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研究性学习怎么写
原发布者:月中桂子2009
研究性学习1.1:研究性学习的定义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对上述定义进行分解,就会发现其中几个重要的关键点,如下图所示。上述定义属于狭义上的研究性学习,属于课程形态层面;而广义的研究性学习可以泛指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活动,使用于学生对所有学科的学习,即学习方式层面的研究性学习。1.2:研究性学习的分类依据研究内容的不同,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课题:(1)研究类,包括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和文献研究等;(2)项目(活动)设计类,包括社会性活动设计和科技类项目等。从组织形式来看,研究性学习可分为三种:(1)小组合作研究(4~6人组成课题组);(2)个人独立研究(开放式作业);(3)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的研究。1.3:研究性学习的特点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学习过程,是师生围绕着解决问题,共同完成研究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以及为解决问题相互合作和交流的过程。具体来说,研究性学习不同于其他学习方式的特点有如下几点。1.强调学习方式的研究性研究性学习强调选择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真实问题作为学习和研究的主题,即以问题或项目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载体。学生的知识获得与能力培养,都是在对自然和社会的客观规律进行
2.研究性报告怎么写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结题报告的撰写 【摘要】结题报告是课题研究的“收官”阶段,其质量高低影响了研究成果的展示和推广。
本文简介了结题报告的格式和要求,并提出几点注意事项:一是要注意科学性、真实性和新颖性,二是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三是篇幅长短适宜。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格式;注意事项 研究报告是用来进行科学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它对科技的发展、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起着推动作用。
对于中学生来讲,经过一段时间的辛苦研究,取得了第一手素材,该撰写研究报告了,这是一个重要环节。因为研究报告是你思想的外显形式。
一方面,通过写研究报告,可以系统地组织你所要表达的思想;另一方面,大家通过报告可以了解你究竟都做了哪些工作,从而支持你的观点。 研究报告的格式决定于研究成果的内容。
研究成果因学科不同、选题不同、性质不同、研究方法以及实验过程、逻辑推理和结果的表现形式的不同而各有差异。但是,千差万别的研究成果在撰文上也有一个共同的模式,即“题目、署名、前言、正文、结论”。
对于中学生而言,更多的可能是小论文式的研究报告。 一、结题报告的一般格式 常见的研究报告大致有实验报告、读书报告、调查报告和设计报告四种形式。
但基本格式大同小异,具体撰写时的一般格式包括如下几个部分: (一)标题 标题是对研究报告的高度概括,是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常用一个动宾词组去表达,基本要求是确切、简洁、醒目和避免雷同。研究报告的题目可直接揭示论点,也可点明论述范围。
标题可用判断句、陈述句,也可用疑问句。标题一般不要超过15个字,太长的标题可分出副标题来。
标题的构思十分重要,好的标题能引人入胜,能使人抓住研究报告的中心议题。 (二)署名 署名的目的有三个:一是表明作者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代价;二是表示作者要对文章负责;三是便于同行或读者与作者联系。
为文章署名,只有文章的实际作者才应该署名。是个人写作的,署个人的姓名;是集体的成果,署集体的名字,也可以在集体的名义下,分署参加者个人的名字。
(三)单位 单位包括作者的单位、作者的籍贯及作者单位所在地的邮政编码。在署名下一格打上括号,在括号里写上作者的单位,隔一个字写上作者的籍贯,再隔一个字写上作者单位所在地的邮编。
(四)摘要 摘要是研究报告基本思想的缩影,是研究报告的简单介绍,是浓缩了的情报信息,目的是使其他人对全文有—个大致的了解。 (五)关键词 关键词是指文章中最关键、起决定作用的词语。
它是文章内容、观点、涉及的问题和类别等方面的标志和提示。一篇文章关键词的个数根据文章内容需要可多可少,一般3—8个为宜。
(六)前言 前言亦称引言、引论、绪论、序论或导论,是研究报告的开头部分即开场白。主要内容是提出问题、明确中心论点或阐明研究的原因、目的和方法,或介绍研究的背景、范围及意义,以使其他人对论述的内容先有个概括的了解。
(七)正文 正文又称本论,即研究报告的核心部分,它是展开论题,对论点进行分析论证,以表达你的见解和研究成果的中心部分,占研究报告的绝大篇幅。正文的内容一般包括实验方法、理论依据、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等。
