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写古诗
最重要的是积累和语感首先你要知道李白不仅是文笔好,想象力丰富,如果没有足够的积累他也不能写出《蜀道难》《将进酒》之类的诗再看看李商隐的《锦瑟》不知道你读过没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前面六句引用了:《周礼》《庄子》《华阳国志》《博物志》《元和郡县志》《寰宇记》里的事故几乎所有的诗人都是博览群书的这样的博学才能写出名句来呀所以我认为你想写好古诗四书五经都要能熟读《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还有《楚辞》《庄子》《老子》《周易》以及《史记》《左传》《围炉夜话》其中《诗经》《楚辞》最重要了,一定要背得很熟以上的书籍看过后,再看一本《全唐诗》,这本带着欣赏的方式看就可以了然后要学习古汉语发音规则,古诗用南方方言读起来更最好买一本《唐宋诗词格律》——不过不知道买得到买不到。
我家有一本1980年的接着就是勤练了,反复地修改一首诗不知你听过这句诗没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写的三年才琢磨出了两句佳句,可见作诗的难度当然你可以速成,速成的话,就直接跳到学习格律不过这样的话写起来的都是些不入流的打油诗,最好还是慢慢练吧。
2.古诗怎么写
古典诗词,按其起源、体式、语言、结构等的不同,大致可以划分为诗、词、曲三大类。
从格律上,诗又可划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泛指唐代以前出现的各种诗体。唐及之后的人们模仿这类诗体所写的诗,也称之为古体诗。
古体诗按其每句的字数可以分为四言诗、五言诗、六言诗、七言诗、杂言诗等。有些书籍把杂言诗并不单列,而是划归到七言古诗中。所谓杂言诗就是每句的字数不定,可以任意**发挥。杂言诗多以三字句、五字句和七字句为主,偶然也用四字句、六字句以及七字以上的句子。所谓四言诗就是每句都是由四个字构成的诗,五言诗就是每句都是由五个字构成的诗,七言诗每句都是七个字,其它类推。四言诗在唐以后就比较少见了,唐以后的诗多以五言或七言为主,六言诗、杂言诗也有一些,但不是很多。五言古体诗又简称为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为七古。四句的五言或七言古体诗人们一般习惯称它们为绝句(古绝)。
需要指出的是:唐代及以后有一些人写了一些入律的古风,虽然这些作品平仄大致符合近体诗的规定,但由于或用韵或粘对或对仗等方面并不符合近体诗要求,因此也只当是古体诗看待。
近体诗是在唐代完成的一种讲究音律、平仄、粘对、对仗的严谨格律的新式诗体,又称今体诗或格律诗,它以五、七言律诗为代表,此外还包括律绝和排律。所谓近体诗或今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的,其实就现在来说已经既不“今”也不“近”了, 只是古人这么叫,我们现在也跟着这么叫,继续沿用这个名称而已。唐之后模仿这种近体诗体式所写的诗,也称为近体诗。
近体诗从句子的字数上来说,只有五言和七言两种。无论什么形式的近体诗,都有偶数的句子构成。
四句构成的近体诗也称绝句。为了与古绝有所区分,人们又习惯称它为律绝。律绝,对于每句用字的平仄有相对严格的规定,用韵也比之古绝严谨。由于近体绝句类似于截取了律诗的其中四句而成,所以有的人也把它称之为截句。绝句分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五言绝句又简称为五绝,四句二十字;七言绝句又简称为七绝,四句二十八字。
每首由八句构成的近体诗称为律诗。五言律诗简称五律,四十字;七言律诗简称七律,五十六字。五律和七律,不仅每句有严格的平仄、用韵要求,而且还对句子的对仗有一定要求。
