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庭审笔录格式
庭审笔录
宣布法庭规则和纪律。(可略写)
核对当事人身份
原告:XXX,性别、出生年月、职业,住址,身份证号码等(单位的写全称及住所地)。
法定代表人(当事人为单位的情况):(职务)
委托代理人(如果有):XXX,XXX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XXX,性别、出生年月、职业,住址,身份证号码等(单位的,写全称及住所地)
法定代表人(当事人为单位的情况):(职务)
委托代理人(如果有):XXX,XXX律师事务所律师。
审:各方当事人对对方出庭人员身份有无异议?
宣布开庭
审:关于XXX与XXXXXX纠纷一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XXXXXX人民法院今天公开开庭审理(XXXX)XX民一初字第XXXX号,合议庭由审判员XXX、代理审判员XXX、人民陪审员XXX组成;由审判员XXX担任审判长。书记员XXX担任法庭记录。
告知当事人诉讼权利与义务
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审判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须回避,当事人有权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1.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2.与本案有利害关系;3.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有权委托代理人,提出回避申请,收集、提供证据,进行辩论,请求调解,提起上诉,申请执行。当事人可以查阅本案有关材料,并可以复制本案有关材料和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依法行使诉讼权利,遵守诉讼秩序,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和调解书。
双方当事人可以自行和解。原告可以放弃或者变更诉讼请求。被告可以承认或者反驳诉讼请求,有权提起反诉。
审:各方当事人对上述权利和义务是否清楚?
审:对上述人员是否需要申请回避?
法庭调查(含举证、质证)
审:法庭调查。先由原告宣读起诉状。
原:宣读起诉状(可略)。
审:被告答辩。
被:……
审:原告举证,被告质证。
原:(举证)
被:(质证)
审:被告举证,原告质证。
被:(举证)
原:(质证)
法庭辩论
审:原告发表辩论意见。
审:被告发表辩论意见。
审:补充辩论意见。(可多轮辩论)
审:对案件争议进行小结,说明本案的争议焦点,由双方当事人针对争议焦点展开辩论。
最后陈述
审:辩论结束,最后陈述。
休庭(或当庭宣判)审:休庭,择日宣判(或当庭宣判),核对庭审笔录,无误后签字。
尾部(签名)
审判人员及书记员签名。
出庭的当事人及委托代理人签名。
拓展资料: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法庭规则》的规定,下列人员不得参加旁听: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精神病人和醉酒的人;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正在监外服刑的人及被监视居住、取保候审的人;携带武器、凶器的人;其他有可能妨害法庭秩序的人。
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旁听人员必须遵守以下纪律:
一、旁听人员必须保持肃静,不准鼓掌、喧哗、吵闹,不得有其他妨碍审判活动的行为;
二、旁听人员不得随便走动,不得进入审判区;
