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应该怎么写

1. 对联应该怎么写,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基本就三条:

首先得意境搭调,要和上联有关系。关系无非两种,一种是“衔接”,一种是“对立”,比如:你说花鸟,我要么对鱼虫,要么就对鹰犬,不能对个扁担或者太阳出来……另外如果你选择“对立”的话最好在气势上压倒对方。

其次得注意字数、节奏和词性,字数、节奏肯定要一致,词性一般来说字对字、词对词、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等……举例,你上联说“上桌吃饭”,我下联说“出门抽烟”。最要注意的是有些字可以当名词也可以当动词,同一个字重叠或者间隔出现但用法不同,对的时候要特别注意。

最后得注意平仄、韵律。这个最难,有的上联出的暗藏“机关”,比如“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五”和“虎”为同韵,你下句接的时候也要注意这两个字要同韵……并且平仄要相反,一般只要韵脚(最后一字)相反就可以。

有一些对联为什么称“绝对”?就是因为上联不仅意味深长、境界孤高,连贯通顺,而且字词之间有许多“机关”,环环相扣、字字相锁。你如果按照他的结构来对,基本上已经没什么词语可用了……例如:“杏坛七十二贤,贤贤希圣。云台二十八将,将将封侯。”还有一些联的作者会自己设计的机关锁字,例如:“烟锁池塘柳”,这联暗藏五行变化-火金水土木,你对出来也得暗藏五行才过的去,想对得工整顺序还不能乱,如:“炮镇海城楼”,也是火金水土木,唯一有一点不好就是海城楼是第一无二的,池塘柳可遍地都是。所以我对的是“烽销汛地杠”,“杠”是多音字,取“刚”音,旗杆的意思。

这些因素导致有些朋友看不穿联意就仓促出招,总难免贻笑大方……

以上都是我一家之言,帮助新人而已,有疏漏谬误请各位高手不要笑话。

2. 对联怎么写

格律要求 对联的正规名称叫楹联,俗称对子,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汉语言文学艺术形式,为社会各阶层人士所喜闻乐见。

对联格律,概括起来,是六大要素,又叫“六相”,分叙如下: 一是字数要相等 上联字数等于下联字数。长联中上下联各分句字数分别相等。

有一种特殊情况,即上下联故意字数不等,如民国时某人讽袁世凯一联: “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上联‘袁世凯’三个字和下联‘中国人民’四个字是“对不起”的,意思是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

对联中允许出现叠字或重字,叠字与重字是对联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只是在重叠时要注意上下联相一致。如明代顾宪成题无锡东林书院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但对联中应尽量避免“异位重字”和“同位重字”。所谓异位重字,就是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

所谓同位重字,就是以同一个字在上下联同一个位置相对。不过,有些虚词的同位重字是允许的,如杭州西湖葛岭联: 桃花流水之曲; 绿荫芳草之间。

上下联“之”字同位重复,但因为是虚字,是可以的。不过,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异位互重”格式是允许的(称为“换位格”),如林森挽孙中山先生联: 一人千古;千古一人。

二是词性相当 在现代汉语中,有两大词类,即实词和虚词。前者包括:名词(含方位词)、动词、形容词(含颜色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后者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六类。词性相当指上下联同一位置的词或词组应具有相同或相近词性。

首先是“实对实,虚对虚”规则,这是一个最为基本,含义也最宽泛的规则。某些情况下只需遵循这一点即可。

其次词类对应规则,即上述12类词各自对应。大多数情况下应遵循此规则。

再次是义类对应规则,义类对应,指将汉字中所表达的同一类型的事物放在一起对仗。古人很早就注意到这一修辞方法。

特别是将名词部分分为许多小类,如:天文(日月风雨等)、时令(年节朝夕等)、地理(山风江河等)、官室(楼台门户等) 、草木(草木桃李等) 、飞禽(鸡鸟凤鹤等)等等。最后是邻类对应规则,即门类相临近的字词可以互相通对。

如天文对时令、天文对地理、地理对宫室等等。 三是结构相称 所谓结构相称,指上下联语句的语法结构(或者说其词组和句式之结构)应当尽可能相同,也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等等。

