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国的老师如何给学生写评语
你还记得你上小学或者是初中的时候,老师给你的成绩单或者是作业上的评语吗? 学习认真,团结友爱,思想端正等等诸如此类的评语,是不是看上去很赞美。
可是岂不知,这样的评语根本就是千人一律,完全一样。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可能会被老师的评语给骗了,觉得老师对我们真好。
可是当我们和别的同学一对比后才发现,原来大家都是一块地里挖出来的泥,连颜色都是一样地。于是,我们便不再相信老师的评语了。
后来,上了初中,本以为老师们的评语会有所变化,可是还是一样的,根本看不出来里面的意思。天呢,老师们可不可以不这样折磨人的?这种官方式的语言或者是千篇一律的评语根本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想要看到的是,你们关于每一个不同的学生的真实评语,我们要看到我们在你的心中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学生。
但是,如果我们看了美国老师写给孩子们的评语后,我们是不是真的该好好反思一下了。尤其是我们教书育人的老师们要好好反思一下了,毕竟,人不同,评语就要不同嘛,否则我们真的会很受伤的。
美国的老师写评语,会根据不同的学生写不同的评语。 当然,许多中国的家长都会讲,或者是中国的老师都会说,人家美国人一个班才多少人啊,我们中国一个班多少人啊,如果让老师一口气写下那么多的评语,岂不是累死? OK,绝对不会有累死人的工作,写评语也不会累死一个老师。
我觉得给不同的学生写不同的评语,才可以看得出一个老师的责任心来,如果你是一个负责任的老师,那么你就按小鱼儿讲的,不同人不同语。这样,你会得到很好的回报的。
我想家长和你的第一个学生们都会喜欢你的,极度地喜欢。 我陪着邻居家的女儿参加过一次家长会,在征得老师的同意下,我也进入了单独的家长会那里去。
美国的老师很热情,他知道我对这方面的知识很感兴趣,我告诉他,我希望可以学到更多的美国的教育,传到中国去。他很高兴,所以他没有拒绝我和邻居女儿同时参加家长会的要求。
在他和邻居家女儿谈她的女儿的时候,我看了老师写有孩子评语的一个文件夹。不看不知道,一看我就羡慕妒嫉恨起来。
为什么?因为这个评语写得也太详细了吧。这位是班主任呢。
上面写着:这个孩子这学期进步很大。语文老师说,她以前可以造十个以下的句子,可是现在她能够造二十个以上的句子了,这让语文课老师非常开心。
而且感觉到教这样的学生,是她的荣幸(这是英文老师写的评语)。然后是数学老师的评语,这个孩子的数学天赋令人惊叹,他竟然已经可以计算一百以内的任何加减法,完全超出了我所带的班级的所有其他小孩子,所以我认为这个小孩子在数学上是个天才(上帝,这个夸奖,太厚重了,好受用啊)。
然后是历史老师的评语,这个孩子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敏感十分惊叹,虽然有时候听课会不太集中,可是上课的内容一点儿也没有落下过。所以,老师希望可以更集中精力听课,然后取得更完美的历史成绩哦……………… 其实我们都知道邻居家女儿的女儿是一个话非常多的小孩子,她特别喜欢和大人们讲话,就算我们讲的与她没有关系,或者是她听不懂的话,她都要参与进来,和我们叽叽喳喳。
所以我和邻居家女儿都担心,这个孩子是不是会在班级里也会如此叽喳。邻居家的女儿便不安地问老师,这会影响到老师们上课或者是影响其他孩子听课吗?老师的回答当时就晕倒了我,老师说,可是莉的性格很开朗啊,她不象有些亚裔的小孩子,很安静,这说明她是一个开朗而快乐的小孩子,她的性格很讨每一个老师的喜欢。
如果有哪一天,她不来上课,班级还会缺少快乐呢。所以,请不要担心,她表现得很好,我们大家都喜欢她。
