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盲人和聋人是怎么沟通的
聋人与盲人交流沟通,信息不通是最大的障碍,这也是正在积极探索研究的课题。
虽然,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只聋不哑,但也只能和盲人简单交流,要是谈天说地的话,就有点不便了。要是聋哑或全盲,交流就更困难了。用笔谈吧,可盲人看不见,就算是弱视,不是全盲,读时也费劲。
众所周知,聋人和盲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感觉灵敏,用手指在手心上写是可以解决简单的问题,但是对于男女有别、老少有别、文化水平有别等就不容易了,况且,复杂的问题也是不行的。
有人说:只要聋人说的话盲人能听懂,盲人说话聋人能看懂,速度放慢些,口形放大些,看得懂在说什么,也是能交流的;还有的说利用电脑,把想说的话打在电脑上,听障人可以看到,盲人也可以借助读屏软件听到。可是,假如是又文盲又聋哑与盲人该如何交流呢?不过,如果聋人与盲人都能互相学习彼此的通用语,聋哑人学习盲文,盲人学习手语就可以交流了,但这不是那么简单能做到的;当然,如果方便的话,请来健全人, 说话给盲人听,将听着盲人说的话,再笔谈给聋人看,就可以达到沟通交流的目的。 譬如:有一次,单位那个聋女拉我到图书馆,我很茫然,到了现场一看才明白,原来有一个盲女需要借有声读物,她们无法交流。可是,如果聋人与盲人单独相处就没办法交流了。有一次,我问单位的一个盲人,平时他是如何与聋人交流的.他说平时很难与聋人交流,实在没办法就用电脑“永德”语音软件,打字交流。看来信息障碍给聋人与盲人交流带来的是困惑。
关注弱势群体,牵手献爱心。以"推动无障碍应用,创建和谐未来"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信息无障碍论坛于去年底在重庆拉开了帷幕,为聋人与盲人沟通交流实现信息无障碍带来了福音。举办中国信息无障碍论坛,是中国政府关注和扶持弱势群体的一项重大举措。信息无障碍力促全社会不同层次、不同地区、不同年龄和有各种障碍的人群共享信息沟通的基本权利,让社会上每个人都能平等地使用信息以及与信息相关的技术,信息无障碍事业功德无量。
在信息无障碍论坛中,中国电信特别为盲人定制电话收音机终端,话机表面和说明书上均印有盲文,使音效更加出色,用户按一个键即可接入电话收音机节目,大大方便了盲人用户。中国网通集团宽带在线有限公司联合上海优联共同设计开发了"无障碍信息平台",是专注于为残疾人服务的语音增值产品。论坛不仅仅是交流和探讨,更为重要的是推出实质性的针对弱势群体的互联网业务,建立相应的平台,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去帮助残障人士,并在原有基础上拓展服务和品牌是本届论坛的主要工作。本届论坛会围绕"信息无障碍行业应用"这一主题展开深入探讨,信息产业部科技司、掌上灵通公司、IBM中国信息无障碍中心、内蒙古残联相关负责人围绕信息无障碍标准的建设情况和信息无障碍无线服务平台建设及试点运行情况、信息无障碍在政府及公用事业领域的解决方案以及推动企业信息无障碍等方面进行充分交流。随着信息无障碍标准研究的深入,信息无障碍上网标准也即将出台。
据中国残疾人基金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国残疾人基金会出资在成都开展试点工程,建立残疾人电话中转服务平台,培养专门人员和配合专门设备供聋人与聋人、聋人与健全人以及聋人与盲人之间交流,这些设备使文字与语音之间实现自由切换,切实解决残疾人沟通不畅的问题,为聋人、盲人进行信息交流和沟通提供了方便。
2.2016年聋人协会工作计划怎样写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配合xx市残联做好聋群工作,市聋人协会必须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关于“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发展残疾人事业”的精神,以
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全国和省、市残联第六次代表大会提出的各项任务,加深对“三个活跃”思想的认识,提倡聋协骨干相互学习;深入了解聋群的情况和
需求,听取广大聋群的心声,及时反映聋群的建议和意见,为进一步改善聋群的生存状况,不断促进广大聋群共同为实现“中国梦”,做到“平等、参与、共享”的
目标而努力。
二、工作计划
1、提升自身素质,进一步完善协会工作制度