如李白题湖南岳阳楼联: 水天一色;风月无边。 此联上下联皆为主谓结构。

其中,“水天”对“风月”皆为并列结构,“一色”对“无边”皆为偏正结构。 但在词性相当的情况下,有些较为近似或较为特殊的句式结构,其要求可以适当放宽。

四是节奏相应 就是上下联停顿的地方必需一致。如: 莫放 春秋 佳日过;最难 风雨 故人来。

这是一副七字短联,上下联节奏完全相同,都是“二——二——三”。比较长的对联,节奏也必须相应。

五是平仄相谐 什么是平仄?普通话的平仄归类,简言之,阴平、阳平为平,上声、去声为仄。古四声中,平声为平,上、去、入声为仄。

平仄相谐包括两个方面: (一)上下联平仄相反。一般不要求字字相反,但应注意:上下联尾字(联脚)平仄应相反,并且上联为仄,下联为平; 词组末字或者节奏点上的字应平仄相反;长联中上下联每个分句的尾字(句脚)应平仄相反。

(二)上下联各自句内平仄交替。当代联家余德泉等总结了一套“马蹄韵”规则。

简单说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这样一直下去,犹如马蹄的节奏。 六是内容相关 什么是对联?就是既“对”又“联”。

上面说到的字数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同、节奏相应和平仄相谐都是“对”,还差一个“联”。“联”就是要内容相关。

一副对联的上下联之间,内容应当相关,如果上下联各写一个不相关的事物,两者不能照映、贯通、呼应,则不能算一副合格的对联,甚至不能算作对联。

3. 对联怎样写

顾名思义,对联是要成“对”的,即由上联和下联所组成。

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内容上也要求一致,亦即是要上下联能“联”起来,两句不相关联的句子随便组合在一起不能成为对联。 对联一般都是竖写,上联末字(仄声)贴在右边(上手),下联末字(平声)贴在左边(下手)。

对联的对仗,虽然与诗有相同之处,但它比诗要求更严。对联有宽对和狭对之分。

宽对只要求上下联内容有联系即可成联,而狭对则要严格按《笠翁对韵》的标准来撰写。不过在实用对联中,采用宽对较多,而狭对则往往因为对仗的要求太严,束缚了人们的思维,有因文害意之嫌,故而很少应用。

对联的平仄规律,与诗基本相同,一殷套用诗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基本法则。 如何断定对联的上下联呢?除从联文的内容中去辨别,更为重要的是从联文字尾的平仄声去判定。

对联严格规定上联末字用仄声,下联末字用平声。后人称这种规则为仄起平落。

必须注意的是: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四声”有些不同。自从推广汉语拼音化,和以北京语音为全国通用语言以后,同一汉字的平仄发生了变化。

如按《佩文韵府》音韵标准的四声是平、上、去、入。平声列为“平”,上、去、入都归纳进了“仄”。

按北京语调,则分成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这样一来,平声字多了,没有“入”声,把一部分去入声字归入了平声,这是学习撰联的同志值得注意的。古来有很多语言学者对古汉语四声,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如释真空在《玉钥匙歌诀》一书中,作了如下的分析: 1.平——平声平道莫低昂。

读时发音平和、尾音长,有余韵。 2.上——上声高呼猛烈强。

读音响亮,声音短促,无尾音。 3.去——去声分明哀远道。

去声读音宛转,尾音短,高昂。 4.入——入声短促急收藏。

入声读音质朴而急,收音短促,低沉,无尾音。 以北京语调来标注汉语的四声,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都是从古汉语的四声演变发展而来,人们在断定对联平仄时,还习惯地以古汉语四声作为标准。

现在除了校正发音以外,很少用现代汉语的四声来作对、写诗、填词。但随着普通话的推广,和时间的推移,现代汉语的四声,终究为人们所接受。

有些汉字,历来是平仄互用,可作平声,也可作仄声,如看、教、为、思、傍……略举数例如下: (1)“看”作平声: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看”作仄声: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3)“教”作平声:樱杏桃榴次第开,故教一一傍窗栽;毵毵竹影依依柳,分得清阴入户来。 (4)“教”作仄声:粉笔生涯亦快哉,因材施教育良材;满园桃李生机鬯,化雨春风次第开。

