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么写游记
游记的写作方法
不论是哪一种游记,在写作时都要要注意以下几点:
1、游记中的线索
有人说,写文章如同串珠,没有一根线索将其中各个要素联结起来,这篇文章就会支离破碎,或者杂乱无章。写游记更是这样,一定要有一条合理的线索贯穿其中。这条线索也可以说是写作的顺序。
游记中,最常用的写作顺序可能就是行踪了。即按照游览的先后次序来写。比如一篇参观动物园的游记,就可以按照参观的顺序一一记述。此外,还有以景物的组织关系、方位关系等作为记游的线索的。我们建议大家初学写游记时,一定要用一定的线索来组织文章,以求在一开始就养成条理清晰的写作习惯。
2、游记中的主体
主体指的事做这件事的人或集体。既然是游,就一定有游的主体。在游记的写作中,如果缺少了人,就与说明文或写景散文差不多了。对游记中主体的点明也有多种不同的方式,可以在一开始就点明,比如在一篇游记的开始,一位作者就这样写道:“今天,我们班的同学在班主任李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北京大学",点明游记的主体是"我们班的同学和李老师”;此外,游记的主体还可以在写作过程中自然出场,也可以在文章结尾指出。
3、游记中的写景
对景物的描写也是游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是主体,景是客体。游记中的写景,应根据写作的需要,有选择、有重点地写。游记中的景物描写最好能够配合文章的主题。如一位同学写一篇游览长城的文章,就分别着重对长城的古老壮观与周围干净整洁的景区环境进行了描写,将景物描写与文物保护与环境保护的主题紧密地结合了起来。
4、游记中的地点
在写游记时,一定要注意说明游览或参观的地点,比如海洋馆、大草原、科技馆等。
5、记游要分清主次
游记虽然是对游览过程的记录,但却不是面面俱到的记录。我曾看到过一位大学生写的游记,从早上起床写起,然后写怎样吃早饭、怎样出门坐车、路上都见到了什么、发生了什么……一一写到,一直到最后怎样回到了家里。一篇游记,写了上万字。却没有任何能让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这样的写作不是游记,而是流水帐,是没有人愿意读下去的。
游记中,重要的行程、有特色的景观、对表现文章主体有重要作用的事物等,要重点描写,其它的则应该一笔带过,或者干脆略去不写。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会主次分明,主题突出,玲珑有致。
如:写一篇春天游记作文
一缕缕阳光洒向大地,显得那么温暖明媚。微风迎面吹来,感到虽有几分寒意,但已不是那么凛冽了。噢,春天来了。
清晨,我迎着阳光去跑步,身上暖洋洋的。这时,我才注意到街旁的行人早已脱去厚厚的冬装,大都穿上了毛衣,显得那么轻捷。惬意。无意中我一抬头,便看见房间上的那一簇簇枯草伸展的绿色,原来是那新生的青草正探着身子张望地面上的情色呢。
我来到一个街心花园,漫步在黄绿交错的草坪上,顿时一股泥土的芳香沁入我的心脾,那新鲜的空气只有春天的清晨才能让人感受到。我感到脚下软软的,舒服级了。这时,我忽然看到每根草上好似放着几粒七彩珍珠。我俯下身着去仔细观看。哦,原来是那颗颗露珠点缀在叶尖上,晶莹剔透,在阳光的照耀下,更显出它那奇光异彩。我起身望去,看见树上条条发情的嫩枝上有斑斑红点,是红色的露珠,还是未落的果实?不,都不是,而是那一个个含苞欲放的桃花花蕾。你看那花蕾顶尖已经裂开了一道缝儿,一丝花蕊正使劲儿向外钻呢,好似要迫不及待地看看这大千世界。这是我仿佛看到了百花争艳的景象,闻到了醉人的阵阵花香;从那枝头萌发的片片新叶当中,我还看到了人们在新的一天里忙碌的身影。
啊,春天来了!春天充满了希望
2. 游记怎么写
一、按游览的顺序写。我们在参观或游览一个地方时,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空间的转移而进行的,因此,我们必须以游览为线索,由先而后依次记述游览过程中所见到的景物,这样,读者才会对你游览的地方有一个清晰的、全面的印象。
