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幼儿园小班五只小鸟教案要怎么写
活动设计背景
通过歌曲《5只小鸟》,因此我设计了5以内的加减法运算,使幼儿能在轻快的音乐中学习加减法。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五只小鸟》所表达的欢快情绪。
2.能够进行5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怎么样算五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难点是:怎么样区分加法和减法的意义。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开心的我》和《五以内的加法》,录音磁带歌曲《五只小鸟》。
2.录音机,教具小鸟5只。
活动过程
一 欣赏歌曲《五只小鸟》
2. 小鸟做算术数学教案
活动目标:
1.加深幼儿对加减法含义的理解,能看图列出6的第二、三组加减算式。
2.引导幼儿根据图意,完整地讲述算式的含意,尝试编6的加减法应用题。
3.鼓励幼儿在解决问题时积极思考,发展幼儿观察和思考能力。
活动准备:
1.6的三组加减算式题卡。背景图:森林里。图片:小鸟(3只大、3只小, 2只在树外、4只在树上,5只红鸟、1只黄鸟)2.幼儿数学活动P7-11,笔。
活动过程:
一、复习6的组成。
教师:"森林里有6只小鸟,现在它们要分两组进行游戏活动,请大家帮它们分一分,怎么分?"(按鸟的特征分)小结:6可以分成1和5;可以分成2和4;可以分成3和3;可以分成4和2;可以分成5和1。
二、学习6的第二组加减法。
1.学习6的第二组加法。
(1)出示图片(4只在树上,2只在树外),提问:谁会用简单的话把这两张图片的意思说清楚。
(2)请你们用一道算式记录这件事?并请个别幼儿演示4+2=6。说说这道算式所表示的含义,并说说为什么要用加法来表示?将小鸟数量交换,再来说说这件事?列算式。
2.学习6的第二组减法。
出示图片(树上6只鸟,飞走2只小鸟,提问:"谁来说说这幅画的意思?"(树上有6只小鸟,飞走了2只小鸟,还剩几小鸟)"可以用什么样的算式来表示?"(6-2=4)"你知道这道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吗?"。将小鸟交换一下,又会怎样呢?教师帮助幼儿理解数字互换的规律。
3.学习6的第三组加减法,出示图片(3只大鸟、3只小鸟),提问:"谁来说说这幅画的意思?" "可以用什么样的算式来表示?"将图片的位置交换一下,让幼儿列出第三组减法算式。
4.教师出示6的一、二组加减算式题。说说关于6的加减一共有几组?和我们学的6的五种分法有什么联系。
幼儿认读6的加减算式。
5+1=6、1+5=6;2+4=6、4+2=6;3+3=66-1=5、6-5=1;6-2=4、6-4=2;6-3=3教师列出算式:4+2=6 2+4=6 ,让幼儿比较:4+2=6和2+4=6有什么异同。
教师小结:在加法算式里,加号前面和后面两数可以交换位置,得数不变。
教师列出算式:6-2=4 6-4=2,让幼儿比较6-2=4 6-4=2有什么异同。
教师小结:我们知道6可以分成4和2,6减4等于2,6减2就等于4。
5.幼儿练习幼儿数学活动P7-11页
3. 幼儿中班语言教案《我像小鸟》怎么写教案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2、理解儿歌内容,学习仿编诗歌。
3、学习词汇“飞飞,刨刨、跳跳、游游、跑跑、笑笑”
活动准备:
字卡、小动物图片、儿歌录音带
活动过程:
导入:
1、随着活泼快乐的音乐,教师带领幼儿跳舞进入教室。
2、今天天气真好,我们班上也来了许多小动物。﹙教师把小动物图片贴于黑板上,供幼儿观察﹚
进行:一、观察图片,理解儿歌
1、图片有哪些小动物?﹙根据幼儿回答,教师翻字卡,认识字宝宝﹚
识字游戏:请幼儿给小动物们找到的正确的名字,将字宝宝贴在相对应的动物图片上。
2、小动物们都在干什么?请小朋友们学一学?
