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火灾事故详细过程怎么写
建筑物室内发生火灾,最初只局限于起火部位周围的可燃物燃烧,随着温度的上升,随后烧着室内其它可燃物、内装修和天栅等,造成整个房间起火,进而再从起火房间扩大到其它房间或区域,使整个建筑起火。纵观建筑火灾的形成、发展过程,一般经历三个阶段:火灾初起阶段、发展猛烈燃烧阶段和衰减熄灭阶段。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万一遇到了火灾该怎么办呢?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掌握火场自救逃生非常重要。
没有人愿意与火灾打交道。但是,谁也不能保证自己永远不会遇到火灾,不会被烟火包围。许多火场逃生成功经验表明,具有消防安全意识的人,在遇到意外时能临危不乱,用正确的方法成功地逃离火场。因此在火场的逃生与自救,应注意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要熟悉所处的环境,也就是说在安全方面要做个有心人,时刻提醒自已遇到意外怎么办?
当我们走进教室、办公室、回到宿舍或外出住进宾馆、进入商场、外出玩耍时,要留心哪里的消防安全情况。太平门、避难间、报警器、灭火器、安全出口的位置在哪里?哪些可以作为逃生的器材等。这是必须了解的安全意识,要养成留心身边安全情况的习惯。
对长久居住的场所,可制定较为详细的逃生计划,确定发生火灾时不同位置逃生的出口,使同室的人员熟悉逃生计划,事先进行必要的逃生与自救训练。
二是准备一条湿毛巾。火灾事故表明,发生火灾事故时被大火直接烧死的占少数,很多是被燃烧的烟雾毒气熏死。烟雾毒气使眼睛受到强烈刺激,无法辫别方向,呼吸困难,思维迟钝,四肢无力,失去行动能力。火场自救与逃生,在某种意义上讲,实际上是人与烟毒作斗争的过程。
当你感觉到火灾的威胁时,第一件事就是准备一条湿毛巾,捂住口鼻。毛巾的层数越多,隔烟的效果越好。使用毛巾捂口鼻时,一定要捂严,千万不要把毛巾拿开。一旦拿开,就有可能导致烟雾中毒。
三是火场自救自护。当你被烟火包围起来时,首要的也是最关键的是一定要沉着冷静,千万不要惊慌。只有保持理智,才可能求生有望。
在打开门窗之前,必须先摸摸门窗是否发热?如果发热就不能打开。如果不发热,就选择一条切实可行逃生路线,迅速用毛巾捂住口鼻冲出去。如被困房间内,应用布等物品堵住房间的门逢,并浇上水,减少烟雾的进入或躲进没有燃烧物的卫生间,呼救并等待救援人员。
一般情况下,火灾中高层的应该向火层以下楼层疏散。这里提醒大家在没有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千万不要跳楼。电梯危险,也不要乘座电梯。生命第一,不要为寻找财物而贻误逃生的宝贵时间。也不要为财物而重返火场。
在火场的疏散逃生中,相互帮助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体现,对老、弱、病、残、妇女、儿童及行动困难的,应尽可能予以帮助,避免混乱,减少人员伤亡。
四是利用避难间躲避火灾。在设有避难间的建筑内,发生火灾时可利用避难间躲避逃生。如在没有避难间的建筑内发生火灾,受困时可创造临时避难间。如所在房间烟雾不大,可关闭所有的门窗,洒水降温,利用通讯工具与外界联系或用喊、挥动衣物等方式,取得与外面的救援。
五是等待并配合消防队救援。这里要特别提醒的是:受困人员一定要坚持住,不能遇到火险就跳楼。也许只需等待数分钟,你可以获救。相信消防队,更要相信自己。坚持就是胜利。
2.预防火灾的内容怎么写
预防火灾基本技术措施是:
1.消除着火源。研究和分析燃烧的条件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防火的基本原则主应建立在消除火源的基础之上。我们知道,人们不管是在自己家中或办公室里还是在生产上,简而言之在每一个地方,都经常处在各种或多或少的可燃物质包围之中,而这些物质又是存在于人们生活所必不可少的空气中。这就是说,具备了引起火灾的上述燃烧三个基本条件中的两个条件。结论很简单:消除火源。只有这样,才能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满足预防火灾和爆炸的基本要求。我们说,火灾原因调查实际上就是查出是哪种着火源引起的火灾。
消除着火源的措施很多,如安装防爆灯具,禁止烟火,接地避雷,隔离和控温等。
2.控制可燃物。防止燃烧三个基本条件中的任何一条(如消除火源),则可防止火灾的发生。如果采取消除燃烧条件中的二条,就更具安全可靠性。例如在电石库防火条例中,通常采取防止火源和防止产生可燃物乙炔的各种有关措施。