二、写出景物的特点。大自然的景物各不相同,都有自身的特点,我们要认真回味游览时的所见所感,选取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或最有特色的景物,作具体地描写,并对重点部分进行生动细致地刻画。
运用联想,采用比喻、拟人等方法,将景物的特点写出来,使景物形象逼真,让读者宛如亲眼所见一般。
三、分清主次详略。我们在写游记时,面对繁多而又千姿百态的景点,美丽而又令人回味的山水,写什么好呢?这都必须根据文章的中心确定主次详略,把最具代表性的、最使自己激动、最令自己难忘的景物,当作主要内容,进行详细描述。
如景物怎样美、怎样奇,你和游人怎样感叹,你凝望着什么,展开怎样的想象等;次要景物可略写或不写,这样重点就突出,游记也就生动了。
四、融入真情实感。在描写景物的过程中,要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进文章的字里行间,做到既有所见所闻,又有所思所感,这样可以丰富文章内涵,深化习作主题,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扩展资料:
如果一定要给好游记界定个标准应该具备以下特质:
1. 美。
无论文、图,记录了旅行之美,让人“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2. 动情。
无论文、图,叙述了旅行路上的真实故事,细节感人至深。
3. 有趣味。
旅行通常充满美好,即便此行苦难忧郁,有趣味地表达是至高追求。
4. 有价值。
别担心“文笔不好”,攻略式的记录,细心的各类贴士,能无微不至地帮助到其他旅行者解读“未知”也是好文章。
5. 有情怀。
我们鼓励对风景的深入描摹,我们更提倡关注人的生活,四时之景不同,但人性之美不应季变幻。
参考资料:
搜狗百科-游记
3. 游记怎么写
必须是发自内心的真情,夜色,如果此时不加选择,我们可以把眼前所有的景物都看作是“动”的,山未必都是青的,如先总后分或先分后总。由于观察者是移动的?所以:一是要注意自然景物的地理特点:一是一篇游记篇幅有限,海滨夏夜好。有些景物在特定的季节里才显示出它的特点,济南冬景秀。
四,使文章失去了吸引人的力量,后来清晰了,我们游览一个地方总不可能无动于衷吧;先天空、手勤,仲春万紫千红。人们常说“触景生情”、园林花圃,容不下那么多内容。动点观察有时还显示出速度,暮春花谢叶密,现在被踩在脚下,观察者或步行,要在景物描写中,现在有三层楼房那么高、写景要有选择;起先须仰视才见的山峰,先主后次或先次后主;二是样样都写、注意描写的顺序、要情景交融,由下而上。
游览一个地方,也可以是把情融进写景的字里行间;如果游览的是古迹名胜,间接抒情也罢,还要眼勤?这就要看游览的对象来定了。
在游记中,可以是写景之后直接抒情。三是要注意写出时间变化的特点。晨昏,江南的清秀,让人们体味出季节的特征来,适当穿插有关文化内容,名胜古迹游记是记叙文的一种。
要把景物写清楚、社会价值等方面的特点,眼前景物变化的频率也不一样。也可按类别顺序来写,早春寒意料峭;同样是雪。起先模糊的东西,描写景物要善于抓住景物的特点。
三,要注意描写的顺序,那么描写的重点是其形,必然会观察到许多值得写的东西,北方晶莹如粉。
既要写景,速度不一样。直接抒情也好。还可按观察者的行踪先后为序来写、学方法。
一。
二。写时要注意三点,如,天未必都是蓝的,当从古代文人墨客留下的优秀游记中去学内容,难免写得平淡无奇,也可记叙各地的风土人情和地方传说。还可以按逻辑顺序来写,以写景状物为主,水未必都是绿的,逼真地写出来。如果游览的是名山大川,作为游记、亭台楼阁,也要抒情,再河湖等,那么描写的重点是其历史沿革,先因后果或先果后因等,再山峦,桂林的神奇,而群山,或乘车;学写游记。四是要注意写出气候变化的特点,那么写出来的只能是一本“流水账”。尽管每一种景物都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我们不能那样做,南方柔和滋润。要使游记中的景与情统一起来。哪些内容是该写的重点呢,光影的变幻、其态等方面的特点。同样是山,会给景色涂抹上不同的色彩:先田野,由左到右由上而下,或飞行、抓住景物的特点,香山秋色美,夕照。甚至一个季节也有区别,将观察所得平铺直叙出来,如由远到近,阴暗雨雪会让景物显现出不同的形状和颜色,人的感觉也不一样、其色;起先看成拇指大的一块石头。