3、小动物们还有一首儿歌,让我们听一听﹙听的过程中,教师指图提示﹚
4、你听到了谁?在做什么?都学谁?
5、一起跟录音表演儿歌。
二、引导幼儿仿编诗歌
1、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
2、你们可以跟它学什么?
3、你能用和诗里一样的话说出来吗?
三、集体把自己编的儿歌表演一遍。
结束:教师带领幼儿学小鸟自由的飞向大自然。
4. 【一年级上册数学有几只小鸟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上册《有几只小鸟》教案及板书设计有几只小鸟 总第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使同学能够根据一幅图写出加法算式,并算出得数.2.掌握6和7的加法的计算方法.3.使同学能够提高计算能力.教学内容 第45~46页内容和“做一做”,练习七的第4~8题.教学准备 :课件一、复习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8和10的加法,谁能说出,计算方法.(2)开火车,快速说出结果.二、新授(一)、出示主题图1、学生观察,列式,计算,.2、说出计算方法.(把其中一个数分开,使其中一个数与另一个加数的和为10,然后再与另一个数相加.)7 + 6 =13 7 + 6 = 133 3 3 4 3、做一做,说一说.凑10法4、圈一圈,算一算.先圈出10,再把剩下的加上.5、练习.接着往下算三、巩固练习1、84页第1题先看图,观察,在列式.用方法计算结果.2、第2题,学生自己做,汇报结果.全班交流.3、看谁算得又快又准.84页第3题.4、小结你学到了什么?板书设计:7 + 6 =13 7 + 6 = 133 3 3 4。
5. 幼小衔接整合教材语言(2)《小鸟》教案如何写
活动目标:
1.学习朗诵儿歌,丰富相应的词语如"见面"、"碰一碰"、"飞"。
2.通过玩手指游戏和结伴表演,感知、理解和表达儿歌的内容。
3.愿意与同伴相互合作、共同表演。
活动准备:
1.教师用指偶:小鸟、小蝴蝶、小蜗牛、小蚂蚁等(改为:小狗、小兔、小鱼和小乌龟图片)。
2.幼儿用指偶:小鸟指偶人手2只。(改为:即教师用的2个小鸟指偶)活动过程:
(一)教师引导幼儿认识儿歌中的角色。
1.认识小鸟指偶。
教师:这是谁呀?它会干什么?
(二)教师借助指偶,示范朗诵儿歌。
1.教师边演示指偶边朗诵、表演《小小鸟》。
2.讲到"一只小小鸟"时,教师出示套在左手食指上的小鸟纸偶。
3.讲到"两只小小鸟"时,教师出示套在右手食指上的小鸟纸偶。
4.讲到"见面点点头"时,教师左右手指上的纸偶上下摆动做点头状。
教师:小鸟什么时候点点头的?(强化并重复"见面点点头")5.讲到"你亲亲我,我亲亲你"时,教师左右手指上的指偶靠在一起,做亲昵状。
6.讲到"碰一碰,碰一碰,飞走了"时,教师左右手指上的指偶先轻轻地相互碰,然后左右分开做飞动的动作。
(三)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朗诵儿歌。
1. 幼儿跟随教师一起朗诵儿歌。
2. 师幼用接念的方式朗诵儿歌。
3. 幼儿在左右手的食指上套上小鸟指偶,边念儿歌边表演。
4. 每个幼儿找一个同伴分别扮演小鸟,边念儿歌边表演。
(四)教师启发幼儿仿编儿歌。
1. 教师:除了小小鸟会高兴地见面,还有哪个小动物会高兴地见面?