根据有关社会组织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以聋人社会管理工作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协会的规范化建设和能力建设,不断提升协会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努力打造成“学习文化型、服务能力型、创新活力型”的“三型”协会,使聋协工作再上新台阶。
2、开展聋人服务中心试点
市聋协将积极配合各级残联和各类社会组织,提供各项聋人朋友急需的服务,如养老、家政、翻译、速录、就业、维权、咨询、旅游等。在有条件的各县(市、区)开展聋人服务中心试点工作,让聋人服务中心成为聋**流、求助的家。
3、加强残疾人工作者、健全人的手语培训工作
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宣传,呼吁全社会都重视信息无障碍建设工作。为解决聋人求医、求学、求职等所遇到的交流问题,市聋协将与各级残联和其他社会组织,共同举办手语培训班。
4、开展适应聋人的文体活动,增加聋人之间的团结和凝聚力
针对聋人的特点,积极探索开发聋人视觉艺术。举办聋人美术、书法、摄影等作品展览活动。要提倡节约经费,多组织一些免费的参观,开展聋人的谈心活动,丰富聋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聋人之间团结和凝聚力,使聋人感到协会是自己的家。
5、进一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完善聋人群体的社交网络
市聋协在现有QQ群的基础上,努力落实聋协网站的建设,为更多聋人群体提供需要的实用信息,为听障儿童家长提供聋儿语训的相关资料,为聋人提供就业信息,为残疾人工作者提供手语教程等。同时开辟微信、微博等信息交流平台,更好地加强与聋人群体的联系。
6、抓好聋协干部队伍建设,强化与其他聋协、社会组织的交流联系
适当组织各县(市、区)聋协干部到省内成绩优异的聋协走访参观,认真学习先进经验,开阔视野,拓展知识面,谋求聋协的创新发展。加强与其他聋人社会组织的联系和合作交流,获取更多社会资源和力量,为聋人提供更多、更直接、更个性化的服务。
7、推动聋人信息无障碍工作,让信息通信技术惠及残疾人
要
尽努力落实聋人信息无障碍工程,为全市持证聋人每月发放补贴手机信息费,推动全社会共同关注和造福聋人群体,促进他们相互间的沟通交流,更好地融入主流社
会。针对xx市(含各县)大部分聋人家庭群体的要求,积极向市残联和广电部门反映聋群呼声,争取有线数字电视收费,对残疾人家庭实行减免或半价,使残疾群
体生活成本得到改善。
8、积极推进聋人专门驾车培训基地工作,让聋人群体拥有平等的驾车权利
2010年4月份新修改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
和使用规定》正式实施以来,xx地区一直未成立聋人专门驾车培训基地,无形中剥夺xx聋人群体驾车的合法权益。为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特向市残联和交通部
门反映聋人意见,力争尽快落实成立聋人专门驾车培训基地,以利于聋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同时加强对xx聋人驾驶员培训考核,取得机
动车驾驶证的聋人可发放每人1000元补助津贴费。
9、加强调查研究,促进科学发展
为了更好地为聋群服务,向残联建议献策,市聋协将协同有关部门对聋人的就业状况、受教育情况、婚姻状况、生活水平等进行调查研究。以调研结果为依据,制定更科学的发展规划和工作指南,提出更有价值的更生提案,提升市聋协的工作水平和工作质量。
以上是我们聋人协会2014年的主要工作打算。相信市聋协能在市残联党组领导下,在新的一年里定将取得更好成绩。
3.聋人为什么找工作难
就业难是困扰聋人最严重的问题,聋人的就业率甚至远远低于盲人和肢残人,而且再失业比率也高于盲人和肢残人,这就更不用说和健听人相比了。
造成聋人就业难有多种原因:(1)文化知识薄弱 目前聋人学校的教学质量和进度无法和普通学校相比,聋人掌握的文化知识的也远远比不上普通学校学生,聋人学生的素质也远远不如普通学校健听学生;尽管当今聋人可以上大学,但招收聋人的高等学校都是单考单招,考试要求也低于全国统一高考;高等学校的在校聋人学生由于基础薄弱,能够掌握的文化和专业基础也难以和健听人齐肩。但是,社会是不会给聋人一个单独标准,目前国家也没有对聋人就业的特别优惠或倾斜政策。
因此,走出学校的聋人面对人口众多、就业困难的社会,就难以竞争过更强更大的健听人。社会就业量较大、工作最稳定的部门:公务员、教师招考,聋人也因为文化基础薄弱,难以过关。