有一种超过八句的律诗,称长律,也叫排律。排律与五、七言律诗一样,不仅有平仄、用
3.初学者怎样写诗
1、找到属于自己、适合自己的风格许多著名的诗人都有自己鲜明的风格,就像每个人特殊的气质一样,这种特质就像一种标志。
像李太白的诗永远都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这种“且放白鹿青崖间”的句子,一看就是他的风格,而诗圣呢,就是那种“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感。所以说,你也要找到自己的特质。
这很简单,只要想想最欣赏谁的诗,基本上这种风格就有点适合你了,因为大多数的欣赏缘于自己产生了共鸣。另外,以我个人的感觉,平时写作的风格与诗词的感觉也是有点殊途同归的感觉。
因为特质这种东西就是一直跟着你的,无论你的语言、动作、诗词、文章都不同程度上体现出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读,读,还是读如果找到你最喜欢的风格,那么这个代表人物的诗词,你一定要仔细地、广泛地读。
不仅要读诗词,还要看看其他名家对这首诗词的评价和鉴赏,这点很重要,可能甚至比读诗更重要,可以这么说,与其读一个人的十首诗,不如读十个名家对这其中一首诗的评价。你只有提高了自己的鉴赏能力,才能写出好诗啊!人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并且通过大量的阅读,会潜移默化成为自己的东西。
就以我的经历讲,以前有段时间我看郭敬明的书,我就觉得自己写作的感觉就会跟他相似,再比如,前不久我又再看了一遍韩剧《my girl》,我讲话就会情不自禁地带有那种韩国腔。所以可能连你自己都没注意到,你已经再像自己喜欢的风格靠近了。
3、关于作笔记作笔记就是记录你觉得很经典的东西,很有用。小时候我刚开始写作文的时候,爸爸妈妈和老师总是布置作业摘录好词好句,当时我觉得很不以为然,所以要交作业了,我就偷懒地从已经是筛选好了的《佳句宝典》挑最短的句子敷衍了事。
最后,摘录一句名家说的话,别林斯基曾经说过:“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不论是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或者描写他本身的幸福。任何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地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
4.怎样学写诗
我不是很擅长写诗,看过一些现代诗,只有高中的时候跟着校本课程的老师学过写古代诗词,那时候一周要写一首的,虽然不没有写得很好,但是对高考的诗词鉴赏题很有帮助,所以随便谈谈我的看法,希望有用^_^1.找到属于自己、适合自己的风格许多著名的诗人都有自己鲜明的风格,就像每个人特殊的气质一样,这种特质就像一种标志。
像李太白的诗永远都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这种“且放白鹿青崖间”的句子,一看就是他的风格,而诗圣呢,就是那种“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感。所以说,你也要找到自己的特质。
这很简单,只要想想最欣赏谁的诗,基本上这种风格就有点适合你了,因为大多数的欣赏缘于自己产生了共鸣。另外,以我个人的感觉,平时写作的风格与诗词的感觉也是有点殊途同归的感觉。
因为特质这种东西就是一直跟着你的,无论你的语言、动作、诗词、文章都不同程度上体现出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读,读,还是读如果找到你最喜欢的风格,那么这个代表人物的诗词,你一定要仔细地、广泛地读。