三、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不得中途退庭、未经审判长同意,不得发言、提问,发言时应当起立,注意文明礼貌,不得攻击、辱骂他人;
四、未经法庭许可,任何人不得在法庭录音、摄影、录像;
五、不准吸烟和随地吐痰;
六、关闭寻呼机、移动电话和其他通讯设备。对违反法庭纪律的,法庭将给予口头警告、训诫,不听劝告的,经审判长决定,可以没收录音、录像、摄影器材,责令退出法庭,或者经院长批准予以罚款、拘留。对于哄闹、冲击法庭等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参考资料:百科-笔录
2.公安询问笔录格式
公司询问笔录格式:
(一)首部
主要记写询问活动的组织情况。一般按印好的格式逐项填写。内容包括:询问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具体到何时何分钟)、询问的地点、侦查员姓名、记录员姓名、被询问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工作单位及职业、现住址)。还应写明被询问人与案件所涉及的某些特定的人或事件的关系。
(二)正文
这部分内容是询问笔录的重点。用问答式记写方式,主要记写询问活动的进行情况。开头,第一问答。应告知被询问人要如实提供证言、证词,讲明应负的法律责任。主体问答内容的记录要求内容真实、详细具体。一般包括三项内容:1.记清情况来源;2.记明被询问人提供的各种人物和事实的具体情况及根据;3.记录被询问人感知案件情况的主客观条件。其中被询问人提供的每个情况,如人物、时间、地点、经过、结果以及被询问人是如何知道的,还有哪些人知道等。其中涉及案情关键情节的人和事,更应记录清楚,并应记清材料来源(亲眼所见或亲耳所闻)及有关环境等客观情况。若被询问人对某些细节忘记或记不清,也应如实记明。
(三)尾部
询问结束时,记录人员应将询问笔录交给被询问人核对,对无阅读能力的被询问人,应向其宣读笔录内容。若笔录内容有差错、遗漏,应当允许其更正或补充。笔录经被询问人核对无误后,由被询问人在笔录每页下方签名(盖章)或按指印,并在笔录末页紧挨笔录的最后一行写明:“以上笔录我看过(或向我宣读过),和我说的相符。”然后在右下方签名(盖章)或按指印。凡笔录中补充改正之处,均需按指纹,以保证其真实准确。被询问人拒绝签署意见、签名(盖章)或按指印者,记录人员应在笔录上注明。
例文:
询问笔录(第1次)
时间:1999年1月20日11时50分于12时30分止
地点:金水分局刑侦九中队
询问人姓名:程海涛记录人姓名:许帅军
被询问人姓名:慎红民族:汉曾用名:慎丽
性别:女年龄:29岁出身:
成份:文化程度:初中职务:
原籍贯:**市
现住址:**市东大街8号
问:你今天来派出所干什么?
答:报案,我的手机被小偷偷走了。
问:你把事情经过说一下?
答:99年1月20日上午10点多钟,我去儿童医院给儿子取药,我把我的手机放在我的左边的口袋里装着,当时,在我给儿子送病历单的时间,从我的后面挤过去一男青年,站了一会儿,就走了,停了几分钟听见有人喊谁的手机丢了,我听到喊声,看见一个高个子青年手里拿的手机,我一看是我的手机,我随手摸了摸了我的口袋,手机不见了,这时我听见高个儿青年说,我们是公安局的,我过去说手机是我的,同时,看到旁边几个人抓住一个男青年,这个人正是我刚才在我身后挤的青年,身穿一件棕色皮夹克,下身兰裤子,年龄大约在30岁左右。随后我和公安人员一块到派出所。
问:你的手机是多少号,价值多少钱,什么时间买的?
答:**1383865230,价值2500元钱,我是98年5月份买的。
问:你以上所说的是否实话?
答:是实话。
以上记录看过,和我讲的一样。
慎红(指印)
1999年1月20日
3.庭审笔录格式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一肚子杂碎 法庭审理笔录(第次)(普通/简易程序)时间:年月日时分至时分地点:是否公开审理:是/否公开旁听人数:0审判人员:书记员:记录如下:一、开庭前准备书记员: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入庭,现在宣布法庭纪律。
