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学绘本阅读心得怎么写
今天,河南省实验分园大河春天幼儿园来我们学校参观。家长们希望能进入小学课堂体验一年级的小学生活。这次每个班要进40多个孩子,上什么样的课能让这40多个孩子和我们班28个孩子一起来学习呢。我选择了一节数学绘本课,读汉声数学《数是怎样来的》。这本书会让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收获,甚至会让老师也有所思考。
这本书先介绍数是怎么来的,数来源于数东西。生产力的发展让人们渐渐需要数清楚一些东西。所以生活中到处都离不开数。原始部落的人认为数自己的牛不吉利,就用一些小石子代替牛来数数。用石子或别的东西代替自己想数的东西,这就是数学上的“配对”。书上用数牛这个故事介绍了数学上“一一对应”的思想。了解了“同样多”“多一些”和“少一些”。我同时为孩子们介绍了数学符号“= ”。
我们通过玩一个游戏“抢椅子”来体会在游戏中“配对”的重要性。一个孩子说:“如果椅子和人一样多久不用抢了,游戏不好玩。如果椅子比人少就需要抢,我就会感到有点激动。这个游戏就好玩了。”
最后一部分介绍这些数是怎么命名的。比如:世界上有些地方的语言中“2”就和“耳”或者“眼睛”读音接近。(果然,“耳”和2发音接近,英语的眼睛读音和2和接近。)这可能就是因为在遥远的古代,人们在说2的时候,用自己的耳朵或者眼睛来指代。这里特别介绍了“5”,有一些民族的文字中5和”手“是同一个词。早期美国西部的印第安人画5个手指头和一棵树,意思就是说有5棵树。同时还渗透了“二进制”、“五进制”和“十进制”的计数方法。
下课时,我鼓励幼儿园的小朋友用好自己的手帮助数数。经常数一数手指头,用手指头代替东西来数自己想数的东西。这对小朋友学数学有很大的帮助。
“汉声数学”是一套非常好的数学绘本,读绘本会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收获。
2.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绘本如何制作
想一些数学故事,比如说,圆规的由来,数字的发明,阿拉伯数字,关于数学的都可以,图文并茂,做的跟绘本差不多就可以了
大脸猫和蓝皮鼠都认为自己跑得快.
大脸猫说:“我腿长,步子大,一步顶你两步,我跑得一定比你快!”
蓝皮鼠不甘示弱地说:“我虽然腿短,但是步子迈得快,你刚迈出一步,我三步都迈出去了,我跑得肯定比你快!”
它们两个争论半天,谁也不服气,只好实地比试一下.
刚好一个工地上画了三个半圆(一个大的半圆,两个小的半圆;已知大的半圆的直径是小的半圆的直径的二倍).
大脸猫指着半圆说:“沿着这个大半圆可以从甲跑到乙,沿着这两个小的半圆也可以从甲跑到乙.两条道路你挑吧.”
蓝皮鼠挑选了两个小半圆连接成的道路.他们两个在甲处站好,一声令下,各自沿着自己选择的道路飞快地跑着.
大脸猫腿长步大,蓝皮鼠步小轻快.说也奇怪,他们两个不先不后同时到达了乙处.他们尽管谁也不服气,可是谁也说不出什么来.这两条道路哪个长呢?
其实是一样长.如果把两个小半圆改成三个小半圆、四个小半圆……一百个小半圆呢,大半圆的周长和这些小半圆的周长之和仍然相等吗?
回答是肯定的.从计算圆周长的公式上很容易看到这个结论,不信你就动手算算.
