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字古代怎么写
水,甲骨文 像峭壁上落下的液滴。
有的甲骨文像崎岖凹凸的岩壁两边液体向下流泻飞溅的样子。有的甲骨文像山涧。
(造字本义:从山岩或峭壁上飞溅而下的山泉。) 水,金文 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
有的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崎岖岩壁的形象淡化为流动的曲线。水,篆文 篆文承续金文字形。
水,隶书 隶书变形较大,将篆文表示岩壁的折线简化成一竖,将篆文的四点液滴形状连写成 ,泉流的象形特征由此消失。在甲骨文中,动态的流水一般写作纵向的或,静止或漫流的水通常写作横向的(参见“昔”* 、“益”* )。
在造字时代,水流的源头叫“泉”;石壁上飞溅的山泉叫“水”;由山泉汇成的水叫“涧”;山涧在地面汇成的清流叫“溪” ;众多小溪汇成的水流叫“川” ;众多川流汇成的大川叫“河”,最大的河的叫“江”。 水,楷书 水,行书 水,草书 水,标准宋体 汉字“水”的字形演变过程。
2.重字在古代怎么写
这是金文;见于青铜器的铭文中,西周春秋战国时的字体
这是小篆字体,流行于秦代至西汉早期
3.古代长溪在什么地方
唐武德六年(623年),析闽县原温麻县地设立长溪县(治所在今福建 霞浦县岭尾庵),隶属泉州(治所在今福州市)。同年,长溪县并入连江县,在原长溪县地设立宁远镇,连江县隶属闽州。
唐长安二年(702年),从连江县析出原长溪县地,复设长溪县,治所在今霞浦,长溪县隶属闽州。
开元十三年(725年)改泉州为福州,长溪县属福州;
天宝元年(742年)改福州为长乐郡,长溪县属长乐郡。乾元元年(758年),改长乐郡为福州,长溪县属福州。
五代后唐长兴四年(933年),升福州为长乐府,长溪县属长乐府。
北宋时期长溪属福建路福州。
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长溪县升为 福宁州辖本州和 福安、宁德2县。福宁州属福建行中书省福州路。
明洪武二年(1369年),福宁州降为福宁县,属福建行中书省福州府。
明成化九年(1473年),福宁县升为福宁州(直隶州,与府并列),辖福安、宁德2县。福宁州直属福建承宣布政使司。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福宁州升为福宁府,以原本州地设霞浦县。
霞浦县民国初属闽海道。今属宁德市。
4.溪的笔顺怎么写
溪
拼 音: xī
部 首: 氵
结 构:左右结构
笔 顺:点、点、提、撇、点、点、撇、撇折、撇折、点、横、撇、捺
组 词:溪流、溪水、小溪、溪谷、溪涧、堂溪、溪豁、溪盎、梦溪
释 义:山里的小河沟,泛指小河沟。(如:山~。清~。~水。~涧。~谷。~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