2. 如果幼儿说出的动物是教师已准备好的手指指偶,教师就表演指偶并带领幼儿一起朗诵仿编的儿歌(改为:按照幼儿说出的动物,教师出示相应图片,并带领幼儿一起朗诵仿编的儿歌)。在这一过程中,提示幼儿说准动词。如:"碰一碰、碰一碰,爬走了。""碰一碰、碰一碰,跑走了。"……3.幼儿与同伴再次扮演角色,边念仿编的儿歌边表演。(改为:边做动作边念儿歌)活动延伸:
1.区角活动:将材料投放到语言区,区角游戏时继续讲述儿歌。
2.家园共育:建议家长和幼儿一起合作,边念儿歌边玩手指游戏。
活动评析:
我们的活动中,教师应积极为幼儿创设一个使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这就要求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善于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回答,教师和幼儿之间建立一种亲密、和谐、融洽的关系,使幼儿想到什么说什么,乐意把自己的疑问或见解传达给教师,而教师就要及时正确地给予解答,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本次活动语言教学活动《小小鸟》中我就很注重培养幼儿的语言发展能力。
《小小鸟》是一首儿歌,它韵律简单,动态形象,读起来朗朗上口。小班孩子的年龄特征是直观形象思维,结合他们的发展水平,我把这节课的重难点放在学习儿歌之后的仿编。为了让孩子对儿歌感兴趣,很快的学会儿歌,在活动的一开始,就出示了纸偶。要让孩子们学会儿歌,就要让孩子们愿意张口说。给手指带上小小的纸偶,手指的活动带动了图片的灵动,孩子们看到很是喜欢,在我第一次朗读儿歌的时候,有的孩子已经开始在跟着我一起说了,甚至有的孩子还自发的用自己的两个食指来做小鸟,来学习儿歌。整个活动孩子们都很积极,一个小小的纸偶,让孩子们主动的去探究和学习,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让孩子们愿意说。在孩子们学会了儿歌之后,我问孩子们:"你们想想,除了小鸟会见面,还会有谁见面呢?"听到整个问题,孩子们很热烈的讨论。有的说:大象会见面,有的说:老虎也会见面等。孩子们说的都是大型动物。虽然他们说的和预设目标中的不一样,但是我并没有对他们说"不可以!"我就问:"哪会不会有一些小小的动物也会见面呢?"孩子们就说有小乌龟、有小兔、有小鱼。我继续问到:"那天上飞的还会有谁见面呢?"这个时候孩子们就说有蝴蝶、蜻蜓等。在这样大家一起说、敢说的情况下,就有了这样的儿歌:
"一只小白兔,两只小白兔,见面点点头。你亲亲我,我亲亲你。碰一碰,碰一碰,跳走了。""一只小乌龟,两只小乌龟,见面点点头。你亲亲我,我亲亲你。碰一碰,碰一碰,爬走了。"放手给孩子,相信孩子,给他们一个宽松的氛围,让孩子们尽情的说、大胆的说,我们也会收获更多!