学写游记。二是要抓住季节的特点和变化,可按方位顺序来写。确定某一景物,而河流,由里向外等,情必须是依景而生,要使笔下景与作者的胸中情统一起来,应该追求情景交融的最佳效果。道理有两条,午日,既可描写山川景物
4. 游记怎么写
一、什么是游记
游记,顾名思义,就是记游,也就是对一次出行、游览、参观……等的记录。在这里,游的含义有多种:游历、旅游、游玩、游览、参观、访问、考察等。
二、游记的分类
游记可以分为很多种。以记录行程为主的是记叙型游记;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是抒情型游记;以描绘景物、景观为主的是写景型游记;通过记游来说明一个道理的,是说理型游记。但是,不论哪一种游记,都是通过对自然风光、风景名胜、城市景观、景观中的人与事进行描绘,来达到记事、抒情、说理等目的。所以写作游记时,一定要具备“游”的记录,没有“游”,也就不会有“游记”。
三、游记的写作方法
不论是哪一种游记,在写作时都要注意以下几点:
1、游记中的线索
有人说,写文章如同串珠,没有一根线索将其中各个要素联结起来,这篇文章就会支离破碎,或者杂乱无章。写游记更是这样,一定要有一条合理的线索贯穿其中。这条线索也可以说是写作的顺序。
游记中,最常用的写作顺序就是行踪了,即按照游览的先后次序来写。比如一篇参观动物园的游记,就可以按照参观的顺序一一记述。此外,还有以景物的组织关系、方位关系等作为记游的线索的。我建议大家初学写游记时,一定要用一定的线索来组织文章,以求在一开始就养成条理清晰的写作习惯。
2、游记中的主体
主体指的是做这件事的人或集体,既然是游,就一定有游的主体。在游记的写作中,如果缺少了人,就与说明文或写景散文差不多了。对游记中主体的点明也有多种不同的方式,可以在一开始就点明,比如在一篇游记的开始,一位作者就这样写道:“今天,我们班的同学在班主任李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广州动物园”,点明游记的主体是“我们班的同学和李老师”;此外,游记的主体还可以在写作过程中自然出场,也可以在文章结尾指出。
3、游记中的写景
对景物的描写也是游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是主体,景是客体。游记中的写景,应根据写作的需要,有选择、有重点地写。游记中的景物描写最好能够配合文章的主题。
4、游记中的地点
在写游记时,一定要注意说明游览或参观的地点,比如九寨沟、神农架等。
5、记游要分清主次
游记虽然是对游览过程的记录,却不是面面俱到的记录。游记中,重要的行程、有特色的景观、对表现文章主体有重要作用的事物等,要重点描写,其它的则应一笔带过,或者干脆略去不写。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会主次分明,主题突出,玲珑有致。
写游记应该注意的事项:
1、顺着游路写,条理清楚。
写游记跟写其他形式的记叙文一样,条理清楚是十分重要的。按游览路线的先后顺序,既点明游览点的名称,又要说明它们的空间位置,这样就能有条不紊了。
2、忌「头重脚轻腰肢细」的毛病。
写游记时,材料的取舍、布局应最先注意。很多人在不知不觉中会犯这样的毛病:
A:「头重」:不重要的起头太长,占了太大篇幅。例如:旅游的准备过程,连置装、买零吃、等,都要大肆记叙一番。
B:「脚轻」:收束快速。碍于全文已废话连篇、时间不够,便草草收场,或随便发表一些与名胜古迹毫无关系,无关痛痒的心得交代了事。
C:「腰细」:文中主要的中间段正是精华,却写得又短又少。而最关键的应是「到达目的地后的游览经过」,若是三言两语,不痛不痒,容易给读者一种「行色匆匆,一无所获」的感觉。
5. 游记怎么写
游记是以写景为主的记叙文。它通过描写记叙旅游过程中的见闻,如山川景物,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等,表达作者的真实情感。这里向同学介绍游记的几种写法:
一、定点换景法。这种方法就是说,作者的观察点固定不变,随着观察视线的移动,把观察到的景物按一定的顺序依次进行描写。这种方法可以使读者明确把握作者观察景物的位置和方向,便于读者从作者的观察点出发,逐一再现景物,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如《观潮》一文,作者固定不变的观察点是“海塘大堤上”。观察到的钱塘大潮这一景观是:先“看不出有什么变化”;接着是远远地看到“东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一条白线”,不一会儿,白线“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浪潮再近些,看到的是“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开进,浩浩荡荡”;最后,浪潮奔腾西去,“余波还漫天卷地地涌来”。这些描写,正是作者在固定的观察点上,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描写了钱塘大潮这一“天下奇观”。
运用“定点换景法”,要注意选择好观察点,在具体描写时,不要随意改变观察点。
二、定景换点法。这种方法是说,不改换所要观察的景物,而是变换观察点,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描绘景物。这是因为只从一个角度去观察,不可能看到事物的全貌和特征。大诗人苏东坡《题西林壁》中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如自读课本《梅雨潭》一文,作者就是采用“定景换点法”,先以“山边”为观察点,描写梅雨潭瀑布发出的响声和瀑布的远景;接着又以“亭边”为观察点,简要写了瀑、潭、亭的位置及亭边的景物;然后又详细而形象地写出了在瀑布前所看到的瀑布壮观,美丽的景色。
运用“定景换点法”观察一处景物,可以选择不同观察点,如远眺,近观,仰视,鸟瞰,立足点变了,观察的角度也就多了。在描写时,要注意交代清楚观察点,以便于读者把握文章对景物描写的角度。否则,写出来的文章会让人觉得顺序混乱,不知所云。
三、移步换景法。这种方法就是说,观察点不固定,所观察描绘的景物也不固定,是在移动观察点的同时,把所见到的不同景物的特征依次描绘。这种方法,可以逐一描绘出景物的各个局部,从而更好地展示景物的全貌。同时,这种写法的文章是以明显的浏览顺序为顺序,因而文章层次清晰,条理清楚。如《颐和园》一文,作者采用“移步换景法”,按游览的顺序,依次写出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的美丽景色,展现了颐和园景色的全貌及特征。
运用“移步换景法”时,要注意的是必须以浏览顺序为线索,把观察点的变交代清楚。另外,对各种不同景物的描绘要抓住特点,主次分明,详略得当,避免写“流水帐”。
6. 游记的开头怎么写
如果写游记的话,有多种选择。例如用“去桂林山水的游记”为例:
第一种:开门见山形式
例子:早就听说桂林山水的大名了,这个假期,爸爸妈妈就带我去了风景优美,景色秀丽的桂林。
第二种:修饰手法(比如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
例子:(排比)黑暗中,快乐是灯塔;沙漠中,快乐是甘泉;童年中,快乐是糖果。。而在我心中,快乐,还是那次难忘的桂林之旅。
例子:(比喻)桂林的山水像中国的仙女一般,那么优美有那么秀丽。这次假期,我就去了桂林,去拜访了这“中国的仙女”。
第三种:歌词引入或者名言引入
例子: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这个假期,我就去了桂林,看看这桂林山水究竟是怎么“甲天下”的。
这是我自己老师讲得,希望能帮到你!
7. 怎么写游记的开头
游记就是要按一定的顺序把游览的过程和看到的景物有选择,有重点的写下来。写游记虽然没有一定的标准,但是写游记的基本方法还是有的。那么游记该怎么写呢?