(5)“为”作平声: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6)“为”作仄声:本为汉王建大功,未将自我置胸中;早知兔绝终烹狗,悔不淮阴坐钓终。

对联除要求押韵和对仗外,词组和结构也是有一定规则的。如: (单组,四字结构) 知足常乐; 能忍自安。

(复组,七字结构) 春江桃叶莺啼湿; 夜雨梅花蝶梦寒。 (复组,八字结构)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复组,九字结构) 把古往今来,重新说起; 将悲欢离合,再叙从头。 (复组,十二字结构) 天地启宏慈,赤子苍头同感戴; 古今垂旷典,九州万国被恩荣。

(复组,十三字结构) 对联上下联的词组和结构,应保持一致和统一,上联是动宾结构,下联也就必须是动宾结构的词组,如“摇红;涤翠。”上联是偏正词组,下联也必须以偏正词组与之相对,如“同心结”与“并蒂花”,就是相同的词组结构。

在谋篇布局对联词组时,一定要注意上下联的词组结构必须相同,这亦是对联作者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规则。

4. 对联,应当怎样写

顾名思义,对联是要成“对”的,即由上联和下联所组成。

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内容上也要求一致,亦即是要上下联能“联”起来,两句不相关联的句子随便组合在一起不能成为对联。 对联一般都是竖写,上联末字(仄声)贴在右边(上手),下联末字(平声)贴在左边(下手)。

对联的对仗,虽然与诗有相同之处,但它比诗要求更严。对联有宽对和狭对之分。

宽对只要求上下联内容有联系即可成联,而狭对则要严格按《笠翁对韵》的标准来撰写。不过在实用对联中,采用宽对较多,而狭对则往往因为对仗的要求太严,束缚了人们的思维,有因文害意之嫌,故而很少应用。

对联的平仄规律,与诗基本相同,一殷套用诗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基本法则。 如何断定对联的上下联呢?除从联文的内容中去辨别,更为重要的是从联文字尾的平仄声去判定。

对联严格规定上联末字用仄声,下联末字用平声。后人称这种规则为仄起平落。

必须注意的是: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四声”有些不同。自从推广汉语拼音化,和以北京语音为全国通用语言以后,同一汉字的平仄发生了变化。

如按《佩文韵府》音韵标准的四声是平、上、去、入。平声列为“平”,上、去、入都归纳进了“仄”。

按北京语调,则分成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这样一来,平声字多了,没有“入”声,把一部分去入声字归入了平声,这是学习撰联的同志值得注意的。古来有很多语言学者对古汉语四声,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如释真空在《玉钥匙歌诀》一书中,作了如下的分析: 1.平——平声平道莫低昂。

读时发音平和、尾音长,有余韵。 2.上——上声高呼猛烈强。

读音响亮,声音短促,无尾音。 3.去——去声分明哀远道。

去声读音宛转,尾音短,高昂。 4.入——入声短促急收藏。

入声读音质朴而急,收音短促,低沉,无尾音。 以北京语调来标注汉语的四声,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都是从古汉语的四声演变发展而来,人们在断定对联平仄时,还习惯地以古汉语四声作为标准。

现在除了校正发音以外,很少用现代汉语的四声来作对、写诗、填词。但随着普通话的推广,和时间的推移,现代汉语的四声,终究为人们所接受。

有些汉字,历来是平仄互用,可作平声,也可作仄声,如看、教、为、思、傍……略举数例如下: (1)“看”作平声: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看”作仄声: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3)“教”作平声:樱杏桃榴次第开,故教一一傍窗栽;毵毵竹影依依柳,分得清阴入户来。 (4)“教”作仄声:粉笔生涯亦快哉,因材施教育良材;满园桃李生机鬯,化雨春风次第开。

(5)“为”作平声: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6)“为”作仄声:本为汉王建大功,未将自我置胸中;早知兔绝终烹狗,悔不淮阴坐钓终。