控制可燃物的措施主要有:在生活中和生产的可能条件下,以难燃和不燃材料代替可燃材料,如用水泥代替木材建筑房屋;降低可燃物质(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在空气中的浓度,如在车间或库房采取全面通风或局部排风,使可燃物不易积聚,从而不会超过最高允许浓度;防止可燃物质的跑、冒、滴、漏;对于那些相互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或蒸气的物品应加以隔离,分开存放。例如电石与水接触会相互作用产生乙炔气,所以必须采取防潮措施,禁止自来水管道、热水管道通过电石库等等。
3.隔绝空气。在必要时可以使生产置于真空条件下进行,在设备容器中充装惰性介质保护.如水入电石式乙炔发生器在加料后,应采取惰性介质氮气吹扫;燃料容器在检修焊补(动火)前,用惰性介质置换等。也可将可燃物隔绝空气贮存,如钠存于煤油中,磷存于水中,二硫化碳用水封存放等等
4.防止形成新的燃烧条件,阻止火灾范围的扩大。设置阻火装置,如在乙炔发生器上设置水封回火防止器,或水下气割时在割炬与胶管之间设置阻火器,一旦发生回火,可阻止火焰进入乙炔罐内,或阻止火焰在管道里漫延;在车间或仓库里筑防火墙,或在建筑物之间留防火间距,一旦发生火灾,使之不能形成新的燃烧条件,从而防止扩大火灾范围。
3.发生火灾作文200字怎么写
同学们你们经历过火灾吗?我们就谈谈火灾应该怎么逃生。一、熟悉环境法:
就是熟悉所处建筑的安全出口、灭火器的位置,以便遇到火灾能及时疏散和灭火。二、迅速撤离法: 当机立断马上撤离当受到火势威胁时,要当机立段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冲去。三、毛巾保护法: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采取低姿势或匍匐前进.
四、暂时避难法:
用浸湿的被褥衣物堵住门在阳台上呼救.五、绳索滑行法:
当各通
道全部被浓烟烈火封锁时,可利用结实的绳子或将窗帘、床单、被褥等撕成条,拧成绳,用水浸湿,然后将其拴在牢固的暖气管道、窗框、床架上,被困人员逐个顺绳索沿墙缓慢滑到地面或下个楼层而脱离险境。六、借助器材法: 人们处在火灾中,通常使用的有缓降器、救生袋、救生网、救生气垫、救生软梯、救生滑杆、救生滑台、导向绳、救生舷梯等等,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这些器材和设施,就可以火“口”脱险。
4.火灾事故的感受怎么写
原发布者:非洲郑少秋
我从来没想过在我的生活里竟然会发生这么大的火灾,看着满目疮痍的灰烬我还是不敢相信我们曾经最引以为豪的标杆车间竟然就在一夜之间付之一炬。痛定思痛,我开始思考为什么这样一场大火会发生在我们的身上。我想,正是我们XXX公司建立以来的顺风顺水,让我们都在快速建起的厂房中迷失了自己,麻痹了自己,都放松了安全意识。我们从来不相信这么不幸的事情会降临到自己的头上。尽管我们在安全生产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事后看来还是远远不够的。不仅我们的思想认识不足,我们职工的安全救援意识和紧急救援的技能远远不能满足我们企业安全生产的需要。我们的安全管理部门在每一次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不能保证全部问题都有效的整改,也无法让问题岗位的每一个员工清楚了解自己岗位的安全隐患,也不能掌握自己岗位的安全职责。通过这次事故,我也回想了很多我们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我认为污水厂的安全隐患主要有以下几点:厌氧系统沼气可能引发火灾;各用电器的用电安全;高空操作的人员人身安全;维修是下池子人员的人身安全等等。如何做好今后的工作,我认为还是要迅速在职工心中树立起正确的安全意识。让每个员工自己成为安全员,不仅关注个人岗位的人身设备安全,还要积极监护其他同事的安全。通过集中学习、班前会等形式,把安全知识灌输到员工大脑中,用各种鲜活的例子和发生在身边的事故来教育员工;让每个员工都接受消防演练和应急救援措施的培训,做到每个人都清楚了解污水厂各个
5.当火灾发生时怎样进行逃生怎么写
一、保持冷静
在火灾突然发生的情况下,由于烟气及火的出现,高温的灼烤,场面混乱,多数人因此心理恐慌,这是人最致命的弱点.突遇火灾,面对浓烟和烈火,首先要强令自己保持镇静,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惊慌失措,快速判明危险地点和安全地点,决定逃生的办法,千万不要盲目地跟从人流相互拥挤、乱冲乱撞.逃生前宁可多用几秒钟的时间考虑一下自己的处境及火势情况,再尽快采取正确的措施.