一篇报告只有想法、主张是不行的,必须经过科学严密的论证,才能确认观点的合理性和真实性,才能使别人信服。因此,报告主题部分的论证是极为重要的。
(八)结论 结论是研究报告的结束部分,即解决问题的部分,它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是整篇研究报告的归结。但不是实验结果的简单重复,而是经过综合分析,将各种数据材料连贯起来,思索判断,逻辑推理,形成总体论点。
结论是去粗存精、由表及里、抽象出共同的、本质的规律,它与正文紧密衔接,与前言相呼应,使研究报告首尾呼应。它还要求结论写得措词严谨、准确、鲜明。
(九)参考文献 在报告最后列出重要的参考文献目录目的有三个:第一,表示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第二,可加大报告的信息量,提高报告的学术价值;第三,他人可以以此为线索查阅资料原文。凡是在研究报告写作或研究过程中起到参考作用的文献资料,都属于参考文献之列。
(十)附录 各种调查表格、原始数据、研究记录等。 就中学生的研究报告来说,必须具备题目、署名、前言、正文、结论、附录六个部分,其他不作统一要求。
二、撰写结题报告的注意事项 撰写结题报告(即科学论文)是一项严肃、慎重的工作,必须要认真对待。除了上述的要求外,还应注意下列问题。
(一)论文撰写要注意科学性、真实性和新颖性 科学性是指题目与结论的合理程度,要做到书写规范、文理通顺、叙述明确、层次分明、逻辑严谨。真实性是指原始材料是否完整,论文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
原始材料完整是指有原始记录(应由学生本人填写),并附有必要的实验数据、图表、照片、标本等。不能凭自己的主观意愿,任意修改数据或素材,为自己的观点报务。
研究性学习论文切忌“成人化”,老师给予必要的指导是可以的,但不能越疽代疱。新颖性即独创性,论文中结果与有关数据是通过实。
3.研究性报告怎样写
研究性报告 课题:我们身边的水 摘要:本文是我们五位同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阐述了水的组成、性质,对我们生活中的水进行了分类和比较,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它们的各自用途。
最后分析了长江流域和古运河流域镇江段水质污染状况及其原因,并初步提出治理构想。 关键词:水,身边的水,分类,用途,水质污染 水(H2O)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
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是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水在生命演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水的性质 1.1物理性质 水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在20℃时,水的热导率为0.006 J/s•cm•K,冰的热导率为0.023 J/s•cm•K,在雪的密度为0.1*103 kg/m3时,雪的热导率为0.00029 J/s•cm•K。
水的密度在3.98℃时最大,为1*103kg/m3,温度高于3.98℃时,水的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在0~3.98℃时,水不服从热胀冷缩的规律,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水在0℃时,密度为0.99987*103 kg/m3,冰在0℃时,密度为0.9167*103 kg/m3。
水是良好的溶剂,大部分无机化合物和少部分有机化合物可溶于水。 1.2化学性质 1.2.1水的热稳定性。
水的热稳定性很强,水蒸气加热到2000K以上,也只有极少量分解为氢气和氧气,但水在通电的条件下会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2H2O 2H2↑ + O2↑ 1.2.2水与金属反应。
很多活泼的金属能与水反应,如钠、钾、铁等。 2Na + 2H2O = H2 ↑+ 2NaOH 3Fe + 4H2O Fe3O4 + 4H2 1.2.3水与非金属反应。
少部分非金属能与水反应,如氟气、氯气、碳等。 Cl2 +H2O HCl + HClO 1.2.4水与一些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能与水反应。
如氧化钠、氧化钙、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 Na2O + H2O = 2NaOH SO2 + H2O H2SO3 1.2.5与其它物质反应。
NH3 + H2O NH3.H2O CaC2 + H2O → Ca(OH)2 + C2H2↑ 2水的分类及其应用 2.1普通水、重水、超重水 氢元素有三种核素,分别为普通氢(核中1个质子,又叫氕)、重氢(核中有1个质子,1个中子,又叫氘)、超重氢(核中1个质子,2个中子,又叫氚),它们分别与氧结合形成普通水、重水和超重水。普通水的分子式为H2O。
重水又叫氧化氘或氘水,分子式是D2O。重水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液体,但它的一些物理性质跟普通水稍有差异。
例如,重水的密度是1.1044g/cm3(25℃),而普通水是0.99701g/cm3(25℃)。这是重水得名的由来。
重水的熔点是3.81℃,沸点是101.42℃。盐类在重水里的溶解度比在普通水里小。
例如,在25℃,100g普通水中能溶解35.92gNaCl,而100g重水只能溶解30.56gNaCl。许多物质跟重水发生反应,反应比普通水慢。
