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期中考试的启示作文怎么写
“3-6年级语文期中测验现在开始。”随着这恶魔般的广播,这可怕的期中考试就开始了。
“刷刷刷——”整个教室里静悄悄的,只有同学们奋笔疾书的声音,就连一根针掉到地上的声音都能听见。我也很是紧张,但想到我昨天熬夜复习的情景,我便又有了些信心,并在心里鼓励自己:“加油,蒋依贝,你一定能够考到一个好成绩的!”
我用最快的速度努力地写着,我甩了甩酸痛的手,翻了翻前面的卷子,在心里安慰自己,这卷子也不是很难嘛,我几乎都没有不会做的题目。我看了看手表,啊,我做的挺快的呢,还剩下45分钟呢,我心里突然冒出一个小人劝我说:“休息一会吧,看你手都写得这么酸了,脑子也累了,反正还有45分钟呢,稍微休息一会也碍不了啥事的。”于是一边开始慢悠悠地思考作文的内容,一边东张西望地看看人家做到哪里了。过了好久我终于把作文的内容想好了,我抬起手看看时间,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居然还剩30分钟了,我急忙拿起笔,飞也似的写起来,刚写了大半,老师就开始催促我们:“还剩下15分钟了,没写完的同学快点写!”我刚有点平静的心瞬间又变得波涛汹涌,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可是越急脑子里就越是空白一片,刚刚想好的内容全都跑到九霄云外去了。考试还剩下10分钟的时候,我实在是迫不得已,只能草草了事,匆匆地写了个结尾。最后终于赶在考试结束三五分钟前写完了。
考试结束后我一直在为作文的事而惶惶不安,但考试都过了,我也没办法再改变这个结果了。
第二天,考卷发下来了,考卷的一角赫然地显示着我那触目惊心的分数:85分。啊,我竟然考得这么差,我都有点不敢相信了,再给我看看我作文的分数,40分的作文竟然只得了28分,竟然低出了我作文的新境界, 30分都没上。那这么算来我其他分数就扣了3分,如果考试的时候我的作文能够认真一点对待,我就肯定上90分了呢。
通过这次考试,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做事不能磨蹭、拖拖拉拉的,不能掉以轻心,要认真地对待每一件事情,不到最后阶段就不能松懈,要全力以赴地去完成自己要做的事情,这样才能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
2.中考的启示作文两百字
俗话说:“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
是的,这句话一点不错,通过五年级那件事后,我的感触更深了,这是为什么呢? 那是五年级期末考试的事了。那次考试由于我的全面发挥,考了个不错的分数,幸而登上了年级第二的宝座。
我很兴奋,爸爸妈妈也很高兴。但那作为“职业教师”的妈妈,还是对我说了一大堆让我不能骄傲啊,要谦虚呀之类的话。
可我早已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妈妈的话我事左耳进,右耳出。完全不予理睬。
上学放学走在路上,总听见许多同学在窃窃私语:”呀,他就是年级第二啊!”“就是,听说第一名只比他多0.5分呢!”我听了这些话后便开始自大起来。上课吃零食,开小差,不是和同学说话,就是到处传纸条。
更有胜者,有时我还用语文、数学书挡在外面,在下面看漫画书。同桌老是提醒我,我也是置之不理。
一次,同桌见我老毛病又犯了,便开始劝我:你,你在看,我就告老师。”“去吧,去吧,反正我是年级第二,谁怕谁啊!”我狂妄的说道,因为我知道他胆小,不敢告老师,果然,他没有告老师.时间飞逝,转瞬之间半学期就这样稀里糊涂的过去了,同桌也不在理我。
又到期中考试了。因为前几次小测试我都拿了高分,这让原本自大的我更加狂妄了,考试完全不放在心上,自认为一定事高分,结果一下来没我数学只考了81分,连全班30名都排不上号,一项是“语文强人”的我只考了90分,排在20多名。
老师叫我去办公室谈话。一进办公室,老师便开口了:“张琛,你怎么了,你以前不是这样的呀,是不时有什么事啊,搞诉老师好吗?听了老师的话,我心中一阵惭愧:老师还是信任我的啊。
于是,我把半学期的学习情况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老师听了,意味深长的说:“老师送你一句名言,希望你记住它,不要违背它。
这句话你应该听说过,就是:‘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你知道它的意思吗?”我点点头,开口说:“只要虚心,什么事都能成功;如果骄傲,什么事也不会成功。”
老师满意的点点头。“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这句话讲伴随我一生,使我从中受益匪浅。
3.语文给我的启示这篇作文怎么写
语文是朴素中的堂皇;语文是堂皇中的华贵;语文是精神的温饱;语文是美丽的影子。语文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生活中、社会中常常能看到语文的影子,卑微至极的地方也从不会被语文遗忘。
逛街时,那充满语文艺术性的标题,常常能吸引我的眼球。那成语化的店名、菜名,更是精彩绝伦,妙不可言。比如说蒸的点心 “蒸蒸日上”;服装店“我行我素”……等。这不能从中体现出语文的趣味性吗?这简洁、又不失艺术性的标题,为语文又增添了一分另类的色彩。此外,在游戏啊、书刊啊、电影中、都有语文的身影,这不就说明的语文的应用范围广吗?