6. 大班讲述活动《一只小鸟》教案
《一只小鸟》教案 [ 2007-11-7 20:54:00 | By: 郑雪梅 ] 《一只小鸟》教案设计 天涯石小学 郑雪梅 一、导入: 1、昨天我们初读了冰心奶奶的文章(齐读课题《一只小鸟》)。
我们知道在这只小鸟身上发生了一个故事。谁来告诉大家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一只羽翼未丰的小鸟每天在树枝上歌唱,孩子们非常喜欢它,为了捉住它,就用弹弓打伤了小鸟,两只老鸟接住小鸟把它带回了巢中。
从此孩子们再也没有听到小鸟的歌声。) 2、你们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鸟?板书:快乐 可怜 二、学习一、二自然段 1、同学们默读课文,找一找哪些自然段写了这只小鸟的快乐。
2、指答:刚才同学们认真读书,细心体会,你从哪些自然段知道这是一只快乐的小鸟? 3、自己轻声读一、二自然段,勾画出表现小鸟快乐的语句。 (1)谁能按顺序告诉大家自己从哪些语句体会出小鸟很快乐? (2)学习课文第一段:“啁啾”“和两只老鸟说着话”,引导想象:小鸟用稚嫩的鸣声和爸爸、妈妈们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师:多么温馨、多么幸福的小鸟一家呀!这只小鸟天天在父母的呵护下生活,多么快乐啊!让我们一起把小鸟一家快乐、幸福、美好的生活情景通过读表现出来吧。
谁来读一读、(指读、齐读第一段)。 (3)学习第二自然段(黑板出示第二自然段)讨论:你还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鸟的快乐?[它探出头来一望,看见了那灿烂的阳光,葱绿的树木,大地上一片好景致。
] a、当小鸟甜甜的梦中醒来的时候,爸爸妈妈已经出去给它找好吃的小虫子去了,它感觉到鸟窝外一片光明,于是就顽皮的探出头东瞅瞅、西看看,它看见了什么好风景?引读:看见了那灿烂的阳光、葱绿的树木、大地上一片好景致。那它还可能看到大地上的哪些好景致呢?(美丽的花、洁白的云、蓝蓝的天空……)这些美丽的风景就是小鸟看到的好景致。
b、如果你是小鸟,看到这么美的景致,心情会怎样?你想干什么?这只小鸟是怎样来表达自己的快乐的?[它的小脑子里忽然充满了新意,抖刷抖刷翎毛,飞到枝子上,放出那赞美自然的歌声来。] 在这美好的早晨,在这灿烂的晨光中,小鸟太快乐了,它不由得抖刷抖刷还不丰满的翎毛想用歌声让大家分享自己无比的快乐。
它放声唱出了赞美自然的歌声来,它是怎样赞美自然的呢?哪位同学当这只可爱的小鸟呢?指读这句话。大家来当回快乐的小鸟一起来放声赞美大自然吧。
C、是啊,小鸟用那满含着清脆和柔美的歌声赞美这大自然,自然仿佛也含笑着倾听一般。现在请女孩子放出你们清脆柔美的歌声,来赞美大自然,男同学和郑老师都把自己当做自然中的一棵树或是一朵花,让我们含笑着倾听她美妙动听的歌声吧! 让我们全班小朋友一起来分享小鸟的快乐吧。
齐读。小朋友们读得真好,不仅大自然含笑着倾听,连在座的老师们也都含笑倾听着呢! 学习五、六自然段 三、这是一只这么无忧无虑而又快乐的小鸟啊!那么同学们又是从哪里体会到它的可怜的呢?这是哪些自然段告诉我们的? 1、谁来读一读五六自然段,其他的同学边听边想: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鸟的可怜? (1)它正要发声,忽然“啪”的一声,一个弹子从下面射来,它一翻身从树上跌了下去。
是啊,小鸟被弹子射中,从树上跌下来,为什么不是“掉”了下来?可以看出什么?(板书:跌)情况危急。这只小鸟多么不幸、多么可怜啊!刚才还在欢快的歌唱的小鸟转瞬间因为被孩子的弹子射中从树上“跌”了下来。
谁来读一读?全班读。 (2)还有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了小鸟的可怜?它的血从树隙里一滴一滴落到地上来。
从这句话看出什么?小鸟伤势很重,面临着死的威胁……你能读出它的可怜吗?请你来试试。(学生读、齐读)大家一起来 2、看啊,小鸟受了重伤,那小小的柔弱的身体从高高的树上重重的坠落下去了,在在危机关头,谁出现了,他们做了什么?看图,说说。
课文里又是怎么写的?[斜刺里两只老鸟箭也似的飞来,接住了它,衔上巢去。]从这句话你感受到什么?从哪些词语特别能感受到老鸟对小鸟的爱?“箭也似的”说明什么?小鸟被弹子射伤了,说明当时的情况非常危险,但是老鸟没有想到危险,没有顾及自身的安危,而是毫不犹豫的箭也似的飞出去接住小鸟,衔上巢去。