重水对生物有不利影响。植物种子浸在重水里不能发芽,鱼类在重水中会很快死亡。
一般的普通水中含重水约0.015%。电解水时,由于普通氢气(H2)比重氢(D2)放出快6倍,所以电解水的残留液中重水被富集。
目前生产重水的方法有电解法、精馏法和化学交换法。重水的主要用途是在反应堆中作慢化剂(又叫减速剂)和冷却剂。
重水分解时产生的氘是重要的热核燃料。在化学和生物学中,重水用作示踪物质来研究反应机理等。
超重水的化学分子式为T2O,每个重水分子由两个氚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超重水在天然水中极其稀少,其比例不到十亿分之一。
超重水的制取成本比重水还要高上万倍。 2.2生活中的水 2.2.1自来水 天然水经过过滤、沉淀、消毒以后的水,主要成分是水,其次有一些离子如Ca2+、Mg2+、Cl-等等。
虽然自来水经过处理后,但还有微量的细菌如大肠杆菌,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溶质,因此自来水不能直接饮用。自来水的密度大于纯水的密度,没有固定的沸点。
自来水在加热沸腾后可以饮用,可直接作为工业用水。 2.2.2矿泉水 矿泉水是从地下深处自然涌出或经人工揭露、未受污染的地下矿水。
矿泉水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如锂、锶、硒、锌、溴、钼等,生理功能强,对人体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在通常情况下,矿泉水的化学成分、流量、水温等动态在天然波动范围内相对稳定。
2.2.3纯净水 纯净水是以江河湖水、自来水等为水源,采用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等处理工艺制成的。就是经过复杂深层的净化程序达到无菌纯净。
纯净水是把水中各种元素最大限度的去除,只保留水分子,在去除有害物质的同时,也去除了有益的物质,因此不能长期饮用纯净水,要和矿泉水搭配喝。
4.怎么写研究性学习报告
1、题目
2、班级、姓名(如果是课题组,那么按照贡献大小排列,先大后小,一般不要超过5个)
3、内容摘要
4、关键词
5、开题报告中的前面几部分内容:问题的缘起、选题理由、研究内容、目的、意义、核心概念界定、国内外研究综述
6、正文:
(1)研究对象、研究方法
(2)研究内容、研究假设
(3)研究步骤、过程如何
(4)研究结果分析和讨论
7、结论
8、参考文献
●给你一个范文参考:(这个范文并没有完全按照格式来写,但基本套路是一样的,并且内容质量更重要,这是比格式或形式更重要的东西)
XX中学学生买零食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研究背景:
由于现在的初中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家长都比较疼爱,对于孩子提出来的要求,基本上都答应,造成孩子偏爱零食,再加上我校是寄宿制学校,同学们买零食情况普遍存在,为此,我们小组在这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
二、研究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学生们买零食基本情况以及买零食的原因,针对部分同学偏爱零食的不良习惯,提出整改措施。
三、研究方法:
观察法、问卷法。
四、研究时间:9月25日至11月20日
五、小组分工:
组长:付爱仙(负责撰写报告及汇报)组员:付万英、朱建军、张苏杭(负责观察及问卷调查)吴倩倩、付子姣、金莹莹(负责总结材料)
曹铮、张靓、张晶(负责课件的制作)
六、研究问题:
1.同学们每月的零食的消费数目的调查;
2.导致同学们买零食的原因是什么?
3.如何改掉偏爱零食不良习惯?
七、研究过程:
1.实地察看;
2.问卷调查。
从调查的情况看,早餐和中餐买零食的不多,而晚自习结束后买零食的就多得不得了,同学每月买零食花费25元左右。通过问卷得出同学买零食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零食的味道好,就像上瘾一般,无法离开它;
(2)有人请客,不吃白不吃;
(3)看到别人在吃,当然自己忍受不住;
(4)由于部分同学存在着偏食的习惯,不喜欢有些饭菜,没有吃饱,到小店买零食填肚子;
(5)买零食可以边走边吃,节省时间,又美味可口,实在一举两得;
(6)零食的外面包装,很有吸引力,不得不买来尝尝。
早餐有部分同学进餐厅还不到5分钟,就出来到学校商店买零食,原因是偏食造成的,椐我们调查组了解,我们学校供应的早餐是相当丰富的,有面包、包子、麻球、粽子、鸡蛋、蛋糕、稀饭、蛋炒饭和牛奶等。
由于部分学生存在着浪费现象,包子只吃里面的肉,而把包子皮剩下,造成浪费,导致早餐没吃饱,而找借口到小店买零食。晚自习后,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买零食呢?原因是肚子饿了,其实睡觉前吃零食是很不好的。因为睡前因饥饿吃些零食,在吃完以后又不及时刷牙或漱口,清洁牙齿和口腔,很容易引发龋齿。
八、调查后我们小组提供如下建议:
1.提倡节约,反对浪费,发倡议书;
节约型校园倡议书:
无论大海多么广阔,也是由每一滴水汇集而成。节约就象大海中的水滴,点点滴滴的节约行动会回报给我们一片浩瀚的海洋。为此我班决定开展以“节约每一滴水,节约每一度电,节约每一分钱,节约每一粒米,节约每一张纸。”为主题的“节约五个一”活动。让我们同心协力,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做勤俭节约风尚的传播者、实践者、示范者,让“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理念在后中校园蔚然成风,让我们行动起来!为创建节约型社会而努力!