看完了美国老师的评语后,我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一.针对性 美国老师会针对不同的学生给出非常针对性的评语,这个评语一般情况下会是对比性的。比如上学期的表现如何,而这个新的学期的表现如何,那么在对比的过程中,老师就会举出孩子在哪里进步了,等等一系列的。
二.乐观性 我不知道美国老师出于何种目的,反正看了好多的评语,我没有看到一条是负面的信息。也就是说,评语里全讲的是好话,赞扬的话。
其实这也表达了老师对孩子的一种鼓励,也是给家长一个信息,孩子在学校表现是优秀的,是不希望给家长增加负担的意思。 三.互动性 在评语里,我们可以看到,老师对于孩子们在学校的表现了如指掌,但是他们也会向家长提出一些建议,比如孩子在其他方面需要进步,需要更努力,例如孩子需要增大阅读量或者是需要增加户外活动等一类的,都会体现在评语中。
这样,家长就会针对这方面在假期的时候加强对孩子的教育。 四.差异性 看了很多孩子的评语后我发现,不同的学生,美国老师给出的评语一般是不一样的。
也就是说,有十个学生就会有十个不同的评语,有一百个就会有一百个不同的评语。老师们是乐意去做这项工作的,他们认为这是他们的责任,必须尊重每一个不同的学生,如果写一样的,就代表他们根本不了解这个孩子,是失职的表现。
五.参与性 因为孩子的教育并不仅仅是学校和老师的事,也是家长,甚至是与孩子成长有关系的任何人的事情。因此,美国的老师在写评。
2.美国数学评论point有什么用
point英 [p??nt]美 [p??nt]n.小点,点;(几何等概念中的)点(文字中的)标点(尤指句号);小数点具体(或确定)的位来置,地点;(空间自的)一点(球类等运动员的)位置;(在某一位置上的)球员(时间上的)一点;特定时刻,瞬间(物理等概念上的)点;程度;阶段;地步细目;条款,(表示事项的)点特点,特征;动物的身bai体特征;(作为判定动物品种标准的)品质duvt. 指向;弄尖;加标点于vi. 表明;指向n. (Point)人名;(法)普安短语: match point 赛末点,迷失决胜分,拿到赛点West Point 西点军校zhi,西点 (犹他州),西点 (阿拉巴马州)例句:1、In this point,I join with you. 在这一点上,我与你意见一致。
2、We differ with them on this point. 在这一点上我们跟他们看法不同。3、I shall return to this point in the next chapter. 在下一章中dao我还要谈到这一点。
希望帮到你 加油。
3.如何将美国数学评论的数据与wos的数据整合
美国的高中数学中有矩阵内容。大体内容包括:矩阵与数据、矩阵相乘、使用矩阵来转换几何图形、行列式与克莱默法则、矩阵求逆与解方程组、矩阵的行运算与增广矩阵等。 美国中学的数学特别简单,中国学生来了以后每个都表现的像数学天才。其实美国高中的学习并不简单,特别是为培养学生们将来进大学的私立高中,他们一般称自己为大学预科学校。九年级的高中学生入学时,往往要接受数学分班考试,以便学校分班,学生将根据自己的水平被编入不同的班里,难度可以从很简单的“几何”到越来越难的“代数1”、“代数2”、“前微积分”,甚至“微积分”。
美国高中数学大体包括:函数的基础、线型函数、线性方程组、矩阵、二次函数、多项式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有理函数与根函数、函数的性质与属性、圆锥截面、概率与统计、数列与级数、三角函数、三角函数绘图与特征等。
4.美国人的数学有多差,听听网友怎么说
在美国生活过的人一提起美国人的数学,挂在嘴边上的话就是:嘿,太差了。
其实我们都知道,这主要指的是平民百姓,较高端的领域内肯定不是这样,且不说各领域顶尖的科研水平,就说在数学诺贝尔奖--菲尔兹奖的获奖者中,美国籍的获奖者人数还是最多的。这里,我们说的数学差指的是普通美国人在心算口算能力上和我们中国人比有着天壤之别,不夸张地讲,在口算能力上,随便揪出一中国卖菜的老太太都比美国本土产的硕士博士强。