1、诉讼参与人应该遵守下列纪律:①、诉讼参与人应当遵守法庭规则、维护法庭秩序,不得喧哗、吵闹;②、不得吸烟、随地吐痰;③、不得中途退庭;④、发言、陈述、辩论须经审判长许可,并站立;⑤、请所有到庭人员将随身携带的BP机、手机关闭。2、旁听人员必须遵守下列纪律:①未经许可,不得记录、录音、录像和摄影;②不得随意走动和进入审判区;③不得发言、提问、吸烟和随地吐痰;④不得鼓掌、喧哗、哄闹和实施其他妨害审判活动的行为;⑤未成年人、精神病人、醉酒的人及其他不宜旁听的人不得旁听。
旁听人员对法庭的审判活动有意见,可在闭庭后用书面形式向人民法院提出。3、对于违反法庭纪律的人,审判员可以口头警告、训诫;也可以没收胶卷、录音带、摄影器材和无线通讯工具;责令退出法庭或经院长批准予以罚款、拘留。
4、对哄闹、冲击法庭,侮辱、诽谤、威胁、殴打审判人员等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较轻的,予以罚款、拘留。书记员:原、被告是否听清上述法庭纪律?原告。
4.犯罪嫌疑人讯问笔录格式及样本
讯问笔录的结构大体可分为以下三部分:
(一)首部
1.标题
在文书顶端正中,只写文书名称。若非第一次,标题后用括号注明次数。
2.讯问起止时间。
3.讯问地点。
4.侦查员、记录员姓名及单位。
5.犯罪嫌疑人姓名。
(二)正文
这部分内容是讯问笔录记录的重点。根据讯问次数的不同,记录内容也有所不同。第一次讯问时,要在第一部分依项讯问和记录清楚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曾用名、化名、年龄或出生年月日、民族、籍贯、文化程度、现住址、工作单位、职务与职业、家庭情况、社会经历、是否受过刑事处罚或行政处分等情况。要与原案件材料认真核对,严防错拘错捕。另外,还要问清记明犯罪嫌疑人是否知道为什么被拘留或被逮捕。
除第一次讯问外,以后的系列讯问可不再问基本情况。可直接进行第二部分讯问内容。
第二部分,要问清记明讯问的全部过程,记录人首先要记清讯问人的提问,根据提问的中心问题,全面准确地记载犯罪嫌疑人关于犯罪事实的供辩。这一部分内容要根据讯问的原过程准确清楚地证明犯罪的时间、地点、动机、目的、手段、起因、后果、证据、涉及到的人和事等,尤其是其中能说明案件性质的关键情节、有关的证据、有明显矛盾的地方等重要情况,要注意准确清楚地记录下来。如果犯罪嫌疑人进行无罪辩解,要注意记清其陈述的理由和依据。此外,犯罪嫌疑人的认罪态度如何,也要准确地记录下来。
(三)尾部
讯问结束时,笔录应交犯罪嫌疑人核对(没有阅读能力的要向其宣读)无误后,在笔录的末尾由犯罪嫌疑人签明对笔录的意见:“以上笔录我看过(或向我宣读过),和我说的相符,”并在笔录逐页末尾右下角签名(盖章)或按指印。如记录有差错、遗漏,应当允许犯罪嫌疑人更正或者补充,并在改正补充的文字上按指印。如果拒绝签名(盖章)或按指印,记录员应在笔录中注明。
三、注意事项
5.律师怎么写庭审笔录
原发布者:在行传媒
代理人:
被告方:
代理人:
案由:
时间:
地点:
合议庭成员:
书记员:
记录人:
庭审笔录:
审:现在进行法庭调查,法庭调查的重点是双方当事人争议的事实,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反驳对方的主张也应提供相应的证据加以证明。
审:现在由原告发表起诉意见?
原告:
审:由被告进行答辩?
被告:
审:现在由原告提供证据?
审:被告对原告提交的证据有无异议?
被告:对以上原告提交的证据,提出以下综合质证意见:
审:被告方有无证据提交法庭?
被告:
审:法庭调查结束,现在进行法庭辩论。
审:现在由原告及其代理人发言?
原告:
审:现在由被告方发言?
被告:
审:双方有无新的意见?
原告:
被告:
审:法庭辩论结束,由当事人陈述最后意见?
原告:请法庭支持诉讼请求。
被:由法院依法判决。
审:双方是否同意调解?
原告:同意
被告:同意
审:双方均同意调解,本庭下面组织调解。原告方有何调解方案?
原告:
审:被告方是否同意原告方的调解方案?