不仅要读诗词,还要看看其他名家对这首诗词的评价和鉴赏,这点很重要,可能甚至比读诗更重要,可以这么说,与其读一个人的十首诗,不如读十个名家对这其中一首诗的评价。你只有提高了自己的鉴赏能力,才能写出好诗啊!像我因为很喜欢北岛的诗,所以我看了很多评价,觉得学到很多东西,连思路都宽广了,时常想,为什么看同样的东西,别人就能发现更多的美呢?如此这般一边学习,一边自己也开始注意起以前总是忽略的东西了。
人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并且通过大量的阅读,会潜移默化成为自己的东西。就以我的经历讲,以前有段时间我看郭敬明的书,我就觉得自己写作的感觉就会跟他相似,再比如,前不久我又再看了一遍韩剧《my girl》,我讲话就会情不自禁地带有那种韩国腔。
所以可能连你自己都没注意到,你已经再像自己喜欢的风格靠近了。等你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也要看看别的风格的诗。
除了看诗,也要读读其他文学类型,甚至是接触其他艺术,比如去看看画展,练练书法,因为这些东西都是共通的,能让你擦出新的火花,给你新的启发。因为你最终还是要吸收别的东西,找到自己真正的独一无二的特质。
3.关于作笔记作笔记就是记录你觉得很经典的东西,很有用。小时候我刚开始写作文的时候,爸爸妈妈和老师总是布置作业摘录好词好句,当时我觉得很不以为然,所以要交作业了,我就偷懒地从已经是筛选好了的《佳句宝典》挑最短的句子敷衍了事。
后来长大了,反而自己会在阅读杂志时狂作笔记,经常翻出来读读这些句子,最后这些东西就是我的东西了。高中的时候,我主持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一般都是在升旗仪式开始前十分钟知道今天在国旗下发言的同学的主讲内容,然后根据内容想好自己在介绍时说些什么,脑子里随随便便一抓,都是名言名句,老师也都说我讲得很好,就是毕业了,业有以前的同学会发消息问我,帮我想几句关于什么什么的名言,我觉得自己也成了本“宝典”了,真的很庆幸自己有平时积累的习惯。
所以这样的好习惯一直跟着我,让我觉得受益无穷。作笔记不要怕麻烦,其实我自己觉得把好的东西保存下来是很开心的一件事,如果你在阅读中发现了什么能让你产生共鸣的东西就要记下来。
你也可以参考一些名家的读书笔记,我以前看了就觉得不愧是名家的东西,虽然不一定是读诗的笔记,但也蛮有用的。除了看书记笔记,一些生活中的感悟也可以记下来,作为写诗的备用资料。
4.注意观察生活和发现细节观察生活可以给你灵感,艺术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这句话我初中的老师就和我说过,我觉得是至理名言,千万不要为写而写,那样是出不了好作品的,真情实感比任何华丽辞藻都重要多了。如果有写的冲动,却不知写什么好,就翻翻自己的笔记,看看记录下来的生活感悟也许有用,我记得有一次我重看了一遍《圣斗士星矢》冥界篇,突然很喜欢凤凰座的一辉,于是我就写了首词,关于凤凰涅盘,不死鸟重生的辉煌,到现在都很喜欢。
发现细节是观察生活的更高境界,注意到别人会忽略的地方才能写出胜人一筹的东西。我们老师以前和我讲,刚开始写诗的时候要练习堆积意象,比如“枯藤,老树,昏鸦”一句话六个字就有三个意象,任何人一读就能看到一幅画,然后就是一样事物怎样称它才好听,比如飞机的翅膀称为“银翼”,怎样用简洁却优美、不落俗套也不怪异的词汇形容一样东西,这就靠读书读报了,我个人比较喜好看杂志,因为我觉得现代人生活节奏太快,看那种已经筛选出来的优秀作品能更加便捷地吸收精华。
不过这是一种比较功利的想法,真正要感悟的话,还是要阅读那种经久不衰的名著了。第三点,就是要写出意义。
就像写作有目的一样,一首诗想体现什么这是灵魂,想表达的含义,想讲述的道理,想抒发的情感,这些是能让一首诗有生命的关键。就说我在最前面提到的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我每读这首诗就觉得鼻子很酸,觉得杜甫这样的精神很感人,他并不是单单得只悲哀自己屋破又遭连。