此处该上案例了,例子1:我姐读书时课余时间帮一个美国人家照顾小孩,那家的大孩子是个十几岁的小美眉。有一天,这个美眉问了我姐一个问题:七加八等于多少?我姐张嘴即来:十五啊。
那个美眉从沙发上站起来,看着我姐蹦啊跳啊,兴奋得不得了,大叫:“我发现你是个天才!”晕倒,我姐的确特聪明,在国内的时候被别人夸聪明那是家常便饭,听了向来处之泰然。可这个小女孩的夸奖让她震惊得半天没说出话来。
照这个标准,咱全中国人可都是天才啊!还有个事是朋友讲的:还有个朋友到商店买完东西想起来要换零钱洗衣服用。美国加拿大有种分币叫Quarter,价值是一元钱的四分之一,即25分钱。
许多公共洗衣机电话等都是要靠塞这种硬币来启动。朋友递给收款员一元钱,说请给换成Quarter。
那个收款员手里拿着几个Quarter,颠倒来颠倒去,半天也没弄明白应该找给她几个Quarter。最后终于下定了决心,数出了五个Quarter递给了她!实话说刚听这个故事我根本就不相信,数学再差还能差到这个程度?这一块钱换四个Quarter, 是人都知道吧?朋友遂将她换硬币的时间地点商店名字一一报上来,以证明她所言委实不虚。
后来在美国生活过一段时间后,我慢慢理解了,他们之所以会闹这种在我们看来匪夷所思的笑话,原因之一在于美国学校基本上不对孩子进行计算能力方面的训练,从小学起学生就可以使用计算器,他们把学习数学的重点放在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上,和我们注重的方面不太一样。另一个原因,是因为作收款员这种工作的人,很多都是连高中都毕不了业的,本身就属于在教育上有所亏欠的人,他们不仅数学差,其它方面的知识只怕也都很差。
要知道在美国读高中不用考,只要老老实实去上课不惹事就可以拿到毕业证。想上大学的人都可以上,区别只在于上什么样的大学。
可是另一个朋友讲的故事又让我推翻了自己这个结论,有些受过很高教育的人对于数学的基本概念也还是一塌糊涂。这个朋友一直在美国公司里做桥梁设计和改造方面的工作,一天,他审阅同事的图纸时,发现一个角度的计算有误,就给改了过来并告诉了同事。
那年轻人是公司新招聘来的工程师,刚拿到工程硕士学位不久。过了一会儿,年轻人拿着图纸过来问他:你改的这个数据是怎么计算出来的?朋友说:“很简单,三角形的内角之和等于180度,你用180度减掉这个数就得出正确的角度了。”
他点点头,站在那里琢磨着。然后,他问了一个天雷滚滚的问题:“你说所有三角形的内角之和都等于180度吗?”让我朋友听了当场就要昏倒······来自网易美国人的数学,非常差。
但是,要仔细回答这个问题,就没那么简单了。第一,美国还有亚裔,其实亚裔的数学还是不错的,尤其是高中才来美国的。
第二,在美国,某些专业如工程、计算机或者数学专业出身的人的数学也是相当不错的,但毕竟少数。考虑到以上两点原因,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可以概括为,在美国从小接受美式教育的大部分白人和黑人,数学是非常差的。
从小在美国生活的亚裔,或者ABC(American born Chinese),我接触过,但是没有深交的,可能这种第二代移民像我这么大的还不多,所以不好妄加猜测,但美国人对亚裔长久的第一印象一直有一个:数学好。所以,也许从小接受美式教育的亚裔,数学也比其他美国人好,但我没有第一手资料。
下面就来讲讲我班上的同学。我研究生专业是大数据分析,应该和国内的管理信息系统类似,1/3的白人(其中西班牙语裔占1/5),1/3的印度人,1/3的东亚黄种人(一个日本人,一个老爸韩国人老妈白人,其他都是华人),很不凑巧一个黑人也没有,而且貌似我们商科的研究生也没有黑人。
因为我们整个学期都要一起做课题,所以刚开学的时候都分好了组,5人一组,学校可谓煞费苦心,每个组上述3个族群至少都要包含一个人。我的组员有3个美国哥们,Cody、Jorge、Dave,一个印度哥们Raj(我们专业至少有3个印度哥们名字里面有Raj)。
