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想问一下,针对加油站套现写一篇心得体会,该如何下笔
加油站的工作繁杂琐碎,站经理不能事必躬亲领班,就要在关键时刻独挡一面,协助站经理做好各项经营管理工作。
首先做好交接班工作。交接班工作,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交接班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天的工作运转及各项事项的对接。所以交接班要做好做细。每次交接班我们都认真的对加油站的物品进行盘点,对油品进行计量,抄表码,清货款,核发票等切实做到交接清楚,责任分明。
每当我们身穿蓝色工作服、头戴小红帽,精神抖擞地迎着车辆时,心底就会涌起一种作为石化员工的骄傲和自豪,并把这种朴素的情感倾注在工作中。“站兴我荣”已成为大家爱岗敬业、默认奉献的自觉行动。
为了给用户创造一个干净的、整洁、温馨的加油环境,在工作间隙,我总是自觉的清扫顾客丢弃的杂物,把加油岛拖得干干净净,并把营业大厅擦得窗明几净;为使厕所保持干净、没有异味,我每隔几个小时就冲一次厕所,把地面清理得干干净净,并洒上84消毒液,受到了顾客的赞扬;为了驱赶嗜睡的困扰,我们常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打扫加油站的卫生,用辛勤的汗水装扮自己的家。
2.加油站防舆情应急方案怎么写
天颂舆情一是完善服务体系,用优质服务确保舆情无机可攻。
从成品油销售企业所面临的新闻危机来看,因服务质量引发的危机占了主角,因此,坚持“环保优先,安全第一,质量至上,以人为本”的理念,坚决守住质量、计量、安全“三条红线”,把满足客户的需求作为永恒的追求,以诚信服务、温馨服务、个性化服务、超值服务创造客户满意,提升企业的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和吸引力,是确保舆情无机可攻的主要措施。二是完善新闻危机应急体系,面对舆情从容应对。
首先要完善信息公开,以积极的姿态应对媒体。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前所未有。
舆情事件发生后公众最急切了解全面信息和事情真相,要想控制谣言的产生和蔓延,那么事实真相的传播必须更加迅速,谣言止于智者、谣言止于公开。面对潜在危机,任何隐瞒、掩盖都于事无补。
其次要完善新闻危机应急机制。为确保潜在新闻危机升级变化后我们能够从容应对,化险为夷。
应提前做好应急预案,预案的主要内容有:时刻准备在新闻危机发生时,将公众利益置于首位;准备好相关背景材料,并不断根据最新情况予以充实;随时跟踪事态发展,掌握最新动态;掌握报道的主动权,向外界宣布发生了什么事情,企业正采取什么措施等;准备一份应急新闻稿,留出空白,以便发生新闻危机时可直接填写发出;锁定可能介入的媒体,掌握媒体的单位名称、地址及联系电话等信息,做好随时联系的准备;锁定媒体可能采访的外部重要人士,做好沟通准备;准备开通电子邮件、电话、传真公告系统,保持内、外部联系畅通;做好媒体记者来访的一切准备,包括用于企业存档记录的录音、录像设备;确保有足够经过培训的人员应付媒体和公众打来的电话;对于可能升级的新闻危机事件,应做好邀请外部专家协助新闻危机事件处理的准备。
3.加油站库工违章违纪事故反思
事故回放:24日7时50分许,上海浦东新区浦三路909号的一家加油站发生爆炸,导致4人死亡。
其中,两名在现场施工的工人当场死亡,他们分别是30岁的安徽籍男性工人甘颜军和46岁的江苏籍男性工人朱云生。 事故伤亡人数:据初步统计,爆炸造成2名加油站工人和2名路人死亡,另有40人受伤,其中2人重伤。
事故原因:在检修作业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对位于地面下的储气罐进行加压,但储气罐内残留部分油气,加上施工人员加压过度,储气罐遂发生爆炸。 李毅中:全国安全生产形势与人民期望有较大差距 新华网上海11月25日电(记者杨金志 季明)11月24日7时50分左右,上海浦东新区一加油站发生爆炸,导致4人死亡。