被告:
审:经本院主持调解,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如下调解协议:
审:现在宣布休庭。
6.作一份笔录有那些要注意的,怎样做笔录
有专门的询问笔录的,按照格式填就是了。
询问笔录范文
笔录的制作
鸡肋笔录:对案件事实既不能认定又不能排除的笔录。
数字化笔录的制作方法与取证技巧——笔录制作的“三、七、四”。
“三”:就是笔录的三个组成部分——首部(正页)、正部(正文)、尾部(结尾)。
“七”:就是笔录的内容(即七何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动机)、何果(目的)、何法(手段)。
“四”:笔录的主旨要体现违法犯罪的四个要件:客体(侵害的对象)、客观方面(行为与结果)、主体(自然人或法人)、主观方面(故意或过失)。
十种典型鸡肋笔录(鸡肋十型)
第一种:高度概括型。“一顿拳打脚踢就打倒了”再不问怎么打的、打在什么部位了。
第二种:模棱两可型。“好像……,记不清了……”之类的回答。
第三种:戛然而止型。问到关键处,不再追问,突然停止。
第四种:开门见山型。(知道今天为什么把你带到派出所吗?)这里没有交代“回避”的权利。应当在此前提问“根据有关的法律规定,你如果认为我们与本案有直接关系,可能影响案件的公正处理,你可以提出回避,你提出回避吗?”。
第五种:越俎代庖型:越权行事,有引、诱供之嫌。
第六种:蜻蜓点水型:对关键环节提问不够,一带而过。
第七种:自相矛盾型:(我看见三个小子把一个小子打倒后一顿踢。怎么踢的?我没看清。)
第八种:懒婆脚带型:与案件无关的东西记录太多,又臭又长。
第九种:画蛇添足型:((问)在何地,用何作案工具?(答)在厨房,用拖布杆。(问)拖布一般在卫生间,是用拖布杆吗?(答)好像不是,我记不清了。)隐自露彼追查同案。
第十种:不失原意型:通篇都是民警自己的概括语言,行为人、被害人、证人的原话几乎没有。
笔录中的关键的不能没有的部分
体貌特征、现场方位、人的对话、主谋与主刀、是否有预谋怎么预谋的、赃物与凶器、同案之间的相互印证、故意还是过失
尾部签字应注意的部分
尾部签字不留空行
以上笔录我看过,和我说的一致。
张亮 2010年9月20日X时X分
询问人:周希才 2010年9月20日X时X分
记录人:王 涛 2010年9月20日X时X分
7.公安询问笔录范文格式是怎样
询问笔录由首部、正文、尾部三部分组成。
(一)首部 主要记写询问活动的组织情况。一般按印好的格式逐项填写。内容包括:询问开始时间和结束时 间(具体到何时何分钟)、询问的地点、侦查员姓名、记录员姓名、被询问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工作单位及职业、现住址)。还应写明被询问人与案件所涉及的某些特定的人或 事件的关系。
(二)正文 这部分内容是询问笔录的重点。用问答式记写方式,主要记写询问活动的进行情况。开头,第一 问答。应告知被询问人要如实提供证言、证词,讲明应负的法律责任。主体问答内容的记录要求内容 真实、详细具体。一般包括三项内容:
1. 记清情况来源;
2. 记明被询问人提供的各种人物和事实的具 体情况及根据;
3. 记录被询问人感知案件情况的主客观条件。
其中被询问人提供的每个情况,如人物、时间、地点、经过、结果以及被询问人是如何知道的,还有哪些人知道等。其中涉及案情关键情节的人和事,更应记录清楚,并应记清材料来源(亲眼所见或亲耳所闻)及有关环境等客观情况。若被询问 人对某些细节忘记或记不清,也应如实记明。
(三)尾部 询问结束时,记录人员应将询问笔录交给被询问人核对,对无阅读能力的被询问人,应向其宣读 笔录内容。若笔录内容有差错、遗漏,应当允许其更正或补充。笔录经被询问人核对无误后,由被询 问人在笔录每页下方签名(盖章)或按指印,并在笔录末页紧挨笔录的最后一行写明:“以上笔录我看 过(或向我宣读过),和我说的相符。”然后在右下方签名(盖章)或按指印。凡笔录中补充改正之处, 均需按指纹,以保证其真实准确。被询问人拒绝签署意见、签名(盖章)或按指印者,记录人员应在笔 录上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