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毛笔字怎么写的最好快
练字应从哪种字体练起呢?
学习书法的途径,传统观念认为应从唐楷入手,逆时而上,在写好楷书的基础上进一步练习南行、北碑、汉隶、秦篆.另一种观念认为从青少年手部肌肉发育尚不成熟的特点出发,可以从变化较少的秦篆入手,顺时而下,由行草而后楷书.这两种观念自有其道理.但我认为我们学习的硬笔书法与上文所述的毛笔书法有着本质的不同,所以我们不能因循其练习方法,更不能受惑于先学毛笔后学硬笔的传统观念.我们现在广泛使用的是硬笔,写不好毛笔字照样可以写好硬笔字,没有必要走弯路.
字应从哪种字体练起呢?我认为:从青少年的手部肌肉发育特点及硬笔书法笔画粗细均匀,变化较少的特点出发,应从不求运笔快慢和轻重变化的字体练起.最好是印刷体中的黑体字,这种字体的美感主要表现在其结构上,我们可以通过对黑体字的揣摩分析,掌握字的结构.在此基础上,我们才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和爱好,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字体刻苦练习.
首先要练眼,即认真读帖.宋代的书法家黄庭坚说:“古代人学习写字不都是依靠临摹,他们常常把古人的书法作品张挂在墙壁上,专心致志的观看它,看准了才下笔.”唐朝的欧阳询发现了晋代索靖写的碑,爱不忍离,索性坐下读碑三天.读的帖越多,眼力就会越高,就知道了如何写才好,好在哪里.有一个成语叫“眼高手低”,我认为:眼高是手高的前提.发现不了美,不知什么是美,就更谈不上创造美了.有不少同学以为书写潦草是所谓的行书,导致他们以丑为美的原因是他们“眼低手也低”.
其次要练脑或说练心.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还要把写得好的范字牢牢地记在心里,把其字形深深地刻在大脑里,无论何时,一旦提到这个字,马上就能想出这个字在字帖上的形状.做到胸有成帖,脑有成字. 第三要练手.练眼和练脑是为了搞清字该怎样写.心中能想出字的最好效果,手中不一定能写出这种最好效果,因为脑不一定能指挥得了手,手不一定能指挥得了笔.练手就是要达到心手一致,手笔一致的境界,所以练手也是至关重要的.练手主要是练指力、练腕力、练手感.写字的时间长了会感到手指发痛,手腕发酸,手不听使唤,多锻炼这一现象就会消失.经常帮老师在黑板上抄题的学生和办黑板报的学生写字往往又快又好,他们的指力和腕力就是如此练出来的.还要注意练手感,让大脑能指挥手,感觉到笔变成了手的一部分,变成了手的延伸,手能轻松的指挥笔,想快则快,想慢则慢,想轻则轻,想重则重
2. 怎样写字才能写得很快而且写得很好
一、熟练掌握汉字的书写规律 只有熟练掌握了汉字的书写规律,写字时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至于“想一笔,写一笔”,从而提高书写的速度。
汉字的书写规律较适用于小学生的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1、笔画的书写规律。汉字书写的基本笔画有点、横、竖、撇、捺、钩、折、提等8种。
每个汉字都是由基本笔画组成的,因此写好笔画是写好汉字的基础。在笔画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体会笔画的形状,领悟起笔、行笔和收笔,以及运笔的轻重、缓急和提按的要领,从而掌握好每个基本笔画的规范写法。
笔画的书写规律包括运笔的规律及变化的规律: ⑴运笔的规律。楷书的笔画形状各异,但书写每一个笔画都要有三个基本步骤,即下笔(或重或轻)——行笔(轻一些,线条或直或弯)——收笔(或顿笔或轻提出尖),书写任何笔画都离不开这三个基本步骤,只是用力部位不同而已。
⑵变化的规律。汉字笔画富于变化,比如撇画,在“人”字中写成斜撇,在“月”字中写成竖撇,而在“千”字中就要写成短撇。
这些笔画在不同汉字中又有一定的变化,如短撇,在字头出现时,笔画形态较平,如“反、禾、后”等字;而在字的左上部出现时,笔画形态较斜,如“生、失、朱”等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揣摩笔画的变化规律。
2、结构的处理规律。汉字字数繁多,字形各异,但其中也有一定的规律。
以下是三条正楷字结构的处理规律: ⑴横平竖直。汉字中,横画和竖画占的比重最大,要求写得正,写得稳。
