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做成了风筝作文250
每一次,我在空地上总能看见几个放风筝的人,五颜六色、五花八门的风筝在空中翩翩起舞、随风飘扬,我又开始羡慕起人家了:要是我也有一个风筝该多好呀!
有一次,我向妈妈说了这件事,想要买个风筝。妈妈提议道:“让我们自己做一个风筝吧!”我心想:哎,这是一个好主意!于是,我们找来了五颜六色的彩色纸、两根筷子、胶水、粗棉线、一根细铁丝和一把剪刀。这时,爸爸打趣地说:“这筷子那么沉,起码也得刮个台风才能飞起来吧!”“上次烤羊肉串还剩下几根儿竹签,我看有用,就收起来了。你看,今天正好派上用场。”姥姥把竹签拿过来,对我们说。
我们开始制作了。我先把两根竹签摆成垂直状,然后用细铁丝把两根竹签固定住;再在彩色纸每条边的二分之一的地方画上点,把相邻的边上的点连起来、剪下来,这样就得到一张菱形的纸,贴在做好的风筝骨架上;接着就该绑线了,线绑在哪里也很有讲究,我一开始不懂,把线绑在了竹签相交的点上。风筝做完了,我试飞了几次,发现它总是转几圈就一头栽下来,为什么会这样呢?哦,原来是气流这个家伙在“作祟”。于是我在风筝后加了条“尾巴”,为什么呢?因为我想:鱼、袋鼠不都是用尾巴掌握平衡的吗?还真是,我的风筝加了“尾巴”后,既保持了平衡又美观,可谓一举两得。
我把风筝送上天空,虽然没有买来的漂亮,可毕竟是我自己做的,制作的过程就是我收获成功的过程。
2.龙风筝变成真龙之后,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呢
皮皮鲁喜欢放风筝.别看他才十二岁,可已有六年放风筝的历史了.今年,
皮皮鲁花了半年时间制作了一条巨大的龙风筝.皮皮鲁没见过龙,凭着自己的想
象和前人的想象制作.每天入睡前,皮皮鲁都同龙风筝聊天.
放风筝的季节终于盼到了.
郊外的一块大草地是放风筝的场所,每年一到放风筝的季节,数百名风筝手
都聚集在这里,形态各异的风筝在蓝天上竞翔,来观看放风筝的人更是成千上万.
皮皮鲁在爸爸的帮助下,带着龙风筝来到了郊外.
皮皮鲁的龙风筝刚一亮相,就吸引了大批观众.皮皮鲁很兴奋,只见他拽紧
绳子,奔跑起来.
龙风筝起飞了.龙头升到空中,龙的身子就摇摆着腾空而起.皮皮鲁一边奔
跑一边放线,风"呼呼"地从他耳边刮过,龙越升越高.满场观众的注意力都被龙
吸引了.
天空中的龙风筝一会儿摇头,一会儿摆尾,时而上升,时而下降,像活的一
样.
"它真像活龙!"一位老者赞叹."这男孩子真会操纵!”一位中年男子夸奖道.
"简直是真龙!"一位姑娘惊叹.
皮皮鲁渐渐感到不对劲了,不是他操纵龙风筝,而是风筝在牵动他!又是一
个腾飞动作,差点儿把皮皮鲁摔倒.
"漂亮啊!""太棒了!"人们齐声喝彩.
只有皮皮鲁明白,他的龙风筝活了.
二
龙在空中任意飞舞戏耍,当所有人意识到皮皮鲁不会有如此高超的技艺时,
他们愣了.
不知是谁最先反应过来,大喊了一声:"这条龙活了!"人们不能相信这个判
断,可眼前的事实又使人不得不相信.所有的人都分别在自己身上的不同部位捏
了一把,不是梦!
记者们发疯似地跑向公用电话亭,抢着往自己的报社、电台发消息;作家们
尽量仔细地观察龙的每一个细微动作,以便回去写报告文学;商人们开动计算机
一样的大脑,迅速盘算着这条活龙的价值;老年人认为自己能看见真龙是好兆头;
年轻人觉得这预示着自己事业的腾飞.
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把龙同自己的利益联系起来.
电视台的转播车在警车的引导开路下赶来了,城里的人乘坐各种交通工具赶
来了,人群像潮水般地涌来了.
一位商人挤到皮皮鲁身边."小孩儿,把龙卖给我吧,我给你五千元."另一
位商人大声说:"卖给我,我出一万元!"“我出一万五!""我出三万!"…。
“我是动物园的,把龙卖给动物园吧!"动物园的经理赶来了."我是马戏团的,
应该让龙演出,卖给我吧!"马戏团团长眼珠都鼓出来了.
龙的身价已经浮动到二十万元了.皮皮鲁顾不上细想他的龙风筝怎么会
变活,他只知道这龙风筝是他用心血和情感制作出来的,用心血和情感凝造出的
东西,同广阔无垠的天空融合时,是有可能产生生命的.
