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在学粤语,粤语的拼音怎么拼读
广州话拼音方案 一、字母表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注:(1)r、v两个字母用来拼写普通话和外来语,拼写广州时不用。
(2)广州话拼音字母有三个附加符号:ê、é、ü,其中é是和汉语拼音字母不同的。这几个字母是e、u字母的变体,叫不列入表内。
二、声母表 b波 p婆 m摸 f科 d多 t拖 n挪 l罗 g哥 k卡 ng我 h何 gu姑 ku箍 z左 c初 s梳 j知 q雌 x思 y也 w华 注:(1)z、c、s和j、q、x两组声母,广州话的读音没有区别,只是在拼写韵母时有不同,z、c、s拼写a、o、é及a、o、e、é、ê、u等字母开头的韵母,例如:za渣,ca茶,xa沙。j、q、x拼写i、ü及i、ü字母开头的韵母,例如:ji知,qi次,xi思。
(2)gu姑、ku箍是圆唇的舌跟音,作为声母使用,不能单独注音,单独注音时是音节,不是声母。 (3)y也,w华拼音时作为声母使用,拼写出来的音节相当于汉语拼音方案的复韵母,但由于广州话当中这些韵母前面不再拼声母,因此只作为音节使用。
三、韵母表 a呀 o柯 u乌 i衣 ū于 ê(靴) é诶 m唔 ng五 ai挨 ei矮 oi哀 ui会 iu妖 éi(非) ao拗 eo欧 ou奥 êu(去) am(监) em庵 im淹 an晏 en(恩) on安 un碗 in烟 ūn冤 ên(春) ang(横) eng莺 ong(康) ung瓮 ing英 êng(香) éng(镜) ab鸭 eb(急) ib叶 ad押 ed(不) od(渴) ud活 id热 ūd月 êd(律) ag(客) eg(德) og恶 ug屋 ig益 êg(约) ég(尺) 注:(1)例字外加( )号的,只取其韵母。 (2)i行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写成yi衣,yiu妖,yim淹,yin烟,ying英,yib叶,yid热,yig益。
u行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写成wu乌,wui煨,wun碗,wud活。 ü行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写成yu于,yun冤,yud月;ü上两点省略。
ü行的韵母,跟声母j、q、x双拼的时候,写成ju珠,qu处,xu书;ü上两点省略。 (3)êu(去)本来写成êü(去),为了减少字母的附加符号,ü两点省略。
(4)m(唔)和ng(五)是自成音节的鼻音韵母。 四、声调表 名称: 阴平 阳平 阴上 阳上 阴去 阳去 阴入 中入 阳入 符号: 1 2 3 4 5 6 例字: 诗 史 试 时 市 事 色 锡 食 注:声调符号标在音节的右上角,例如: 诗xi1 史xi2 试xi3 “无规矩不足以成方圆”,粤语拼音方案正是粤语语音系统之规矩,是学习粤语的基础。
有些书籍用普通话近音字(其实有些相差甚远)去读广东话,我觉得有点误人子弟。如果大家想学一口比较标准的粤语的话,我强烈吐血推荐你好好掌握这个拼音方案。
学习广东话还是和广东人当面学,在那生活久了自然就会了。
2. 粤语拼音怎么用的啊
声母中古汉语的全浊声母在现代粤语中绝大部份被清化,但不少粤语方言仍具有明显的浊音(内爆音),这类浊音与古汉语的全浊声母没有对应关系。
古平声字在粤语中变为送气声母,仄声字变为不送气声母。多数粤语方言声母数量都在20个以下。
西部粤语普遍存在边擦音声母/ɬ/,这个声母亦普遍存在语壮语、临高话、黎语之中。元音粤语存在长短元音a的对立现象,有些著作将长短a标作 /aː/ 和 /a/ ,但亦有不少人认为长a和短a之间存在音位差别,据此质疑粤语长短元音对立的观点。
粤语长短元音对立现象跟壮语长短元音对立现象本质是完全相同的,长短元音之间都存在音位差别,并不是单纯的时长差别。韵尾粤语包含[-p]、[-t]、[-k]、[n]、[-m]、[-ŋ](-ng) 六种辅音韵尾,前三种为促音尾,后三种为鼻音尾;另外各种粤语拼音方案亦把复韵母的第二个元音如[-i]、[-u]、[-y]等作为元音韵尾处理。
