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数的行书怎样写的
数的行书写法如下:数的基本解释:数[shù]1. 表示、划分或计算出来的量 :数论(数学的一支,主要研究正整数的性质以及和它有关的规律)。
~控。2. 几,几个 :数人。
3. 技艺,学术 :“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4. 命运,天命 :天数。
数[shǔ]1. 一个一个地计算 :不可胜数。2. 比较起来突出 :数得着。
3. 责备,列举过错 :数落。4. 谈论,述说 :数说。
数典忘祖(喻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亦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数[shuò]屡次 :数见不鲜(亦称“屡见不鲜”)。
扩展资料:《说文解字》:数,计也。从攴娄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数,计算。字形采用“攴”作边旁,“娄”作声旁。
相关词汇:1、次数[cì shù] 动作或事件重复出现的回数:练习的次数越多,熟练的程度越高。2、少数[shǎo shù] 较小的数量:少数服从多数。
3、负数[fù shù] 指小于零的数。在 数前用负号(-)表示,如零下五摄氏度写作-5℃。
4、数落[ shǔ luo ] 列举过失进行指责,也泛指指责。5、数见不鲜[ shuò jiàn bù xiān ] 数:屡次;鲜:新杀的禽兽,引伸为新鲜。
本指对于常来之客,就不宰杀禽兽招待。后指常常见到,并不新奇。
2. 数的行书怎样写的
数的行书写法如下:
数的基本解释:
数[shù]
1. 表示、划分或计算出来的量 :数论(数学的一支,主要研究正整数的性质以及和它有关的规律)。~控。
2. 几,几个 :数人。
3. 技艺,学术 :“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
4. 命运,天命 :天数。
数[shǔ]
1. 一个一个地计算 :不可胜数。
2. 比较起来突出 :数得着。
3. 责备,列举过错 :数落。
4. 谈论,述说 :数说。数典忘祖(喻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亦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数[shuò]
屡次 :数见不鲜(亦称“屡见不鲜”)。
扩展资料:
《说文解字》:数,计也。从攴娄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数,计算。字形采用“攴”作边旁,“娄”作声旁。
相关词汇:
1、次数[cì shù]
动作或事件重复出现的回数:练习的次数越多,熟练的程度越高。
2、少数[shǎo shù]
较小的数量:少数服从多数。
3、负数[fù shù]
指小于零的数。在 数前用负号(-)表示,如零下五摄氏度写作-5℃。
4、数落[ shǔ luo ]
列举过失进行指责,也泛指指责。
5、数见不鲜[ shuò jiàn bù xiān ]
数:屡次;鲜:新杀的禽兽,引伸为新鲜。本指对于常来之客,就不宰杀禽兽招待。后指常常见到,并不新奇。
3. 行书“数”字怎么写
一、行书“数”的写法:二、读音[ shù ]的释义:1、数目:次~。
~额。2、几;几个:~次。
~日。3、天数;命运:气~。
在~难逃。4、表示事物的量的基本数学概念。
由于生产实践对计数和测量的需要,首先产生了自然数(正整数),后又逐渐产生了分数、零、无理数、负数、虚数等。组词:数学、次数、少数、负数、数据三、读音[ shǔ ]的释义:1、点算:~数(shù)。
~不清。2、比较起来最突出:~得上。
~一~二。3、责备;列举错误:~说。
~落。组词:数落、数伏、数叨、数说、数九四、读音[ shuò ]的释义:屡次:频~。
组词:数数、频数、数次、数日恶扩展资料一、字源演化:二、说文解字:1、文言版《说文解字》:数,计也。从攴,娄声。
2、白话版《说文解字》:数,计算。字形采用“攴”作边旁,采用“娄”作声旁。
三、相关组词:1、数学 [ shù xué ] 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初等数学包括算术、初等代数、初等几何和三角等。
高等数学有数理逻辑、数论、代数学、几何学、拓扑学、函数论、泛函分析、微分方程、概率论、数理统计等分支。数学的理论具有严格性、抽象性和应用的广泛性等特点。
2、次数 [ cì shù ] 动作或事件重复出现的回数:练习的~越多,熟练的程度越高。3、数落 [ shǔ luo ] 列举过失而指责,泛指责备:被母亲~了一顿。
引证: 杨朔 《永定河纪行》:“那个好心情的农民数落开了:‘村里要装电灯,装电话,装收音机,;还要修澡堂子,修电影院,修学校。’”4、数伏 [ shǔ fú ] 俗语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初伏的第一天,开始进入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时间。
“数九”是从冬至算起,而对于“数伏”来说,每年的初伏起始日却总在变化。5、频数 [ pín shuò ] 对样本的数据进行分组后,每一个组内的数据个数。
引证:聂绀弩 《序》:“我和 萧红 见面比较频数的只是很短的一段时间。”。
4. 解的草书怎么写
“解”的草书写法:
基本释义:
[ jiě ]
1.分开:~剖。瓦~。难~难分。
2.把束缚着或系着的东西打开:~扣儿。~衣服。
3.解除:~职。~渴。~乏。
4.解释:~说。~答。注~。
5.了解;明白:令人不~。通俗易~。
6.解手:大~。小~。
7.代数方程式中未知数的值,例如x+16=0,x=-16,-16就是x+16=0这个方程的解。
8.演算方程式;求方程式中未知数的值:~方程。
[ jiè ]
解送:押~。把犯人~到县里。
[ xiè ]
1.懂得;明白:~不开这个道理。
2.旧时指杂技表演的各种技艺,特指骑在马上表演的技艺:跑马卖~。
3.解池,湖名,在山西。
4.姓。
相关组词
解决 解答 解放 解冻
解释 解闷 解救 瓦解
扩展资料
“解”的反义词:系、结
一、“系”基本释义:
[ xì ]
1.有联属关系的:~统。~列。~数。水~。世~。
2.高等学校中按学科分的教学单位:中文~。化学~。
3.关联:干~。关~。
4.联结,栓:~缚。~绊。~马。维~。名誉所~。
5.牵挂:~恋。~念。
6.是:确~实情。
7.把人或东西捆住上提或向下送:从井下把土~上来。
8.某些学科中分类的名称:汉藏(zàng)语~。寒武~(地质学名词)。
9.词赋末尾结束全文之词,如“~曰”。
[ jì ]
结,扣:把鞋带~上。
相关组词
联系 关系 星系 维系
体系 父系 系词 萦系
二、“结”基本释义:
[ jié ]
1.在条状物上打疙瘩或用这种方式制成物品:~绳。~网。~彩。
2.条状物打成的疙瘩:打~。活~。死~。蝴蝶~。
3.发生某种关系;结合:~仇。~社。~为夫妻。
4.凝聚;凝结:~晶。湖面~了一层冰。
5.结束;了结:~账。归根~底。你不理他不就~了吗?