事情还得从我们上个学期的一门课说起,名字叫data mining,中文名字貌似叫数据挖掘。教授是个台湾人,其实我整个学期一共有6个老师,其中3个是华人。
这门课的确有难度,讲的很多都是矩阵、向量、算法、数据流运算的知识,由于我在国内的专业是经济学,没有这方面的基础,大一的高数又全忘了,还是在这课上花了不少的时间。 这门课对逻辑思维要求很高,说白了就是对数学要求比较高。
期中考试,爆难,3道比较难的题我每道都算了半个小时(当然我觉得如果我还有高三时候的运算能力,每道10分钟足矣)。考试结果是我拿了满分。
下午小组做课题的时候,知道我拿了满分,小伙。
5.美国学生数学为什么差
美国给予不热爱数学的学生最基础的数学教育,而给予热爱数学的天才最高水平的数学教育。
一直以来都有这样一种说法:美国高中生学的数学只是中国初中生的水平,美国的数学教育要比中国简单很多。但为何「美国人数学这么差,还能出这么多牛逼的科学家呢?」 海归创业者郭寒冰在公开课中提到,研究数学最好的其实都是外国人,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人和外国人的思维方式不一样。
中国的数学只要证明一个通路能走通,就能验证其正确性,而在外国则是需要反证的。就是这样近乎完全相反的思维差异,给他的赴美转学带来了明显的不适应。
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究竟「 美国学生的数学教育跟中国有怎样的差异?」 首先,先说「美国给予不热爱数学的学生最基础的数学教育」。美国的每个地区,对于,比如,高中毕业的学生,应该有何种数学修养,大多是有硬性规定的。
基本上每间正规高中,都对数学水平有最基本的要求才准学生毕业。据我所知,这个标准大概在会运算简单的三角函数就可以了。
以我们的标准来看,这个水平确实不算高,特别是高中课很轻松的情况下,很多人还都是勉强混过去的。这种低要求的直接结果就是,美帝99%的学生(99%这个数字并不夸张,可能更高)的数学都停留在生活勉强可以自理的水平上。
好了,到了说「给热爱数学的学生最高水平的数学教育」的部分了。以高中为例,对于一些数学比较好的「不安分分子」,为了安抚他们,不给社会添麻烦,学校(不是每间学校都有这个条件)会提供 Advanced Placement 课程,也就是宅男们喜闻乐见的 AP课程。
以数学为例,高中最高级的 AP课程,叫做 BC微积分。我们的任务则是把这本书,cover to cover,从头到尾学得通通透透。
值得注意的是,只要你前面的课程成绩都好,你几年级修这个课是没有限制的。我上学时班上最年轻的同学是一位俄裔美国人,他修此门课程时才上十年级(相当于我们高一)。
他最后这门课的成绩是 A+。在我们学校,意味着每次考试的成绩,都在95分以上,实在是学校公害。
(这位大哥后来去了宾夕法尼亚大学读Material Science-材料科学。
) 这本书的内容,大家都可以查到,人家高一就学这个。
自诩为学霸的孩子们,看到这个,你们颤抖了吗?基本上到学矢量微积分之前,学完了这本书,你做微积分已经应已如四则运算般自如。我作为一名合格的御宅族,我还选修了 AP物理,我们的课本是这个: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查查这本书的深度如何。
教材不是统一的,AP的任课老师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教材。另外老师会推荐一些课外读物,供不安分的宅男们消耗能量。
AP课修了一整年以后,就可以报考全国的 AP统考了。AP Exam统考的难度,个人觉得数学比较简单,物理则很难。
当然可能因为我抽象思维能力太差了。
但我全考了个5分也是没有压力的。
(满分5分) 说到这就差不多了,中心思想和开始提到的一样,可能论数学物理的平均水平,美国学生确实远远不如中国学生,但是谈到「给天才/有兴趣的人的教育」时,中国的教育制度,则还停留在解放前。而到了大学,这个差距就越拉越大。