5.怎么写诗
一、押韵 韵是诗词的基本要素之一。
诗词中所谓的韵,大致等于现代汉语中的韵母。 所谓押韵,是指把同韵部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到同一位置上,一般都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韵脚! 押韵的目的是为了声韵的谐和。
同类的乐音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复,这就构成了声音的回环的美。 古人押韵是按韵书的。
古人所谓的“官韵”,就是朝廷颁布的韵书。这种韵书,在唐代,和口语是基本上一致的,按韵书压韵也是很和谐的。
宋代以后,由于语音的变化较大,诗人仍然按旧韵书压韵,就不那么和谐了!今天如果我们写旧体诗,并不一定要按古人的韵书,但是如果要学习旧体诗词,还是要了解古代的韵书的,这样,我们才不致误认为古人写诗不押韵! 近体诗以律诗为代表。律诗的韵、平仄、对仗,都有许多讲究,由于格律很严,所以称为律诗。
它有以下特点: 1、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字,七律共五十六字。 2、押平声韵。
3、每句平仄都有规定。 4、每篇必须有对仗,对仗的位置也有规定。
有一种超过八句的律诗,称为“长律”。长律自然也是近体诗。
长律一般是五言,也有七言的,往往在题目上标明韵数,如杜甫的《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就是三百六十字。这种长律除了尾联(或除了首尾两联)以外,一律用对仗,所以又叫排律。
绝句比律诗字数少一半。五绝只有二十字,七绝只有二十八字。
绝句实际可以分成律绝和古绝两类。古绝可以用仄韵,即使用平韵,也不受近体诗格律的束缚。
这可以归入古体诗这一类。律绝不但押平声韵,而且依照近体诗的平仄规则。
在形式上相当于半首律诗,所以可以归入近体诗。 总括起来,一般所谓古风属于古体诗,而律诗(包括长律)则属于近体诗。
绝句里律绝属于近体,古绝属于古体。 二、五言和七言 五言就是五个字一句,七言就是七个字一句。
五言古诗称为五古,七言古诗称为七古;五言律诗称为五律,七言律诗称为七律;五言绝句成为五绝,七言绝句称为七绝。 古体诗除了五古和七古外,还有所谓杂言。
杂言指长短句杂混在一起主要是三字句、五字句、七字句,偶然也有四字句、六字句、甚至七言以上的句子。杂言诗一般不另列一类,而是归入七古(即使没有七字句)。
6.初学者怎样写诗
1、找到属于自己、适合自己的风格
许多著名的诗人都有自己鲜明的风格,就像每个人特殊的气质一样,这种特质就像一种标志。像李太白的诗永远都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这种“且放白鹿青崖间”的句子,一看就是他的风格,而诗圣呢,就是那种“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感。
所以说,你也要找到自己的特质。这很简单,只要想想最欣赏谁的诗,基本上这种风格就有点适合你了,因为大多数的欣赏缘于自己产生了共鸣。另外,以我个人的感觉,平时写作的风格与诗词的感觉也是有点殊途同归的感觉。因为特质这种东西就是一直跟着你的,无论你的语言、动作、诗词、文章都不同程度上体现出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读,读,还是读
如果找到你最喜欢的风格,那么这个代表人物的诗词,你一定要仔细地、广泛地读。不仅要读诗词,还要看看其他名家对这首诗词的评价和鉴赏,这点很重要,可能甚至比读诗更重要,可以这么说,与其读一个人的十首诗,不如读十个名家对这其中一首诗的评价。你只有提高了自己的鉴赏能力,才能写出好诗啊!
