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问题线索的来源是什么
问题线索,即反映领导干部问题线索,过去通常叫案件线索。正如法院宣判前只能称某某“涉嫌犯罪”,纪检机关立案前的线索也不是案件线索,只能叫反映领导干部问题线索。这一称谓的改变,体现了纪检机关职能的转变,是对党章规定的回归。
规则专章规定了“线索处置”,明确了问题线索来源的四个主要渠道:
1、信访举报,主要指群众来信、来访、电话举报、网络举报等。
2、纪检机关监督执纪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线索,如被审查人和其他涉案人员检举揭发的问题线索。
3、巡视组移交的违纪问题线索。四是其他单位移交的问题线索,主要包括审计部门审计要情反映,以及其他行政、司法机关移交的问题线索等。
线索管理是监督执纪工作的源头,关乎反腐败成效。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首先对反映领导干部问题线索进行“大起底”,规范线索管理和处置。
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规则明确要求信访部门归口受理违**纪的信访举报,分类摘要后移送案件监督管理部门,实行集中管理、动态更新、定期汇总核对,各环节层层报批、签字,对问题线索实施有效管控。对反映的问题线索,承办部门应当按照谈话函询、初步核实、暂存待查、予以了结四类方式处置。
扩展资料
中共中央办公厅日前印发《中国**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给纪检监察机关的权力行使立下了规矩。《规则》共10章77条,其中强调制定规则的目的是“加强党对纪律检查和国家监察工作的统一领导”。
在这一规定的基础上,《规则》对纪检监察机关的领导体制作出明确规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在党中央领导下进行工作”、“地方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和基层纪律检查委员会在同级党的委员会和上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双重领导下进行工作”。
同时,《规则》还强调“党委应当定期听取、审议同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和监察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加强对纪委监委工作的领导、管理和监督”。要求纪检监察机关应当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中央纪委定期向党中央报告工作,重大事项、重要问题及时向党中央请示报告,既要报告结果也要报告过程。
中央党校教授辛鸣:在反腐败工作中,党委肩负主体责任,纪检肩负的是监督责任,两者相辅相成,我们反腐败工作才能真正达到好的效果。十八大以来,我们的反腐败工作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明显的效果,就是我们自始至终确保党的领导在反腐败工作中间贯彻始终,充分体现党的领导的权威性、有效性,所以我们这次把党对纪检监察工作的统一领导作为一个重要的工作遵循,写进了工作规则。
党中央制定《规则》,给纪检监察机关定制度、立规矩,体现了党中央完善党和国家自我监督的坚定决心,体现了对纪检监察机关行使权力慎之又慎、自我约束严之又严的一贯要求,把纪检监察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监督是纪检监察机关的首要职责。监督执纪工作规则专设一章,对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职责作了明确规定。
《规则》在监督检查一章中,强调党委党组在党内监督中履行主体责任,纪检监察机关履行监督责任,将纪律监督、监察监督、巡视监督、派驻监督结合起来。
同时,《规则》明确纪检监察机关要把“两个维护”、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重大决策部署等,作为监督检查的重点;强调纪检监察机关应当结合被监督对象的职责,加强对行使权力情况的日常监督,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或者轻微违纪问题,及时约谈提醒、批评教育、责令检查、诫勉谈话,提高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资料来源:中央纪委研究室-问题线索的来源是什么?如何管理问题线索?