到了研究生阶段,没有鄙视国内读研读博盆友们的意思,但与美国的「高高等」教育相比,真的无法相提并论。国内的院校、资金、师资和科研硬件条件,都比发达国家相差太远了。
这样的制度,从侧面看,很大一个好处就是,年轻人可以把多余的时间和精力,专注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上。很多比较聪明的宅男,高中最后一年基本没什么数理课程了(全提前学完了),学学哲学,历史,艺术,玩玩乐团,体育,对成长都有帮助。
前面那位俄裔学霸,还是该地区的长跑冠军,真是…… 另外一个好处就是,学霸们可以在一起玩耍上课,不要小看这些宅男,他们聚在一起的能量们是很大的,你没发现,在现在打工的地方,老板们年轻时都是学霸吗?再说说小学数学吧。说起来,我们想到的可能会是那个经典的 “一个水池,进水出水,以什么样的速度来保证水池怎样怎样之类的” 大概这些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应用题。
或是在微博上看到的一个小女孩背乘法口诀表里面的3*5=15,背到哭了哈哈。不过,言归正传,我们所学的数学,很多都是通过套用公式来一遍遍做题证明公式的正确性。
可是美国小学的数学不一样。他们通常都是学数学为了来解决问题吧,会套用在实际的生活中去学习。
比方说,今天学习数字3。一个消防员站在一棵高高的树下,树上有两只小猫被困在上面下不来,消防员要去救小猫,怎么救。
首先选一下可以使用的工具,灭火器?捕蝴蝶的网?还是梯子?因为树高要用梯子,好,几个梯子才能够到?一个不行,两个,三个呢?大家大可不必去纠结这三个梯子拼起来怎么安全,不是消防车都是自动的等等问题,因我们的 “小明和小朋从两个地方出发,以同样的速度,走多少路,后面balabala" 的情景这些,因为没人会这样无聊到去做这事。再引用一个朋友孩子的例子。
他儿子上3年级,以我们的眼光粗粗来看,他们学的是:1)10以内的加减法2)1000以内数字的读写 这是什么级别?好。
6.对数学老师的评价怎么写
1、老师授课的方式非常适合我们,他根据本课程知识结构的特点,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通过例题使知识更条理化。但授课速度有点快,来不及记录。
2、老师授课有条理,有重点,对同学既热情又严格,是各位老师学习的榜样。
3、老师上课有时非常幽默,有时非常严格,不过还是非常有教授风度的,不妨自己来听听嘛!大家很崇拜他哦!=
4、老师治学严谨,要求严格,能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循循善诱,平易近人;注意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较为活跃;上课例题丰富,不厌其烦,细心讲解,使学生有所收获;半数认真工整,批改作业认真及时并注意讲解学生易犯错误;最重要的是,段老师能虚心并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反馈信息,做到及时修正和调整自己的教学。总之,段老师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教师。
5、老师对待教学认真负责,语言生动,条理清晰,举例充分恰当,对待学生严格要求,能够鼓励学生踊跃发言,使课堂气氛比较积极热烈。
6、课堂内容充实,简单明了,使学生能够轻轻松松掌握知识。
7、教学内容丰富有效,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有时还有些洋幽默,很受同学欢迎。
8、老师教学认真,课堂效率高,授课内容详细,我们学生大部分都能跟着老师思路学习,气氛活跃,整节课学下来有收获、欣喜,使人对此门课程兴趣浓厚。