人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并且通过大量的阅读,会潜移默化成为自己的东西。就以我的经历讲,以前有段时间我看郭敬明的书,我就觉得自己写作的感觉就会跟他相似,再比如,前不久我又再看了一遍韩剧《my girl》,我讲话就会情不自禁地带有那种韩国腔。所以可能连你自己都没注意到,你已经再像自己喜欢的风格靠近了。
3、关于作笔记
作笔记就是记录你觉得很经典的东西,很有用。小时候我刚开始写作文的时候,爸爸妈妈和老师总是布置作业摘录好词好句,当时我觉得很不以为然,所以要交作业了,我就偷懒地从已经是筛选好了的《佳句宝典》挑最短的句子敷衍了事。
最后,摘录一句名家说的话,别林斯基曾经说过:“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不论是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或者描写他本身的幸福。任何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地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
扩展资料:
格律思维
格律思维的特征
格律思维有约束性、模仿性、习惯性三个方面的特征。
1、约束性是指格律思维的排他性,规定写格律诗词,就只许严格按诗词体裁中相应的格律进行创作,而决不允许出律。
2、模仿性是指诗词作者以大量的古今同类作品的格律思维写作为范例进行写作。
例如,在介绍诗词创作的工具书中,每一种诗律和词谱后面都附有一些典型的作品以资对照,实际上是给学习者提供模仿的范例。
3、习惯性是指当诗词作者学习按格律写作进行到了一定阶段,也就是运用格律思维写作积累了相当的经验以后,就会根据他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形成一种主动、迅速地按与所选择的体裁相应的格律要求进行写作的思维定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诗歌创作
7.学习怎样写诗
中国的诞生文/赵红亚 (QQ37423216)时针与分针相互印证的剑影刀光,风雨兼程地追逐着生命的逃亡。
经度和纬度彼此纠结的爱海恨网,昼夜不舍地封锁着心灵的远航。那按捺不住的年轮终于卓然而立,冷冷披阅无休无止的风雨沧桑。
那束扼不了的翼韵终于悠然而起,轻轻剪辑无边无际的宇宙洪荒。纷纷扬扬的期许既然拔节于山情水情,就应璀灿一帧现实的葱茏。
层层叠叠的希冀既然淬火于涛声雷声,总该绚丽几页历史的虚空。当翩翩起舞的畅想跌落季节的边缘,那花谢花飞的忧伤,便冰封了天涯远渡的征帆。
但我仍能清晰地看到,我的航标,依旧是如初地存在。当亭亭玉立的诗行踏碎光阴的堤岸,那潮起潮落的悲凉,便凝重了地心深处的琴弦。
但我仍然执着地相信,我的知音,一定会如期地到来。分花拂柳的灵感,环佩铮淙,幻觉了龙的化石。
溢红流翠的笔端,华彩纷呈,现实了我的影子。岑寂了多少世纪,龙的血液,仿佛已忘记了应该如何汹涌。
缥缈了几度轮回,我的筋骨,似乎也不知道应该怎样峥嵘。亘古未有的孤寂,颤栗着脑汁氤氲的象牙之塔。
空前绝后的清冷,摇曳着心血晶莹的翡翠之葩。思也纷纷,泪也纷纷。
龙也昏昏,我也昏昏。天也在问:魂归何处?地也在问:梦醒何时?霹雳划过苍穹。
梦寐穿越时空。我飞进了龙的化石。
龙舞起了我的影子。那叱咤风云的,究竟是谁的脚步?那吞吐日月的,到底是谁的吟咏?如果是我的脚步,为什么总踩在龙吟起时?如果是龙的吟咏,为什么总飘自我心深处?啊——我已非我,龙已非龙。
龙就是我,我就是龙。哦——不是我梦见了龙,就是龙梦见了我。
不是龙醒成了我,就是我醒成了龙。
8.硬笔书法纸上怎么写古诗
1、如果竖写,不用写题目、作者、朝代,主要影响美观。
2、实在要写,上面可在低于正文知1到两个字位置开始书写,具体位置视情况而定(位置适当,视觉平衡即可),下面不超过正文下文高度为宜。还有一种写法可在最后落款写明朝代、作者、题目,字略小。
3、不光是书名号,道其实如果是竖写,所有标点都不用加。原因有二:⑴古人不用标点,所有标点都是今人所加;⑵加上标点的话,从书法角度说,影响书写时行气,作品会气息不畅。
横写是今人采用,加标点,另当别论。4、诗句写完,下面还有空格,应紧接着写,无需另起一行,否则章法难看。
书写时不要考虑诗句本身,应该考虑整个章法构成扩展资料:直接顶头写古诗的第一句,最好是算好,纸张的一列正好专写满一句古诗的一句或者半句(中间是逗号的算半句)。还有不要标标点符号,会影响美观,选择的古诗最好字结构简单的和复杂的穿插,这样写出来属整体错落有致。
最后一列题跋的时候(就是在你写最后一列写名字的前面)如果有位置就把古诗的名字写上。硬笔书法最重要的就是字和整体美观,写的内容只要符合你被要求的主题和你的字体风格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