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企业经营情况该怎么写
经营情况 :
1、“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净资产总额”、“实收资本”:指公司本年度年末总资产、总负债、净资产、实收资本数额。以本年度年末公司资产负债表为准。
2、“产值”、“营业额”、“税后利润”、“亏损额”:指公司本年度产值、营业额、税后利润或亏损额。以本年末公司损益表为准。
例如:资产总额 (万元) 322
负债总额 (万元) 246
净资产总额 (万元) 76
实收资本 (万元) 100
产 值 (万元)
营 业 额 (万元) 606
税后利润 (万元)
亏 损 额 (万元) 21
亏损原因 :
由于xx行业形势不好,收入少、经费大,因而产生亏损,公司正积极扩大业务渠道,力争在新的一年里扭亏为盈
2.企业年度工作报告怎么写
2009年,在经理的正确领导下,在同事们的积极支持和大力帮助下,我能够严格要求自己,较好的履行一名督导的职责,较好的完成工作任务,总结起来收获很多.
一、在工作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作为一名督导,首先,只有自己的业务水平高了,才能赢得同事们的支持,也才能够带好、管好下面的人员。这对我一个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来说,更是有太多的东西让我去学习,随着公司规模不断的扩大,对我们督导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学习,我总能提前学习好各方面的能力,为下面的员工做好指导。
二、员工管理,要做好了员工的管理,指导工作,督志虽然不算什么大领导,但也管着一堆人,是领导信任才让我担此重任,因此,在工作中,我总是对他们严格要求,无论是谁,有了违纪,决不姑息迁就,正是因为我能严于律已,大胆管理,在生活中又能无微不至的关怀下面的员工,因此他们都非常尊重我,都服从我的管理,半年下来,我们从这些烦琐的工作中也能总结出一个属于自己的管理方法。
三、现场的管理,这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它包含了好多的内容,我从以下几个小的方面来总结一下我的工作:1、现场行为规范,从整体来说我觉得控制得不是太好,其中仪容仪表这一块的话由于不是由公司发的工装,这就导致员工有机会找借口,而我还没有一个自己的办法去控制这一情况的出现,我要从以后的工作中吸取教训来应对和管理员工的现场行为规范2、现场环境一楼是公司的门面,平时的人流量也是比较大的,卫生做得还不错,但是我觉得我自己在有些应该急的情况下我还不能完全的想到所有的办法来应对,同时我想对保洁的管理我也做得不到位3、体外循环本来在这一个环节已经比别人落后了,也因为这一次我害得一楼所有管理人员都受了处份,但同时我也通过这一次“学费”,让我从中学会了很多东西。我相信我通过这件事之后会对这些事更加的警惕。4、商品管理这一环节,在经理我带领下,控制得很有错,总经理总是要求我们不停的对他们的产品进行检查,当然通过这些检查也从中发些不少问题并能及时的反映出来,把这些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
四、抓好一级工作,给领导分忧,做为一个督导,能够在营业员一级解决的问题,我决不去麻烦领导,对商场里的大事,不失时机的向领导请示汇报。
通过2009年的总结,我有几点感触同时也是2010年的一个计划:
其一是要发扬团队精神。因为公司经营不是个人行为,一个人的能力必竟有限,如果大家拧成一股绳,就能做到事半功倍。但这一定要建立在每名员工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对工作的责任感、良好的品德这一基础上,否则团队精神就成了一句空话。那么如何主动的发扬团队精神呢?具体到各个员工,如果你努力的工作,业绩被领导认可,势必会影响到你周围的同事,大家以你为榜样,你的进步无形的带动了大家共同进步。反之,别人取得的成绩也会成为你不断进取的动力,如此产生连锁反应的良性循环。其二是要学会与部门、领导、员工之间的沟通。公司的机构分布就象是一张网,每个部门看似独立,实际上它们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就拿现场部来说,日常业务和每个部门都要打交道。与部门保持联系,要他们的相互配合,从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这样做一来有效的发挥了监督职能,二来能及时的把信息反馈到领导层,把工作从被动变为主动。其三是要有一颗永攀高峰的进取之心。这就给我们基层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想在事业上有所发展,就必需武装自己的头脑,来适应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环境。
人生能有几回博,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要化思想为行动,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描绘未来的蓝图!