对联除要求押韵和对仗外,词组和结构也是有一定规则的。如: (单组,四字结构) 知足常乐; 能忍自安。

(复组,七字结构) 春江桃叶莺啼湿; 夜雨梅花蝶梦寒。 (复组,八字结构)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复组,九字结构) 把古往今来,重新说起; 将悲欢离合,再叙从头。 (复组,十二字结构) 天地启宏慈,赤子苍头同感戴; 古今垂旷典,九州万国被恩荣。

(复组,十三字结构) 对联上下联的词组和结构,应保持一致和统一,上联是动宾结构,下联也就必须是动宾结构的词组,如“摇红;涤翠。”上联是偏正词组,下联也必须以偏正词组与之相对,如“同心结”与“并蒂花”,就是相同的词组结构。

在谋篇布局对联词组时,一定要注意上下联的词组结构必须相同,这亦是对联作者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规则。 红纸做法:配方: 50克白纸,808大红粉·聚乙烯胶·食用碱(50克纸指每平方米的克数) 配料: 1.取808大红粉1斤,加入约1暖瓶开水。

搅拌后用电磨或石磨进行研磨。以增加细度与亮度,最好研磨3遍。

2.取约2茶碗聚乙烯胶,加水8茶碗左右进行熬化。 3.把熬化好的聚乙烯胶倒入磨好的浆料中,最后加少许食用碱进行搅拌。

搅拌均匀后即为全年红纸的颜料。 刷纸: 将白纸平铺在刷案上,用专用刷子蘸上颜料,先由左向右从纸的中间刷一刷子。

然后从上到下刷均为止 先将大红粉和107胶搅拌均匀,溶解10分钟后再加入全部开水,彻底搅拌均匀即可,因大红粉红度不够,此时应将该溶液再倒入小钢磨中,研磨4—5遍即可成为全年红,朱红色浆 编辑本段格律要求 对联的正规名称叫楹联,俗称对子,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汉语言文学艺术形式,为社会各阶层人士所喜闻乐见。对联格律,概括起来,是六大要素,又叫“六相”,分叙如下: 一是字数要相等 上联字数等于下联字数。

长联中上下联各分句字数分别相等。有一种特殊情况,即上下联故意字数不等,如民国时某人讽袁世凯一联: “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

上联‘袁世凯’三个字和下联‘中国人民’四个字是“对不起”的,意思是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 对联中允许出现叠字或重字,叠字与重字是对联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只是在重。

5. 对联该怎样写

第一,上下联字数要相等。

譬如:“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这副春联每联都是七个字,上下联字数相等,这是春联的最基本的要求。但是也有另类的现象。在1916年窃国大盗袁世凯一命呜呼之后,全国人民奔走相告,欢欣鼓舞,手舞足蹈。四川有一位文人,声言要去北京为袁世凯送挽联。乡人听后,惊愕不解,打开他撰写好的对联一看,写着: 袁世凯千古 中国人民万岁

人们看后,不禁哑然失笑。文人故意问道:“笑什么?”一位心直口快的小伙子说:“上联的‘袁世凯 ’三字,怎么能对得住下联的‘中国人民’四个字呢?”这个文人听了“哧”的一声笑了起来,说:“对了,袁世凯就是对不住中国人民!”这个故事虽然说的是“挽联”的事,而“挽联”也属于对联的一种,这就说明无论春联还是其他的对联,都必须做到上下联字数相等,如不相等,那只能是极个别的另类。

第二,上下联词组要相同,词性要一致。

就是说组成上联的各个词组分别是几个字,下联的对应词组也必须分别是几个字。上下联的词性,就是说词的类别性质,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要对等排列,既要相同,又要相对。如刚才列举的“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每联都是三个词组,即: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上下两联词组相同。这副春联里的“新”、“佳”都是形容词。“春”、“岁”,“富贵”、“平安”都是名词。“年年”、“步步”都是副词,“好” 和“高”都是动词。这种要求,主要是为了用对称的艺术语言,更好地表现思想内容。