二、熟悉环境
了解和熟悉所处建筑的消防安全环境.平时要有危机意识,对经常工作或居住的建筑物,在事先可制定较为详细的火灾逃生计划,对确定的逃生出口、路线和方法要熟悉掌握并加以演练.经验告诉我们:当到一个陌生环境时,应养成先熟悉环境,了解通道的习惯.只有警钟长鸣,居安思危,时刻树立消防安全意识,才能处险不惊,临危不乱.
三、迅速撤离
火场逃生是争分夺秒的行动.一旦听到火灾警报或意识到自己被烟火围困时,或者出现如突然停电等异常情况时,千万不要迟疑,动作越快越好,切不要为穿衣服或贪恋财物延误逃生良机,逃生第一,没有什么比生命更宝贵.楼房着火时,应根据火势情况,从最便捷、最安全的通道逃生.如疏散楼梯、消防电梯、室外疏散楼梯等.
逃生时不要乘普通电梯.因为烟气会通过电梯井蔓延,或突然停电打不开而无法逃生.
四、标志引导
在公共场所的墙壁上、门顶处,都设置 “安全出口”、逃生方向箭头等疏散标识,当看到这些标志时,马上就可以确定自己的行为,按照标识指示的方向逃生.
五、有序疏散
在人员密集场所,逃生过程中极易出现拥挤、聚堆、甚至倾倒践踏的现象,造成通道堵塞而酿成群死群伤的悲剧.发生火灾时,应先叫醒熟睡的人,不要只顾自己逃生,并且尽量大声喊叫,以提醒其他人逃生.
六、注意保护
火灾中的烟气不仅妨碍了人们从火灾中逃生,还会对人的呼吸系统造成损伤.火灾烟气中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气体.火灾中可以用湿手帕、毛巾或衣服袖子等捂住口鼻,防止吸入大量火灾烟气引起中毒窒息.如果身上衣服着火,千万不可惊跑或用手拍打,因为奔跑或拍打时会形成风势,加速氧气的补充,促旺火势.应迅速将衣服脱下,如果来不及脱掉可就地翻滚,或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苗.
七、借助器材
在发生火灾时,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逃生,如救生缓降器、救生滑道的,要充分利用这些器具逃离火场.当通道全部被浓烟烈火封锁时,可利用结实的绳子拴在牢固的窗框、床架上等,顺绳索沿墙缓慢滑到地面或下个楼层而脱离险境.如没有绳子也可将窗帘、床单、被褥、衣服等撕成条,拧成绳,用水浸湿.
八、慎重跳楼
人们在开始发现火灾时,会立即做出第一反应.这时的反应大多还是比较理智的分析与判断.但是,当选择的路线逃生失败发现判断失误而逃生之路又被大火封死,火势愈来愈大,烟雾愈来愈浓时,人们就很容易失去理智.此时万万不可盲目采取跳楼等冒险行为,以避免未入火海而摔下地狱.
九、暂时避难
在无路可逃的情况下,应积极寻找避难处所,如到阳台、楼顶等待救援,或选择火势、烟雾难以蔓延的房间.当实在无法逃离便应退回室内,设法营造一个临时避难间暂避.在被困时要主动与外界联系,呼救待援.如房间有电话、对讲机、手机,要及时报警.如没有这些通讯设备,白天可用各色的旗子或衣物摇晃、向外投掷物品,夜间可摇晃点着的打火机、划火柴、打手电向外报警.
如果烟味很浓,房门已经烫手,说明大火已经封门,再不能开门逃生.应关紧房间临近火势的门窗,打开背火方向的门窗,但不要打碎玻璃,窗外有烟进来时,要赶紧把窗子关上.将门窗缝隙或其它孔洞用毛巾、床单等堵住或挂上湿棉被、湿毛毯、湿麻袋等难燃物品,防止烟火入侵,并不断地向迎火的门窗及遮挡物上洒水降温,淋湿房间内的一切可燃物,同时可以把淋湿的棉被、毛毯等披在身上.
总之,我们在灾难面前首先要稳定自己的情绪,沉着、冷静地面对突如其来的险情,结合实际环境状况,积极地创造生存的机会,选择有效、安全可靠的逃生方法脱离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