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给家人的一封信怎么写
平常在学校老是想家,总期盼着每一个回家的日子,如今放假了,可以天天和家人在一起,这样的日子平凡,可别有一番风味。每天都在平凡中感受不同的滋味,就象一颗颗五味糖果,有酸、甜、苦、辣、咸。
酸
有一天,我和弟弟一起玩,结果忘了时间,回家晚了。被妈妈骂了一顿,边骂边打。一开始我还挺不服气,于是我在当时就顶嘴,说:“有什么嘛?不就是回来晚了吗?用得着打、骂吗?”可后来,爸爸告诉我,妈妈当时很着急,一看时间不早了,一想到坏人绑架人,等一些不妙的事。就越想越急,先到处打电话,找我们,结果就俩字:没人,后来便到处找我们,一边跑,一边喊,喉咙都喊哑了,可就是不见人影,她急得眼泪都掉下来了。我当时就傻了,妈妈那时还生病了,还这么找我们,我们还这么不懂事当时不但不认错,还顶嘴。哎!我当时就哭了,现在想起来鼻子还酸酸的。
甜
大年三十,我们一大家子一起在12点去放鞭炮和烟花。放鞭炮需要胆量,我现在还不敢放鞭炮,于是,由爸爸来完成这艰巨的任务,把鞭炮点燃,然后他一扔,鞭炮就劈劈啪啪地响起来,把姐姐吓得抱头鼠窜,我们一看就哈哈大笑,原来平时看起来什么都不怕的姐姐原来怕鞭炮呀!这时别人也开始放鞭炮,声音震耳欲聋,鞭炮声送走了旧的一年迎来了新的一年。接着我们就开始放烟花,舅舅小心翼翼地点燃了,一会儿,冒起了火星,一瞬间就“开”出了一朵鲜艳的花朵。大家的笑脸就如同这朵鲜花,这朵花到处乱窜,一会儿黄,一会儿绿,别人放的烟花也乱窜,把我们看得眼花缭乱,好像遍得开满了鲜花。把大家都感染了,大家笑着,跳着,好久都没有这么开心。我也是的,在学校一天到晚都是学习,累了,而现在我可以放松一下了,一家人,和和睦睦,融融洽洽,多好呀!就这样甜甜的笑容一直挂在脸上。
苦
都新年了,老师还布置这么多的作业,别人都在玩了,作业还没做完,真累,真苦。家人们,同学们,都叫我出去玩,我又不能做作业了,真是:身在江湖,身不由己。好想再回到小时候,无忧无虑地。没有作业,不用担心学习,好想下辈子做一个快乐的自由的小鸟,不再品尝这咖啡般的苦。
辣、咸
我这次考试考得不好,心情不太好。回家后,妈妈又不停地唠叨,我本来心情不好,一听到妈妈的唠叨就更烦了。我就不耐烦地大声的反驳了一句。妈妈一听,她也火了,暴跳如雷,就不由分说地煽了我一耳光。两行咸咸的泪水就顺着脸颊流下,被打的那个地方现在还是辣辣的。
“白的花胜似绿的叶,浓的酒不如淡的茶。”冰心这句话反映了平平凡凡才是真的真谛。与亲人在一起的日子,也就是这样平平凡凡的,快快乐乐的,真真实实的。
2.写给朋友一家人的信,信的尊称怎么写呀,急
例文:(“_”表示空格) 敬爱的XX(或亲爱的,等): __您好!__(正文) 此致 __敬礼! 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 又及:(注:手写书信,在写完以上内容后又想起有内容要写时用) __(内容) 1.书信格式 2.收信人的辈分和写信的口气 3.写信字体(整洁干净,大方美观) 4.落款位置和日期 5.写信目的和立场 6.写信用纸(Eil则可适当选择信纸背景以烘托主题) 7.信件封面格式和收信人尊称 书信写作格式 书信历史悠久,其格式也几经变化。
今天,按通行的习惯,书信格式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 1.称呼 也称“起首语”,是对收信人的称呼。
称呼要在信纸第一行顶格写起,后加“:”,冒后不再写字。称呼和署名要对应,明确自己和收信人的关系。
(具体可参见第四编《应酬称谓》)称呼可用姓名、称谓,还可加修饰语或直接用修饰语作称呼。这里简要说明几条细则: (1)给长辈的信。
若是近亲,就只写称谓,不写名字,如“爸”、“妈”、“哥”、“嫂”等;亲戚关系的,就写关系的称谓,如“姨妈”、“姑妈”等。对非近亲的长辈,可在称谓前加名或姓,如“赵阿姨”、“黄叔叔”等。
(2)给平辈的信。夫妻或恋爱关系,可直接用对方名字,爱称加修饰语或直接用修饰语,如“丽”、“敏华”、“亲爱的”等;同学、同乡、同事、朋友的信,可直接用名字、昵称或加上“同学”、“同志”,如“瑞生”、“老纪”、“小邹”、“三毛”等。