2.多吃饭菜,因为零食没有营养,矫正偏食的坏习惯;
3.平时父母零用钱少给一点,把零用钱转移到精神消费上来;
4.建议学校食堂,在早上10点钟左右供应营养餐,因为吃早餐与午餐之间间隔时间过长,吃中饭时,我们肚子早就饿了,第五节课上课效率很低。
由于种种原因,早餐总是吃得急匆匆,造成早餐吃得少就匆匆去上课,而未到午餐就感到肚子饿了,直接影响第四、五节课的学习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上午10点左右吃一点零食,就可以圆满地解决这一问题。
感想与体会:
1.部分偏爱零食造成早餐和中餐都不吃的同学,应及时改正饮食习惯;
2.针对班级里买零食开销大的同学,我们将做同学之间的思想工作。
5.研究性报告怎么写
一旦你开始撰写研究报告,那就意味着你的研究工作已接近尾声。
有的同学很怕做这一工作,以为撰写研究报告是个高深的工作。实际上,这个工作只是你的一片带有研究性质的作文而已,只要你牢记这样一个宗旨:中心突出、间接明了,那么无论你撰写哪一类型的研究报告,你都会成功。
研究报告不是写日记,这个报告是写给别人看的。所以,你应该站在读者的角度去思考如何把你所作的工作表达清楚。
你应该让读者很快地明了你所作的工作是个什么样的工作,你为什么做这件事,你所采用的研究步骤是怎样的,你遇到了哪些问题积极这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你的结论是什么。 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报告可以有多种,这根据你所研究的内容而定。
不同类型的研究,其报告的写法也略有差异。 在高中阶段,你们所进行的各种类型的研究大致有以下几种: 1.科学性试验类型 2.读书报告类型 3.社会调查研究类型 4. 设计类型 下面分别就这所种形式给出四个研究报告的例子。
科学实验类型的研究报告,实际上是一种实验报告。在这一类研究报告中,你必须向读者表明:你的实验目的是什么?你是如何处理这些数据的?有数据的分析中你得出什么结论?如有必要,在向读者阐明有待要讨论的问题。
不要认为实验研究时间很困难的事情。你完全可以在你们学校的现有条件下,设计一些实验进行研究。
中学生的读书报告类型的研究报告不应该受到太多的限制。你对你感兴趣的任何东西,都可以去查找资料,汇编成文,并在其中谈一些自己的体会。
这也是一种研究,只是采用的方法不是实验报告的程式,大有一点必须强调:你的报告内容必须和题目贴切,内容的阐述必须围绕题目而进行,每大段之间最好加一个标题,不同的内容放在不同的大段标题之下,使读者能一目了然。你不应该把读书报告写得过于成人化,你有你的语言,有你的想法,但要考虑在知识的应用上尽量贴近准确。
社会调查的范围很广,任何一种社会现象都可以作为我们研究性学习的内容。然而,社会调查报告却还是有着一定的程式。
一般来说,社会调查报告应该包含以下一些内容:调查的目的、调查的方法、调查的时间、样本情况、调查的内容、调查表的分析、分析结果、提出自己的看法等等。 设计类型的研究多种多样,其研究的程度也各有差异。
有的设计可能是一种顿悟,有的设计需要进行资料的收集和实验,研究性学习针对的主要是后者。该类研究报告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不要求有统一的格式。
但一般应包含下面这些内容:设计目的、设计内容、设计的指导思想、设计的成品描述等等。在你们的面前,到处都有着可供你们进行创意的对象,只要你们多观察,勤思考,一定会找出各种各样的研究课题。
我们并不一定要求你们做出大的设计报告。一个很小的创意,只要是来自于你的想法,都会被认为是一个好的设计研究。
6.生活研究性报告怎么写
研究性学习课程研究报告-----GPS定位系统在生活实际中的运用的文章可以参照或者依据本文——论文的写作格式、流程与写作技巧进行撰写:广义来说,凡属论述科学技术内容的作品,都称作科学著述,如原始论著(论文)、简报、综合报告、进展报告、文献综述、述评、专著、汇编、教科书和科普读物等。
但其中只有原始论著及其简报是原始的、主要的、第一性的、涉及到创造发明等知识产权的。其它的当然也很重要,但都是加工的、发展的、为特定应用目的和对象而撰写的。
下面仅就论文的撰写谈一些体会。在讨论论文写作时也不准备谈有关稿件撰写的各种规定及细则。
主要谈的是论文写作中容易发生的问题和经验,是论文写作道德和书写内容的规范问题。 论文写作的要求 下面按论文的结构顺序依次叙述。
(一)论文——题目科学论文都有题目,不能“无题”。论文题目一般20字左右。
题目大小应与内容符合,尽量不设副题,不用第1报、第2报之类。论文题目都用直叙口气,不用惊叹号或问号,也不能将科学论文题目写成广告语或新闻报道用语。
(二)论文——署名科学论文应该署真名和真实的工作单位。主要体现责任、成果归属并便于后人追踪研究。
严格意义上的论文作者是指对选题、论证、查阅文献、方案设计、建立方法、实验操作、整理资料、归纳总结、撰写成文等全过程负责的人,应该是能解答论文的有关问题者。现在往往把参加工作的人全部列上,那就应该以贡献大小依次排列。
论文署名应征得本人同意。学术指导人根据实际情况既可以列为论文作者,也可以一般致谢。
行政领导人一般不署名。 (三)论文——引言 是论文引人入胜之言,很重要,要写好。
一段好的论文引言常能使读者明白你这份工作的发展历程和在这一研究方向中的位置。要写出论文立题依据、基础、背景、研究目的。
要复习必要的文献、写明问题的发展。文字要简练。
(四)论文——材料和方法 按规定如实写出实验对象、器材、动物和试剂及其规格,写出实验方法、指标、判断标准等,写出实验设计、分组、统计方法等。这些按杂志 对论文投稿规定办即可。
(五)论文——实验结果 应高度归纳,精心分析,合乎逻辑地铺述。应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但不能因不符合自己的意图而主观取舍,更不能弄虚作假。