第三,上下联平仄要相调。

对联上下联的表现方法,要注意声律相对,也就是平仄相调。这主要是为了音韵和谐,错落起伏,悦耳动听,铿锵有力。相传纪晓岚一次南行来到杭州,一位友人为他设宴洗尘。席间,宾主之间联句对答。纪晓岚才思敏捷,出口成联,友人心悦诚服,夸他为北国孤才。晓岚则不以为然地说:“北方才子,遍及长城内外;老兄之言从何谈起?”友人道:“前几年我曾到北方去,带去一个上联,竟然没有人对得上来。”晓岚半信半疑,问道:“老兄你出了什么句子,竟让对方对不出来?”他的友人就顺口念出了上联: 双塔隐隐,七层四面八方。纪晓岚听罢哈哈大笑,说:“这样简单的出句,是他们觉得不屑于回答,才表示不会对的!”这位友人不解地问:“那么,下联应该怎么对呢?”纪晓岚脱口而出道:孤掌摇摇,五指三长二短 。这位友人听了,不仅寻得了下联,还十分佩服纪晓岚的才智超群。这副“双塔隐隐,七层四面八方;孤掌摇摇,五指三长二短 ”的对联就做到了平仄相调,达到了音韵和谐,错落起伏,悦耳动听,铿锵有力的艺术效果。

第四,切忌合掌。

所谓“合掌”,语义重复,浪费笔墨。譬如旧时商家常用的春联,有一副是“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这副春联平仄合律,对仗工整,而且与爆竹声中“恭喜发财”的气氛相协调,很受商界欢迎。但深一步研究就会发现,“通四海”和“达三江”是一个意思,语义重复,对联的术语就叫“合掌”。七言联一共才十四个字,其中六个字表达的是三个字的内容,这就导致语义重复。对联是文章中最精练的文体,决不允许浪费笔墨。为了以较少的文字提供较多的信息,必须避免上下两联说同一意思。例如,在新春联中用“震乾坤”对“惊世界”,“发祥光”对“腾瑞气”,也都是语义重复,都属于“合掌”的毛病。

第五,选好对联的横披。

横披,又叫横批,横额,横联。横披除挽联、寿联之外,大部分都要用。横披与对联内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好的横披,可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换句话说,一句横披,就是一副对联的内容的升华,是对联的主题,更是点睛之笔。横披在写作手法上,常见的可分为三种形式:

一是对联写意,横披题名,如“欢度春节”、“新春大吉”等,直接点名贴春联的目的;

二是对联写意,横额点睛,如“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的横披是“吉星高照”,则是揭示出实现对联内容的关键所在就是“吉星高照”,属于点睛之笔;三是联披互补、相辅相成,如,“减负恤民,浩浩东风常送暖;扶贫解困,潇潇春雨总关情”的横批是“前程似锦”,则是与对联相互补充,相辅相成,既揭示出百姓对党中央“常送暖”和“总关情”的无比感激之情,也赞颂了党前程远大,辉煌灿烂。横披多为四字,过去写横披是从右往左横写,现今多从左往右写,从右自左写当属正式写法。贴横披应贴在门楣的正中间,其字体应与上下联风格一致,上下呼应。

6. 怎么写一副对联

上联:风雨同舟 十年创刊路 (回顾过去:体现大家之间的感情,和创刊的艰辛)下联:患难与共 一生携手行 (展望未来:体现大家内心共同的追求,和对未来的向往)横批:继往开来你肯定很聪明的,给你举个例子,希望你能自己写出更好的对联来:1.<<运城日报>>四十年贺联:四十年春秋,凤展靓羽翔天下;九十载华诞,龙舞雄姿震五洲。

2.《龙首诗社报》贺联:龙首高昂承继燮均词韵重光北铁; 诗廊迥立回旋尔烈文风再振南辽。对联讲究: 应对和韵律!31、【宽对】是与工对相对而言,就是对仗上放宽要求,基本合乎格律,句式结构基本一致,平仄大体相对,词性大致相当即可,但内容仍然相关。

宽对,往往只需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就可以了。古今楹联作品,以宽对为主,因为刻意求工,往往因词害意,步入形式主义。