(3)给晚辈的信。一般直接写名字,如“乐毅”、“君平”、“阿明”等;也可在名字后加上辈分称谓,如“李花侄女”等;亦可直接用称谓作称呼,如“孙女”、“儿子”等。
(4)给师长的信,通常只写其性或其名,再加“老师”二字,如“段老师”、“周”、“宏海老师”等。对于十分熟悉的师长,也可单称“老师”、“”。
假如连名带姓,在信首直称“孙松平老师”、“王达夫”,就显得不大自然且欠恭敬。对于学有专长、德高望重的师长,往往在姓后加一“老”字,以示尊重,如“戴老”、“周老”,亦可在姓名后加“先生”二字。
为郑重起见,也有以职务相称的,如“董教授”、“陈大夫”、“佟工程师”等。 (5)给一个单位或几个人的信,又不指定姓名的,可写“同志们”、“诸位先生”、“XX等同志”等。
给机关团体的信,可直接写机关团体名称。如 “XX委员会”、“XX”。
致机关团体领导人的信,可直接用姓名,加上“同志”、“先生”或职务作称呼,亦可直接在机关团体称呼之后加上“领导同志”、“负责同志”、“总经理”、“厂长”等。 如果信是同时写给两个人的,两个称呼应上下并排在一起,也可一前一后,尊长者在前。
上述五种场合,有时还可按特殊对象,视情况加上“尊敬的”、“敬爱的”、“亲爱的”等形容词,以表示敬重或亲密之情。当然,这要用得适宜,如对好友称“尊敬的”,反而显得见外,对无特殊关系的年轻女性贸然称呼“亲爱的”,那就有失检点了。
2.正文 正文通常以问候语开头。问候是一种文明礼貌行为,也是对收信人的一种礼节,体现写信人对收信人的关心。
问候语最常见的是“您好!”“近好!”依时令节气不同,也常有所变化,如“新年好!”“春节愉快!”问候语写在称呼下一行,前面空两格,常自成一段。 问候语之后,常有几句启始语。
如“久未见面,别来无恙。”“近来一切可好?”“久未通信,甚念!”之类。
问候语要注意简洁、得体。 接下来便是正文的主要部分——主体文,即写信人要说的话。
它可以是禀启、复答、劝谕、抒怀、辞谢、致贺、请托、慰唁,也可以是叙情说理、辩驳论证等。这一部分,动笔之前,就应该成竹在胸,明白写信的主旨,做到有条有理、层次分明。
若是信中同时要谈几件事,更要注意主次分明,有头有尾,详略得当,最好是一件事一段落,不要混为一谈。 答案补充 3.结尾 正文写完后,都要写上表示敬意、祝愿或勉励的话,作为书信的结尾。
习惯上,它被称做祝颂语或致敬语,这是对收信人的一种礼貌。祝愿的话可因人、因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词,不要乱用。
(可参见下节《常用书信用语》的“祝颂语”。) 结尾的习惯写法有两种: (1)在正文写完之后,紧接着写“此致”,转一行顶格或空两格写“敬礼”。
(2)不写“此致”,只是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安好”、“健康”、“平安”等词,一定要另起一行空两格,不得尾缀在正文之后。也可以在正文结尾下另起一行写“祝你”、“敬祝”,再空两格写上“安好”、“健康”等。
4.署名和日期 在书信最后一行,署上写信人的姓名。署名应写在正文结尾后的右方空半行的地方。
如果是写给的亲属、朋友,可加上自己的称呼,如儿、弟、兄、侄等,后边写名字,不必写姓。如果是写给组织的信,一定要把姓与名全部写上。
而在署名之后,有时还视情加上“恭呈”、“谨上”等,以示尊敬。上述自称,都要和信首的称谓相互吻合。
日期一项,用以注明写完信的时间,写在署名之后或下边。有时写信人还加上自己的所在的地点,尤其是在旅途中写的信,更应如此。
3.写给妈妈的信的格式是怎样的
写给妈妈的信的格式与其它信件格式相同,分为称呼、问候、正文、祝颂语、落款及日期,如果有标题的话需在首行中间处写上标题。
(1)称呼
写给妈妈的信,首先顶格书称呼“妈妈”或者“亲爱的妈妈”等等,后加冒号。
(2)问候语
写在称呼的下一行,空两格书写,可以用“您好!”等等语句,单独成段。
(4)正文
正文内容要写你对妈妈想说的内容,如果是多个话题需要分段书写,每段空两格。
(5)落款
落款就是标明你的身份,需要居右单独成行书写,这里可以用“您的女儿/儿子:XXX”来书写。
(6)日期
这里不做赘述了,日期就是写信当日的时间,书写为X年X月X日。