只有在技术不熟练或仪器不稳定时期所得的数据、在技术故障或操作错误时所得的数据和不符合实验条件时所得的数据才能废弃不用。而且必须在发现问题当时就在原始记录上注明原因,不能在总结处理时因不合常态而任意剔除。
废弃这类数据时应将在同样条件下、同一时期的实验数据一并废弃,不能只废弃不合己意者。 实验结果的整理应紧扣主题,删繁就简,有些数据不一定适合于这一篇论文,可留作它用,不要硬行拼凑到一篇论文中。
论文行文应尽量采用专业术语。能用表的不要用图,可以不用图表的最好不要用图表,以免多占篇幅,增加排版困难。
文、表、图互不重复。实验中的偶然现象和意外变故等特殊情况应作必要的交代,不要随意丢弃。
(六)论文——讨论 是论文中比较重要,也是比较难写的一部分。应统观全局,抓住主要的有争议问题,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进行论说。
要对实验结果作出分析、推理,而不要重复叙述实验结果。应着重对国内外相关文献中的结果与观点作出讨论,表明自己的观点,尤其不应回避相对立的观点。
论文的讨论中可以提出假设,提出本题的发展设想,但分寸应该恰当,不能写成“科幻”或“畅想”。 (七)论文——结语或结论 论文的结语应写出明确可靠的结果,写出确凿的结论。
论文的文字应简洁,可逐条写出。不要用“小结”之类含糊其辞的词。
(八)论文——参考义献 这是论文中很重要、也是存在问题较多的一部分。列出论文参考文献的目的是让读者了解论文研究命题的来龙去脉,便于查找,同时也是尊重前人劳动,对自己的工作有准确的定位。
因此这里既有技术问题,也有科学道德问题。 一篇论文中几乎自始至终都有需要引用参考文献之处。
如论文引言中应引上对本题最重要、最直接有关的文献;在方法中应引上所采用或借鉴的方法;在结果中有时要引上与文献对比的资料;在讨论中更应引上与 论文有关的各种支持的或有矛盾的结果或观点等。
7.研究性论文怎样写
题目 一个好的题目能够引起读者的关注,所以拟定一个好的题目特别重要,当然不纯粹是为了吸引人,题目还应该反映文章的特点,主要体现主要的研究内容或者主要的实验方法和结论以及特点等等,这样可以一目了然。
题目还要做到文字简介,通顺,没有标点,长度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英语不超过100字母。作者和介绍 作者自己肯定是第一作者,其他有老板是责任作者,此外还可以有1-3个其他的作者,我觉得只要是对论文有贡献的人都要写进去,这样也体现他人的工作,下次请教别人别人也乐于帮助你呀!关于介绍要写出出生年月,性别,单位,研究领域等各个杂志有不同的要求。
如果研究内容是项目的要写好项目名称和项目编号。一般项目的发表几率要高一些。
摘要和关键词(中文英文) 摘要和关键词常常作为检索工具的检索依据,所以一定要体现论文的主要内容,目的方法结果和讨论。一般100-300字,不超过400字,要突出重点,于自己的研究无关的或者他人的研究、理论等不要出现在摘要中。
写摘要可以采用结构方法,目的,方法,结果,讨论这样写出来比较清楚,当然也不必千篇一律。关键词最好符合专业要求,可以参照《汉语主题词表》或者《CA index》,这样容易被检索,也比较符合规范,一般3-10个,总之尽量反映论文的特点。
关于如何写好英文摘要,一定要多阅读参考文献,练习实践,不断的提高,还要注意就是科技论文写作都是用被动语态哦!引言 引言的主要作用我觉得是提供读者需要的背景资料,体现研究的重要性。一般采用的结构叫做“漏斗式”,就是先介绍主题的一般知识,再转向主题特定领域的研究现状,在提出自己要解决的问题,可以强调一下解决方法和重要性。
这个问题必须是研究的主要问题,在论文中必须有证明的解决方法或者结论。不要把引言写成小型综述,参考文献要尽量少,写一些特别重要的,新的文献。
有些人习惯写一大堆参考文献,而后面几乎没有,这种观点我认为错误。还有就是引言的篇幅,很多格式规范对这个有要求,我认为不要超过500字。
材料和方法 这个部分我觉得如果引用他人的东西或者是常规方法仪器等等就不要介绍了,不过从实际角度出发,要是你采用了先进的仪器设备还是提及一下,以证明自己方法的可靠性。对于自己的创新方法或者有所改进的方法要详细写出来,以共他人参考。
这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包括一下几部分。实验材料,包括试剂和仪器等等,试剂要标出厂商和纯度以及一些重要指标(浓度,活性等),仪器要有型号和厂家,一些其他的要表明来源。
各种测定方法,实验方法参考他人的要表明出处,自己的要写好简单的步骤。统计学方法也要写明。
结果 文字描述结果对数据和图表作明确的说明,使得读者容易理解和把握重点,写的时候先写重要的结果在写次要的,对于一些变化要明确写出变化趋势和特点,对于没有影响的因素也要简要说明,图表遵守不重复原则。也不要直接列出数据,最好还是图表比较明确一些。
在结果中可以写出最重要的几个数据以说明成果。讨论 主要针对引言中提出的问题来回答。
主要内容是回答问题对结果进行解释和论证,解释和理论不符合的结果,指出创新点和他人不同的地方,解释意外发现,解释局限性和实验改进等等,还有就是强调本研究的重要所在。把最重要的东东放在讨论的开始部分,中间讨论和论证答案的准确性,可靠性、创新性、重要性,对于目前还不能解释的要进行推论和假象要明确说明,不能以结论代替假说,论证的方法有陈述实验结果,引用参考文献,理论解释等等,总之要让人信服。
对于自己不足的说明不宜太多,也不要推翻自己的研究,只是让研究更为严谨,就是要把握分寸。讨论的结尾部分常采用一定的规范,重申问题答案可以换一个角度来阐述,再次说明重要性,对前景作一个展望。