6.旧时保证负责的字据:保~。具~。
7.姓。
[ jiē ]
长出(果实或种子):树上~了不少苹果。这种花~子儿不~?园地里的南瓜、豆荚~得又大又多。
相关组词
结束 结实 总结 结冰
结伴 团结 联结 喉结
5. 求教 数怎么写好看
(数)字可使用行书或者草书。
(行书)给人自由活泼的感觉。
(草书)给人放荡不羁的感觉。
(数)蔡云汉简体行书写法和中国龙新草体写法:
6. 数的笔顺怎么写
一、笔顺读写:点、撇、横、竖、撇、点、撇点、撇、横、撇、横、撇、捺、二、汉语拼音:shù shǔ shuò 三、数的部首:攵 四、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五、释义:数 [shù]1、表示、划分或计算出来的量:~目。
~量。~词。
~论(数学的一支,主要研究正整数的性质以及和它有关的规律)。~控。
2、几,几个:~人。~日。
3、技艺,学术:“今夫弈之为~,小~也”。4、命运,天命:天~。
气~。数 [shǔ]1、一个一个地计算:不可胜~。
~九。2、比较起来突出:~得着。
3、责备,列举过错:~落。4、谈论,述说:~说。
~典忘祖(喻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亦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shuò ] 屡次:频~。
扩展资料:一、字源解说:诅楚文 (双手,体罚) (人,代表受罚者) (今,即“念”,念念有词) (女,妇人) (攴,持械打击),表示对犯有过错的妇女念念有词地责骂,进行体罚。在男权占优势的社会,妇女是常常受罚的弱势群体。
造字本义:列举过错,并加以惩罚。篆文 误将诅楚文的 写成 。
俗体楷书 依据草书字形将正体楷书的 写成 。附 文言版《说文解字》:数,计也。
从攴娄声。 附 白话版《说文解字》:数,计算。
字形采用“攴”作边旁,“娄”作声旁。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数。
7. 方字的草书怎么写
方字草书狂草的写法如下图:
方字草书小草的写法如下图:
拼音 :fāng
部首:方
笔画:4
五笔:YYGN
笔顺:点,横,横折钩,撇
释义:
1.四个角都是90度直角的四边形或六个面都是方形的立体;正~形,长~形;
2.数学上指某数自乘的乘积:~根。平~。开~。
3.人的品行端正:~正。~直;
4.一边或一面:~向。~面;
5.地区,地域:地~。~志。~言。~物。~圆。~隅(边疆)。~舆(指领域,亦指大地);
6.办法,做法,技巧:~式。~法。教导有~。贻笑大~;
7.种,类:变幻无~。仪态万~;
8.为了治疗某种疾病而组合起来的若干种药物的名称、剂量和用法:药~;
9.违背:~命;
10.正在,正当:~今盛世。~兴未艾;明 黄道周《节寰袁公传》:“方为苏理时,湖州董宗伯以厚赀为乱民所窘,哄甚,两台檄公(袁可立)解之。”
11.才,刚刚:~才。如梦~醒;
12.量词,多指一立方米:土石~;
13.量词,用于方形的东西:几~石章;
14.姓;
15.商朝时候把外部族称为方。
扩展资料
汉字演变:
相关组词:
1.西方
[xī fāng]
方位词。西
2.平方
[píng fāng]
也叫二次方。两个相同的数相乘,叫做这个数的平方。如3*3叫做3的平方,记作32。
3.北方
[běi fāng]
方位词。北。
4.多方
[duō fāng]
表示从多方面:~设法。~劝慰。
5.后方
[hòu fāng]
方位词。后面;后头:在我舰的~,发现一艘潜艇。
6.前方
[qián fāng]
前线,两军之间冲突或作战的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