正和稳的具体表现就是横要平,竖要直。这里所讲的“横平”,不是绝对的水平,而是视觉上的平稳,书写时略呈左低右高的斜势。
竖直有两种基本要求:只有单一的竖画,要求正且直;有对称的两竖画,是短竖的,可以呈上开下合之势,是长竖的,可以基本并行。 ⑵间距匀称。
在汉字中,有许多笔画是连续平等排列的,一画与一画之间的距离要保持均匀,不能忽大忽小、忽紧忽松,如“曹”字,有七个横画,横画间隔的空隙就要均匀。 ⑶主次有别。
这一规律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突出主笔。一个字中往往有一笔是主要的。
一般来讲,主笔所处的部位往往是字的顶盖、横腰、底托和垂中线。突出了这一笔,字就显得平稳,富有神采。
如“鱼”字,最后一横是主笔,书写时就要写得长一点。二是突出主体。
一个字由两个或几个部分并合的,其中有一部分处于主导部位,其它部分则要收缩、容让,这样才能突出重点,稳定字形。如“眼”字,“艮”是全字的主体,而“目”旁就要写得紧缩。
二、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1、正确执笔。执笔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运笔的灵活和书写的速度。
以往教学中,许多教师对写字姿势的理解只停留在“三个一”上,即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对最为关键的执笔书型,常常是不提及的。正确的执笔方法应该是:右手执笔,在离笔尖约一寸的地方,大拇指与食指相对握住笔管的左右两侧,大拇指不能压在食指上,大拇与食指的关节自然弯曲;中指的第一节垫在笔杆下端;无名指、小指依次自然弯向手心,并放在中指下方;笔杆后端斜靠在虎口接近食指根处,与纸面成50度角,五指自然有力,掌心要空。
2、想好再写。许多小学生写字时习惯边看边写,即看一笔写一笔或看一个部件写一个部件,这样做不但影响了字的美观,而且大大降低了写字的速度。
当然,初入学的孩子未尝不可“边看边写”,但当学生有了一定的写字基础时,一定要帮助他们形成“想好再写”的习惯。“想”主要是指认真观察笔画的变化、结构的处理,分析笔顺的规则,达到“意在笔先”,做到“观察仔细认真,书写一气呵成”。
3、保持良好的心境。写字时保持良好的心境,可以有效提高写字的速度。
写字时,要挺胸收腹,面带笑容,心情愉快,呼吸顺畅,高度专注。同时,安静的环境也非常重要。
如今,一些教师在学生写字时播放一些轻音乐,笔者认为这样做容易让学生分心,既不利于写字的质量,也影响了写字的速度。学生写字时,教师也不要随意大声说话,干扰学生的书写。
4、持之以恒地练习。要想提高书写速度,熟练是基础。
首先要常练。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留给学生练写的时间,特别是低年级语文课教学,力争每节课都留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练习写字,并提出适当的速度要求。
其次是巧练。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字与字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认识和掌握同一类字的共同点,做到指导一个字,在规律指导下练习,在练习中体验规律,再用规律更好地指导练习,巩固和提高书写技能,进而提高学生的写字速度。
该文发表于《小学语文教师》2005年第10期) (1:选择合适的字帖 临摹字帖是学习书法的必由之路,也是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临摹的字帖有两种,一种是毛笔字帖,一种是钢笔字帖。
学习钢笔书法,应临摹钢笔字帖,临摹毛笔字帖的效果也很好。因为毛笔字帖大都具有较高的艺术性,除了其点画精到、粗细分明、来龙去脉交待清楚外,还具有结构漂亮、章法完美的优点,有利于初学者学习。
另外,毛笔字帖品种丰富,风格多样,也便于选择使用。只是毛。
3. 毛笔字怎么写的最好快