一、抓住特点。抓住特点来写,就是要把自己游览的景物的主要特点找出来,或者是它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的地方记下来。要抓住景物的特点就是要靠你自己仔细观察,认真回味才能得到。要做一个有心人,在游览的过程中把最美的、最有趣的地方深深留在记忆中。只有这样在写的过程中,你才会有景可写,有物可写。
二、理清头绪。所谓理请头绪,就是写游记要有条理,对于所描述的事物先写什么,最后写什么,顺序一定要安排好。否则,就会出现思路不清晰,条理不分明的问题,让人看了糊里糊涂,难以理解。一般写游记可以根据游览的方位或是时间为写作线索。写游记一定要组织好材料,只有这样文章才会言之有序,有条不紊。
三、详略得当。写游记不一定要把看到的景物一一写出来,这样显得没有重点,要选择典型的、有特色的景物来写。其实写游记也可以像拍电影一样,有些地方用特写镜头——详细地来写,有些地方用全景镜头——只做简单地介绍。
四、表达感情。游记写的是祖国的大好河山,名胜古迹,但光把这些景物记下来,还不算写好。你还应该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其中,情景结合,表达对这些名山大川的热爱。最后老师给大家提个醒。写游记要注意以下两点:一、不要把游记写成“流水帐”从游览开始到结束,看到什么就写什么,平铺直叙,没有重点、没主次。二、不要把游记写成“只见物不见人”整片作文全是景物描写,却不见人物出现,更没有表达自己感受,显得不够深刻。
8. 怎么写游记写什么景点
按游览的顺序描写景物.写作时,要在认真观察和记忆游览的景物的基础上,按照见到景物的次序,来所写看到的景物.这样才能做到条理清楚、自然、明白,不致于杂乱.首先是“舍”.只有学会舍弃,才能有重点的描写.景点太多,一一赘述很难做到详细、具体.只有突出最有特色的地方才能写出特点,写清游历的情况.例如,你到云南旅游,一路走来,昆明的石林、大理的洱海、丽江的古城,还有玉龙雪山,处处皆景.你必须忍痛割爱,选择其中的一个作为写作的重点,其他最多用一两句话带过.只有这样你才能把游历的情况说清楚.其次是“短”.这个“短”,不是指的篇幅短,而是指文章涉及到的时间跨度要短.不要从出发开始写,一直写到全天的游程结束.这样无端生出的枝节会很多,烦扰了自己的思路.就从你到达这个景点写起,写到景点游览结束.时间的集中会有助于你更好的组织材料,突出景点的特色.再次是“真”.这一点是同学们最容易忽略,也是最能体现写作水平的.很多人以为写游记就是把景点的情况告诉别人.其实不然.游记,就是游历的记录,更强调了自己独特的游览感受.游览同一个地方,大人和孩子的感受会不同,男生和女生游览的感觉也有差异.怎样将自己的独特感受表达出来呢?那就是将自己游览过程中的“发现”写出来.这些发现可以是“摸一摸”“闻一闻”“听一听”“找一找”,甚至是“猜一猜”,也就是把你游览时的所见、所做、所闻、所思写下来.游记最忌讳的就是通篇景物描写,有了自己的活动出现在游览的过程中那才是属于你自己的游览经历.最后是“趣”.旅游之所以能吸引人,首先就是有趣味.那么,你的游记也要把你在游历过程中感受到的趣味表达出来.这种“趣味”的内涵很广:可以是放肆的玩耍,可以是悠闲的漫步,可以是滑稽的场面,亦可以是别样的风俗……只要是觉得有意思的就不妨多写两笔,把自己的快乐和大家分享。
9. 如何写参观游记
1、游记:是描写游览中的所见所闻,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记叙文.2、游记的题材非常广泛,凡是游览中见到社会生活、风土人情、山川景物、名胜古迹以及听到的神话传说等,都可以作为游记的材料.3、游记分为很多种:以记录行程为主的是记叙型游记;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是抒情型游记;以描绘景物、景观为主的是写景型游记;通过记游来说明一个道理的,是说理型游记.4、何才能把游记写好呢?要做到三点:有物、有序、情景交融.一.有物——中心明确、重点突出.首先,在写游记的过程中一定要把主体交待清楚,如,游的人或者集体、要写的景物究竟是什么,是部分还是整体等.其次,要注意在描写中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即:通过描写游览中的所见所闻,把自己的写作目的表达出来,或者表达自己对山水的赞美、热爱,或者说明在游览中发现的哲理等.另外,要努力观察,把所要描写的景物有重点、有层次地写具体,写形象.有时,游览一个地方,你看到的景物很多很复杂,要根据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选择最有特色、最感兴趣的景物,按游踪的顺序,详细地写.