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敏捷开发需要写测试用例吗
●测试用例编号
◇规则:编号具有唯一性、易识别性,由数字和字符组合成的字符串
◇约定:
系统测试用例:产品编号-ST-系统测试项名-系统测试子项名-XXX
集成测试用例:产品编号-IT-集成测试项名-集成测试子项名-XXX
单元测试用例:产品编号-UT-单元测试项名-单元测试子项名-XXX
●测试项目
◇规则:当前测试用例所属测试大类、被测需求、被测模块、被测单元等
◇约定:
系统测试用例测试项目:软件需求项如:测试手机在没有SIM卡的情况下,可以拨打紧急电话
集成测试用例测试项目:集成后的模块名或接口名如:测试模块A提供的文件接口
单元测试用例测试项目:被测试的函数名如:测试函数intReadFile(char*pszFileName)
●测试标题
规则:测试用例的概括简单的描述用例的出发点、关注点,原则上不能重复。
●重要级别
规则
高:保证系统基本功能、核心业务、重要特性、实际使用频率高的测试用例;
中:重要程度介于高和低之间的测试用例;
低:实际使用频率不高、对系统业务功能影响不大的模块或功能的测试用例。
●预置条件
规则:执行当前测试用例需要的前提条件,是后续步骤的先决条件
●输入
规则:用例执行过程中需要加工的外部信息,输入、文件、数据库等
●操作步骤
规则:执行当前测试用例需要经过的操作步骤,保证操作步骤的完整性。
●预期输出
规则:当前测试用例的预期输出结果,包括返回值的内容、界面的响应结果、输出结果的规则符合度等
2.怎么做敏捷测试人员
1、敏捷测试人员的定义
我们这样定义敏捷测试人员:专业的测试人员,适应变化,与技术人员和业务人员展开良好协作,并理解利用测试记录需求和驱动开发的思想。敏捷测试人员往往具有优秀的技术能力,知道如何与他人合作以实现自动化测试,同时也擅长探索性测试。他们希望了解客户在做什么,以此更好地理解客户的软件需求。
谁是敏捷测试人员?她是驱动敏捷测试的团队成员。我们知道许多敏捷测试人员刚开始的时候在从事其他工作。开发人员可能会爱上测试而超越单元测试的范畴。习惯以敏捷方式工作的探索型测试人员也会被敏捷团队吸引。其他角色的专业人士,比如业务或者功能分析师,也可能具有同样的特质并做同样的工作。
技能很重要,但态度更值得关注。Janet总是说:“如果态度不好,那么技能则一无是处”。既然我们要为敏捷团队招募大量的测试人员,那么必须慎重考虑这一点,并与敏捷社区的其他朋友进行相关讨论。测试人员往往可以总览全局。他们更多时候是以客户的角度看待应用程序,这意味着他们一般以客户为中心。
2、敏捷测试思想
如何使一个团队变得“敏捷”?对我们而言,敏捷团队持续关注如何最出色地工作并发布最优秀的产品。根据我们的经验,这需要大量的训练、学习、时间、实验和协同工作。这并不适合所有人,但是对那些希望自己团队充满活力并关注持续改进的人来说非常适合。
成功的项目总是因为优秀的人才完成了出色的工作。在敏捷团队中做一名成功的测试人员所需要的特质可能与在任何团队做一名高水平的测试人员所需要的相同。
敏捷测试人员不会把自己看作是质量管理办公室的主管以保护客户避免受到缺陷代码的伤害。她会乐于收集和分享信息,与客户或者产品负责人协作以帮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需求,从而得到他们需要的功能,同时向所有人提供项目进展的反馈。
3.如何用敏捷方法做测试
敏捷测试应该是适应敏捷方法而采用的新的测试流程、方法和实践,对传统的测试流程有所剪裁,有所不同的侧重,例如减少测试计划、测试用例设计等工作的比重,增加与产品设计人员、开发人员的交流和协作。在敏捷测试流程中,参与单元测试,关注持续迭代的新功能,针对这些新功能进行足够的验收测试,而对原有功能的回归测试则依赖于自动化测试。由于敏捷方法中迭代周期短,测试人员尽早开始测试,包括及时对需求、开发设计的评审,更重要的是能够及时、持续的对产品质量进行反馈。
在敏捷方法中,需求变化比较快、产品开发周期很短,我们目前采用四周时间,也就是每个月发布一个新版本。开发周期短,功能不断累加,给测试带来很大的挑战,测试流程要做相应的调整。
在对新功能进行app功能测试和回归测试策略上,测试任务简单地可分为新功能测试和回归测试。在敏捷方法中,针对这两部分的测试建立相应的策略,加上自动化测试,以提高测试的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质量风险。
TestBird - 手游和App自动化测试
4.敏捷项目测试应该怎么做
1、敏捷测试人员的定义 我们这样定义敏捷测试人员:专业的测试人员,适应变化,与技术人员和业务人员展开良好协作,并理解利用测试记录需求和驱动开发的思想。
敏捷测试人员往往具有优秀的技术能力,知道如何与他人合作以实现自动化测试,同时也擅长探索性测试。他们希望了解客户在做什么,以此更好地理解客户的软件需求。
谁是敏捷测试人员?她是驱动敏捷测试的团队成员。我们知道许多敏捷测试人员刚开始的时候在从事其他工作。
