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弟子规的周记怎样写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为五个部份加以演述;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易解: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入则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解读:
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亲生气、伤心。(君子闻过则喜,小人闻过则怒。)
侍奉父母要用心体贴,二十四孝的黄香(香九龄),为了让父亲安心睡眠,夏天睡前会帮父亲把床铺扇凉,冬天寒冷时会为父亲温暖被窝,实在值得我们学习。早晨起床之后,应该先探望父母,并向父母请安问好。下午回家之后,要将今天在外的情形告诉父母,向父母报平安,使老人家放心。外出离家时,须告诉父母要到那里去,回家后还要当面禀报父母回来了,让父母安心。平时起居作息,要保持正常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
纵然是小事,也不要任性,擅自作主,而不向父母禀告。如果任性而为,容易出错,就有损为人子女的本分,因此让父母担心,是不孝的行为。公物虽小,也不可以私自收藏占为己有。如果私藏,品德就有缺失,父母亲知道了一定很伤心。
父母亲所喜好的东西,应该尽力去准备,父母所厌恶的事物,要小心谨慎的去除(包含自己的坏习惯)。要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要使身体轻易受到伤害,让父母亲忧虑。(曾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不可以做出伤风败德的事,使父母亲蒙受耻辱。当父母亲喜爱我们的时候,孝顺是很容易的事;当父母亲不喜欢我们,或者管教过于严厉的时候,我们一样孝顺,而且还能够自己反省检点,体会父母的心意,努力改过并且做得更好,这种孝顺的行为最是难能可贵。
父母亲有过错的时候,应小心劝导改过向善,劝导时态度要诚恳,声音必须柔和,并且和颜悦色,(子夏问孝。子曰:“色难。”)如果父母不听规劝,要耐心等待,一有适当时机,例如父母情绪好转或是高兴的时候,再继续劝导;如果父母仍然不接受,甚至生气,此时我们虽难过得痛哭流涕,也要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遭遇到责打,也无怨无悔,以免陷父母于不义,使父母一错再错,铸成大错。
2.弟子规 的日记 怎么写
弟子规上说:“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就是说:“父母让你去干一件事时,不要推辞或偷懒,父母呼应,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地回答。”
就像今天中午,爸爸叫我去写作业,我不肯去,爸爸去上了一趟厕所,我就偷偷看电视。过了三十分钟,爸爸看见我没去写作业,而在看电视就把我说了一顿,我觉得自己的行为不对,应该爸爸叫我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该慢吞吞的干。
弟子规上说:“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就是说:“外出离家时,须告诉父母要到哪里玩,回家后还要当面禀报父母回来了,让父母安心。”
就像今天中午,我和同学出去玩,我和妈妈说了一声去同学家,妈妈还让我玩两个小时就回家,可我玩的时候忘了两个小后回家。结果超了35分钟,回来时就被妈妈说了,我以后出去玩一会记得时间的。
弟子规上说:“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 就是说:“任何事情在没有看到真相之前不要轻易发表意见。”
就像今天早上,我起床得晚,想去买煎饼吃,刚要起身去,妈妈走过来对我说:“别去了,,那个卖煎饼的肯定在就走了。”我说:“去看看不就知道了。”我马上冲下楼,看见卖煎饼的还在那里,高兴的去买了三个饼,当我提着饼进门时,妈妈看见了,很后悔,以后妈妈再也不会轻易发表意见了。
弟子规上说“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就是说“父母让你去干一件事时,不要推辞或偷懒。”
就像今天,妈妈让我早上吃完面叠好被子去写作业,可我老说“休息一会,休息一会。”总是拖延,不提前,到了下午四点多了,我还没写完作业,妈妈把我说了一顿。我以后做什么事要快,不会拖延了。
3.含弟子规句子的周记
学习了弟子规,我深受感悟,受益无穷。其中,令我感到难忘的是“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四句的教诲。
说道“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时,就曾经记得有一次,老师给我们班看了一部电影——《暖春》,我十分清楚地记得,里面的主人公――年仅8岁的小花,她就是待捡养自己的、十分疼爱自己的爷爷十分孝敬,她那恶毒的婶娘对她如此地恨,三番两次都想要把她卖到到别人家去,她却依然还是对她的婶娘如此好,这样的爱难道不是难能可贵的吗?我们应该多向小花学习她那孝顺父母,不让父母挂念、操劳;同时也要做到,遇到厌恶子女的母亲或亲人,子女也同样能尽孝的精神。“亲所好,力为具”父母亲为我们付出了无微不至的关怀,我们要尽力去为父母亲做一些父母亲所爱好的事。“亲所恶,谨为去。”父母亲厌恶的东西,我们常会忘记、忽略,要做到谨慎小心地排除。“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作为哥哥姐姐的,要友爱谦让弟弟妹妹,作为弟弟妹妹的,也应要恭敬哥哥姐姐。这样兄弟姐妹就可以和睦相处,减少冲突,父母亲心中就快乐,这就存在孝道了。“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不论是吃东西、喝饮料,还是和长辈一起坐、走,都应当礼让长辈。
4.弟子规力行成长周记200字”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集中国传统家训、家规、家教之大成!也是当今社会做人的基本教导,倡导通过在生活中学习、力行以达到家庭和睦、社会和谐,是人生第一规,是做人的根本!
