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么写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分桃子的教案学情分
分桃子(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学习目标
1.结合“分桃子”的故事情境,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经历平均分物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物过程与除法竖式的联系。
3.能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经历平均分物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物过程与除法竖式的联系。
教学方法:
画图法,讨论法,练习法。x
教具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要点:
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经历平均分物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物过程与除法竖式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
12*3= 20*4= 24*4=
36÷9= 48÷4= 72÷6=
二、导学新课
1.创设“分桃子”的情境,启发学生根据图表中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
2.看图写话候妈妈分桃子
一天,猴妈妈上山带回了一大堆的桃子回家,桃子熟透了,鲜红饱满,肯定是美味可口。三只小猴的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可是他们并没有马上吃桃子,而是为了怎么样分桃子而闹的不可开交,大家各持一理,互不开交。
分桃子么,好好的分多好呀,他们为什么要这么争吵了?原来,猴妈妈说:“这次我带回来的桃子我没有数有多少个,所以你们自己分。你们先分出100个出来,剩下的你们分配的比例是5:3:2。对了,老三的桃子是90个。我要考考你门,我带回了多少个桃子?谁要是说得出来,这一百个桃子就给谁。”
这下三个馋嘴的兄弟就开始商量了。老**有成竹的说:“老三都有90个,而我比他分到的是他的2.5倍,所以我肯定有200个以上。”老二满面喜色地说:“我的是老三的1.5倍,所以我肯定有100多个,这下吃不完了!”只有老三愁眉苦脸的说:“你们也不想想,我们又不是算自己的,而是算绦子总数啊!”老大点了点头说:“老三说的对,我们应该要想办法了。”老二不屑一顾地说:“这有什么难的,我的加大哥的再加三弟的,再加上去掉的100个,不就出来了么?”老三说:“那算式呢?”老二立刻卡壳了。他们三个就这样争论起来,谁也说服不了谁。
猴妈妈在一旁见他们这样,笑着说:“你们这样争论也争论不出什么来的。还是我来开导开导你们吧。你们想,5:3:2意思就是老大如果拿5份的话,老二就拿3份,老三拿2份。因为每一份的数量是一样的,所以老三的90个就是2份。这样,你们知道每份是多少了吧。”听了这些,老大反应最快,他说:“最简便的肯定是方程了。我们可以设每一份是X。2X=90 X=45 算出每一份是45后,再列算式(5+3+2)*45+100=10*45+100=550(个),最后,算出来带回了550个桃子。”老二和老三商量了一下,一起说:“我们还可以用算式的方法来算:先列式5÷2=2.5 45*2*2.5=225(个)算出老大得225个,再列式3÷2=1.5
45*2*1.5=135(个)算出老二得了135个,最后列式135+225+90+100=550(个)算出了带回了桃子550个。”猴妈妈听了它们的算式,笑着说:“你们既然都算了出来,那么剩下的100个桃子你们去分吧,还是按5:3:2分哦!”聪明的读者,你说这一百个桃子它们各能分到多少个?
3.编一个关于分数的小故事
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一天路过桃园,停下来休息。孙悟空、猪八戒见了水蜜桃口水直流。师傅说:“要吃桃子可以,不过我得先考考你们。”悟空、八戒连连点头说:“行啊,行啊。”师傅说:“有四个桃子平均分给你们两人,每人得到几个?请写下这个数字。”徒弟一听,哈哈大笑,这还不容易!提笔写了个“2”。师傅接着说:“要是把两个桃子平均分给你们两人,每人得到几个?再写下这个数。”孙悟空手快,顺手写了个“1”。师傅不紧不慢地说:“要是把一个桃子平均分给你们两人,每人得到多少?又该怎么写呢?”“半个!”“半个!”
“半个该怎么写呢?”二位徒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所措。
分数在我们中国很早就有了,最初分数的表现形式跟现在不一样。后来,印度出现了和我国相似的分数表示法。再往后,阿拉伯人发明了分数线,分数的表示法就成为现在这样了。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分母表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分子表示取了其中的几份
4.三只猴子三个桃子写一个故事
大家都知道成语朝三暮四的由来吧,讲的是一个宋国人养了几只猴子, 有一日他突然觉得猴子们的食量有些大,于是他决定减少对猴子们的食物供应,可他又担心猴子会不同意,就想了一个好办法,他对猴子们说:以后我每天早上给你 们三个桃子,晚上给你们四个桃子好不好。猴子上窜下跳非常不满。他又说:那么 我每天早上给你们四个桃子,晚上给你们三个桃子吧。猴子听了都高兴的伏在地上。
久而久之猴子们终于发觉了那宋国人的技俩,又开始胡闹起来,为首的是猴群里的猴王,其次是猴王的老婆,最后是猴王的孩子。宋国人为了平息猴子们的叛乱就拿 出仅有的17个桃子贿赂它们三个,可没想到这三只猴子闹得更厉害了。原来以猴群内部的条约,凡是意外收获的物品猴王要收总量的1/2,王后要收总量的1 /3,王子要收总量的1/9,猴子都很贪婪谁也不愿意少拿,可这17个桃子又该如何分配。
三只猴子争执不休,追打间踩坏了花园,吵醒了四邻,宋国人也是一筹莫展。一个邻居问清了事情的经过,他回到家里取来了一个桃子,对三只猴子说:这个桃子你们也拿去分了吧。宋国人连连摆手,怎么可以让你破费呢。邻居只是笑而不答。
最后三只猴子都按条约分到了自己满意的数量,而邻居也取回了自己的桃子。同学们,这里面到底有什么玄机呢?
答案:1/2+1/9+1/3=17/18
总数在17个时因为每只猴子分得的桃子不是整个数,一旦桃子被破坏无法做到平局分配,这就是纠纷的原因,而最后应该还剩下1-[(17*17)/18]个桃子,不是整数,这个稀巴烂的桃子因为不在比例之内所以归宋国人所有。
当总数为18时刚好每只猴子分的的桃子数为整数,按照比例分配后剩余一个,同样归元主人所有
其实问题在于猴子过于按照要求的比利分桃子,而宋国人是做好了给对方17个桃子全部。桃子的总数由17变到了18,每个猴子所分得的桃子数其实是增加了的,但这还在宋国人的付出范围内,所以双方都没有意见。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分桃子的故事第一题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