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门卫室现神对联
这是一则新闻报道,有关情况如下:
日前,微博网友“@歇斯底里的丹顶鹤”发微博称,成都理工大学门卫室外出现一副神对联,自己只能读懂横批,求各位大神帮忙翻译。一时间,各路“英雄好汉”纷纷出手破解,但“自感智商余额不足”的网友占了大多数。
网友提供的照片显示,这副对联的颜色已经泛白,应该有些年头了。对联的横批写得比较正常:“和谐校园”,但上下联却让人看不懂。仔细观察,记者才注意到,上下联的每一个字都是由三四个字组成,但因为字迹比较潦草,很难看清分别是什么字。
这张照片传到网上后,网友们纷纷猜测,“春来花开报成效?这是火星文吗?”还有网友调侃说,“保安蜀黍你是隐藏起来的扫地僧吗?果然高人都在不起眼的地方。”
成都理工大学官方微博发帖表示,据学校门卫说,这副对联很早就有了,门上有2007届学生留的条子,可能是2007年就有了。但究竟是谁写的已不可考。同时,官微也给出了正确答案:“辞旧迎新瑞雪飘,春来花开气象新,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盛开春满园;热心事业卫学校,踏实工作报成效,尽职尽责守校园,誓为师生谋安康”。
西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武小军表示,这个虽然表面看和对联差不多,严格来说并不能叫做对联,不符合汉语言规范,有点故弄玄虚的感觉。
2.神对联看哭网友:自感智商不足
日前,微博网友“@歇斯底里的丹顶鹤”发微博称,成都理工大学门卫室外出现一副神对联,自己只能读懂横批,求各位大神帮忙翻译。一时间,各路“英雄好汉”纷纷出手破解,但“自感智商余额不足”的网友占了大多数。
网友提供的照片显示,这副对联的颜色已经泛白,应该有些年头了。对联的横批写得比较正常:“和谐校园”,但上下联却让人看不懂。仔细观察,记者才注意到,上下联的每一个字都是由三四个字组成,但因为字迹比较潦草,很难看清分别是什么字。
这张照片传到网上后,网友们纷纷猜测,“春来花开报成效?这是火星文吗?”还有网友调侃说,“保安蜀黍你是隐藏起来的扫地僧吗?果然高人都在不起眼的地方。”
成都理工大学官方微博发帖表示,据学校门卫说,这副对联很早就有了,门上有2007届学生留的条子,可能是2007年就有了。但究竟是谁写的已不可考。同时,官微也给出了正确答案:“辞旧迎新瑞雪飘,春来花开气象新,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盛开春满园;热心事业卫学校,踏实工作报成效,尽职尽责守校园,誓为师生谋安康”。
西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武小军表示,这个虽然表面看和对联差不多,严格来说并不能叫做对联,不符合汉语言规范,有点故弄玄虚的感觉。
3.怎样写塟事对联
对联怎么写,说来话很多。
概括起来主要是“六相”,分叙如下: 一是字数要相等。上联字数等于下联字数。
长联中上下联各分句字数分别相等。有一种特殊情况,即上下联故意字数不等,如民国时某人讽袁世凯一联: “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
上联“袁世凯”三个字,下联“中国人民”四个字,意思是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 对联中允许出现叠字或重字,叠字与重字是对联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只是在重叠时要注意上下联相一致。
如明代顾宪成题无锡东林书院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但对联中应尽量避免“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
所谓同位重字,就是以同一个字在上下联同一个位置相对。所谓异位重字,就是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
不过,有些虚词的同位重字是允许的,如杭州西湖葛岭联:“桃花流水之曲,绿荫芳草之间。” 上下联“之”字同位重复,但因为是虚字,是可以的。
不过,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异位互重”格式是允许的(称为“换位格”),如林森挽孙中山先生联:“一人千古,千古一人。” 二是词性相当。
在现代汉语中,有两大词类,即实词和虚词。前者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后者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六类。词性相当指上下联同一位置的词或词组应具有相同或相近词性。
首先是“实对实,虚对虚”规则,这是一个最为基本,含义也最宽泛的规则。某些情况下只需遵循这一点即可。
其次词类对应规则,即上述12类词各自对应。大多数情况下应遵循此规则。
再次是义类对应规则,义类对应,指将汉字中所表达的同一类型的事物放在一起对仗。古人很早就注意到这一修辞方法。
特别是将名词部分分为许多小类,如天文、时令、地理、官室 、草木 、飞禽等。最后是邻类对应规则,即门类相临近的字词可以互相通对。
如天文对时令、天文对地理、地理对宫室等。 三是结构相称。
所谓结构相称,指上下联语句的语法结构应当尽可能相同,也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等。如李白题题湖南岳阳楼联:“水天一色,风月无边。”
此联上下联皆为主谓结构。其中,“水天”对“风月”皆为并列结构,“一色”对“无边”皆为偏正结构。
但在词性相当的情况下,有些较为近似或较为特殊的句式结构,其要求可以适当放宽。 四是节奏相应。
就是上下联停顿的地方必须一致,如:“莫放 春秋 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 这是一副七字短联,上下联节奏完全相同,都是“二——二——三”。
比较长的对联,节奏也必须相应。 五是平仄相谐。
平仄相谐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上下联平仄相反。一般不要求字字相反,但应注意:上下联尾字平仄应相反,并且上联为仄,下联为平;词组末字或者节奏点上的字应平仄相反;长联中上下联每个分句的尾字应平仄相反。
二是上下联各自句内平仄交替。当代联家余德泉等总结了一套“马蹄韵”规则,简单说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这样一直下去,犹如马蹄的节奏。
对联平仄问题不是绝对的,在许多情况下可以变通。如对联中出现叠字、复字、回文、谐趣、音韵等,可以视具体情况而定。
六是内容相关。什么是对联?就是既“对”又“联”。
上面说到的字数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同、节奏相应和平仄相谐都是“对”,还差一个“联”。“联”就是要内容相关。
一副对联的上下联之间,内容应当相关,如果上下联各写一个不相关的事物,两者不能照映、贯通、呼应,则不能算一副合格的对联,甚至不能算作对联。 但对联中有一种形式叫“无情对”,上下联逐字逐词对仗工整,但内容毫不相关,上下联意思对比能造成意想不到的趣味性。
成名于清末民初人称怪才的何淡如以广州方言俗谚“一头雾水不知宗”对唐诗名句“四面云山谁做主?”就很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