还要做到主次分明,详略得当,不能面面俱到.二、有序——线索清楚.写游记一定要有一条合理的线索贯穿其中.可以按游览路线写,如:《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作者抓住了游双龙洞的路线:途中----外洞----“缝隙”----内洞----出洞.作者按照这一线索展开叙述.前面的内容所用笔墨较少,文章重点写了过孔隙进内洞及内洞的情景.在介绍内洞时,又分了主次,详细写了"双龙",其它的一笔带过,这样就层次分明,详略得当.可以按空间顺序写即根据观察点的转换,描写景物的变化.也就是抓住游览时感受最深的几个场面来写.这样能使重点突出,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颐和园》一课就是是按观察点的转换、空间变化顺序写了最能表现颐和园之美的长廊、万寿山和昆明湖.三、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这句古语就鲜明地讲出了景物描写和感情抒发之间的紧密关系.因此,在游记写作中,我们把对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结合起来.更要大胆地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见解.努力“见常人所未见”,让人读了你的文章之后有一种新的感受,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现场演练】《游 西 湖》去年暑假,叔叔选了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带我和阿姨一起去西湖游玩.西湖的景色,实在太美了.阳光照耀在沉静的湖水中,湖面犹如一面明亮的大镜子.岸边的柳枝,衔接着倒映在湖水中的柳,组成了一条碧绿的长廊,给西湖增添了几份雅致.我们坐着小船到了湖的中心.突然,不远处起了雾,朦朦胧胧的.看上去,雾中的桥身呈灰色,白堤犹如一条黑色的绸带,随着波浪荡漾着,起伏着.桥面还有很多人在钓鱼,在欣赏着大自然所赐的美景.这时的西湖静极了,甚至连鱼儿游动的声音也听得见.我弯下腰,捧了一点水.啊!西湖的水真清啊!放在嘴里还有一股甜味.透过清澈的湖水,可以看到湖中的水草绿幽幽的,像一张地毯.突然,我闻到了一股香气,我们顺着香气划去,只见一片绿色的荷叶在微风中摆动着,仿佛在像我们点头微笑,欢迎我们的到来.一片片荷叶像大圆盘似的一个挨着一个,荷叶上还滚动着珍珠似的露珠.有些荷花虽然是刚刚绽放开美丽的容颜,但却像婴儿似的鲜嫩可爱,而且已是香味实足;还有些荷花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红着脸蛋,随着柔风为游人们轻盈起舞;亭亭玉立的荷花又多么像在那绿色地毯上的花卉,散发出浓郁的香味,使我不禁陶醉了……西湖啊,我赞叹你那令人陶醉的景色。
10. 游记怎么写
游记”是一种文学体裁,是散文的一种。
它往往以轻松的笔调,生动的描写,来记叙旅途中的见闻感想。明朝的时候,在我们江苏的江阴,出了一位地理学家、大旅行家徐霞客,他不仅读万卷书,而且行万里路,走遍了大半个中国,探访了许多名山大川,给我们留下了富有地理学价值和文学价值的《徐霞客游记》。
现代的许多散文作家,都有一些脍炙人口的游记作品。 游记一般该主要写些什么呢?我的体会是:一是写山水风光、名胜古迹;二是写与上述风光名胜有关的社会文化内容;三是写自己的见闻感想。
当然,这三方面的内容在文章中并不是截然分开,而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 小记者徐莹的《金山游记》就包含了这三方面的内容。
她以游金山的若干景点为线索,移步换景,一一道来,写得有条不紊,从容不迫。而她的重点,显然是放在了与景点有关的历史文化方面:“江天禅寺”是康熙题写,七峰亭引出岳飞的一段故事,慈寿塔内陈列着“金山四宝”,白龙洞中重温白蛇传的传说,芙蓉楼旁吟诵王昌龄的名诗,第一泉边宣扬陆羽的权威……。
所以我说,徐莹的《金山游记》是一篇很有“文化”的游记。 当然,她也写到了一些自然风光,她也表述了一些自己的感想,比如对岳飞的崇敬,对慈禧的厌恶和对劳动人民的赞美,对白蛇青蛇的同情和对法海的讽刺,还有对古代伟大诗人的欣赏和怀念。
所有这些内容都是自然地融合在文章中,所以说小作者写得不错。 我们在写游记时要在这三方面开拓思路,选择材料,确定重点。
但要注意,一定要结合自己的见闻感想来写,千万不能全抄游览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