开发人员可能会爱上测试而超越单元测试的范畴。习惯以敏捷方式工作的探索型测试人员也会被敏捷团队吸引。
其他角色的专业人士,比如业务或者功能分析师,也可能具有同样的特质并做同样的工作。 技能很重要,但态度更值得关注。
Janet总是说:“如果态度不好,那么技能则一无是处”。既然我们要为敏捷团队招募大量的测试人员,那么必须慎重考虑这一点,并与敏捷社区的其他朋友进行相关讨论。
测试人员往往可以总览全局。他们更多时候是以客户的角度看待应用程序,这意味着他们一般以客户为中心。
2、敏捷测试思想 如何使一个团队变得“敏捷”?对我们而言,敏捷团队持续关注如何最出色地工作并发布最优秀的产品。根据我们的经验,这需要大量的训练、学习、时间、实验和协同工作。
这并不适合所有人,但是对那些希望自己团队充满活力并关注持续改进的人来说非常适合。 成功的项目总是因为优秀的人才完成了出色的工作。
在敏捷团队中做一名成功的测试人员所需要的特质可能与在任何团队做一名高水平的测试人员所需要的相同。 敏捷测试人员不会把自己看作是质量管理办公室的主管以保护客户避免受到缺陷代码的伤害。
她会乐于收集和分享信息,与客户或者产品负责人协作以帮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需求,从而得到他们需要的功能,同时向所有人提供项目进展的反馈。
5.如何写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设计和执行是测试工作的核心,也是工作量最大的任务之一。
测试用例(Test Case)目前没有经典的定义。比较通常的说法是:指对一项特定的软件产品进行测试任务的描述,体现测试方案、方法、技术和策略。内容包括测试目标、测试环境、输入数据、测试步骤、预期结果、测试脚本等,并形成文档。
测试用例编写准备
1
从配置管理员处申请软件配置:《需求规格说明书》和《设计说明书》;
2
根据需求规格说明书和设计说明书,详细理解用户的真正需求,并且对软件所实现的功能已经准确理解,然后着手制订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制定的原则
1测试用例要包括欲测试的功能、应输入的数据和预期的输出结果。
2测试数据应该选用少量、高效的测试数据进行尽可能完备的测试。
用例覆盖
1正确性测试:输入用户实际数据以验证系统是满足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要求;测试用 例中的测试点应首先保证要至少覆盖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的各项功能,并且正常。
2容错性(健壮性)测试:程序能够接收正确数据输入并且产生正确(预期)的输出, 输入非法数据(非法类型、不符合要求的数据、溢出数据等),程序应能给出提示 并进行相应处理。把自己想象成一名对产品操作一点也不懂的客户,在进行任意操作。
3完整(安全)性测试:对未经授权的人使用软件系统或数据的企图,系统能够控制的程度,程序的数据处理能够保持外部信息(数据库或文件)的完整。
4接口间测试:测试各个模块相互间的协调和通信情况,数据输入输出的一致性和正确性。
5压力测试:输入10条记录运行各个功能,输入30条记录运行,输入50条记录进行测试。
6性能:完成预定的功能,系统的运行时间(主要是针对数据库而言)。
7可理解(操作)性:理解和使用该系统的难易程度(界面友好性)。
8可移植性:在不同操作系统及硬件配置情况下的运行性。
测试方法
1边界值分析法:确定边界情况(刚好等于、稍小于和稍大于和刚刚大于等价类边界值),针对我们的系统在测试过程中主要输入一些合法数据/非法数据,主要在边界值附近选取。
2等价划分:将所有可能的输入数据(有效的和无效的)划分成若干个等价类。
3错误推测:主要是根据测试经验和直觉,参照以往的软件系统出现错误之处。
测试用例的填写
1一个软件系统或项目共用一套完整的测试用例,整个系统测试过程测试完毕,将实际测试结果填写到测试用例中,操作步骤应尽可能的详细,测试结论是指最终的测试结果(结论为:通过或不通过)。
6.什么是敏捷测试
什么是敏捷测试
首先敏捷测试(Agile
testing)是测试的一种,原有测试定义中通过执行被测系统发现问题,通过测试这种活动能够提供对被测系统提供度量等概念还是适用的。
敏捷测试是遵循敏捷宣言的一种测试实践:
1、强调从客户的角度,即是从使用系统的用户的角度,来测试系统。
2、重点关注持续迭代的测试新开发的功能,而不再强调传统测试过程中严格的测试阶段。
3、建议尽早开始测试,一旦系统某个层面可测,比如提供了模块功能,就要开始模块层面的单元测试,同时随着测试深入,持续进行回归测试保证之前测试过内容的正确性。
敏捷开发的最大特点是高度迭代,有周期性,并且能够及时、持续地响应客户的频繁反馈。敏捷测试即是不断修正质量指标,正确建立测试策略,确认客户的有效需求得以圆满实现和确保整个生产的过程安全的、及时的发布最终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