3.怎样读数学绘本
数学绘本的情境提供了儿童贴近生活经验的场景,儿童会体会到生活中有很多有用和有趣的数学,这样数学就不会遥远、生硬。
通过数学绘本阅读与小学教学课教学相结合,提供儿童倾听、讨论、写作数学概念的机会,培养儿童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的能力,同时,扩大儿童掌握数学的意义与认知。这里我想分享一下我前不久读的一篇美国老师通过一个绘本给一年级的孩子上数学课的文章。
这个老师用的绘本是《The Napping House》,这本书国内引进了,叫《打瞌睡的房子》。这书的内容我就不多说了,我们班的孩子都读过。
最初看到这个题目,我就在心理嘀咕,这本书我们也读过,可是,貌似它和数学没什么关系呀。好奇心使然,我赶紧读完全文。
读完后,给我的震动真的挺大,我对这个老师真是由衷的佩服。这本书比较低幼,一年级的美国孩子大多都由父母读过,并不陌生。
首先老师给孩子们读了这本书。读完后,老师先引导着孩子仔细研究了一下这本书的画面,并给他们解释了什么叫gradual。
然后,老师抛出了问题: 当所有的人(动物)都摞起来时,床上一共有多少条腿?(注:文中有时用feet, 有时用leg, 我就都用腿来代替了)经过孩子们的讨论,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每一个人(动物)的腿数。老奶奶 2小孩子 2狗 4猫 4老鼠 4跳蚤 6加起来是多少呢?这个加法对美国一年级的孩子还是有点难的。
老师稍微提示了下,孩子们很快便算出来了有22条腿。第二步:老师给每个孩子发了一张打印机大小的纸,并教她们折成一个小房子。
然后,老师给孩子们做示范在小房子里画了她们家的人和动物。老师家有爸爸(2),妈妈(2),儿子(2),女儿(2), 外加一只猫(4),一共12条腿。
接着,老师让孩子们画画自己家里一共有多少条腿啊?这里老师根据孩子们的提问提醒孩子们要注意几点。1. 要算的是一共有几条腿,不是几个人。
这是不同的概念。2. 家里活的生物都算上,所以如果家里有小猫小狗小鸟乌龟甲鱼的都要算上。
3. 家里养鱼的能不能算呢?可以,可是鱼有没有腿呢? 这里是不是又需要孩子掌握一些除了数学以外的小知识呢?等孩子都画完了,老师开始提问让大家讨论。1. 如果你认为你家里的腿数最少,请举手。
一个小朋友举手,说她家一共有10条腿。老师接着问, 那有没有同学家比10少?有个同学说12,呵呵。
老师问:12比10大?还是比10小?该同学回答:12比10大。 老师说,我们要找比10小的数。
接着有另一个同学举手说他家总共只有6条腿。老师问:那有没有同学家比6条腿还少?嗯,没有。
最后孩子们都同意6是最小的数目(这是指一般的情况,特殊情况的不予考虑)。老师让家里总共有6条腿的孩子把他们的小房子拿上来贴到黑板上。
有3个小朋友上来把他们的小房子贴到黑板上。2. 接下来老师接着问,那下一个最小的数目是什么?又有一个同学举手说她家有10条腿。
老师接着问,那有没有同学的数在6和10之间?(我发现小朋友们回答错了,老师从不轻易给结论,而是启发他们自己去发现。)这时一个叫Alex的同学举手说,他家总共有8条腿。
5个有8条腿的同学把他们的小房子也贴到黑板上。3. 那有没有谁家的数目比6大比8小?这次有个同学反映很快,不可能。
因为脚只能是偶数,不可能是奇数。另一个同学评论,腿只能是2,4,6,不可能有3条腿。
好了,大家同意8是下一个最小的数了。老师接着问了,那8条腿的房子比6条腿的房子多几个啊?再讨论一番,2个,对了!4. 接着老师指着一个写着10的房子问孩子们,如果不看房子里面的内容,你能想到谁会住在里面呢?同学们又开始讨论起来。
讨论的结果是她们总结了下面4种情况:爸爸-2 妈妈-2 哥哥-2 姐姐-2 baby-2爸爸-2 妈妈-2 狗-4 baby-2爸爸-2 妈妈-2 猫-4 鸟-2爷爷-2 奶奶-2 鹦鹉-2 小老鼠-4这样的组合变化太多了,老师没有让同学们继续讨论下去,而是让同学们进行下一项活动。5.老师又给每个同学发了一张打印纸,并教她们对折3次,然后问他们,猜猜看纸再打开后会被分成几格呢?经过讨论,孩子们又得出了答案,8个。
老师接着说,你们任选一个数,然后在每个小格子里写上各种不同的组合。(注:在这里,老师指的是只要人物不同,数字相同也算不同的组合。
比如上面(4)中就算4个不同的组合了。)孩子们开始在纸上又写又画,非常认真。
文章中列出了一些小孩子画的组合,非常有意思。一个孩子选了12, 爸爸,妈妈,哥哥,姐姐,baby,兔子,蛇(0)。
没有腿的动物也可以算一种组合。嗯,真的很有创新。
还有个孩子选了个比较大的数字16,不过在他的每个组合里,他都加上蜘蛛(8),或者跳蚤(6),这样就比较容易算。 哈哈,很聪明。
一堂有趣的数学课就这样结束了。
4.数学绘本怎么做
把具有典型意义的数学内容罗列出来,然后加上一些有趣的图画,做成一幅幅图片(最好能穿插一些小故事在里面),然后把这些图片按顺序排列好,图画+文字,绘本就做成了。
把具有典型意义的数学内容罗列出来,然后加上一些有趣的图画,做成一幅幅图片(最好能穿插一些小故事在里面),然后把这些图片按顺序排列好,图画+文字,绘本就做成了。
把具有典型意义的数学内容罗列出来,然后加上一些有趣的图画,做成一幅幅图片(最好能穿插一些小故事在里面),然后把这些图片按顺序排列好,图画+文字,绘本就做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