如黄鲁直《答龙门秀才见寄》诗第二联:明月清风非俗物,轻裘肥马谢儿曹。32、【自对】就是当句对,又叫“边对”,即于一句中自成对偶。

如:甘霖成瑞雪;百岭见千娇。33、【借对】就是在用某个词语的甲义的同时,又借它的乙义来与另一个词语相对。

如:红白相兼,醉后怎分南北;青黄不接,贫来尽卖东西。下联中“东西”主是在用其表“物件”的意思的同时,借其表方位意思来与上联的“南北”相对。

34、【失对】上下联全体或部分完全不符合对仗规则的,即为“失对”。全联完全失对者,自然不算是对联,而部分失对者,则称之为“病联”。

古今联坛,“失对”与“病联”可以说比比皆是,甚至在一些名家名联中也并不罕见。如佚名题乌江项王祠联:“司马迁本汉臣,本纪一篇,不信史官无曲笔;杜师雄真豪士,临祠大哭,至今草木有余悲”。

联中“本纪一篇”与“临祠大哭”,全不对仗,是典型的“失对”。35、【正对】亦称同类对,指上下联的内容基本相同,互为关联,互为补充。

正对,上下联是写一个事物的两个侧面,或从不同的角度去写一人事物,虽然内容相近相似,但不是上下联同义或基本同义。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36、【反对】指上下联的内容相反的对仗,它们从相反的角度去阐述一个主题,两相对照,对比鲜明,相反相成。如:满招损,谦受益。

37、【串对】也叫流水对,是对联中一个意思分成两句来表达的对仗,出句对句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出句与对句在语法上一脉相承,互相不能脱离,更不能颠倒,犹如顺流而下。

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38、【无情对】又名羊角对,是晚清士大夫中兴起的一种文字游戏。

指的是上下联形式上(字面上)对仗工整,而内容上(意义上)却并不相关,造成一种特殊的效果。它的特征是要求字面对仗愈工整愈好,两边对的内容越隔得远越好。

如:三星白兰地,五月黄梅天。无情对主要有三个要点:一是逐字相对;二是上下必须具备极强的歧义效果,以能让人会心一笑或拍案叫绝为标准;三是大量采用借对法。

39、【作联基本法则】概括为“工、稳、贴、切、新、奇”六字。40、【工】即结构和对仗工整。

一副对联,应做到字数相等,词性相同,平仄相谐,句式相仿。工整,是写对联最基本的要求。

工,还有“精巧凝练”的意思。以有限的数字,表达无穷的、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意象,在构思、布局、用字、遣词、造句等方面,达到精巧和凝练。

41、【稳】即要求上下联强弱相当,结构稳定。其一要“形稳”。

选择句式时,多将短句置于前,长句置于后。比如,十言联中,四六句式为主;十一言联中,四七句式为主;十二言联中,五七句式为主;十八言联,六五七句式为主。

其二要“音稳”。“上仄下平”的尾字,其目的是造成平稳的音韵效果。

仄是“不平”,倘若全联以仄字收,就不能平稳。其三要“义稳”。

稳的内在涵义,主要表现在强弱上。所谓强弱,即上下联言事范围大小的相对,思想深浅的相对,抽象与具象的相对,感情浓淡的相对。

一般情况为,上下联的强弱相当。其四要“人稳”。

即“工夫在联外”的因素,那就是思想的成熟和稳定。42、【贴】即上下联要求联系自然,意境和主旨统一。

如果立意不当,则主旨欠佳;抒情不当,则表态失度;措词不当,则举止无方;用字不当,则形貌多疵。春联、寿联、挽联,分“通用”和“专用”两类,通用联虽“放之四海而皆准”,却没有个性,不“切”,因而,不应成为创作的主要途径,倒是专用联应予大力提倡。

43、【切】指撰联时上下联内容完全切合客观事实、现象,紧扣主题,意旨和作用表现出明确的独特性,难以引申移作它处使用。44、【新】就是新鲜别致,有独创性,不因循守旧,达到“标新领异”的地步。

