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疆公务员申论具体考些什么
一、归纳概括能力概述【真题示例】根据给定资料,概括我国目前公益性质文化场馆面临的困难。
(20分)要求:概括全面,条理清楚;语言简洁,书写工整;不超过200字。归纳概括主要考察考生阅读理解和归纳概括的能力,是申论考试中最基础的能力,也是最简单的题型。
归纳概括在字典中的解释为:归而拢之,使之有条理。因此,可以看出归纳概括这项能力主要通过四个要素来考察大家:归纳、概括、提炼、加工。
既然是四个要素,那么只有在考生的作答中充分体现这四个要素才能得高分。二、掌握高分技巧只有充分认识归纳概括这种题型,深入透彻的了解归纳概括考察的要素,才是考生获得高分的通道。
(一)技巧一:掌握关键词汇上次软文已经阐述详细,需要的考生可以查找。(二)技巧二:灵活运用精读法归纳概括题,又称为客观题,意在指需要考生从给定的材料中找到符合要求的信息,并且只有把所有的信息全部找到才能尽可能的得高分。
因此,各位考生在作答归纳概括题时,务必记住要将答案点全部都找到,务必将找到的答案点全部都写到答题纸上。【例题】以2015年省考真题为例,以下是真题部门材料摘录【材料摘录】虽然农村如此,然而在某些大中城市中却是另一番景象。
据某市社科院对该市2309名市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参与度和满意度调查显示,尽管政府近年来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物力,但部分公共文化设施、公共文化活动,文化惠民项目的利用率和市民参与度均较低,设施、资金等资源的利用率和投入收效比亟待提高。其中,针对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纪念馆和陈列馆的调查数据显示。
24.4%的受访者一年中从未去过这5类场所,61.6%的人平均每年去1到5次,而市民对文化馆的年均光顾次数则更低,93.7%的人平均每年到馆次数在5次以下;其中,35.1%的人每年到馆次数为1到5次,58.6%的人没去过文化馆。针对公众满意度的调查结果显示,对基层文化场所和文化馆的服务表示满意和基本满意的市民,分别只有34.2%和40。
8%【中公解析】2015年省考第一题要求考生归纳我国公益性质文化场馆所面临的问题,而在这段话中大多数考生都只找到一个要点,导致得分受到影响,没有找全要点的原因在于没有灵活运用精读法。那么应该如何运用呢?具体来说,考生需要注意:(1)每段材料中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2)每句话的核心词,核心意思。
如上述材料,这段材料的第一句,在这段中的作用是承上启下,上面一段讲农村文化场所面临的问题,那么这段着重引到城市。第二句,核心词是调查了市民参与度和满意度,那么考生应该要想到在这段中会包含两个方面,即参与度、满意度;第二句的第二层意思是虽然投入比农村多,但是也存在问题,那么下述内容一定是在讲城市存在的问题,而这句是总,那么将会从参与度和满意度两个方面讲城市公益性质文化场所存在的问题。
其实到此为止,考生已经可以找到,这段材料中有两个要点,即市民参与度低,市民满意度低。
2.省考申论怎么写
申论是公考中的科目之一(另一科目为行测),所谓申论就是把事情说清楚,加以论证。而公考中申论就是针对当前存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分析、论证,提出对策。
在实际的考试中,申论又分为两类:一般省级机关、省会城市机关为"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的申论,县、市级机关为“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申论。
对申论的理解很简单,但是要考好申论却不容易,经常会有考生认为“申论的评分标准令人捉摸不透”,“考申论就是凭运气”,“上次考了七八十,这次却只有三四十”等等,其实申论并不难,关键是要找到申论的“公考思维”。
3.省考申论怎么写
申论是公考中的科目之一(另一科目为行测),所谓申论就是把事情说清楚,加以论证。
而公考中申论就是针对当前存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分析、论证,提出对策。在实际的考试中,申论又分为两类:一般省级机关、省会城市机关为"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的申论,县、市级机关为“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申论。
对申论的理解很简单,但是要考好申论却不容易,经常会有考生认为“申论的评分标准令人捉摸不透”,“考申论就是凭运气”,“上次考了七八十,这次却只有三四十”等等,其实申论并不难,关键是要找到申论的“公考思维”。
4.新疆公务员申论考试评分标准
1、小题目评分标准概括题、分析题、提出对策题的评分标准一般侧重两个方面:一是“要点”是否齐全,这是评分标准的主要依据。
二是对语言表述和卷面的整洁、句子的通畅、标点的使用、字迹的清晰、错别字和字数的要求。根据以上两个方面,试卷一般分为四类。
一类试卷,要点齐全,语言通畅,卷面整洁,句子通顺,标点正确,字迹清晰,无错别字,字数符合要求。分数在16~20分之间。