3.企业经营情况怎么写
企业经营状况包括:公司成立的时间;主营业务;注册资金;目前的销售收入、利润,缴纳税金;主要的业务合作伙伴。
对企业经营情况进行分析:一、首先要为分析提供内部资料和外部资料。内部资料最主要的是企业财务会计报告,财务报告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书面文件,包括会计主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附表、会计报表附注等;外部资料是从企业外部获得的资料,包括行业数据、其他竞争对手的数据等。
二、根据财务报告:按照分析的目的内容分为:财务效益分析、资产运营状况分析、偿债能力状况分析和发展能力分析;按照分析的对象不同分为:资产负债表分析、利润表分析、现金流量表分析。(一)按照分析的目的内容分析1、财务效益状况。
即企业资产的收益能力。资产收益能力是会计信息使用者关心的重要问题,通过对它的分析为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经营管理者提供决策的依据。
分析指标主要有:净资产收益率、资本保值增值率、主营业务利润率、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成本费用利润率等。2、资产营运状况。
是指企业资产的周转情况,反映企业占用经济资源的利用效率。分析主要指标有: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应收帐款周转率、不良资产比率等。
3、偿债能力状况。企业偿还短期债务和长期债务的能力强弱,是企业经济实力和财务状况的重要体现,也是衡量企业是否稳健经营、财务风险大小的重要尺度。
分析主要指标有:资产负债率、已获利息倍数、现金流动负债比率、速动比率等。4、发展能力状况。
发展能力是关系到企业的持续生存问题,也关系到投资者未来收益和债权人长期债权的风险程度。分析企业发展能力状况的指标有:销售增长率、资本积累率、三年资本平均增长率、三年销售平均增长率、技术投入比率等。
(二)按照分析的对象不同分析1、资产负债表分析。主要从资产项目、负债结构、所有者权益结构方面进行分析。
资产主要分析项目有:现金比重、应收帐款比重、存货比重、无形资产比重等。负债结构分析有:短期偿债能力分析、长期偿债能力分析等。
所有者权益结构是分析:各项权益占所有者权益总额的比重,说明投资者投入资本的保值增值情况及所有者的权益构成。2、利润表分析。
主要从盈利能力、经营业绩等方面分析。主要分析指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主营业务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销售增长率等。
3、现金流量表分析。主要从现金支付能力、资本支出与投资比率、现金流量收益比率等方面进行分析。
分析指标主要有:现金比率、流动负债现金比率、债务现金比率、股利现金比率、资本购置率、销售现金率等。扩展资料:企业经营情况效益性分析方法 企业不仅关心投资的报酬,更关心高报酬率的持续性。
因此,企业获取高利润的持续性分析成为被关注的另一点。企业的产品成本、宏观经济条件、各种政策规定等竞争环境相同时,企业要在竞争中取胜,只有以提高效益来赚取更多的利润。
企业效益,是指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投入的劳动、资源、设备、材料等各种经营要素,经过经营者和职工有效地运用,产出更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贡献。它用来衡量劳动力与资产的有效利用程度。
具体指标有:1.附加价值率 投资者选择投资项目时,最关心的是能否产生高附加价值的问题。附加价值是企业生产活动过程中创造出的新增价值。
用公式表示为:附加价值=税前净利+人工费+资本化利息+租金+费用税金 附加价值的计算,可通过查找损益表、管理费用明细表、制造费用明细表来计算。附加价值率是附加价值与销售收入的比值。
它反映每一元销售收入带来的附加价值。一般来说,越是资本密集的行业,其产品附加价值越高,净利润也随之提高;反之资本密集程度相对较低的行业,产品附加价值较低,净利润也就较低。
2.劳动生产效率 劳动生产效率是附加价值与总人数之比。它反映一人所创造的附加价值。
计算公式为:劳动生产效率=附加价值/总人数 该指标越高,说明劳动利用效率高,创造了更多的附加价值,因而成为衡量同行业间竞争力的重要指标。3.附加价值与总资本的比值(总资本投资效益) 该指标反映投资的总资本在一年内创出的附加价值,该指标高说明资本的有效利用程度高,创出的附加价值多,创出的净利润多。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企业经营状况。
4.怎样写企业运行方案
参考百度文库:
water.net/water/ShowArticle.asp?ArticleID=501 目 录 第一章 污水处理厂运营方案 1.1污水处理厂试运行管理 1.2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 1.3污水处理运行管理的基本要求 1.4水质管理 1.5运行人员的职责与管理 第二章 污水处理厂技术经济评价和运行管理 2.1技术经济指标 2.2基本建设投资 2.3生产成本估算 2.4经济评价方法 2.5运行记录与报表 第三章 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管理 3.1预处理的运行管理 3.2初沉淀的运行管理 3.3生化池及二沉池的运行与管理 3.4消毒系统的运行与管理 3.5流量计量装置的运行管理 第四章 活性污泥系统的运行管理 4.1运行调度 4.2异常问题对策 4.3污泥脱水机的运行管理 第五章 污水处理机械设备的运行管理与维护 5.1污水处理厂设备管理概述 5.2设备的完好标准和修理周期 5.3建立完善的设备档案 5.4污水处理厂设备的运行管理与维护 第六章 污水处理电气设备的运行管理与维护 6.1电气设备的四种状态 6.2高压配电装置的运行管理与维护 第七章 污水处理厂自动化与测量仪表的管理与维护 7.1污水厂运行工艺参数的在线测量 7.2测量仪表的日常维护与管理 第八章 污水处理的运营管理 8.1运行考核的主要指标 8.2记录与统计 8.3管理制度 8.4安全技术管理的基本要求 8.5对工艺和设备的管理 8.6对生产环境的安全管理 8.7组织制定和实施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8.8加强个人防护用品的管理 8.9防火防爆与压力宣传品管理 8.10事故报告制和调查程序 8.11人员伤亡事故的报告制和调查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