诗词、故事、文章、都是语文的产品。那精彩的诗词,往往能引人入胜;精彩的故事能让人觉得奇妙无比;好的文章能使人流连其间,享受那精神的温饱,体会语文的神奇魅力。语文,不是单单的词语文字组合,而是一个个奇妙的小精灵,给你无以伦比的感受。又似一个个音符组成的乐曲,时而欢快,时而忧郁,时而迷离,带给你精神上的享受。
语文,不是单调的文字,是变化变化的季节,带来不同的享受;语文,不是框框中的囚徒,是跃动的节奏,使人舒坦;语文,不是枯燥无味的文章,是让人流连其间的美景……
生活离不开语文,因为语文是包装内涵的艺术。语文就像金子,不论的现实多么贫穷,只要你拥有语文,在语文的世界里便是富有的。我们该让生活充满语文,让语文导航着文明的船只驶向前方,迎接黎明的曙光。
4.中考语文阅读题怎么答
语文,阅读是关键。也是所有考生最无能为力的一道槛。
阅读题答题的关键在于——阅读。其实这不是一句套话,“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不过读要讲究一定的方法。
一般来说做阅读题时,要做到“三读”:第一遍读,要整篇读,读全面,读认真。整体感知所给文章的内容。一般来说,要读懂文章主要写的对象是什么,作者又是如何去写这一对象的。把握了这些的基础上,看文后所给问题,在对问题有所了解之后,进行第二遍读,也就是带着问题去读。边读边结合问题,并勾画出跟问题相关的信息。读完第二遍,再看问题,并逐个解决问题。看问题的同时,回归到原文,找问题的答案。这其实就是第三遍读。也是在前两遍基础上的局部读。而第二遍读时所勾画的信息便能帮助我们准确及时的找到相关段落和答案。
至于文章的写作手法,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考察,我们要在文章本身的文本中去捕捉。(未完)
5.2016中考语文作文怎么写得层次清晰
怎样使文章层次清晰,拿到阅卷老师的高分?