9、一开始这门课的时候确实被教材的厚度吓了一跳,虽然现在已在老师的提纲挈领下掌握了重点,仍然对自己不是很有自信。我认为电子化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它把教材变薄了,把精华的东西展现在我们面前,使大家的学习和复习更有针对性,也增强了大家学好这门课的信心。感谢老师在百忙之中作出了精美的课件,它对我们学习的帮助非常大。
10、老师上课诙谐有趣,他善于用凝练的语言将复杂难于理解的过程公式清晰、明确的表达出来。讲课内容紧凑、丰富,并附有大量例题和练习题,十分有利于同学们在较短时间内掌握课堂内容。
7.数学期中考试反思(200字)
期中考考后反思
时间如流水般淌过,转眼间中段考也已结束,成绩也已经公布了。望着试卷上的分数,我惊讶了。因为这并不是我真正想要的分数。为什么我不能考得再高一些呢?于是,我开始自我检查。
我每到考试的时候总因紧张而很着急,为此,我想出了几个办法。1.解答题时,不要急于下笔,要先在草稿纸上列出这道题的主要步骤,然后按照步骤一步步做下来,不忽略每一个细节,尽量把每一道题都答得完整;2.平时多做一些不同类型的题,这样就会对大多数题型熟悉,拿到试卷心中就有把握;3.适当做一些计算方面的练习,让自己不在计算方面失分。我想如果我能做到我以上提到的这几点,我一定能把考试中的失误降到最低。因此,我一定会尽力做到以上几点的。
但我想单单只靠以上几点还是不够的,我还就该拥有几点科学应试技巧。于是,我根据我自己的实际情况想出了几点。第一点:拿到考卷后,应把考卷整体审视一遍,看一看哪些题目比较容易,哪些题目比较难。第二点:先从简单的题做起,把那些好拿的分数全部拿过来。第三点:遇到难题,实在不能马上写出来的话,不要死死地盯着那道题,而忽略了别的题,应把所有会做的题做完才努力解答那道题。第四点:考完后,认真地检查,看看自己有没有把题目看错或抄错。
在下一次考试中,我一定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 在七年级“数学报”第一期上,刊登了这样一道怪题:
以前,美国举行了一次“全美数学能力测验”,有83万中学生参加,其中有这样一道题:有个三棱锥和一个正四棱锥,他们的棱长都相得,问他们重叠一个侧面后,还露出几个面?标准答案是七个面,因为两锥分开时有4+5=9(个)面。当他重叠一个面后,有两个面被遮住了,所以标答案是七个面。可是一位十七岁的中学生丹尼尔的回答却是五个面,阅卷者当然判他错。丹尼尔为了证明自己的结论是对的,回家后做了个模型,当他把这个模型交给老师时,老师不得不承认丹尼尔的结论也是对的。
从上面似乎可以得知,有两个标准答案:一是原来的标准答案七个。二是丹尼尔的答案五个。我回家也做了两个模型,一推演,发现只要是在三棱锥和四棱锥棱长相等的特殊情况下,三棱准和四棱锥的侧面拼合起来时,不仅有连个面被遮住了,还有两对两个面恰好重合成了一个面的情况。所以应是9-2-2=5(个)面
单新的问题又来了,按照上面的推法,正三棱锥和正四棱锥侧面拼合后就不能是7个面了,也就是原来的标准答案错了。我又仔细读了读题,发现以下三点构成了一个特例:
1·正四棱锥
2·它们的棱长相等(即底棱和侧棱都相等,并和上一条构成了特殊的正四棱锥和正三棱锥的形状)
3·侧面(限定了贴合方式)
只要有以上三点,就一定是5个面,而不能使7个面。
看来还真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呀!
呃,给你个标准格式好了:
这次考试,我不是很满意,
语文主要是()扣分,数学主要错在粗心(或是题深,思维太死板),英语单词句型没有记完整
地理是考得最差的,一方面是上课的时候不够用心,另一方面是对于地理知识没有努力记背,每天的整理复习不到位
改进(地理):1.以后做到每天拿()分钟复习整理地理知识,每天学的每天记
2.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3.考前复习
4.章节复习
吃一堑长一智,下次一定努力,考出一个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