这起重大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施工方违反操作流程。有关专家和上海市民认为,当前涉及加油站的安全隐患还有不少,不仅要查明事故责任、追究到底,还要举一反三,严格遵章守规、加强操作规范、增强安全意识、落实上岗培训制度,坚决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21个加油站:百米范围内有校园 目前,事故原因已初步查明,在检修作业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对位于地面下的储气罐进行加压,但储气罐内残留部分油气,加上施工人员加压过度,储气罐遂发生爆炸,两名施工人员当场死亡。由于储气罐上方是混凝土地面,爆炸导致碎裂的石块乱飞,甚至有足球大小、夹着钢筋的石块飞到500米开外,“石雨”直接造成一些伤亡。
11月24日,这是爆炸后散落在加油站附近道路上的残留物。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和建设部2002年联合发布的《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城市里的加油站距离一般民宅应在10米以外,距离重要公共建筑物应在50米以外。
爆炸事发地的加油站附近民宅众多,虽然也在10米开外,不过,不少居民家里的墙壁、屋顶受损,甚至被石块砸穿。加油站对面的一家“农工商”超市的玻璃全部被震碎。
记者在加油站周边看到,满地尽是碎玻璃、碎石子。 11月24日,发生爆炸的加油站附近的高楼多块玻璃被震碎。
新华社记者 伍婧丹 摄 上海兰生集团副董事长柴俊勇曾在市政府分管过安全生产工作,他告诉记者,根据上海市青少年保护办公室的统计,目前上海还有21个加油站的100米范围内有学校、幼儿园。作为上海市人大代表,他最近向政府部门反映了这个问题。
他说:“我们不能有侥幸心理,应该让这些加油站搬迁。” 柴俊勇说,随着汽车进入家庭,城市里加油站增多是必然的、必要的,关键是如何处理好便民和安全的关系。
首先要严格遵循有关距离的规定,其次要严格遵循安全规程。加油站不见得一定要设在人烟稀少地带,但是要充分考虑地段、人口因素,确有必要设在人口稠密区的加油站,尤其要加强安全运营和监管。
“对于安全生产,我一直有这样的观点:第一,要防患于未然;第二,看到人家‘亡羊’我们一定要‘补牢’;第三,宁愿花钱买笑声,不要赔钱听哭声。平时安全生产花多少钱都是值得的,不要等出了事,那样赔得更厉害,群众心里也肯定不舒服。”
柴俊勇说。 外来务工者不能成为安全生产“盲区” 爆炸导致死亡的4人中,有两人是在现场施工的工人:30岁的安徽籍男性甘颜军和46岁的江苏籍男性朱云生。
组织施工方是上海燃气(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太平洋燃气有限公司。两名工人都是当场死亡。
目前,安全生产监督部门正在调查,施工人员是否经过相关培训,有无上岗资质,施工过程是否存在违规行为,并将在此基础上作出责任认定。 近年来,上海每年都要发生数起外来务工者从事较危险工种时,因违反操作规程、不了解危害而死亡的事故。
譬如,一些环卫工作者在掏下水道时发生硫化氢气体中毒,工友又贸然施救,导致死亡事件。“对于危险工种,一定要有岗前培训,一定要取得资质,不能拉到什么人就来干。
加油站的安全防范都是常识,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和认证。”柴俊勇说。
长期在上海打工的甘肃人朱学仕做过洗楼的“蜘蛛人”,但是从没有拿过什么资质认证,他的工友发生过从高楼上摔死的惨剧。他说,现在很多民工找工作带有盲目性,雇用方也不可能对他们认认真真进行培训。
一些民营老板、工程承包方对政府监察部门上报的材料是都培训过了,其实不然。监察部门几十家、上百家地进行巡查,基本上也是蜻蜓点水。
更有甚者,一些老板逢年过节还会对相关人员请客、送红包,不少民工对此都是亲眼所见的。 11月24日,发生爆炸的加油站附近的地面布满了由高楼上震落的玻璃碎片。
当日上午8时许,上海浦东新区浦三路昌里东路口一加油站发生爆炸,初步确定4人死亡。途经此处的一辆公交车受巨大气浪冲击,导致车内多名乘客受伤。
新华社记者 伍婧丹 摄 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李毅中最近质疑,黑龙江七台河“11·27”矿难事故发生快两年了,移送司法机关的10多名责任人,至今还没有得到处理。而按照有关规定,移送司法机关、如何判刑等都应该向社会公布。
联系这起事件,朱学仕说:“这次上海加油站的爆炸事故,也不能只是赔钱了事,而是一定要追究责任人,否则对公众、对死者都没有交代。” “加油站陋习”隐藏巨大危险 上海市民肖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