多么伟大的亲情!多么无私的爱!谁读?我们把老鸟看到小鸟受伤的急切心情,对小鸟深切的关怀和热爱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吧!女生试试。哪一位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哪一位父母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孩子受到伤害?此时的他们心急如焚、此时的他们肝肠寸断。
我们怎样才能读出老鸟当时的那种急切、悲伤的心情呢?全班读。 3、鸟爸爸和鸟妈妈把自己的小宝贝衔回巢里去了,这时刚才还活蹦乱跳的小鸟躺在温暖的鸟巢是是什么样子?指答。
爸爸妈妈会怎么做? 四、学习三四自然段 1、两只老鸟对小鸟是多么热爱,那树下的孩子们,他们爱小鸟吗?课文哪些自然段可以看出孩子们对小鸟的爱?指答 2、默读三四自然段,哪些语句表现出孩子们很喜欢小鸟?(都抬头望、天天来听它的歌声中的“天天”)是啊,孩子们是爱小鸟的,爱小鸟探头探脑顽皮灵巧的样子,爱小鸟清脆柔美的歌声,。
7. 幼儿园本期小班数学2的数数教案怎么写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引起数数的兴趣。
2、培养按数取物的能力。
3、理解的实际意义,在操作的基础上尝试用语言来表达的形成。
【活动准备】
1、课件:大树、小鸟;
2、在教室里摆放许多小兔(与幼儿人数相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以小兔来做客的口吻,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今天有一种小动物到我们班里来做客,它是谁?在哪呢?请小朋友快快找找吧!
二、展开
1、体验2的形成
(1)请幼儿从椅子下面找到1只小兔教师:小兔藏在小朋友的椅子下面,每个小朋友找一只小兔来。--你找到了几只小兔?
(我找到了一只小兔)。
8. 幼儿园大班《数铅笔》教案怎么写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第二册第2、3页。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会数、会读100以内的数,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
2、在数学的活动中,了解计数单位“百”,感受数位的意义,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3、结合游戏活动,初步感受一列数蕴涵的规律,培养数感。
养成教育训练点
培养学生细心数数的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正确数、读100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
了解计数单位“百”。讨论、交流、操作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复习数位。
老师提问:“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是什么位?”
2.复习20以内的数。
老师用卡片出示:12、18、20。请学生说出这三个数个位上是几?十位上是几?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谈话 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要和大家在一起做数数的游戏,大家喜欢吗?每8个人一组,你们组合好了吗?
记得上学期末,小朋友们都领到了一些铅笔,有一个叫一一的同学在寒假期间找了一些好朋友玩数铅笔游戏,游戏规则是谁数得快并且数得正确谁赢,你们想和他们比一比吗?我们马上开始吧.
二、探究新知
(一)数“铅笔、小棒”活动。
1.活动要求。
(1)每个小组8个人,两人合作,分清楚要数什么,然后用最快或最喜欢的方法数清铅笔或小棒的数量。
(2)小棒和铅笔都数正确的小组获胜。
2.学生游戏。
教师参与到学生中,了解学生的数法,观察学生数数是否熟练,对不同的数法及时给予鼓励和引导。
3.交流、汇报数数方法。
(1)请学生说说自已是怎样数数的。
学生演示自已数数的方法。(有的一个一个地数,有的两个两个地数,有的五个五个地数,有的十个十个地数……)
(2)集体数数。
主要练习上面几种数数的方法。