Over 致谢 对于提供资金或者仪器材料的重要机构和个人要给予感谢!简要一些,一般就1-2行字。参考文献 写研究论文和综述是不同的,不需要大量的参考文献,但是参考文献也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参考文献一定是有效的发表的文献,最好发表的刊物还要有一定的权威性,否则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刊物上的文章可能自己都有错误,如何证明你的结论呢?尽量取得一次文献,不要从别人的综述里面或者其他二次文献里面找证据。
引用文献不要老把标注放在句子结束的地方,要放在作者的观点后面,或者作者的姓名处。对于不重要的文献或者一些常用概念的引用可以不要标注,好多杂志有参考文献个数的限制。
还有一个实际的建议就是尽量多阅读英文的参考文献,很多中文文献在国际上没有很多的可信度!常用格式 说明用例[2] 说明用例[2-6] 编号一般要按照引用的次序对于具体格式下面仅仅列举一些(具体刊物看稿约) 一些主要文献的相对标准的格式:[连续出版物] 序号 作者.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 作者只列3人,后面加“等”或相应的外文,姓名采用姓前名后著录法,西文刊名缩写按Index Medicus,不要缩写点,中文刊名用全称,括号内加注中文期刊的英文缩写名称. [专著] 序号 编者.书名[M].版本(第1版不写).出版地:。
8.探究性报告怎么写
调查报告 一、调查报告概述 调查报告是对社会上某一个问题或事件进行专门调查研究之后,将所得的材料和结论加以整理而写成的书面报告。
(一) 特点 1、内容真实,观点鲜明。 2、材料性强,夹叙夹议。
3、结构严谨,有条不紊。 4、语言简洁,笔调明快。
(二) 类别 调查报告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1、反映基本情况的调查报告。 2、总结典型经验的调查报告。
3、介绍新生事物的调查报告。 4、考察历史事实的调查报告。
5、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 6、表现其他内容的调查报告。
(三) 作用 二、怎样进行调查研究 (一) 立场、观点要正确 搞调查研究首先必须要有正确的立场、观点,才能实事求是地进行调查研究,认识事物的本来面貌,得出合乎客观实际的结论。 (二) 调查态度要端正 要想获得丰富的材料,就要有饱满的热情、艰苦深入的作风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三) 调查目的要明确 我们进行调查研究,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为了掌握实际情况,有助于制定和执行正确的方针政策,树立先进典型,批判错误的倾向,使我们各项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四) 调查方法要讲究 为了获得丰富的材料,还要讲究调查的方法。
按照工作的步骤来说,应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1、调查前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1)思想武装。 (2)选定调查研究题目。
(3)似定调查提纲。 2、调查时灵活运用有效的调查方法。
(1)开会调查。 (2)个别访问。
(3)现场观察。 (4)蹲点调查。
(5)阅读有关书面资料。 3、调查后还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 一是对所得的材料进行整理、分类、核实,发现遗漏疑问的地主,再作调查补充。
二是分析、思考,提示材料的内部联系,发现事物的本质。 三、调查报告的写作 (一)精选材料,突出观点 运用材料说明观点,常用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1、用典型事例。
2、有对比方法。 3、用精确数字。
(二)从实际出发,安排好结构 调查报告的结构形式,一般根据本文内容和表达的需要来决定,除标题外,通常有开头、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 1、开头。
一般来说,调查报告常常在正文的前面,写一段不加任何小标题的文字作为开头,类似消息中的导语。 调查报告的开头起“提示”全文的作用,必须简明概括,以帮助读者正确、深刻地理解全文。
2、主体(正文) 这一部分写的是调查研究所得的具体情况、做法和经验。为了眉目清楚,常常列出纲目,用小标题标明,常见的安排有如下几种: (1)按事情产生、发展、变化的过程来写。
(2)用对照比较的方法来写。 (3)根据内容的特点,把问题的几个方面列举出来。
3、结尾 这一部分是调查报告的结束语,即全文的结论。 调 查 报 告 调查报告是把调查得来的情况用书面形式向有关领导部门汇报的一种公文。
调查报告的种类很多,大致可分为典型经验的调查、揭露问题的调查、历史沿革的调查,新情况新事物的调查,以及基本情况的调查等。(如:薪酬调查报告)其中常用的调查报告有两种: 1.群众来信的调查报告。
是对来信反映的情况或揭露的问题进行核实。包括调查了哪些人,所调查问题的真实情况以及对来信的处理意见。
2.典型的调查报告。包括典型经验、典型事件的叙述和分析。
调查报告的一般写法: 标题。直截了当地把调查的问题写在标题里,如《关于╳╳╳问题的调查报告》。
概况。交代所调查问题的基本情况,点明调查的结论。
调查内容。写清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及产生的影响、后果。
可以按时间顺序写,也可以按问题性质从不同侧面来写。 结论。
对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性意见。 最后写调查人姓名及整理调查报告的时间。