对联的语言,应该清新、典雅、自然,是新鲜活泼。旧的陈词滥调,应该抛弃,新的标语口号,要杜绝。

例:虽云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工夫(理发店联,构思新颖,双关巧妙)。45、【奇】就是构思奇特,语言奇巧,令人拍案叫绝。

这样的对联给人印象颇深,往往过目不忘。例:三强韩赵魏,九章勾股弦(华罗庚自作巧联,结合时事、在座人名,而且套换数字引领,言之有实,构思相当新奇,不可多得)。

46、【诗钟】是。

对联应该怎么写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对联应该怎么写

知识

正确九字怎么写

阅读(25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正确九字怎么写,内容包括9字怎么写才正确,九字正确的写法是先撇后乙呢我通常是先乙后撇,有人说我的写法,语文九字正确笔法是怎样写。九的笔画是:撇、横折弯钩。笔顺与书写如图。释义八加一后所得的数目。2、从冬至起每九天

知识

我喜欢韩国字怎么写

阅读(17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我喜欢韩国字怎么写,内容包括我喜欢你的韩国字怎么写,我爱你的韩国字怎么写,我喜欢你的韩国字怎么写。사 랑 해发音是:sa rang hae 关于发音。这里的r不是中文拼音的r,而是跟l有点象,但带点颤音。"我爱你"也分几种情况: 如果

知识

作文要怎么写aabb

阅读(15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作文要怎么写aabb,内容包括作文要怎样得完成(AABB),形容作文写得很长AABB形式的词,语文作业写出aabb一是怎样字。【北航附中语文特级教师曹阳】:唐代大诗人刘禹锡有句经世名言:“请君莫奏前朝曲,听我新翻《杨柳枝》.”“新翻《

知识

五月二号英语怎么写

阅读(45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五月二号英语怎么写,内容包括“五月二号”用英语怎么说,在五月二号用英语怎么说,五月二号和五月三号用英语怎么说,简写是什么。2月27号,英文表达为:February 27th,也可以不加th,直接写为 Februrary 27或27 February口语中可为

知识

皇后繁体字怎么写的

阅读(26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皇后繁体字怎么写的,内容包括皇后的繁体字怎么写,皇后的繁体字怎么写,皇后繁体字怎么写。“皇后”的繁体字是“皇后”读音:[ huáng hòu ]基本释义来:1.皇帝的正妻;2.上古指君主造句1. 臣妾虽为皇后,也是皇上的妻

知识

分享会总结怎么写

阅读(20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分享会总结怎么写,内容包括分享总结怎么写,分享总结怎么写,关于学习交流会的总结怎么写。学习经6261696475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335313839验交流会总结 动力系团总支 大学是

知识

业主群的简介怎么写

阅读(20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业主群的简介怎么写,内容包括群简介怎么写,群介绍怎么写,群简介怎么写才能吸引人。一人结扎,全群光荣; 一人网恋,全群结扎.在群内和家族内要积极发言发帖,对于长期潜水者管理员将视为溺毙处理。群员有自愿加入的权利,管理员

知识

慰字笔顺怎么写

阅读(18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慰字笔顺怎么写,内容包括慰字的总笔划,部首,部外比划,安慰的慰怎么写,聪明慰智的慰字怎么写。查字典。 按音序查字法,“慰”应先查字母w(声母),然后查èi(韵母)。慰wèi①使人心情安适:~劳│~问│~唁。②心安:欣~│得信甚~

知识

竹字头的字怎么写

阅读(20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竹字头的字怎么写,内容包括竹字头的字,竹字头的字就,,竹字头的字跟竹子有关,要写三个。竺 竻 竿 竽 笈 竾 笃 笄 笕 笔 笑 笏 笫 笊 笋 笓 笆 笴 笺 笸 筇 笨 笼 笪 笛 笙 笮 符 笱 笠 笥 第 笰 笾

知识

白水英文怎么写

阅读(19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白水英文怎么写,内容包括"白水"的英文怎么拼,"白水"的英文怎么拼,白水用英语怎么写。有2钟翻译方法,看你选那一种。第一种是按照意思来,这词分两段,“白水”和 “寨”把白水按照英文意思翻译来就是Whitewater和sto