在数数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数字100,可以适当引出数位“百位”,初步体会百位上数字的意义。
(三)数一数活动。
1.抢答数数。
随便出一个数,学生抢答出下一个数。(一个一个地数)如:47、48;(两个两个地数)如:36、38;(五个五个地数)如:85、90。
2.数一数我们班的人数。(留心学生的数数方法有哪些,相互评价谁的方法最好。)
3.圈一圈,数一数。(课本插图。)
师:总数是多少?你是怎样这么快数出来的?说给同学们听听。
4.小结:数数时不仅要注意不要多数,也不能少数,还要认真、细心观察,排列整齐的东西要先找规律,才能数得又快又对。
三、课堂作业
练一练1、2、3、4、5
四、课堂小结
1.数100以内的数的方法:可以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五个五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
2.10个一是10,10个十是100,即10个十是一百。百是比十高一级的计数单位。
五、教后反思
课堂教学中,给我的一个感觉是学生对数铅笔的方法掌握得还不错,知道要两个两个、五个五个、十个十个数,但是他们对两个两个数很不熟悉,尤其是超过了20之后,只有少数学生能快速地数到100,在这一个内容上还需要多练习,多强调。
9. 数学教案怎么写中班
游戏目标:
1、巩固认识三角形、梯形、圆形、椭圆形。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以及记数的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快乐数学》用书,几何图形片若干。
活动过程:
1、巩固认识几何图形
分别出示几何图形片,这是什么图形?它有什么特征。(幼儿讲述讨论)
重点指导幼儿说出几何图形的特征。如:三角形有三个角,三条边等等。
2、引导幼儿观察《快乐数学》用书
这里面有那些图形?,它们各有几个呢?(分别请幼儿观察、点数、说出总数)
3、幼儿进行操作,用数字记录。
数一数上面有几个三角形?记录在——。有几个梯形?记录在——。有几个圆形?记录在——。有几个椭圆形?记录在——。
4、展示幼儿的操纵结果,给予评价。
10. 给幼儿园小朋友讲动物的教案 怎么写
活动目标:
1、知道几种常见小动物的主要特征,感受它们有趣之处2、在看看,说说,玩玩中了解小动物的生活环境。
3、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背景图一幅(天空、草地、小河、花园);小动物图片;动物音乐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兴趣,知道小动物的主要特征(小鸟、小鱼、小兔)1、老师:美丽的春天来了,小动物们都出来啦!今天,有几个小动物要和我们小朋友来做游戏,我们小朋友去找一个小动物做朋友吧。(随讲解白费四个小动物的塑料筐)和你的小动物朋友问个好。
2、你找到的小动物朋友是谁啊?他的名字叫什么?
3、小鸟(小鱼、小兔)哪里长得比较有趣?还有谁也找到小鸟(小鱼、小兔)做朋友的?数一数。(老师鼓励并引导幼儿交流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包括外形特征与生活习性,幼儿自由认知探索某种动物的信息,老师巡回观察、倾听幼儿的发现,引导幼儿说一说、学一学小动物朋友的特征、有趣的样子)二、探秘——了解小动物的生活环境(出示背景图)1、老师:小动物们想出去玩了,这里有什么?(天空、草地、小河、花园)我们看看自己手中的小动物,想一想它们喜欢到哪里去玩?(请小朋友个别讲,还可以请一位小朋友示范送一送)2、老师:我们小朋友一起把小动物送到它们喜欢的地方去玩吧。
(分组送小动物游玩,第一次送小动物游玩,幼儿送小鸟、小鱼、小兔到背景图。)3、看一看,小朋友送的好不好?
4、老师小结:小鸟在天空中自由的飞翔;小鱼在水里快乐的游来游去;小兔在草地上高兴的跳来跳去,其他一些小动物也来了。
5、谁来了,猜一猜?(老师模仿动物叫声、动作演示、儿歌朗读等。图片出示:小鸡、小鸭子、小燕子、小蜜蜂、小青蛙)6、第二次送小动物游玩。
老师:这些小动物也想去玩了,想请我们小朋友把它们也送到它们喜欢的地方去玩,这些小动物喜欢到哪里去玩呢?下面请小朋友把小动物送到它们喜欢玩的地方去吧。(分组送小动物)三、活动结束老师:小动物们都出去玩了,我们小朋友也到外面去玩一会儿吧,放有关动物音乐,全体幼儿模仿小动物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