在社会经济、科技突飞猛进发展的今天,人们在追求物质文明时,却忽视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一个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人们思想素质的提升,往往要靠教育,那么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的责任不光是要授业,最重要的是传道。
5.弟子规小作文怎么写
读《弟子规》有感读《弟子规》有感青海省西宁市晓泉小学三一班马玉喆《弟子规》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就是“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学完这一则,我为自己平时的表现而感到惭愧。平日里,我妈妈叫我去做事,比如取东西、倒垃圾,我每次都不立刻起身去做而是每次都说:“等一下”。
妈妈喊叫几遍,我才很不情愿的起身或者干脆就装作没听见。记得有一次,我在写作业,妹妹跑来,拿桌子上她的玩具车时,把我心爱的钢笔碰倒摔到地上,我一看笔尖摔坏了,这是妈妈送我的生日礼物,所以我非常生气。
“你这是故意的”“是我不小心的”,正当我俩吵得不可开交时,妈妈进来了,问我怎么回事,我说她把我的钢笔摔坏了。“我是不小心的”她又说。
这时妈妈对我说:“你就让着她点吧,她是你妹妹,已经摔坏了,明天我再给你买一支。”“不,我就要这个,让她给我赔!”妈妈劝了我半天,可我还是不肯原谅妹妹,妈妈很失望的样子,抱起妹妹走了,只剩下我和摔坏的钢笔。
通过这则《弟子规》的学习,我知道应该怎样做了,父母呼唤时,应及时回答,不要吞吞吐吐的很久才答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
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无理取闹,使父母生气、伤心、失望。
我决心改正自己以前的做法。
6.周记我读弟子规300字
我很喜欢看书,家里有一个大大的书柜,里面大概有一百多本书吧。
我看过的书有沈石溪写的《鸟奴》.《骆驼王子》.杨红樱写的《女生日记》,美国海伦.凯勒写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等,最近我又喜欢上了《弟子规》这本书。《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古代圣贤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
主要写的是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和友爱兄弟姐妹,言语行为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看这本书的同时,会带你走进一个五彩缤纷美好的世界。
读了《弟子规》,我懂得了同学之间要和睦相处,多帮助对方,不能因为一些小事吵架。还知道了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讲文明,讲城信,关心集体,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专心听讲,勤于思考,乐于探究,要学会孝顺,不要为了自己而不顾别人的感受,每当我做完一件好事时,就会发到我的博客里,我还和同学比谁平常做的好事多,这给我学习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
“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只有这样才能成为许多小朋友的好伙伴,才能成为一个好少年,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在《弟子规》七彩阳光的普照下,脑海中便会串联起一幅幅精彩的画面,《孟母断织教子》.《哭竹生笋》.《曾子避席》.这些故事犹如一部部令人回味无穷的精典影片,让自己的身心受到一次重生般的洗礼,《弟子规》是我的指路明灯,读了它使我受益非浅。
《弟子规》是一朵槐花只要开花就会香飘四溢,恒久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