以上就是写给妈妈的信的格式了。
4.赠与长辈的书法 落款应该怎么写啊
下款:
时间 + 地点 + 姓名(字号)+ 谦词
1、时间:公历:一九八五年五月。农历:乙丑年榴月
一月:正月、孟月、初春、开岁、芳岁;
二月:仲春、杏月、丽月、花朝、中春;
三月:季春、暮春、桃月、蚕月、桃浪;
四月:孟月、槐月、麦月、麦秋、清和月;
五月:仲夏、榴月、蒲月、中夏、天中;
六月:季夏、暮夏、荷月、署月、溽署;
七月:孟秋、瓜月、凉月、兰月、兰秋;
八月:仲秋、桂月、正秋、爽月、桂秋;
九月:季秋、暮秋、菊月、咏月、菊秋;
十月:孟冬、初冬、良月、开冬、吉月;
十一月:仲冬、畅月、中冬、雪月、寒冬;
十二月:季冬、残冬、腊月、冰月、暮冬。
春:初春、早春、阳春、芳春、暮春;
夏:初夏、中夏、夏暮、九夏、盛夏;
秋:初秋、金秋、三秋、暮秋、中秋;
冬:初冬、寒冬、九冬、暮冬、中冬。
每月初一至初十称上浣;
每月十一至二十称中浣;
每月二十一至三十称下浣;
题时间款时容易出现农历与公历混用的现象,如:一九八五年六月,不能写成乙丑年荷月,因为公历的六月是农历的五月。
2、地点:
题款时如落书写地点,用雅称而不用俗称,如:书于北京西城肉食店,这类属于俗称地点,但是如:题于京西早春堂,书与鸿宾搂等是可以的。
3、署名:
署名时可以写姓名全称,也可以只写名不写姓,或题字与号。
4、写给长者、专家的作品在姓名之后可以加上书奉,奉书、敬书、恭录等谦词。
所书作品内容是伟大,领袖的名句或名作,在姓名之后可加敬录、敬书等谦词。
下款的完整题法应是:“乙丑年杏月下浣於古风唐XXX敬书”。
正文是甲骨、钟鼎、汉隶的古文字,题款最好用行楷或楷书。不宜用正文的字体或狂草,如果正文是楷书、行草或狂草,那么题款时的字体最好是用行书。题款字体应小于正文,以便协调一致。
扩展资料:
书法落款常识:
一、称谓
长辈:吾师、学长、道长、先生、女士。
平辈或小一辈:兄、弟、仁兄、尊兄、大兄、贤兄(弟)、仁兄(弟)、道兄、道友、学友、方家、先生、小姐、法家(对书画或某一方面专长之称)
关系较亲密:学(仁弟)、吾兄(弟)
老师对学生:学(仁弟)、学(仁)棣、贤契、贤弟。
同学:学长、学兄、同窗、同砚、同席。
二、上款客套词或敬词
雅属、雅赏、雅评、雅鉴、雅教、雅正、雅存、珍存、惠存、清鉴、清览、清品、清属、清赏、清正、清及、清教、清玩、鉴可、鉴正、敲正、惠正、赐正、斧正、法正、博鉴、尊鉴、法鉴、法教、博教、大教、大雅、补壁、糊壁、是正、教正、教之、正腕、正举、存念、一粲、粲正、一笑、笑存、笑鉴、属、鉴、玩。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落款
5.古时儿子写给母亲的信的开头称呼和落款分别是什么
一、开头称呼:家慈堂前亲见;落款:子XX叩拜
二、开头称呼:家慈亲见;落款:子XX拜上
三、开头称呼:母亲大人膝下;落款:子XX叩禀
四、开头称呼:母亲大人尊前;落款:子XX敬叩
书信和格式:信文由称谓、正文、敬语、落款及时间四部分组成。
称谓:应在第一行顶格写,后加冒号,以示尊敬。称谓应尊循长幼有序、礼貌待人的原则,选择得体的称呼。
正文:正文是信函的主体。可以根据对象和所述内容的不同,灵活地采用不同的文笔和风格。
落款及时间:在信文的最后,写上写信人的姓名和写信日期。署名应写在敬语后另起一行靠右位置。
扩展资料:
常用书信套语:
一、提称语,用在对方称呼后面,表示尊敬——
父母:膝下、膝前、尊前、道鉴
长辈:几前、尊前、尊鉴、赐鉴、道鉴
师长:函文、坛席、讲座、尊鉴、道席、撰席
平辈:足下、阁下、台鉴、大鉴、惠鉴
同学:砚右、文几、台鉴
晚辈:如晤、如面、如握、青览
女性:慧鉴、妆鉴、芳鉴、淑览
二、祝愿语——
父母:恭请福安、叩请金安
长辈:恭请崇安、敬请福祉、敬颂颐安
师长:敬请教安、敬请教祺、敬颂海安
平辈:顺祝
三、署名——
对长辈:叩禀、敬叩、拜上
对平辈:谨启、鞠启、手书
对晚辈:字示、白谕
6.给家人的一封信怎么写
亲爱的妈妈:
您好
你从小把我养到大,您就像一阵阵春雨,滋润着我,一点一滴流入我幼小的心田.妈妈的爱如同温暖的阳光,照耀着我,走出寒冷.总而言之,妈妈的爱数也数不胜数.既像天上的星星,又像地上的花.
