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首自由体诗歌,内容不限,
指甲上盛开的玫瑰
半斤小糊涂仙下肚
醉了我
迷了你
眼前浮现出朵朵玫瑰
只见那朵朵玫瑰
在指尖盛开
怎么会这样
怎么会这样呢
只见指尖上渗出红红的液体
那红红的液体
不就是
不就是玫瑰的魂魄吗
早知如此
就不该相见
屏前的情深似海
怎敌那现实的冲击
与其这样
如履薄冰般
道不如像一阵风儿似的
来无踪
去无影
漫漫的人生路啊
怎容下
这指尖上盛开的玫瑰啊
2.自由诗怎么写
自由诗,
19世纪末20世纪初
源于欧洲。
其诗体结构自由,
段数与行数以及字数
没有一定规格,
语言有自然节奏而无需押韵。
我国“五四”以来的诗歌
也流行这种诗体。
自由诗又称新诗,
这是相对旧体诗而言的。
它在章节、音步、押韵等方面
都比较自由、灵活,
没有格律诗
那样严格、固定的限制和约束。
以白话加入诗行。
尤其是提倡
以接近大众口语的
简洁亲切的
俗字俗语
取代文言文字。
代表作品
郭沫若
------------
《女神》
《星空》
《瓶》
--------------
艾青
《大堰河——我的保姆》
------------------------
3.以成长为主题的自由体诗歌
『花开正好』表几句情话吧,为那一次次美好时光优雅,风流倜傥亦是风标关于喜欢是怎样的东西,我不知道在你之前,喝酒看日出活的潦草听说金沙万里挑一,希望甚缈适逢年方廿九,你也花开正好这个夏天促使我奔跑,跌倒还笑深闺不知,一朝喜相逢,无药可救你神一样的存在,梦里花开多少人有美丑,花有荣枯,此为常调我不解,你布鞋拖沓竟也慵懒曼妙长发拂面令我心生柔软,如浪抚沙雕谁愿听闻炊烟袅袅,家常便饭太老套但见你笑容可掬,秀色饮珍肴鉴于你一个牢骚,可赐我贫瘠富饶或许你过客匆匆,路人眼里或仙或妖我也懂慧极必伤情深不寿,君子所好但我仍耿耿于怀,杖敲夕阳,独自终老。
4.如何区分现代诗歌与自由体诗歌
现代诗歌是五四运动以来的诗歌。
中国现代诗歌主要指新体诗。其特点是用白话语言写作,表现科学、民主的新的时代内容,打破旧诗词格律的束缚,形式上灵活自由。
自由体诗歌是现代中国新诗的一种主要形式。作为“五四”文学革命的一项成果﹐与当时内容的革命性变化密切联系在一起﹐诗歌的形式也从中国旧体诗的僵硬格律中获得解放。
运用现代白话写作﹐不拘泥於外在的韵律和音节等﹐诗体不受任何框式的束缚﹐段﹑行和字数都不固定﹐这就是新文学运\动中最初出现的自由诗的雏型。因此﹐虽称自由诗为一种形式﹐但它又并无特定的诗形﹐而是这一类自由体诗的统称。
5.自由体的诗歌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 祖国啊!