练字应从哪种字体练起呢? 学习书法的途径,传统观念认为应从唐楷入手,逆时而上,在写好楷书的基础上进一步练习南行、北碑、汉隶、秦篆.另一种观念认为从青少年手部肌肉发育尚不成熟的特点出发,可以从变化较少的秦篆入手,顺时而下,由行草而后楷书.这两种观念自有其道理.但我认为我们学习的硬笔书法与上文所述的毛笔书法有着本质的不同,所以我们不能因循其练习方法,更不能受惑于先学毛笔后学硬笔的传统观念.我们现在广泛使用的是硬笔,写不好毛笔字照样可以写好硬笔字,没有必要走弯路.字应从哪种字体练起呢?我认为:从青少年的手部肌肉发育特点及硬笔书法笔画粗细均匀,变化较少的特点出发,应从不求运笔快慢和轻重变化的字体练起.最好是印刷体中的黑体字,这种字体的美感主要表现在其结构上,我们可以通过对黑体字的揣摩分析,掌握字的结构.在此基础上,我们才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和爱好,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字体刻苦练习. 首先要练眼,即认真读帖.宋代的书法家黄庭坚说:“古代人学习写字不都是依靠临摹,他们常常把古人的书法作品张挂在墙壁上,专心致志的观看它,看准了才下笔.”唐朝的欧阳询发现了晋代索靖写的碑,爱不忍离,索性坐下读碑三天.读的帖越多,眼力就会越高,就知道了如何写才好,好在哪里.有一个成语叫“眼高手低”,我认为:眼高是手高的前提.发现不了美,不知什么是美,就更谈不上创造美了.有不少同学以为书写潦草是所谓的行书,导致他们以丑为美的原因是他们“眼低手也低”. 其次要练脑或说练心.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还要把写得好的范字牢牢地记在心里,把其字形深深地刻在大脑里,无论何时,一旦提到这个字,马上就能想出这个字在字帖上的形状.做到胸有成帖,脑有成字. 第三要练手.练眼和练脑是为了搞清字该怎样写.心中能想出字的最好效果,手中不一定能写出这种最好效果,因为脑不一定能指挥得了手,手不一定能指挥得了笔.练手就是要达到心手一致,手笔一致的境界,所以练手也是至关重要的.练手主要是练指力、练腕力、练手感.写字的时间长了会感到手指发痛,手腕发酸,手不听使唤,多锻炼这一现象就会消失.经常帮老师在黑板上抄题的学生和办黑板报的学生写字往往又快又好,他们的指力和腕力就是如此练出来的.还要注意练手感,让大脑能指挥手,感觉到笔变成了手的一部分,变成了手的延伸,手能轻松的指挥笔,想快则快,想慢则慢,想轻则轻,想重则重。
4. 怎样才能写字写得快
想要写字快,那么你就要对字起兴趣,如果你对写字都打不起兴趣,那就更加不用说想要写字快了。想要写字快,就要做到脑、身、手同步,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天下文字脑动全身随。
第一,你要买几本练字的字帖,买那种很容易上手的字体,每天不要写太多,就1到3页就可以了。
第二,要有耐心,每天坚持,数量照样是每天1到3篇,写的时候要看时间,看看是不是比上次写完这字所用的时间少了,恰当调整,一笔一画写到位,用心细细的体会,琢磨字的运笔方式,可以记成顺口溜“一笔一画写到位,用心琢磨细体会
第三,这就要看你悟性如何。写完了开始读帖
第四,做什么事情都要坚持,不能半途而废。这个时候是你已经写完字帖中的白纸的时候,你自我评价一下,感觉自己的字有没有长进,长进大不大,是否能让自己满意,如果长进不大那你可以买点薄白纸裁小再印着字帖写一段时间.如果已经很有效果了,你这时候就没必要再印着字帖写了.可以照着字帖模仿.照着字帖上的字写.这个时侯应该很熟练了,可以加快速度,加大书写量。
5. 怎么写好字
字如其人说的不错,没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性格,字也如此,不必拘泥于字帖和常人的规范,要写出自己的风格,楼主说写不快,快了就不好,我以前也有这个问题,总拿别人的字来对比,然后模拟,结果不仅学不像,而且连自己的风格也丧失了,中国书法对于美得标准是“神采为上,形质次之”,也就是说要有自己的风格,要让别人一眼就可看出是你的字, 而在你的字上又可看出你的气质,这些虽然都是说毛笔字的,但毛笔和钢笔本来就分不开,应该是互为补充,一个书法老师给我们上课时就和我们说:“现在好多人一味练钢笔字帖,写出的字都一个样,虽然工整秀丽,但一个字俗,完全没有了自己的东西,还不如找一些毛笔字帖来练”我研究过毛笔字,对这番话真是很信服,你也可以尝试着把一些毛笔字的笔法融入到钢笔中,我相信一定有很大的收获,关于你同学的漂亮和整洁,你也不必太在乎,或许他们没有自己真正的风格在里面,很多书法家都是应为自己独特的风格而成名的,绝对没有靠模仿而走红的,高书不入俗眼,俗眼之中无高书,你在看过中国书法词典之后会明白很多,最后,我想告诉楼主,书法一半是靠天赋,一半是靠领悟,而不是一味的临摹!
(哈哈,望你的钢笔字越写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