古人说:“凡制于文,先布其位,犹夫行阵之有次,阶梯之有依也。”写作文就如建造房屋,首先要设置好框架结构,然后才好添砖加瓦,装饰美化。作文只有做到布局合理,条理清楚,层次分明,作者的思想、情感、主旨才能清晰自然地表达出来,如行云流水。
让文章做到层次清晰,需从打造行文线索和寻找选材角度入手。
1.根据文章主题及内容打造一条好的线索,让文章的脉络清晰。
打造一条线索就是在写作之前为文章理出一条能贯穿全文的主线,用它来解决我们写作时思路不清晰的问题。
一般来说,只要掌握了以下三种线索的使用,就可以顺着线索这条“藤”来“摸瓜”,把文章的材料有机串联起来,使文章思路清晰、主题突出,也就规避了偏题跑题现象。
一是物线:以实物或概念为主线。
例如2010年上海中考作文题目《黑板上的记忆》,就可以抓住“黑板”这条物线串联起关于黑板的几个值得回忆的故事来表达一种情感或启示;再如《学会生活》就可以抓住一个概念来作线索,比如“奋斗”等,既把文章材料组织到了一起,也把主题反复强化。
二是语线:以某句话或固定经典语言格式为主线。
例如2009年南京中考作文题《今天真好》,就可以抓住“今天真好”这条语线来串联材料,从不同角度阐释“今天真好”的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或表达自己的一种愉悦心情。
三是情线:以情感变化为主线。
一般来说,材料组成为对比或递进形式的文章都可以打造“情线”来串联材料,例如2003年浙江中考作文题《这也是课堂》,有人就以“我”的情感变化为线索,递进构篇,无论忧伤还是兴奋,天空总能给“我”启示,让“我”豁然开朗,“天空”就是“我”的课堂。
2.围绕线索找到选材的角度
打造好线索后,就需要围绕线索去选材和组材了。
我在第一讲中分析到,面对中考作文,只需练好一篇夹叙夹议的散文就可笑傲考场。而这篇夹叙夹议的散文需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素材。
怎样快速选出两个以上与主题逻辑对应的材料?这就需要找准选材角度了,否则文章就会出现内容单一或材料杂糅现象。
我在剖析了数百篇中考满分作文中发现,常用的选材角度有以下五种:
一是人物。
例如2009年贵州中考作文题目“我读懂了”,补题为《我读懂了您》后,可抓住关键字——“您”,从人物角度选材,“您”可代指司马迁、鲁迅、老师等,再选取典型的人文素材或生活素材。
二是概念。
再如2009年贵州中考作文题目“我读懂了”,补题《我读懂了您》后,还可词串拓展,我读懂了您的什么?填充忠贞不屈、英雄气概、精忠报国等品质的概念词后再定素材。
三是地点。
例如2009年四川中考作文题目《心中的风景》,就可以紧扣“风景”,抓街边、学校门口、公园等地的别样场景,来表达自己的瞬间发现或欣喜,这也算是自己心中的风景。
四是时间。
例如2008年山东中考作文题目《偶然的发现》,就可以从时间角度选材,有人按时间顺序描写不同人生阶段对亲情及生活趣味的发现,揭示人一生中的价值或规律。
五是情节片断。
例如2010年湖南中考作文题目《给他人一朵花》,有人就就截取了三个情节片断:花儿开在公车上,开在早餐店,也开在电梯间。文章告诉我们: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朵花,它是快乐、善良、助人为乐……将花送与他人,自己也会获得快乐。
6.如何更好地答语文题“启示”
这篇**告诉(教导、启发、启示、提醒、教育、警示)我们。。。,***给我的启示(同上)是。。,
读完后,我从中学(领悟、感悟、体会)到了。。,
文章的寓意(大意、意义)是教我们。。.,
最主要的是后面回答的内容。你这么注重回答问题的形式,有点舍本逐末了。而且阅卷老师是第一次看你的试卷,他甚至不知道是谁的试卷,更不会知道你只会用“我们要”啦。好好的回答你得到的启示,尽可能发散你的思维,你就会发现你也可以把形式弄得很灵活,把启示写的很深刻。加油哦!