我是贫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 祖国啊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窝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 祖国啊
我是你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6.自由体诗歌与格律诗的比较
浅析古诗中古体诗和格律诗的区别 根据诗歌押韵的规律,古诗可以分为格律诗和非格律诗两种,非格律诗也称古体,古风.格律诗也称为近体诗或近体。
所谓韵,指汉语拼音中的韵母。一个汉字有声母和韵母,韵母相同的字叫同韵字,凡同韵的字都可以押韵。
押韵就是把同韵的字放在不同句子的末尾,所以韵又叫“韵脚”。 近体诗的范围近体是隋唐人对于当时诗的格律化的一种称法。
是相对于以前没有格律的古体而言的一个概念,所以又叫格律诗。近体诗一般来讲,分为绝体(五绝,七绝),律体(五律,七律,排律)两大类。
排律是五七律的推演,铺排而成的。 近体诗的基本特点近体诗又叫格律诗。
那它的基本特点当然就在它的格律性方面。何谓格律?格,就是体格,律,就是规律。
意思就是说,格律诗,是有其本身的体格和规律的,就象一个完整的人一样,人之所以立身为人,是因为人有其完整的体格,也就是外在的身体;同时,人必须有他的脾气,也即个性,是区别于其他物类的根本。人,不具备体格,则无以为人;人,不具备人的完整的体格,只能称之为残人;人,不具备独有的个性,那就不能称之为独立的人。
格律诗,也是这样。体格是外在的形式,而规律则是内在的精华。
那么,什么是格律诗的体格和规律呢? 格律诗的体格,就是外在的形式。格律诗的体格是完全区别于古体诗的。
正如人要具备什么样的体格才能是人呢?很显然,就是人的外在身体物质,头,四肢,躯干,内脏等等,不一而足。格律诗的体格,基本上讲,是由平仄,声韵,律句,粘对,字数等所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架构。
格律诗是有规律可循的。诗的规律,一般而言有句式,对偶,结构与写法,意境等方面。
那么什么叫格律诗呢?格律诗是在字数、韵脚、声调、对仗各方面都有许多讲究的诗。它规定诗有定句,句有定字,字讲平仄,严格压韵,而且律诗的中两联要对仗等。
它是根据汉语一字一音,音讲声调的特点和诗歌对音乐美、形式美、精炼美的特殊要求而产生的,所以具有相当强的生命力而流转不息。 格律诗分为绝句和律诗,都分五言和七言,律诗还有排律。
那种以为绝句就是律诗的分割的观点应该说是不正确的,绝句产生在律诗之前,绝句产生的时候格律诗还没有完全定型,故而还有不合律的古绝存在,如床前明月光。格律诗的定字定句要求大家大体都知道,值得一提的是律诗的中间两联一定要对仗。
韵脚方面格律诗多以平韵为主,起首一句可压韵也可不压韵,其他的单句尾字讲究平仄,一定要与韵脚的平仄相反。那么最难的,应该就是句中字的平仄问题了。
关于格律诗的创作,王永义先生编了个歌谣,可供参考: 格律不难记,二四六分明。首句仄平仄,或为平仄平。
上下句要对,邻句粘即成。四字防孤平,末防三连同。
七绝重一遍,七律也就成。双末押平韵,单末多仄声。
七言去两字,五言不费功。起收式怎知?首句二末定。
大体意思是:近体诗的格律不难记住,每句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一定要符合。第一句的第二四六字应该是仄平仄,或者是平仄平。
上句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与下句第二四六字的平仄要对立,邻句,就是第一联的末句和第二联的首句,第二四六字的平仄要相同。七言第四个字一定要防止出现孤平,它自己是平音而左邻右舍都是仄音就叫孤平,每句末三个字应防止全平或全仄。
确定了绝句格律的步骤,再重复一遍就成了律诗的格律。律诗双句末一字都是平声,押一个韵,单句末一字多数是仄声。
七言诗的格律去掉前面两个字,注意,此时第四字应为第二字,就成了五言诗的格律了。一首格律诗是平起还是仄起,是平收还是仄收,都要看第一句第二字和该句末一字。
总之,格律诗的特点就是有严谨的格律。 格律诗从句式上说有五言、七言之分;从篇幅上说有律诗、绝句两种。
律诗分五律、七律两种。全诗共四联,头两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
中间两联要求对仗。二、四、六、八句尾要押韵,通常押平声韵。
什么叫古体诗呢?(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是古代的自由诗.相对于格律诗(又称今体诗,近体诗)而言它是一种不讲究格律的诗体.总的艺术要求以“吐言天拔,出于自然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无拘无束,直抒胸臆见长”。可任人自由发挥是其最大优点。
古体诗又称为古诗、古风、往体,是指唐代近体诗形成以前的各种诗歌体裁和唐代以后文人的仿古诗作。它是一种不拘句式、不限篇幅、不论平仄、不求粘对、不讲对仗、用韵自由灵活、句数可单可双,一切以表情达意需要为主旨的传统诗体。
按体名分类,包括先秦的《诗经》、《楚辞》,两汉的《乐府》,以及后来的“古绝”、“古风”等;按每句字数分类,一般为五言、七言、杂言,亦包括三言、四言、六言。因其没有固定的格律限制,创作的空间与自由度较大。
古体诗的分类: (一)四言诗。系指通篇皆四字为一句的诗,它是我国古代最早形成的一种诗体。
四言诗萌芽于原始社会,盛行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其作品以《诗经》为代表,它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和特殊功绩。四言诗除了语言的精炼准确外,在赋、比、兴的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