声调系统粤语有相当复杂的声调系统。标准粤语有九个声调,分别为: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上阴入、下阴入(中入)、阳入,称为「天籁九声调音法」。
关於粤语的发音和拼写,详见粤语罗马化方案(粤语拼音或粤语罗马字)、教育学院拼音方案。声调表声调 阴平 阴上 阴去 阳平 阳上 阳去 阴入 中入 阳入调值 55/53 35 33 21/11 13 22 5 3 2汉字举例 分 粉 训 焚 奋 份 忽 发 佛代表数字 1 2 3 4 5 6 7 (1) 8 (3) 9 (6)拼音 fen1 fen2 fen3 fen4 fen5 fen6 fed1 fad3 fed6文白二读粤语存在少量文白二读现象。
粤语文读音源於模仿模仿宋朝《广韵》的中古汉语发音,其定型时期与宋室南迁有相当关系。粤语白读系统发达,文读音出现频率不高,没有出现系统性的文读音。
最常见的形态是以白读音-eng韵母取代文读音-ing韵母(如病/命/钉/听/岭白读-eng,文读-ing)。其他文白二读声母如:近(g-)代/远近(k-)。
保留较多古汉语用词粤语保留相当多的古词古义,古单音词在现代粤语词汇中仍然占很大的比例。一些被粤语使用者视为通俗词的字辞可在古籍中找到来源,而在现代汉语北方话中这些古词已极少使用。
第一及第二人称用「我」、「你」,与汉语北方话相同,但粤音「我」(ngo5)更保留了中古汉语唐音(*ngɑ̌ )之疑母(ng-)。第三人称不用「他」,而是继承了东晋南朝的用法,跟吴语一样使用「渠」,现代粤语写作「佢」。
复数人称不用「们」,而是上溯至端系的同源形式 [taʔ] 或 [ti](现代粤语写作「哋」,本字为「等」)。粤语不用「是」而用「系」来代表正面答覆,「系」是明清小说中常用字,其粤音(hai)与日本人正面答覆时的单字发音(-{はい)基本相同。
“系”除了代表正面答复(yes)以外,亦是粤语的唯一领系词(be)。在《诗经》、《尚书》等古经典作品中,不少用词亦在今天粤语中惯常使用。
例如,句未助词“忌”(现代粤语写为“嘅”字),在《诗经•国风•郑风•大叔于田》有“叔善射忌,又良御忌”的表述;“噬”字在粤语中解作“咬”,语出《诗经》“彼君子兮,噬肯适我”; 阴骘(音:阴质)语出《尚书》:“惟天阴骘下民”,在粤语中指埋没良心的事。“卒之”一词在古文和现代粤语都是等同“终于”。
古代常用的货币量词是“文钱”,粤语也保存了“文”的用法(常被写为“蚊”字),用法相当于汉语普通话的“块”。在量词上,粤语使用出现于宋词的“几时”(何时)、“几多”(多少)。
如苏轼的水调歌头中,可见“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粤语亦会借用古语作引伸,演化成新的意义。“牙烟”(正写“崖广”)原意为“悬崖边的广”(“广”即是小屋,与简化字无关),后引伸为危险。
“走”字的本意为“奔跑”(两脚交互向前迅速跃进),但在汉语普通话中已转义为“步行”。粤语中,“行”就是步行,而“走”则保留了古汉语中“奔跑”的意思。
又如汉语普通话“吃(吃)/喝”,粤语用更古老的“食/饮”,用法与《论语.学而》中“君子食无求饱”一致。动词“来”,粤语会用“莅”(常写作“嚟”),即“欢迎莅临”的“莅临”。
再如“打甂炉”(吃火锅,常写作“打边炉”),“甂炉”为一种古炊具;日常炒菜用的半圆型炊器,古代称为“釜”,粤语和客家话用“镬”,汉语北方话用“锅”,闽语用“鼎”。[4]粤语用“謦欬”代表聊天、闲谈,也是古汉语的用法,在古书例如《列子》《庄子》都可找到例句。
(“謦欬”因常被写作“倾偈”,也有人认为是来自僧侣说教“讲佛偈”。)。
3. "狂"的粤语拼音怎么写
狂--------kwong4,读第四声。同音字:狅, 軠, 鵟 。
给你一个《粤语在线发声字典》,打开网页后,在右边的工具兰中,你可以输入你要读的单词(繁体字),或者输入对应和音标,你自己找一下:
/jic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