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所见》改写成故事怎么写
在一个赤日炎炎,像个蒸笼似的夏天,一个穿着红背心,头上扎着几根辫子样子七八岁的牧童,正赶着一只强壮的黄牛,慢悠悠地走向一条小河边吃草。
他在黄牛背上唱着牧歌,震动了森林的每一处角落,他的歌声在森林上空回荡,久久不能散去
他唱起牧歌“青青河边草,牛儿忘不了,要想吃边草,必须过河了。
忽然,牧童停住了唱歌,坐在黄牛背上一动不动,原来,牧童看见了一只蝉想去把那只蝉抓回去,这时牧童慢慢把黄牛赶到河边吃草,他慢慢走过去,仔细一看,这只蝉的个头很大,牧童想:‘如果把这只蝉抓回去,和我的小伙伴比一下特别是那个住在我隔壁家的王二,称自己什么"常胜将军"这次回去一定给他好看。可是这是蝉飞到了一棵很大的树上。牧童怎么够也抓不着,于是牧童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把黄牛赶到树下,他慢慢爬上黄牛的背上踮起脚尖。突然,猛地一捂,终于抓到了那只蝉。
他连忙做了一个简单的小笼子,把那只蝉放在笼子咯,等黄牛吃完草,赶着黄牛唱着刚才没唱完的歌,高高兴兴地回了家。
2.自己所见的一件小事300字
从小,我都在关爱中长大,总觉得别人给予我的爱是理所当然的。
只有这样才觉得幸福并且快乐。经历了一件真实而微不足道的事,使我懂得了“施乐于爱”的道理。
在八岁那年,一个星期天晚上。天气很炎热,我象往常一样带一瓶水和一些饼干,到星湖公园乘凉。
那里已有小朋友在嬉戏玩耍,年轻的叔叔阿姨在交头接语,老人们在聚精会神着听潮剧。有一位老奶奶也坐在那里,我紧挨着她坐下,拿着矿泉水正准备喝时,无意中“扫”了她一眼,刚好与她相望,发现她嘴角动了一下,看着我手中的饼干,好象很饿的样子。
于是,我把饼干递给她,她欣然地接受了,并报以“天使”般的微笑。她的笑容是那么可爱、温暖,那种发自内心的微笑,使我的内心世界在那刹那间仿佛也充满阳光。
这时,一阵微风拂过,我的身心感到舒畅极了。我又把矿泉水递给了她,她用颤抖的手接走了,轻轻地说了声“谢谢!”露出了感激的神色。
我心里像喝了蜜似的。忽然间能够理解和回味妈妈常说的那一句“施乐于爱”的道理。
我回到了家里,妈妈惊奇地问:“孩子,什么事令你笑容满面?”我把刚才的事陈述给妈妈听。“好孩子,只有你付出了,一定能得到回报,哪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
妈妈笑着说。那一夜,我做了个好梦。
这件事,到现在还记忆犹新,是一件让我终身受益而难忘的事。
3.古诗《所见》怎么写
《所见》清代: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释义: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扩展资料:
诗人在旅途的路上看见一个牧童骑着牛,唱着歌,忽然听到蝉的叫声,于是停住歌声跳下牛背,准备捕捉蝉。这一幕触发了诗人的诗兴,就写下了这一首“所见”。
这首诗的第一句平平而起,不着痕迹。第二句调子突然高昂,旋律突然加快,从而形成一个高潮。一二句描写了小牧童的天真活泼、悠然自得的可爱模样和他的愉快心情,“骑”字直接写出了牧童的姿势,“振”字则间接点出他的心情。
通过“骑”和“振”两个动词,把牧童那种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心情和盘托了出来。他几乎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之中,简直不知道世间还有“忧愁”二字。正因为心中欢乐,才不禁引吭高歌,甚至于遏行云,“振林樾”。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所见 (袁枚的诗)
4.所见写成文章怎么写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日,我怀着愉快的心情和妈妈一起去商场买东西
去商场要坐107路公交车。我们在站台上等了好一会,公交车总算来啦!我交了钱后飞快的跑上车。今天乘车的人可真多呀!只剩下3个座位了,我、妈妈、和一位小妹妹坐上了空座位。
我一边坐车,一边想:“我们的城市可真美啊!”正当我望着窗外的美景时,车又到站了。 这次没有人上车,倒是有一位白穿耿扁际壮宦憋为铂力发苍苍的老奶奶上了车。老奶奶满头白发,看上去有60多岁了,老奶奶一手提着一包蔬菜,一手拄着一根拐杖,一摇一晃的上了车。可是车上已经没有空座位了。我犹豫不决,到底是让座还是不让座呢?如果让座的话,我就要一直站着了,但如果不让座的话,老奶奶就要一直站着了。正当我思考的时候,一个悦耳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路,只见一个小妹妹从座位上站起身来说:“老奶奶,您坐吧!”老奶奶感激的说:“谢谢你啊,小朋友。”“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小妹妹的脸上浮起了一丝笑容,老奶奶那慈祥的脸上也浮现了感激的笑容。乘客们都像小妹妹投向了赞许的眼神。我的脸却发烧起来,我和小妹妹同样都是少先队员,小妹妹还比我小,而她却主动让座给老奶奶,我这个高年级学生实在感到很羞愧。但是,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关爱、这样,我们彼此的心里都会感到甜蜜和温暖
5.选择自己所见所闻的事一件小事作文怎么写
盼望已久的国庆节终于来到了,我和妈妈早就约好了,在这放假七天里要好好玩玩。
这几天秋高气爽,桂花的清香弥漫了整条大街,大街小巷挂满了大红灯笼,五星红旗高高飘扬着,给大街增添了浓浓的节日气氛,人们不约而同地涌上街头,商场和超市都被装饰一新,琳琅满目的商品令人目不暇接,还纷纷推出了特价活动,人们争先恐后的购买自己需要的物品,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节日的喜气,还不停地说:“国庆节买东西可真合算。”公园里人山人海,人们尽情享受国庆带来的快乐!
