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小学语文“黄山奇石”教学设计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是明朝地理学家徐霞客游览黄山之后的感叹。
《黄山奇石》这篇课文抓住黄山“四绝”之一——怪石,娓娓道来。那些惟妙惟肖、趣味横生的奇石原本无生命,但在作者笔下被描绘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
读了这篇课文再去游黄山,孩子一定会更喜爱黄山石,也一定更会欣赏黄山石了。本课图文并茂,学习本课应在培养学生观察力与想象力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并让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一一表述出来。
朗读是得以完成这一目标的载体,因而组织不同要求、不同形式的朗读是本课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让学生在初读中向往黄山的神奇,在研读中欣赏黄山的怪石,在品读中回味黄山的魅力。教师要创设多种情景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学生能以不同的角色在感悟语言、摹仿语言的同时也能创造语言,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对话的过程。
【学生分析】 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学生初步具备了独自识字的能力,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更多的以学生的自主识字为主,这更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学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增强创新意识,尤其在学习初期更是如此。
我们班学生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敢想敢说,这就是一个好的开始。针对这一特点,我为学生提供的广阔的思维空间,让每一位学生都尽情展示自己的思维成果。
【设计思路】 观察插图展开想象,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结合插图叙述石头的奇特。 以读为主线。
在学课文前,进行反复地自由度,选择喜欢的段落读,小组读,分自然段读。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怡情。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会认14个生字,会写8个字。 2.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对黄山奇石的赞叹。
3. 态度、情感、价值观:喜爱黄山,向往去黄山看奇石。 【教学设计】 一、组织教学 二、谈话导入 在假期中同学们都去过哪些地方?你认为那里最有趣、最好玩的是什么呢?今天呀,我们也去一个有趣的地方玩一玩,看看那里有些什么东西最能吸引你呢? (设计意图:玩是孩子的天性,说到玩总有说不完的话题,以此引入,把学生的思维自然而然地引入了教学中。)
板书:黄山 三、整体感知,认读生字 黄山到底有什么地方吸引我们呢?先听一听朗读吧! 1、师范读课文,学生听完之后说说自己都知道了些什么。板书:奇石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生字找出来,读准字音;把难读的句子找出来,并试着读通顺。
3、⑴ 指名学生朗读,师生评议。 ⑵ 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指导识字。
(设计意图:经过两学期的识字教学,学生基本上具备了自主识字的能力,让学生在读中识字,做到了将认字语言化,加深了对字义的理解。) 四、研读课文,感悟语言 黄山奇石真是太有趣了,你认为哪几处怪石最有趣呢?找出来读一读,并说一说有趣的地方。
1、学习“猴子观海”段落: ⑴指名朗读,说说这一处为什么有趣?它为什么有这样的名字呢? ⑵结合插图理解“陡峭”、“云海”; 动作演示理解“一动不动”; 认读“峰、胳膊”。 (设计意图:在课文中识字,轻松愉快,效果颇佳。)
⑶练读这一段,怎么读出趣味来呢。 ⑷表演读:我们能把“猴子观海”介绍给你周围的小朋友听吗?指名说。
(设计意图:表演是孩子们喜欢的一种形式,学生的活动不仅是肢体的,更是思维的,表演中包含着对文章内容的感悟。) ⑸换角色读:石猴可想和大家交朋友呢,它还会说话,会向别人介绍自己哦! (指名学生可以加进适当的动作。)
⑹情景表演:石猴在黄山顶上呆了好长时间,无数游客都与它合影留念,它想为大家介绍一次观海的景象呢! 2、黄山的奇石数可多了,我们再去看看其他几处吧!(用以上方法学习其他段落) (设计意图:培养学习能力是教学的主要任务,在完成对第一部分的学习后,放手让学生自学,达到了学法迁移的目的。) 五、品读课文,拓展想象 1、我们知道黄山的奇石数都数不完,可惜像“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等等就没有具体说了,我们也能用有趣的语言给大家介绍,敢和书上写的挑战吗? “天狗望月”为例: ⑴学生上台做“望”的动作。
⑵“天狗”望到了什么呢?它心里在想什么呢? ⑶学生先可以一句一句的说,然后连起来说。 (设计意图:读是语文教学的生命,在品读中升华情感,陶冶情操。)