少量的聋人进入聋人学校当教师,大多是在他们的家庭人际关系帮助下成功的。(2)学历相对较低 目前国内还没有单独招收聋人研究生的单位。
聋人如果要报考研究生,必须和健听人一比高低。由于聋人的文化特别是英语与研究生考试要求差距过大,考上研究生基本没有可能。
国内现有已经毕业或正在就读的硕士以上聋人研究生,全是从普通高中毕业而且从小学到大学习一直保持优异的聋人,没有从聋人学校毕业的聋人。社会对人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如国家公务员招考的基本要求是学士以上直至博士文凭,幼儿园、小学和初中教师要求本科文凭,高中教师要求硕士文凭,大学教师要求博士文凭。
而当今,高等教育已经大众化,聋人仅仅持有大学专科和本科文凭没有什么特别的竞争力,是难以进入精、尖、高的好单位的。(3)专业狭窄 目前招收聋人的高等学校的专业仅仅有美术、计算机应用、园林设计三项。
这三项既不是大学热门专业也不是就业的热门专业,没有什么特别的就业优势;单考单招的聋人高等学校都是省属二本三本大学,难以和名牌大学毕业生竞争;全国各地高等学校基本都设立了美术设计和计算机专业,有着庞大的毕业生队伍。因此,聋人就只能以劣势条件(听力、语言和文化不足)涌进社会人山人海的就业大军中去竞争,得到的多是或收入不高或工作不稳定的残羹剩饭型工作,甚至于还有不少找不到工作的聋人。
(4)听力语言障碍和部门歧视 听力语言障碍影响着聋人及时有效地搜集信息,也影响着聋人应聘应试,选择范围受到相当大的限制。接纳残疾人的社会环境尽管这几年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与理想还有很大距离。
很多部门对聋人的歧视依然存在,拒收聋人的事情不绝于耳。 那么,聋人怎样应对就业压力和困难呢? (1)进一步提高学历和文化 家长和聋人学校要花大力气提高聋人学生的文化水平,从小严格抓起,特别是要像健听人那样从小重视外语学习。
聋人中学和高等学校要抓好聋人学生的外语和政治等相关学科的教学质量,力争给聋人学生创造报考研究生的条件。进入大学的聋人在刻苦学习各门学科的基础上,要花大力气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积极参加大学外语考级,力争在毕业前报考硕士研究生。
同时积极报考公务员、报考教师等国家事业单位,力争得到这些最稳定的职业岗位。(2)加强品格培养和素质修砺 现代人获取知识不是特别困难了,持有各种专业文凭的人也多如牛毛。
现代生活和产品的极大丰富使各个行业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强甚至白热化,这使得在各个行业要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产品创意,现代人的生活波动和行业转换也因此变得频繁了。因而很多时候,人们看人、单位看人更加注重人的品性。
但是个人的品格、修养和素质则需要长时间培养和修砺才能得到。所以,生活习惯、人生态度、性格性情、为人方式、自我管理等等成为决定成功的重要因素。
在道德、自律、诚信、敏锐、创意、谈吐技巧、动手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脚踏实地等等方面,聋人要加强锻炼和磨砺。(3)学习优势专业技能 聋人在学好大学各科文化和专业的基础上,要善于审时度势、善于分析研究社会人才需求、同时还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努力发展自己的优势专长,使自己在某一或某些方面能够“技高一筹”,走在别人前面超出众人甚至唯我独有。
锻打自己的专业优长,要像产品设计和制造一样,“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奇。”在现代生活中,靠投机取巧是不能长久的,必须使自己的技能有别人难以达到的含金量,这样才能使你在就业大军中脱颖而出。
(4)学习创业 就业的机会总是有限的,而创业的机会则是无限的。尽管创业有难以预测的风险,聋人创业也因听力语言障碍面临很大的困难,但是还是有一些聋人成功创业并且致富,如刘兆仁、高晓峰、包建新等等。
要创业,这就需要聋人及早具有创业意识、锻炼创业能力、积极积累创业信息和经验。同时善于寻找和把握时机,勇于尝试、不怕失败、不断创新、矢志不移,直到获得成功。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工作要聋人怎么写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