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京剧的伴奏分为哪两种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流行于全国的重要剧种之一。
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原来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 4个徽调班社,陆续进京演出,同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相互影响,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并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逐渐融合、演变,发展成为京剧。
其音乐基本上属于板腔体,唱腔以徽调的二黄和汉调的西瓜为主,所以旧时称之为“皮黄”。另有西皮反调(即“反西皮”)、二簧反调(即 “反二簧”)以及南梆子、四平调、吹腔、高拨子、南锣等唱腔。
伴奏乐器以京胡为主,二胡、月琴、三弦为辅。有的唱腔及乐曲以唢呐、笛等伴奏。
打击乐器有单皮鼓、檀板、大锣、小锣、铙钹、堂鼓、星子等。
2.怎样形容京剧伴奏
京剧伴奏乐器分打击乐与管弦乐。其中,打击乐是京剧伴奏乐器中的灵魂。京剧的“唱”、“念”、“做”、“打”完全按照规定的节奏进行,“唱”要有板有眼,“念”要抑扬顿挫,“做”则是舞蹈,而舞蹈必须表现出鲜明的韵律,谁来控制、体现节奏?那就是打击乐。打击乐器有板、单皮鼓、大锣、铙、钹等,称为“武场”;管弦乐器有京胡、京二胡、月琴、三弦,称为“文场”。在戏曲舞台上,人物的一切行动,包括最隐秘的思想活动,都是通过舞蹈化的身段动作、音乐化的念白和演唱,并在音乐的伴奏中进行的,由各种打击乐器的音响组成的“锣鼓经”,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人说,如果“唱”、“念”、“做”、“打”是戏剧的血肉,那么“锣鼓经”就是它的骨骼,一阵锣鼓,既可渲染磅礴的气势,又能烘托演员的表演,并且这种对表演的烘托,是非常细致的,甚至细致到鼓点子打出演员眼珠的转动,眼皮的开阖,手指的颤抖。演员表演往往导引出感情表达需要的锣鼓,锣鼓(节奏、音响)等的刺激反过来诱发演员的表演激情。
京剧音乐属于板腔体,用胡琴(京胡)、和锣鼓、京二胡、月琴等伴奏。主要唱腔有二黄、西皮两个系统,声腔为主的“三庆”,所以京剧也称“皮黄”。京剧常用唱腔还有南梆子、四平调、高拔子和吹腔。
京剧的板式是指:唱腔的板眼结构形式。通俗的讲就是——唱腔节奏。通常有四类:一眼板,三眼板,无眼板,散板。在各种声腔中,原板是变化的基础。除原板外,还有慢板,快板,导板,散板,摇板,二六,流水板,快三眼,反二黄,反西皮,高拨子等。
3.怎样伴奏京剧
音乐是戏曲必不可少的,它包括声乐方面的唱腔和念白,器乐文武场面的伴奏和过场音乐等。京剧伴奏是全剧演出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自始至终联系剧情的纽带,在剧中起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掌握节奏的作用。
传统京剧中,伴奏的乐队称为 "场面",有文场和武场之分。
1 . 文场
文场即 "管弦乐"。京剧最初形成时伴奏乐器很简单,仅有京胡、月琴等三大件。随着艺术日趋完美,才逐渐丰富起来。乐器有:
京胡:这是京剧文场中的主要乐器,从西域传入中原,音色清脆,表现力极强。
京二胡:用二胡为京剧伴奏,始自梅兰芳排演《西施》的 1923年,丰富了低音区。
月 琴:这是为老生伴奏的主要乐器之一,节奏明快,补充了中音区。
三弦:在未突出月琴之前,三弦很重要,是文场的三大件之一。 笛子:是管乐中的主要乐器。有些昆曲剧目专用笛子伴奏。
唢呐、海笛 : 由于二者的音质和音色不同,唢呐一般用于伴唱,海笛一般用于乐曲。京剧中的鸡鸣、鸟叫、马嘶之声都用这二种乐器摹仿。新中国成立后京剧改革,乐队中加进大阮、中阮等,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
2 . 武场
武场的乐器主要是 "打击乐",不仅武戏用,文戏也用。乐器有
单皮 : 是单面蒙皮的鼓,打鼓人称鼓佬,是整个场面指挥,快慢节奏全由他掌握。
大锣:根据音色、音调分为 "三光(虎音锣)"、"二光(奉锣)"和"大光(苏锣)"。还有低音雄厚的大筛锣。
小锣:与大锣的音调对比极为鲜明。大、小锣交替打击可得出较强的节奏效果。小锣单打则有安闲、恬静之感。
铙钹:是夹在锣之间的乐器,与大小锣配合起来表现各种情绪和气氛的作用。
大铙:音低沉,衬托大将的威风气度。
唐鼓:也叫堂鼓,两军交锋时使用,加强战斗气氛,也是军队和人马的象征。
其他还有声如沉雷的大鼓、表现欢乐的堂锣、齐钹、云锣、及特殊环境时用的木鱼、碰钟等等。上述打击乐器的演奏程式,有一套锣鼓经,常用的固定打法约 60多种,如风、四击头、冲头、丝边 …… 以及配合唱腔板式的倒板头、哭头、反长锤等等。
4.伴奏形式是什么
1、立柱式:基本的表现特点一一坚定有力、庄严宏伟,多用于进行曲。
2、半分解式:基本表现特点一一欢快跳跃、节奏感强,多用于舞曲。
3、分解式:(基本表现特点一一抒情流畅、委婉深情,多用于抒情歌曲。
对于人声音乐而言,人声以外的部分就叫伴奏。而对于纯音乐而言,则没有伴奏这个说法。
京剧唱腔伴奏以主奏乐器京胡为主, 采用满腔满跟的伴奏方式。 即伴奏基本上和歌唱曲调一致, 其间还可以有多种装饰音或高低八度的翻奏。
伴奏的任务还必须演奏过门等纯乐器的部分以联接唱句。 通常所指的唱腔音乐是包括主奏乐器为主的乐队伴奏在内。
扩展资料
大调的常用伴奏和弦:
正三和弦 (常用):C—135 F——461 G——572。
和声进行方向:C----F-----G。
副三和弦(少用):Am—613 Dm —246 Em —357。
和弦进行程式化:
1、C → F → G → C。
2、C → Am → F → G → C。
3、C → Am → Dm → G → C。
4、C → Dm → G → C。
5、C → G/B → Am → G → F → Em → Dm → G → C。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京剧的伴奏形式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