夜幕降临,华灯初放,大街上透露着舟山特有的魅丽。五颜六色的霓虹灯把大街打扮的灯火辉煌,瑰丽无比,有些人三五成群地来到海滩悠闲的散步,吹海风。
我带着愉快的心情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盼望着下一个国庆节快快到来。
6.星期天去玩所见的事情,怎么写,怎么写题目五年级的
上了两天的课,想不到又是周末了,可把我开心坏了。
星期天天气有点凉爽,我们一家回到诸暨老家东白湖去玩。沿着蜿蜒的盘山公路,我们终于来到了奶奶家。
奶奶亲热地抱抱我,说很想念我,我也笑着对奶奶说我很想念她。 接下来,我们带好工具上山挖笋去。
爸爸是个侦察员,发现有笋,大喊一声,我和妈妈就赶过去帮忙。只见妈妈用小铲子把笋旁边的泥土弄松,然后小心翼翼地挖出笋来,可爱的小笋穿了一层又一层厚厚的外套,被挖出来的底部露出了白白的“小脚”,鲜嫩极了。
然后爸爸发现并挖出3颗又高又壮的笋,我抱也抱不动。妈妈则在旁边掘小笋,叫我去壳给小鸡吃小鸡看都不看,不爱吃。
我突发奇想扔小树叶给小鸡,它们争着抢着来吃树叶,呵呵,真是有趣淘气的小鸡。 下午我们来到茶山采茶叶。
茶树整齐地站在山冈上,像一排排整装待发的士兵。妈妈说采茶要拣中间的嫩芽,于是,我和妈妈比赛谁采得快。
只见妈妈指尖灵活地穿梭在茶树间,而我却笨拙地半天摘不下一片嫩芽来,可把我急坏了。最后,外婆把我们采下来的新鲜茶叶放进大锅炒,外婆好勇敢,竟用手在大锅里翻炒茶叶,等茶叶由嫩绿变成墨绿,并散发出诱人的香味时就好了。
我迫不及待地泡上了一杯,太好喝了,我竖起了大拇指。最后我还古灵精怪地趁奶奶不注意,用旺仔牛奶泡茶,呵呵,甜甜的味道更好了! 啊,真是别样的星期天哦。
7.所见写的是什么内容
所见
【清】 袁 枚
牧童⑴骑黄牛,
歌声振⑵林樾⑶。
意欲⑷捕⑸鸣⑹蝉,
忽然闭口立。
【注释】
⑴ 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⑵ 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⑶ 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
⑷ 欲:想要。
⑸ 捕:捉。
⑹ 鸣:叫。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题解】
袁牧(1719~1798),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清代诗人。著有《小仓山房文集》与《随园诗话》等。“所见”,即诗人偶然看到的一幅生活画面。
【朗诵指导】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赏析】
野外林**上,一位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缓缓而来。也不知有什么开心事儿,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响,整个树木全给他惊动了。
忽然,歌声停下来,小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紧闭,两眼凝望着高高的树梢。“知了,知了,知了……”树上,一只蝉儿也在扯开嗓门,自鸣得意地唱呢。正是它把小牧童吸引住了,他真想将蝉儿捉一手呢!
这情景,全被诗人看在眼里,写进诗中。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多么专注啊!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厅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思考
8.要求写自已所见所闻的—件事250字
期盼已久的暑假终于到来了,其中让我难忘的是那个乞丐。
记得那是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跟着妈妈去街上。在去的路上,我看到了一个乞丐,他没有双臂,缺了一条腿,身上穿着一件又脏又破的衣服,面前放着一口破破烂烂的碗,身上散发着难闻的气味。他看见行人就说:“行行好吧!大伯、大妈给块钱吧!”我见他已经40多岁了,破碗里只有几块一元、五角、一角的硬币,几张面值五元钞票。大街上虽然人来人往,但是,没有几个人对他伸出援助之手。
这时,一个大人走了过来,对这个乞丐视而不见,乞丐在他面前苦苦哀求,却被这个大人一脚踢出了三四米,还骂道:“你这个死乞丐,有病啊!”乞丐痛得一句话也说不出,那人还向乞丐吐了几口口水。
过了一会儿,一个小男孩拉着妈妈的手蹦蹦跳跳地过来了,他也看到了这个乞丐,只见他沉思了一会儿。突然,他向自己的妈妈要了几块钱,跑过来,把钱扔到片的碗里,乞丐高兴地对那个小男孩说了声:“谢谢你了!”
我看着小男孩渐渐远去的身影,明白了,那个大人是那么的自私,只顾自己,不顾别人,连小孩子都不如。原来随着时间的流逝,年龄的增长,人的心会变得冷漠。
我们应该时刻保持一颗童心,一颗纯真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