记得有一次,那天有体育课,早上起床,发现运动鞋坏了.我就穿着姐姐的运动鞋去上学.姐姐找不到鞋子,就穿普通鞋子去上学,晨跑的时候,姐姐把脚扭了.这事让妈妈知道了,罚站了我一会儿.又让我写检讨书.后来,姐姐的体育老师来了.他说:"鞋子大了,就容易掉,鞋子太紧了,就容易脚起泡.跟穿什么鞋子无关."有时,由于姐姐经常没锻炼身体经常扭伤的.妈妈知道误会我了,立即把我抱入她的怀中.
还有一次,我放学正要回家,突然下起了大雨,我在门口站了很久,才见到妈妈那着雨伞过来.她全身湿透了,身体微微颤抖着,我连忙那过伞来,挡住她身上的雨点.我们到家了,我和妈妈换了身衣服,我叫妈妈躺在床上,我给她盖被子."三八"妇女节那天,我决定给她一个惊喜.
爱,好像一座桥梁,妈妈的养育之恩,我永远都不会忘记的.
祝你身体健康!
您的女儿 陈巧红
2007年3月3日
感恩母亲--给母亲的一封信
四(2)班 沈佳瑛
亲爱的妈妈:
您好!
在过去的10年里,是您,把我一手养大,每年的10月18日,是我的生日,可同时,在10年前的那一天,却是您的受难日,随着"哇"的一声,我降临在人世,当我开始呀呀学语时,当我支支吾吾叫出一声"妈妈"时,您的心情一定十分自豪吧.我记得小时候,爸爸在我眼中一直很凶,而您,总是宠着我,我要什么,您总是买给我,爸爸骂我,您一边劝他,又一边护着我,我一哭,您就心疼,给我买好多好多吃的,玩的.
我上了小学,记得一年级时,我学汉语拼音,可总念不准,"ne"和"le"老是混在一块儿,是您改正了我的读音,那时,我一会儿就哭,您也生气,又是对我大吼大叫,我知道您是为我好.我上三年级时,开始学一种我没有听说过的乐器,名叫中阮,刚开始我兴趣很浓,可是好景不长,我对它的兴趣开始越来越弱,您发现了,生怕我半途而废,开始让我天天练,我后来觉得您真的又烦又讨厌,整天逼着我练,如果觉得不好还要多练几遍,我当时又气又恨,巴不得把琴给扔了,可现在,我不仅会弹好多曲子,还考过了四级,这可多亏了您呀!
我的好妈妈,千言万语,我只想对您说一句话:"我爱您!"
2325
7.给父母写的信格式的最后怎么写
这个原来是 中国书信礼仪 中的问候祝颂语。现在的人也很少用笔写信了,即使写信或者写电子邮件也很少使用这些文言词了,一般也就是“恭祝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之类的祝贺语。
在以前的书信中经常会看到“X祺”,“X安”,“X福”,“X禧”,“X吉”之类的祝福,比如“商祺”,“文祺”,“近祺”,“筹安”,“德安”,“客安”,“冬安”,“财安”,“曼福”,“年禧”,“新禧”,“春禧”等等。
关于祝颂的方式也根据对象的辈分和尊卑有关,如给长辈写信一般用“敬请福安”,“敬颂崇祺”,同样给上级写信一般用“恭请”,“敬请”,“祗请”等,给平辈写信一般“即请大安”,“顺祝商祺”,给晚辈用“顺问”即可。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写给家人的信的落款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