写调查报告应注意。要深人群众,深人实际从各方面了解有关情况,包括直接的、间接的、正面的、反面的。
要尽可能掌握大量的事实材料。要对掌握的材料作认真的分析研究,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得出正确的判断和结论。
要如实反映调查情况,要具体,不要空洞。要简明,不要繁琐。
要有点有面,要有观点,还要有说明观点的典型材料,不要笼统浮泛,不要以偏概全。要有叙有议,不要罗列现象,也不要空泛议论。
要注意观点和材料的统一。要善于运用一些统计数字,还要善于运用群众生动活泼的语言。
9.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怎么写
摘要: 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笔者在高中生物课中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作了初步的探讨。下面就在教师观念的改变、课堂教学、专题研究性学习课的开展等方面进行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生物课 研究性学习 初探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和高中《生物》新教材中,明确地将“研究性学习”作为普通高中的必修内容和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因此“研究性学习”这种新的课程概念成了越来越多的生物学基础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
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高中生物课堂上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时间虽然是有限的,但教学方式的变革和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也会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为此,笔者在高中生物课中就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作了初步的探索。1教师观念的转变是搞好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的前提有人以为研究性学习只能在“研究性学习课”上开展,或只是语文、数学、外语等基础学科的专利。
事实上,每一门学科中,甚至每一节课,均有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可能,生物学作为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理应在研究性学习上做足文章。有关人士也指出,设立专门的研究性学习课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是一种过渡,研究性学习应在每一节课中都有体现。
当然我们在专门的研究性学习课上可以进行一些较大的课题研究,而在平常课堂上可进行较小课题的研究,或大课题中一个小环节的研究,但必须是由这门具体学科或其中的具体内容引起的“研究课题”,其“研究量”可小到几分钟甚至几句话,但必须是经过学生讨论、分析、综合、总结的,或是独立完成,或是合作完成,或是运用课本知识分析社会现象,或是为生活现象寻找理论依据等等。其课题的产生可由教师根据案例或在特定背景下提出,更可由学生自己提出,教师在此“研究”中仍是配角,对主角——学生进行组织、引导、启发。
如笔者在复习“植物的组织培养”时,提出为什么“能保持亲本的性状”。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思考,并让学生把“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的过程进行比较,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去探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原因,就会比老师直接讲授的效果要好得多,而且也会使学生学得灵活、学得有兴趣。
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把教材中的科学家的经典探索实验设计成为学生课堂上能够完成的研究型课题,让学生沿着科学家的探索思路,领悟科学家的思维过程,让这些知识成为学生再发现和再创造的过程,让学生了解科学家是怎样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在讲到温特实验前,笔者首先提问:“达尔文所做的实验得出的结论可靠吗?”学生回答:“不可靠,只是推测。”
笔者接着提问:“这种推测应如何通过实验来验证呢?”有的学生提出可以用仪器来测,有的学生提出可以用化学显色反应的方法,这时提醒学生要注意在当时的条件下,这些方法可操作吗?如果尖端产生了某种物质,是否有什么材料可以收集它呢?这样,很自然就引入到了温特实验,然后提问学生:“在温特实验中,琼脂的作用是什么?如何知道琼脂是否吸附了尖端产生的物质?”在达尔文实验的基础上,学生经过讨论,认为应该设计一个对照实验:即分别把接触过尖端的琼脂小块和未接触过尖端的琼脂小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上,并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教师通过把温特实验转变为学生的研究性实验,使学生很好地领会了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验证;并且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