2.历史线索怎么写
以时间为线索。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 (2)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3)学习对象: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4)领导阶级:地主阶级
(5)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6)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
(7)代表人物:中央—奕欣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8)主要内容: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民用工业。后来还筹建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兴办了京师同文馆等一批新式学堂。
(9)结果:甲午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灭,标志着洋务运动彻底破产。
(10)性质:封建统治者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
(11)评价:消极: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积极:通过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工业,客观上为中
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对西方列强、侵
略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8、戊戌变法(1895年—1898年)
(1)背景:《马关条约》签订,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领导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
(3)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
(4)学习对象:西方先进制度(君主立宪制)
(5)主要经过(6)“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7)性质:资产阶级领导的一场政治改良运动。
(8)失败原因:①资产阶级力量薄弱,依靠一位没有实权的皇帝。
②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极力反对。
(9)历史意义:这次变法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使资产阶级的斗争由改良转向了革命。
9、辛亥革命(1894年—1912年)
(1)领导阶级:资产阶级革命派 (2)学习对象:西方先进制度(民主共和制)
(3)代表人物:孙中山(4)指导思想—三民主义(5)机关刊物—《民报》
(6)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7)主要经过
(8)历史意义: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失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半封
建社会的性质,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
10、新文化运动(1915年—20世纪20年代)
(1)领导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 (2)学习对象:西方先进思想、文化
(3)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4)性质:思想解放运动
(5)旗帜:“民主”和“科学” (6)宣传阵地:《新青年》
(7)主要内容:前期—“四提倡”、“四反对”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8)意义:①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②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3.文章中的线索怎么找
结合上下文找啊。
线索就是作者组织材料的思路在文章中的反映,就是贯穿于全文的脉络。作者为达到散文“散”与“不散 ”的统一,在组织结构上,就要有明确的线索,把所有材料联缀起来,组成一个艺术的整体。学生在阅读时如 果正确地把握住线索,就能准确地理解、剖析文章。可是,由于作者思路千变万化,也由于写作内容、意图与表达的中心思想各不相同,散文的线索安排也就多种多样。这就需要我们在把握线索的时候,注意因文而异,采取不同的方法
来源知道
4.案件来源怎么写
***人民检察院刑事起诉状*检刑诉字[ ]第*号
被告人:姓名、性别、年龄、出生年月日、出生地、身份证号码、民族、文化程度、职业或工作单位及职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的犯罪,应当写明犯罪期间在何单位任何职务)、住址和因本案所受强制措施情况,现羁押处所等。辩护人:姓名、单位、通信地址。被告人***………
(案由)一案,由***公安局侦查终结向本院移送审查起诉。经依法审查查明:……本院认为……,其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条之规定,已构成***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41条的规定,提起公诉,请依法判处。此致***人民法院检察员:*******年**月**日(院印)
附项:
1、主要证据复印件*份;
2.证据目录*份;
3、证人名单*份。
民事起诉状:
原告:姓名、性别、年龄(出生年月日)、民族、籍贯、职业或工作单位和职务、住址等。法定代理人:姓名、性别、年龄(出生年月日)、民族、籍贯、职业或工作单位和职务、住址、与原告的关系。 委托代理人:姓名、性别、年龄(出生年月日)、民族、职业或工作单位和职务、住址等(是律师的,只写姓名、工作单位和职务)。被告: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职业或工作单位和职务、住址等(系法人或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的,应依次写明其名称、字号、地址、法定代表人、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姓名、职务、电话以及业主姓名等事项)。第三人: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职业或工作单位和职务、住址等(是法人或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的,应写明其名称、字号、所在地址、法定代表人或代表人,主要负责人以及业主姓名等)。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证人姓名和住址,其他证据名称、
来源此致***人民法院起诉人:
*******年**月**日
附:本状副本*份
5.纪检监察案件线索来源有几种
信访举报、案件中发现、上级交办、监督检查中发现等等。
纪律检查委员会
1.定义:
是党的机构,是党的“两委”之一,是“五套班子”之一,它是党的一届委员会,不是党委部门,其规格高于党委部门,是专司监督检查党的机构和党员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情况,查处违纪党组织和党员的机关。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按照党章规定履行职责。
2.职能:
监察是政府部门,是专司监督检查政府机构和政府系统公职人员的机关。各级监察机关(监察局)依据《行政监察法》履行职责。
3.方针:
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
6.作文怎么写线索
一、要确定好记叙的线索
线索是贯穿文章始终的脉络,有了脉络,文章就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文章的线索可以是某个事物,某个人物,也可以是某种感情、人物的某中精神,也可以是某句话、某种行动,还可以是某个悬念,某一矛盾冲突等等.
二、要安排好作文的顺序
记叙某一件事情,往往不只采用一种方式,而是以一种方式为主,结合其他方式,使文章条理清楚,错落有致.
三、要注意层次段落之间的衔接,注意过度和照应
过渡和照应的使用,才能使一篇文章内容衔接和完整.
第一,这件事可以是一人做的,也可以是多人做的.
第二,要注意事情的完整性.写任何事,都必须把它的时间、地点、人物、经过交代清楚.
第三,必须抓住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果几个环节.无论采取什么方法叙述,都应抓住发展、变化的问题或矛盾来写.
第四,记事一定抓住重点——能表现人物性格和思想品质的情节.不能记流水账,要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第五,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思想.让读者看了文就知道你在写什么:是批评,还是在歌颂;提倡什么,或反对什么.
7.纪检监察案件线索来源有几种
信访举报、案件中发现、上级交办、监督检查中发现等等。
纪律检查委员会 1.定义: 是党的机构,是党的“两委”之一,是“五套班子”之一,它是党的一届委员会,不是党委部门,其规格高于党委部门,是专司监督检查党的机构和党员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情况,查处违纪党组织和党员的机关。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按照党章规定履行职责。
2.职能: 监察是政府部门,是专司监督检查政府机构和政府系统公职人员的机关。各级监察机关(监察局)依据《行政监察法》履行职责。
3.方针: 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