊•邓纳维Faye Dunaway饰) 和她的律师来到事务所,恐吓说要提出诉讼。她是不是那位雇用杰克•尼科尔森②的真的墨尔雷太太?又是谁雇人冒充墨尔雷太太呢?这一切都是为什么?这个事件就把故事转引到了另一个方向:杰克•尼科尔森作为事件的幸存者必须弄清楚,是谁在摆布他,且为了什么。
第二幕,或称对抗 第二幕是你故事的主体部分。一般是在剧本的第30页至90页。
它之所以称为电影剧本的对抗部分,是因为一切戏剧的基础都是冲突(conflict)。一旦你给自己的人物规定出需求(need),亦即在剧本中他想要达到什么目的,他的目标是什么,你就可以为这一需求设置障碍(obstacles),这样就产生了冲突。
在《唐人街》这个侦探故事中,第二幕就是杰克•尼科尔森与一些势力发生了冲突,这些势力不愿意让他调查出谁应该对墨尔雷先生之死以及争水丑闻负责。杰克•尼科尔森所需要克服的障碍支配着这个故事的戏剧性动作(。
6. 关于剧本怎么写.想写一个剧本,用于动画制作方面,是关于生活的.我
故事梗概——分集提纲——剧情细化到每个场景——人物对话(动作、表情、心理活动、人物之间的关系等提示) 文学剧本(偏重于镜头的剧本)的写作格式:第一,编剧把提供导演拍摄作为自己的唯一责任和目的,不准备将其成为一种文字读物,多采用对动作和画面直接白描,不追求文采.第二,以场景(有时甚至细致到镜头)来划分文字的自然段落,在每段之首专用一行文字标明场号或镜号,场面发生的时间、地点等等.第三,明确从技术上规定拍摄的方法(比如注明特写、推、淡出之类),甚至详细的对摄制组其他成员(导、演、摄、美、录、服、化、道)也做出许多较为具体的指示.格式可以如下:第一场 地点 日或夜 内或外 A:(台词) B:(台词)。
7. 历史剧本怎么写
剧本是用来演的,除了必须尊重历史事实等硬性条件,必须要同时考虑一些软性条件,比如人物的心理、社会心理等,它们在各个时代都有相似点和不同点,也正是它们能真正吸引观众.具体方式举例:1.,通过人物的每一个细微动作、天气的变化等辅助背景等来表现特定场景,令观众能够身临其境,设身处地,此时作者在创作时应完全融入人物的思想.2,剧本讲究结构,如同初看很一般的东西,经过重构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所谓点石成金,笔者最佩服的是金庸《射雕英雄传》中郭靖黄蓉在牛家村的暗室里那场戏,观众不知不觉就被带入角色,充当主角,去经历暗室外发生的一幕幕.当然,还有倒叙,引叙等很多手法,如果能抓住观众猎奇等心理,相信你的剧本会很成功的.3,最后一点,就是要写自己的东西,不要遵循老的套路(除了根本性原则),创新是永远不会受批评的.。
8. 课本剧剧本怎么写
一..晏子使楚 剧本 时间:春秋末年 地点:楚国 主角:楚王、晏子。
配角:接待的人、两个武士、一群大臣、强盗。 背景:晏子的马夫驾着马车,送晏子去楚国。
而另一边,楚王和大臣们正商量着什么。 楚王(异常狡诈):听说晏子身材矮小,我们…… 大臣们(一脸奉承):好!大王说得对极了! [城门外一阵飞沙走石,晏子来到了楚国,而城门也早已关上。
] 接待的人(恭恭敬敬):大王说了,请您从这个洞里钻进去。 晏子(冷静地想了一会儿,机智地回答):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
我要是访问“狗国”,当然得钻狗洞。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接待的人把这话告诉了楚王,楚王无奈,只好打开城门,把晏子迎接进去。
] [晏子进了皇宫,来到楚王面前。] 楚王(瞅了一眼晏子,冷笑一声)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 晏子(一脸严肃):这是什么话?我过首都临淄住满了人。
大伙儿都把袖子举起来,就连成一片云;大伙都甩一把汗,就连成一片云;大伙儿都甩一把汗,就像下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擦肩,脚碰脚。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 楚王(故作奇怪):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 晏子(装作为难的样子):你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
撒个谎吧,怕犯了欺君之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 楚王(故作大度):实话实说,我不生气。
晏子(拱了拱手):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就派到这儿来了。
[楚王无言以对,只好陪着晏子笑。] [楚王安排酒席招待晏子,两人正吃得兴起,有两个武士押着一个囚犯,从堂下走过去。
] 楚王:那个囚犯犯的什么罪?他是哪里人? 武士:是个强盗,齐国人。 楚王(皮笑肉不笑):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情? [大臣们得意洋洋,以为晏子这回洋相出定了。
] 晏子(面不改色):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这种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一到楚国,就做起强盗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
楚王(连连赔不是):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倒让大夫取笑了。 二。
.晏子使楚(剧本) 时间:春秋末期 地点:楚国 人物:晏子(齐国大使)、楚王、接待人、两个武士、楚国大臣 (齐国与楚国都是大国,为了使两国保持友好关系,齐王派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国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想趁机侮辱晏子,显显楚国的威风。)
楚王(得意地说):晏子身材矮小,来人,在城门边开一个五尺高的洞,晏子一来,就关上城门,让他从这个洞进来。 (晏子来到楚国城门口,接待人请晏子从洞中进去。)
晏子(看了看,笑嘻嘻地对接待人说):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
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接待人忙跑去传话。)
接待人(气喘吁吁地对楚王说):大王,晏子说您开的是狗洞,不是城门。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他让卑职前来传话。
楚王(吓得脸色苍白):快、快去打开城门,别让姓晏的小看了我楚国,我国可不是狗国啊! (晏子进宫,见了楚王。) 楚王(瞅他一眼,冷笑):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 晏子(严肃地说):大王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
大伙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 楚王(平静地说):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 晏子(假装为难):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撒个谎吧,怕犯了欺骗大王的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
楚王(一挥袖子):实话实说,我不生气。 晏子(拱了拱手):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
我最不中用,所以就派到这儿来了。(故意笑了笑) 楚王(陪着笑):是、是。
快摆酒席招待齐国大使。 (楚王与晏子正用膳,忽见两个武士押着一个囚犯走过。)
楚王(忙问):那个囚犯犯的是什么罪?他是哪里人? 武士:犯了盗窃罪,是齐国人。 楚王(得意洋洋地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 (楚国大臣也都得意地笑起来。)
大臣甲(小声地):这回姓晏的丢尽脸了。 大臣乙(细声地):就是就是,看他怎么办。
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说):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这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
楚王(吓得差点从椅子上摔下来):我原来想取笑大夫的,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 (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