2、“天狗望月”被同学们说的栩栩如生, 黄山还有很多叫不出名的奇形怪状的岩石听后,可着急了,正等着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出示奇石图片。 ⑴分小组选择喜欢的图片,然后讨论怎样说。
⑵指名说。 (设计意图: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插上想象的翅膀,说出奇石之“奇”。)
六、总结全文 今天我们游览了黄山,见到了很多奇形怪状的石头,你回家准备给爸爸妈妈怎么说你的收获呢? 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总结是学生对知识的回顾,更是汲取他人学习收获的途径。)
教学反思 ——构建和谐 让思维起舞 在教学中,我积极营造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孩子在赞美声中对自己充满信心。他。
2.小学二年级《黄山奇石》课后看图写话怎么写
《黄山奇石》,我没有看到这篇课文,从题目看好像是写‘’奇石‘’的,这块奇石在黄山上。
我在这里跟你谈谈怎样指导二年级孩子看图说话。首先要教给孩子观察方法,看图上有什么?都要按观察的顺序写出来,如果有人物都要有名字,从图上人物的动作想像他们在干什么?观察方法:由远及近(由近及远),由上到下(由下到上),由左到右(由右到左),由外到里(由里到外),跟据图来看用什么顺序来观察。
如果真的是‘’奇石‘’,首先要帮助孩子分析一下这个词,这个词的重点是写石头,但要‘’从‘’奇‘’上下功夫,这块石头怎么‘’奇‘’,可以从它的大小,形状,颜色来告诉读者这块石头它太奇怪了!我没有看见图,只能这样指导一下。
3.黄山奇石说课稿
《黄山奇石》说课稿 【说教材】 本节课是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第三册第2课《黄山奇石》的第二课时。
这是一篇写景的短文,本课图文并茂,生动地介绍了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有趣的奇石、怪石,课文语言生动、描写形象,富有情趣。 全文共有六个自然段,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先介绍了黄山风景区的地理位置,然后概括地描写黄山的景色——秀丽神奇,还特别指出了黄山的奇石有趣极了。
第二自然段至第五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段落,它不仅具体形象地介绍了文中四幅插图的奇石,而且在最后一个自然段概括地介绍了其它怪石,表现了黄山奇石数量之多和形状之怪,突出了奇石的有趣。本课时重点解决2——5自然段。
【说学情】 《黄山奇石》形象生动的语言文字,极具感染力地把祖国的黄山奇石描写得活灵活现。但据调查,很多学生没有到过黄山,没见过黄山那种变化多端,形态各异的奇石,大多数学生缺少对黄山的直接经验。
【说目标】 ? 知识与技能方面 (1)复习生字词和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2)看懂图意,能抓住“奇”字欣赏奇石的特点。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黄山有哪些著名的奇石,它们都是什么样的。
(4)熟读课文,为背诵课文打基础。 ? 情感与态度方面 在体会黄山石的奇妙之时,同学们还要进一步体会黄山风景区的景色秀丽神奇,培养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说教学】 在黄山奇石的教学活动中,王老师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跨越式教学理念,注意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入手,促进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 一、品味词句、理解想象 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想象是模糊的,理解起来也比较困难。
因此,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老师注意从词句的比较中入手,让学生理解想象的内涵。为 二、引导观察、创设想象思维的情境 小学生的思维最初是具体形象、动作和原有知识紧密相连的。
而后才逐步转化为大脑的内部运动。例如: “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这些石头本身已充满了想象的色彩,王老师让学生根据这节课的学习方法,以自学与小组学习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让学生细读重点句,从中找出“抱”“蹲”“望”等一批描写动态的词语,品味想象的意境。
三、想象训练,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在重点学习2——5自然段的基础上,学生初步掌握了想象思维中语言表达的顺序,即先介绍景物的名称,然后叙述景物的形状特点,最后介绍景物所处的地理位置等等 黄山奇石教学环节 教学要求: 1、学会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通过看图、学文,运用学生讲、读、画、表演等各种方式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结合观察图画,在读中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 4、朗读课文,并选两段背诵。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读中真切体会黄山石的奇特,有趣。 难点:如何发挥学生主动性,引导学生在自读中自悟。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 同学们,大家去过黄山吗?黄山之美,堪称中国名山之最。兼得泰山之雄伟,庐山之飞瀑,衡山之烟云,峨眉之清凉,因而又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
