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签报的签报管理办法
一,为规范办公室公文办理,建立,健全层级管理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根据国家公文处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制度.
二,签报是供企业内部使用的一种工作文书形式,主要用于公司内部下级向上级请示工作,按其行文关系属上行文范围.
三,签报由标题,主送领导,正文和落款等四部分组成.
1.标题.一般为"关于**的请示".
2.主送领导.署于正文上方第一行,顶格书写.
3.正文.由请示事项,理由,请求三部分组成,要求一文一事,并尽可能简洁,准确,明白地将请示事项表达清楚,结尾用语一般用"以上请示妥否,请批示"等字样.
4.落款.写上科室名称,同时由拟稿人及其科室负责人签署姓名并注明日期.
四,签报应按以下规定的程序办理:
1.签报拟稿人按签报规范格式将签报打印在签报审批单上,其所在科室负责人核稿无误后署名,若签报中涉及有依据性文件资料时,应将所涉文件资料按签报提及顺序附在签报审批单后.
2.当签报事项涉及其他部门职权范围时,签报拟稿科室要分别与这些部门进行协商,并将签报审批单送这些部门进行审核,由这些部门负责人会签.
3.当会签部门有不同意见时,应将不同意见签在签报审批单上,待所有会签部门会签完毕后,该签报审批单应返回签报拟稿科室.
4.当签报拟稿科室全部或部分同意会签部门意见时,修改签报;当签报拟稿科室全部或部分不同意会签部门意见时,应有针对性地提出不同意的理由,并将其拟写成"说明",另纸附在签报审批单后.
5.签报主送领导为分管领导的,签报审批单送分管领导批示;签报主送领导的,签报审批单送分管领导签署意见.
6.签报主送领导或分管领导认为签报需要送主领导批示的,签报审批单送主要领导批示.
7.办公室将经领导批示过的签报审批单制作复印件后,将签报审批单原件送签批事项主办科室,同时按督办工作的要求,做好签批事项的督办,并及时将督办情况反馈给领导.
8.签批事项主办科室严格按领导的批示认真办理所涉事项.
9.当办理签批事项过程中涉及资金支付时,应按下列规定处理:⑴符合现有财务制度的要求;⑵办理报账审批手续时,应附相关签报审批单复印件;⑶签报审批单复印件作为资金支付的原始凭证附件,并在复印件上注明原件所在.
10.主办科室完成签批事项后,将签报审批单原件送办公室按有关规定立卷,归档.五,签报审批单由各科室自行编号,编号方法统一为"*签[*]*号",其中第一个"*"为科室简称,第二个"*"为完整年份,第三个"*"为顺序号.六,本制度从印发之日起实行.
2.公文函怎么写
公函
由标题+发文字号+主送机关+正文+落款五部分组成。
(便函:受文机关名称+正文+落款)
(1)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事宜、文种组成,如:xx公司关于是否举办楼宇自动化培训班的函。也可以用省略式标题,如:关于举办楼宇自动化培训班的函。
(2)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号和顺号组成,如xxxx办函﹝2014﹞6号;
(3)主送机关:另起一行顶格书写;
(4)正文:开头(简单说明发函缘由,要询问或答复的问题)+主体(具体事项及要求)+结尾(结语:为盼、为要、为荷、此致)(特此函达、特此函复)
公函写作要点:
(1)注意商洽性,语气平和,措辞不可太强硬;
(2)叙事要简洁明了;
(3)内容要具体而有针对性。
3.公文写作格式怎么写
上行文亦即向**报送的请示或报告。其文头在眉首区要留出供**领导批示签署意见的空白区,因此眉首区比一般公文为大。这种格式要求在一般公文格式的眉首区整体往下移55mm,以保证发文机关名称与版心上边沿距离80mm。 由于上行文要由行文机关负责人签名,签名位置与发文字号在同一水平线上,为此发文机关的字号就不能放在正中位置,应左移至版心左边缘空一个字位置标识。负责人及其签名在版心右边缘空一个字位置标识。签发人姓名应用3#楷体。签发人与签发人姓名之间用冒号分隔。如上行文或下行文中有几个单位联合行文,则其格式与上、下行文格式相同,同是在发文机关名称栏应把多个机关名称顺序列上,后加文件二字,居中摆放。如联合行文单位过多,则要注意保证第一页有正文,如保证不了就只好缩小发文机关名称的字号。在联合行文时主办机关应列在第一位。单位领导人签名在联合行文时与机关名称排列一致。这时红色反线下移。 多个单位联合行文,其发文字号只有一个,也就是主办单位的发文字号。 下行文联合行文不需标识签发人和签发人姓名,因此其发文字号应列在中间。
平行文、下行文保证发文机关名称与版心上边沿距离25mm±1mm。
4.公文阅办单拟办意见怎么写
1、如果是重要的文件,并且需要很多部门配合的文件,不太清楚属哪些部门牵头,拟办意见一般是:请**领导阅示。
2、如果是要求办理的文件,就是知道什么部门办理,而且你部门就可直接提出拟办意见,不需要领导批示的,一般是:请**部门负责办理。或者请**部门负责牵头,请**部门负责**,**部门负责**,拟在什么时间前召开**会议。
3、如果只用阅知、学习文件,例如一些制度、政策、法规,那拟办意见,就是请**领导,**部门传阅。
总之,写拟办意见前,必须详读一下文件,判别一下文件内容是属于需要办理还是阅知的文件,文件规定的性质,再来拟办理意见。
5.行政公文怎么写
公文格式
第九条 公文一般由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
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页码等组成。
(一)份号。公文印制份数的顺序号。涉密公文应当标注份号。
(二)密级和保密期限。公文的秘密等级和保密的期限。
涉密公文应当根据涉密程度分别标注“绝密”“机密”“秘密”和保密期限。
(三)紧急程度。公文送达和办理的时限要求。根据紧急程度,紧急公文应当分别标注“特急”“加急”,电报应当分别标注“特提”“特急”“加急”“平急”。
(四)发文机关标志。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组成,也可以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联合行文时,发文机关标志可以并用联合发文机关名称,也可以单独用主办机关名称。
(五)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发文顺序号组成。联合行文时,使用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
(六)签发人。上行文应当标注签发人姓名。
(七)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
(八)主送机关。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应当使用机关全称、规范化简称或者同类型机关统称。
(九)正文。公文的主体,用来表述公文的内容。
(十)附件说明。公文附件的顺序号和名称。
(十一)发文机关署名。署发文机关全称__________或者规范化简称。
(十二)成文日期。署会议通过或者发文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联合行文时,署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
(十三)印章。公文中有发文机关署名的,应当加盖发文机关印章,并与署名机关相符。有特定发文机关标志的普发性公文和电报可以不加盖印章。
(十四)附注。公文印发传达范围等需要说明的事项。
(十五)附件。公文正文的说明、补充或者参考资料。
(十六)抄送机关。除主送机关外需要执行或者知晓公文内容的其他机关,应当使用机关全称、规范化简称或者同类型机关统称。
(十七)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公文的送印机关和送印日期。
(十八)页码。公文页数顺序号。
第十条 公文的版式按照《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执行。
第十一条 公文使用的汉字、数字、外文字符、计量单位和标点符号等,按照有关国家标准和规定执行。民族自治地方的公文,可以并用汉字和当地通用的少数民族文字。
第十二条 公文用纸幅面采用国际标准A4 型。特殊形式的公文用纸幅面,根据实际需要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