又可以分为一类上和一类下。二类试卷,要点基本齐全但表述略有不足,语言通顺,卷面无明显改动,标点符号没有明显问题,有个别错别字,字数未达到要求(多字或不足),分数在11~15分之间。
又可以分为二类上和二类下。三类试卷,要点明显不足,语言不通顺,卷面改动较多,错别字多,标点单一,字数较少,分数在6~10分之间。
又可以分为三类上和三类下。四类试卷,作答错误、跑题或者只有特别简单的内容,分数在0~5分之间。
2、作文评分标准就作文而言,阅卷一般按照评分标准,结合相关样卷,采用整体观照,分等分级赋分方式进行试卷评阅,试卷评阅的操作可分为以下步骤:①总体阅读;②确定等类;③根据等类的基准分,分级赋分。只要应试者作答符合答题要求,结构明晰、立意清楚、语言顺畅,分析言之有理,就可以酌情给分。
从近年申论作文的评分重点主要体现在立意或观点、结合资料的程度,结构层次、语言表达和卷面整洁程度等几个方面。一类文:全面符合答题要求。
中心(写作角度,中心论点,主题思想)明确,紧密结合给定资料中的具体事例进行论证和阐释,语言畅达,条理清楚。以38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
基本具备以上条件者,可获基准分;某一方面比较突出的适当加分;反之,酌情减分。得分36~40分。
四类文:完全不符合答题要求。文不对题,既找不到文章中心(写作角度,中心论点,主题思想),也没有结合给定资料中的具体事例进行论证和阐释;结构混乱,条理不清,语言不通,不知所云;拼凑资料,纯粹复制、抄袭给定资料;通篇分条列项,类似提纲;作文不完整,没完成。
评卷说明:①不足700字,按三等以下给分;②全文字迹潦草,难以辨认,按四等以下给分;③没有写标题或自拟其他标题(不包括自拟副标题)者,扣3分。错字三个扣1分。
5.公务员考试,申论怎么写
你参加的省考还是国考?
各省申论出题模式不太一样,要针对性地练习申论,建议你先看看所报考地公务员申论真题,了解题型、答题模式。
申论是公务员日常基础工作的缩影和模拟,主要测查应考者阅读理解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贯彻执行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需要考生首先读懂一篇7000字左右的材料,还要针对材料提出见解,能够深入地洞悉命题人的意图,并能加以论证。针对五种不同的能力,设置为五种不同的题型。
以下是2013年四川下半年申论题型模糊化:
6.新疆公务员考试
1、你11年毕业,新疆地区公务员招考通常是四月或者五月,所以如果你要考新疆地区公务员要在11年四五月考试,具体时间11年才会出通知,如果你要考国家公务员那需要在2010年12月左右考,因为国家公务员考试是在上年度底考的。
2、新疆公务员,具体从考试来说分两种,一种是新疆地方公务员,就是我说四五月考的,比如公安局,地方税务局,财政局,新疆党委,自治区政府等等。这类岗位属于地方公务员招考范围。 还有一类是国家公务员(但是是在新疆工作的)比如新疆自治区各地的国家税务局,审计局,乌鲁木齐海关,新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新疆边防检查站,民航新疆管理处等等,这些岗位属于国家招考范围,但是具体工作是在新疆,这些就是12月左右招考的。
3、考试一般有,行政能力测试和申论两门,特殊岗位还有其他科目,比如公安,要考公共安全基础。一些其他岗位还有自己的专业考试,这个在招考简章可以看到。具体辅导书,说实话官方没有任何教科书,所以其他的书都是大同小异。
4、报名报考是要更具岗位报的,具体招录岗位有专业要求,比如卫生局需要学临床医学的,那如果你是学临床医学的,你可以报考该岗位,如果你不是,那你则不能报考。比如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会要学电气方面的进行电机检验,那你必须学这个专业的才能报考这个岗位。 只能报考一个岗位,你报考好后,会有审查的,看你是否符合报考该岗位要求,如果不符合在规定时间内可以重新报考另外一个岗位。
至于说报什么岗位,我不知道你的专业,不好说,如果你学医的,我让你去税务局,你肯定不能考,对吧。 不过一般好的单位无非就是市委市政府,税务局,工商局,公安局,财政局,海关,国检都不错。当然说实话,每个行政机关都有好的部门和不好的部门,具体你要看你的专业。
补充回答:至于你的专业,经济学要的岗位有很多,基本各个单位都要一两个,哪个单位没有搞财务的呢,对吧,当然要经济学最多的单位就是经贸委,财政局,税务局。 至于专业是工科的,你那个专业要的岗位应该不多,比如建设厅这一类也许要的。具体现在真没办法给你建议,因为具体某些单位要什么人要当年的时候他们上报人事局,人事局根据具体情况招考的。现在谁也说不准。等招考简章出来了你再问问吧。 我家是乌鲁木齐的,我家人都是公务员父亲在公安局,母亲在工商局,舅舅在国税局。 所以比较了解,有什么问题可以再问我。
继续补充回答:那个是2010年公务员招考简章,而且新疆自治区公务员今年还没开始考呢,你等出来以后再看,而且有些岗位今年不招人明年可能招人。其实任何专业都会有几个岗位合适的,当然如果学法律啊,财会的那基本是个单位都要的。你等2011年公务员招考简章出来再看吧,话说回来,如果到时候真的11年简章出来了,没有你合适的岗位,那也没有办法,这个是用人单位上报人事局定的,改变不了。不过这种可能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