2.教师应该成为研究性学习的领路人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活动,学生在学习中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进而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作为在这一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的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已不可以按已有的教学模式包办代替学生的自主学习。
设置研究性学习,其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2.1转变学生的习惯性思维模式在研究性学习开始的时候,教师和学生均要改变自己的角色,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与教师一样能通过互联网,各种媒体,生产生活实践等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教师已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而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建立平等、民主、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
由于研究性学习对教师和学生而言都是一种新的课程,没有现成的。
10.研究性报告的格式是怎么的
(一)题目 1、题目的内容 类型、定位、作用 2、写作要求 标题要准确 标题要新颖 题式可多样 标题要简洁 (二)署名 1、署名的方式 集体署名 个人署名 2、署名的规则 贡献大小:提出研究设想、承担研究工作、解决关键问题。 (三)内容提要关键词 1、内容摘要:中心内容、结构及主要论点和评述;要求重点突出,内容精练,观点明确、一般不用第一人称,以200---300字为宜。学术论文也不宜超过1000字,有关刊物要有中英文摘要。 2、关键词:必须是规范科学的名词术语,一般每篇文章有3~5个关键词(主题词)。属于支柱性概念。 (四)前言 1、内容:问题的由来;文献综述:课题的界定(概念术语的解释)及问题的陈述;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写作要求:课题阐述要清楚准确,中心突出;客观公正、科学准确评价他人的研究成果;简明扼要介绍课题研究的动机和意义。 (五)正文 1、内容:它必须对研究的内容和方法进行全面的阐述和论证,对研究过程中所获取的资料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和分析,通过图表、统计结果及文献资料,或以纵向的发展过程,或横向类别分析提出论点、分析论据,进行论证。 研究报告又分:1、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2、研究的内容和假设 3、研究的步骤及过程 4、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研究报告的重点部分。A. 结果的定性定量分析,B.研究结果的讨论 。 结果分析与讨论材料缺乏的原因 研究设计缺乏一种系统观,讨论问题思路狭隘 操作过程不够到位,操作措施不够落实,就产生不了深刻的感受和体验 文献资料检索不够,对他人的研究研究缺乏了解,对自己结果的讨论就缺乏客观性、支持的力度 反映结果的项目指标难以确定 测量的方法与手段较难选择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要求不断提高 结果分析与讨论对研究者理论素养和洞察力要求较高 对下一步的研究提不出发展的方向。 2、写作要求: 总体要求:科学性和创造性;公正性和准确性;学术性和通俗性。 具体要求有:1、掌握材料要充分。2、分析整理要科学。3、图表使用要恰当。4、观点材料要统一。5、语言使用要规范。正确区分学术概念和生活概念,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6、引用论点要慎重。与已一致,佐证;他人观点中某些好思想,提练综合;带有片面性的真理,开拓思维、慎重判断;相反的权威观点,找准错误所在。(引古不引今,引洋不引中,引刊不引报,引专著不引文集)7、内部逻辑要严密。8、标题序号要规范。9、讨论部分要简练。 (六)结论 1、内容:整篇报告的概括和小结。成果概括(结论必须指出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没有解决?);今后研究的展望;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建议等 2、要求:总结全文,深化主题,揭示规律,指明方向。 (七)注释和参考文献 1、内容:书籍、刊物、报纸、网络 2、要求:完整注明出处 (八)附录:问卷、量表、研究材料、统计数据、方案、计划等 参考资料:/z/q65692513.htm
麻烦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