知识

毛笔字妈妈怎么写

阅读(23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毛笔字妈妈怎么写,内容包括毛笔字妈妈两个字怎么写,用毛笔字楷书写“妈妈”怎么写,毛笔字妈妈两个字怎么写。毛笔字妈妈

知识

书法姚怎么写

阅读(19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书法姚怎么写,内容包括书法字姚字,行书姚字怎么写,草体字姚字怎么写。姚简繁体一样的。相同读音的有:祅bai 祆 约 繇 腰 葽 要 訞 邀 鴁 齩 倄 傜 儌 嗂 垚 尧 媱du 尧 尭 峣 崤 嶢 嶤

知识

主持提纲怎么写

阅读(32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主持提纲怎么写,内容包括如果我是节目主持人作文提纲该怎么些写,新年主持提纲咋写,主持一个会议,需要注意哪些内容。(1)题目.要把题目(或补充完整的题目)写在第一行正中间. (2)主要内容和中心.要在题目下面,简要地写出这篇作

知识

调查问卷的结尾怎么写

阅读(19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调查问卷的结尾怎么写,内容包括问卷调查结束语怎么写就是什么感谢的话的急急急,问卷调查的开头和结尾要怎么写,问卷调查的开头和结尾要怎么写。调查问卷格式和范文一份完整的调研问卷通常由标题、问卷说明、填表指导、调研

知识

对联格式怎么写

阅读(31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对联格式怎么写,内容包括对联格式怎么写,对联的格式要求,对联的格式要求。对联的写作格式(1)上联和下联必须字数相等,句法相似,才能对得起来。它有四字对,五字对,六字对,七字对,最多有几百个字的对子。(2)上下

知识

手抄报对联怎么写

阅读(21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手抄报对联怎么写,内容包括关于春联的手抄报怎么写,楹联手抄报写什么内容,求对联手抄报内容。餐馆饭店用联 美味招来云外客 清香引出洞中仙 胜友常临可修食谱 高朋雅会任选山珍 件件随心饥有佳肴醉有酒 般般适合冷添汽水热

知识

对联英文怎么写

阅读(30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对联英文怎么写,内容包括对联的英文怎么写,英语对联用英文怎么写,“贴春联”的英文怎么写。paste Spring Festival couplets英 [peɪst sprɪŋ ˈfestɪvl ˈkʌplɪts] 美 [p

知识

贴对联的作文怎么写

阅读(18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贴对联的作文怎么写,内容包括小学生四年级贴对联的作文怎么写,小学生四年级贴对联的作文怎么写,怎么写贴对联贴福字的作文。贴对联 今天是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热闹起来。有的贴春联,有的放鞭炮,有的给亲朋好友送去祝福……全

知识

对联的赏析怎么写

阅读(15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对联的赏析怎么写,内容包括对联赏析怎么写,如何赏析对联,对联及赏析。1.横批:盛景争春楼外春阴鸠唤雨庭前日暖蝶翻风赏析:‘唤’字用得神秘,而“翻”用得最为活泼,巧妙,把风的活动写得很形象,再说暖蝶如何‘翻

知识

写对联怎么调金粉

阅读(21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写对联怎么调金粉,内容包括用金粉写对联,金粉怎么调制,写春联的金粉怎么调,用金粉写对联怎么调。1. 倒出适量的金粉,盛在器皿里。

知识

对联怎么写大全

阅读(19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对联怎么写大全,内容包括写一副对联,怎么写,对联的写法,对联怎么写。对联怎么写,说来话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是“六相”,分叙如下:一是字数要相等。上联字数等于下联字数。长联中上下联各分句字数分别相等。有一种特

知识

老人去世的对联怎么写

阅读(30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老人去世的对联怎么写,内容包括老人过世对联大全,实用挽联大全老人过世对联大全,老人去世新年对联怎么写。恩泽四海 功高九天 花凝泪痕 水放悲声 教诲永记 风范永存 常怀典范 寄托哀思 秋日鹤唳 夜月鹃啼 寿终正寝 鹤驾

[/e:lo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