其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乃黄山“四绝”。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来欣赏一下黄山的四绝之一,板书:黄山奇石。
请齐读一遍课题。 二、观察图画,初读课文,标出生字和自然段。
三、小组讨论,学习生字。 方法:四人为一小组,先读准字音,易错的字音相互提醒;再分析字形,易写错的字找出来,一齐学习。
找出最巧妙的识记方法。 四、汇报学习情况。
请一组同学汇报,汇报后,重点指导以下字形。 区:共4画,笔顺是:区。
滚:右边中间部分是“公”,不是“合”。 著:要和“着”区别字形。
状:要和“壮”区分形、义。 五、理解词义。
1.观察图画、查字典理解词义。 2.哪些词义不懂提出来,同学一齐解决。
重点理解: 闻名:有名。“闻名中外”,就是在中国和外国都很有名。
尤其:表示更进一步。 秀丽:清秀美丽。
神奇:非常奇妙。 陡峭:山势坡度很大,好像直上直下似的。
翻滚:多指水、云等上下滚动。 六、指导书写。
翻:左右结构,“番”写在竖中线以左,“羽”写在竖中线右边。左高右低。
滚:左右结构,左小右大,“”在横中线以上。 省:上下结构,“少”在横中线以上,“目”在横中线稍靠上起笔。
其:上横短,下横长。里面第二横在横中线上,避免“其”写得下坠。
七、接读课文,生评价。 八、师范读课文,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九、学习第一自然段。读中了解“秀丽神奇、闻名中外、尤其”等词语意思。
配乐读出情。 十、作业 。
1.熟读课文。 2.写生字词。
3.搜集有关黄山景色的图片或介绍的文字。 第二课时 一、导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读了课文,记住了生字的字音,了解了黄山上有哪些奇石,并且还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这节课我们继续欣赏这一课,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新授: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黄山石怎么样?生答。
老师用“奇特、有趣”两个词来概括大家的发言,好不好?(板书:奇特、有趣) 2、那么你觉得哪块黄山石最奇特、最有趣呢?请同学们结合课文插图,读读课文,看看你最喜欢。
4.小学生如何写黄山奇石的作文
一提起黄山,大家就会想到黄山五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但是我还是喜欢怪石。你看,冬雪会融化,温泉会结冰,云海会飘散,奇松也会因得病而死去,所以,我喜欢怪石。
走过几棵茂盛的松树,我在一个距离天都峰很远的地方,看到了“猴子观海”,只见一块象猴子似的石头蹲在山上,看着一望无际的云海,好象在说:“我真不应该淘气呀!现在连家也找不着了,我真想家呀!”唉,这只猴子真是又淘气又可怜呀!
我们再往前走,就是“飞来石”。“飞来石”的外表就象一颗桃子,而这桃子又是那么巨大,非同一般,所以也叫它仙桃石。
然后,我们又来到了“仙人指路”。“仙人指路”大家一定都听说过,但真正的“仙人指路”是什么样子的呢?其实,“仙人指路”只是一只很大的石手,伸出食指,指向湛蓝的天空,又象一只小灵通竖立在那儿,似乎被神仙抛弃了!
最后,我又来到一个大山谷里,站在那里往上看,一片蓝天,往下看,都是危险的悬崖奇峰,“梦笔生花”就在那儿,但是“梦笔生花”虽然说是奇石,可也有松树的功劳呀,因为“梦笔生花”是由一座高耸的、像笔一样的石峰和石峰顶端一棵破石而生的松树组成的。“梦笔生花”的旁边还有一个石老人,手里握着一根渔竿,这就是“姜太公钓鱼”了,“姜太公”还回头看我们,好像在和我们打招呼呢!“姜太公”的旁边有另一座山峰,上面有一对夫妻,正在面对面谈天,这就是“夫妻谈心”石。
黄山的奇石多得数不胜数,希望你有空去黄山游览,细细观赏黄山的奇石吧!
5.《黄山奇石》仿写作文
《黄山奇石》仿写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
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就说“天狗望月”吧,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只天狗,站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
一动不动,翘着尾巴,伸着头,目不转睛的望着圆圆的月亮。好像在看嫦娥姐姐跳舞呢。
这就是有趣的“天狗望月”。“仙女弹琴”就更有趣了!远远望去,那两块巨石就像一位美丽的仙女坐在一架钢琴前面,弹着优美动听的音乐。
黄山奇石还有很多,像“狮子抢球”、“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正等着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
6.怎样描写黄山奇石