7.语文的试卷怎么写
说明文阅读主要试题类型示例及答题技巧归纳 一、内容概括题型 【 题型分类 】 1、对某一段或某几段内容的概括 【 题型分类 】 1、着眼全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说明对象的 2、能否调换段落的顺序 3、某一段落在全文的作用,或能否删去某段 4、判断说明的顺序 (较少出现《指导》 P70 2 ) 【方法技巧】 1、答这种题型,首先要对每一段的内容了解,并能对其进行归纳和概括。
2、也有的需要在逐段概括要点的基础上,用“同类合并”的方法,把全文划分为相对独立的几部分,概括出每部分的大意, 就能比较清楚地显示出全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进行说明的了。 例:结合上下文的内容来看,文章第②③段能否调换?说明理由。
【方法技巧】 1、要准确理解文章局部或整体的说明顺序 2、不能调换段落顺序的理由是:(1)原文采用由……到……的顺序介绍事物,调换后不合逻辑。 (2)总分关系中分说部分与前文总说部分顺序相照应。
例: 2006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课标B卷)《擦去蒙娜丽莎的岁月痕迹》21.第③段的内容与修复古油画有什么关系 第③段的内容与修复古油画的关系是:化学性质特别活泼的单原子氧,能够腐蚀掉 “早期航天器”上高强度的工程塑料涂层外壳。利用这个原理,同样可以将古油画上厚厚的清漆膜腐蚀掉。
【方法技巧】 1、立足全文,准确理解全文的结构特点 2、理清段与段之间的关系 3、对局部内容在全文中的地位及作用做出阐述,并根据说明的顺序说明是否删掉的理由。 三、信息提取概括题型 【 题型分类 】 1、理解说明文的题目 2、给被说明的对象下定义 3、从几句话中提取概括信息 4、从一个段落中提取概括信息 5、从几个段落或全篇中提取概括信息 【方法技巧】 1、对重要的信息筛选整合及运用“定义”的方法说明事物 ,下定义要求准确、严密,语言应简明,常用的是判断句的形式,即“xx是xx”的句式。
2、(1)要根据题目的指向意义,明确在文中搜索信息的范围; (2)有的要求筛选的信息可能只涉及几句话,也有的可能涉及到一段甚或几段乃至全篇。有些信息,直接在筛选范围中摘录即可获取,但有的信息不是直接传递的,而需对该确定范围的内容进行归纳、整合后才能获得。
(3)将提取的内容进行优化与整合,最后以简洁、恰当的语言加以归纳。 四、词句理解题型 【 题型分类 】 1、理解重要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和作用; 2、重要代词所指代的内容; 3、理解重要句子在文章中的意义和作用。
【方法技巧】 1、对重要词语、句子的在理解都要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理解。 2、从文段中找出指代的内容,方法一般是从该代词的前面看这个代词所指的内容。
语言品析题型 【 题型分类 】 1、品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品析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 【 题型示例 】 例: 《中国古代建筑色彩》(《指导》 P64)3. 结合语境,说说文章画线句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之一是最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
句中的“之一”能否删掉,为什么? “之一”不能删掉。“之一”说明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是中国古代建筑诸多特点中的一个并非唯一。
这样使语言更准确。 【 方法技巧 】 1、要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本质特征去理解文章中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性质等词语,还要注意文中修饰、限制性的词语,这些词语正是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体现。
2、分析说明文语言准确性时,要结合句子本身的内容,分析遣词造句是怎样准确说明被说明事物的特征的。 这类答题的一般步骤: ①解释该词的一般意义,或确定该词在句中作用(修饰限制、程度、范围、时间、推测等 ) ② 结合相关内容,从正反两方面分析该词在语境中的作用 ③ 扣住说明文语言特点回答 ④ 还要注意结合具体的提问形式。
3、分析说明文语言生动、形象性时,要结合句子中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运用 ,抓住句中关键词,分析其遣词造句是怎样进行生动、形象说明的。 七、材料链接题型 【题型分类】 1、链接一则材料 2、链接几则材料 【方法技巧】 第一步,读清题。
把握题干中关键词或短语,理解题意。 第二步,析材料。
明确材料和文章的关系,把握材料的个性共性。 抓筛选点提炼点。
第三步,看原文。 把握文章内容主旨。
第四步,精表述。 结合原文和材料的内容、中心写出探究结果。
语言表述要准确、简洁、明了。 八、开放拓展题型 【 题型分类 】 1.对说明内容进行创新性的表述; 2.对某种现象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见解; 3.结合实际对某个问题谈出自己的认识; 4.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推断; 5.谈自然界对人类的启示; 6. 有创见地补写文章结尾; 7.对人类关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 8.针对生态环境情况,拟写建议等 【方法技巧】 1、答这类试题的答题要领,首先要有时代精神,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焦点问题和科技发展的前沿成果,关注国家、世界和人类的发展。
2、其次要善于从原文中找有用信息,对社会和自然,我们渗透这样的思想理念,“不仅要能认识它,还要能改造和利用它,让它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3、做感悟启示类题,答题时要注意深入挖掘事物、事理、人。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中考语文启示题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