黄山怪石,星罗棋布,点缀在波澜壮阔的黄山峰海中。它们形态别致,或大或小,争相竞秀,意趣无穷。
黄山怪石,有的酷似珍禽异兽,诸如“猴子望太平”、“松鼠跳天都”、“鳌鱼驮金龟”、“乌龟爬山”。有的宛如各式人物,诸如:“仙人下棋”、“天女绣花”、“夫妻谈心”、“童子拜观音”。有的形同各种物品,诸如“梦笔生花”、“笔架峰”、“仙人晒靴”、“飞来钟”。有的又以历史故事、神话传说而命名,有“苏武牧羊”、“太白醉旧”、“武松打虎”、“达摩面壁”等。
这些巧石,或叫怪石,大的就是一座山峰, 如仙桃峰、笔锋,老人峰等,这些亦峰亦石的景观,它们之所以能成为称奇于世的奇峰,盖由于这些峰上形象生动的怪石而得名;小的如同盆景古玩如“猴子观海”上的“猴石”,“鳌鱼吃螺蛳”中的“螺蛳石”等,块石大小均在3米以内,如雕如塑,妙趣横生。有的怪石因观赏角度改变,景致随之变化,具有移布换景的奇趣,如天都峰侧的“金鸡叫天门”,由天门坎再回首东望,石景变成了“五老上天都”;石门溪旁的“喜鹊登梅”,若从皮篷的入口处观之,则又变成了“仙人指路”。它们个个巧夺天工,或形似,或神似,惟妙惟肖,妙趣横生。黄山有名称可指的巧石多达120余处。它们因以酷似的形态和优美的神话传说结合在一起,使得个个有画的蕴含,诗的韵味,可谓形神兼备,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令人神往。
黄山怪石的命名,既各具不同的含义,也饶有趣味,主要体现了形似或神似的特征,石名或与宗教仅相依联,带有浓重的仙家色彩;或以禽兽形象或以物件状态、人物行为、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为题材,对各种形态毕肖的怪石作形神兼具的命名,给静态的石景赋予了活力。有些石名,还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道德观念,如“关公挡曹”讲的是“义”,“周王拉车”体现的是“礼”,“孔明借东风”是“智”,“武松打虎”是“勇”,“介子背母”是“孝”,“苏武牧羊”宣扬的是“节”,这些寓教于游的石名,能给人们的认识以深刻的启迪。
7.写黄山或黄山奇石的提纲怎么写
提纲怎么写:
标题式提纲
这种标题类似一个版块的概括。相当于写出了这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这是一个标题式的作文提纲,用简洁的文字标出了各段的写作要点。它的特点是文字简洁、速度较快,适合于对写作内容较熟悉或时间较紧的情况。但对初学写作的人来说,很难起到指导作文的作用。
作文提纲要点式提纲
这种提纲比较详细,它即要表明作文的中心,又要写出作文的大致内容;同时,还要交代出文章的详略。
作文提纲编写要求
1.把握中心思想
好的作文提纲是写好作文的基础,编写作文提纲要按照写作文的三个顺序:审清题目、确立中心,选择材料来进行。
作文题目一般给我们规定了写作范围(记人、记事、写景、状物等)、写作问题(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所以,审清题目,才能明确写什么、怎么写,才能避免文不对题、偏离中心的毛病。
中心思想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在编写作文提纲式时,只有确立了中心,才能围绕选材,确定重点,安排详略,等等。选材时要注意紧紧围绕文章的中心思想,选择真实可信、新鲜有趣的材料,以使文章中心思想鲜明、深刻地表现出来。
2.要简洁明了
作文提纲只是作文的一个思路,一个框架。因此作文提纲既要完整,又不能过于繁琐;既要简洁,又要达到写作目的。
8.怎样描写黄山奇石
黄山怪石,星罗棋布,点缀在波澜壮阔的黄山峰海中.它们形态别致,或大或小,争相竞秀,意趣无穷.黄山怪石,有的酷似珍禽异兽,诸如“猴子望太平”、“松鼠跳天都”、“鳌鱼驮金龟”、“乌龟爬山”.有的宛如各式人物,诸如:“仙人下棋”、“天女绣花”、“夫妻谈心”、“童子拜观音”.有的形同各种物品,诸如“梦笔生花”、“笔架峰”、“仙人晒靴”、“飞来钟”.有的又以历史故事、神话传说而命名,有“苏武牧羊”、“太白醉旧”、“武松打虎”、“达摩面壁”等.这些巧石,或叫怪石,大的就是一座山峰,如仙桃峰、笔锋,老人峰等,这些亦峰亦石的景观,它们之所以能成为称奇于世的奇峰,盖由于这些峰上形象生动的怪石而得名;小的如同盆景古玩如“猴子观海”上的“猴石”,“鳌鱼吃螺蛳”中的“螺蛳石”等,块石大小均在3米以内,如雕如塑,妙趣横生.有的怪石因观赏角度改变,景致随之变化,具有移布换景的奇趣,如天都峰侧的“金鸡叫天门”,由天门坎再回首东望,石景变成了“五老上天都”;石门溪旁的“喜鹊登梅”,若从皮篷的入口处观之,则又变成了“仙人指路”.它们个个巧夺天工,或形似,或神似,惟妙惟肖,妙趣横生.黄山有名称可指的巧石多达120余处.它们因以酷似的形态和优美的神话传说结合在一起,使得个个有画的蕴含,诗的韵味,可谓形神兼备,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令人神往.黄山怪石的命名,既各具不同的含义,也饶有趣味,主要体现了形似或神似的特征,石名或与宗教仅相依联,带有浓重的仙家色彩;或以禽兽形象或以物件状态、人物行为、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为题材,对各种形态毕肖的怪石作形神兼具的命名,给静态的石景赋予了活力.有些石名,还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道德观念,如“关公挡曹”讲的是“义”,“周王拉车”体现的是“礼”,“孔明借东风”是“智”,“武松打虎”是“勇”,“介子背母”是“孝”,“苏武牧羊”宣扬的是“节”,这些寓教于游的石名,能给人们的认识以深刻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