想占有龙的人们围着皮皮鲁,已经有人开始从皮皮鲁手中抢绳子了.皮皮鲁
预感到这条活龙的命运了.
三
无线电波将活龙的信息传播到全世界.许多国家召开了紧急会议,商量如何
将这条真龙弄到手.数十个负有绝密使命的别动队开始行动了.
皮皮鲁身边的人还在争夺真龙的购买权.远方的空中出现了拖着大网的直升
飞机.
自然界没有龙.这第一条龙是属于大自然的.皮皮鲁这样想.
他悄悄从兜里掏出小刀,割断了拽着龙的线.龙在空中打了个滚儿,向高空
升去.
皮皮鲁身边的人在一瞬间都呆了,紧接着他们捶胸顿足,嚎啕大哭.皮皮鲁
望着走进大自然怀抱的龙,笑了.
人们又重新将皮皮鲁团团围住了,纷纷向他订货,要他再制作真龙.
皮皮鲁拿定主意不出售龙.至于以后还做不做龙风筝,要看第一条活龙的命
运如何再定.
3.《风筝的家》400字的想象作文 急
风筝为“纸鹞”,不知道其他地方如何称呼?好像书上有称作“鸢”的,“鹞”和“鸢”两字,都带有鸟,大概是大鸟在空中翱翔的意思,这倒挺形象的。
“纸”字,在今日却颇有些难解。盖因孤陋寡闻的缘故,直以为其均为纸张所糊,没见过用绸布糊面的;其实,绸布糊面的更加轻盈、防水、耐用。
家乡有句俗语:正月鹞、二月鹞、三月狗牵鹞。儿时懵懂不解,就像蒙童念“三字经”一样,有口无心跟着瞎起哄。
以后才明白:那是对农村游手好闲的讽刺。除了隆冬时节,空闲在家外;实际上,开春不久,天气稍微转暖,大家又要下田干活。
谁还有闲工夫放风筝取乐?不过,这仅仅限于一隅之风。今日,看过一些《地方志》早已明白:只要有风,甭管季节,尽可以自由放飞。
同样地,放风筝并非小孩子的“专利”,大人也醉心此道。设立比赛节日,专门有书记载、描述当时盛况,进而演绎为“风筝文化”。
最负盛名的山东潍坊“风筝节”,就在春风和煦的三月。鲁迅先生是少年老成的,不喜欢玩耍,放风筝在其眼里是没出息的玩意儿;不仅自己不放,还不允许他人放。
在其《风筝》一篇描述:当其兄弟看见人家放飞风筝,眼里流露无限羡慕,并拍红小手雀跃时,先生往往投以“鄙视”的目光。然孩子的天性永远是贪玩的,在其禁不住诱惑,偷偷躲在小柴房里自己动手做风筝时,却被先生逮着。
于是,刚扎好的蝴蝶风筝竹骨,立即被先生踏在地上,三两下就踩个稀烂糊。先生是“傲然而去”,剩下小弟只能绝望地站立在房中央。
文中描述那可怜的兄弟,究竟是作人、还是建人,就不得而知了,也许只是做大哥的臆想而已。据《知堂回想录》述说:此事纯属子虚乌有。
我也有一个大哥,虽然也不喜欢放风筝,幸好他不似鲁迅先生一样:视风筝如“毒瘤”,必欲除之而后快。否则,我今日定要登报和他断绝手足之情。
我从小体格瘦弱,不会和别的孩子打架、摔跤;又笨手笨脚,不会摸鱼抓泥鳅;更胆小如鼠,看见人家放鞭炮就掩耳而避,更别说自己拿着鞭炮到处乱放。所以,放风筝成为我儿时的最大爱好,并乐此不疲。
儿时的风筝多自己动手做,形状是那种最为简朴的:上大下小、田字形,只是大小不同而已。记不清父亲为我做过几回风筝,反正,很小时候就和小伙伴一起自己动手做风筝。
拎着菜刀,去屋后长河边的竹丛,挑选一棵最大的、带点金黄色的竹子,砍断,拖到门前,清理枝叶。截取竹节间距最长的两段。
先将较长的那段,竖在地上,从上到下用力将其一分为四剖开;然后改用小刀,剔尽竹黄,小心在竹篾四周来回刨动,直至四根大小一致,光滑不扎手。此四根竹篾当做“田”字形的“上横”和“三竖”。
再去另一段,同样方法剖得两根,并根据需要截断成相应的长度,为“中横”和“下横”。接着在每根竹篾的两端,用刀小心剖裂成两层,深约一厘米;这样,每根竹篾可以交错固定,互相犬牙镶嵌、咬住不易滑落。
将搭好的“田”字形的“骨架”平放在地上,偷偷地溜到楼上,翻箱倒柜找出母亲纳鞋用的纱线。将每根竹篾互相交错的地方“十字”系紧,并用线拉紧“上横”竹篾成弓形作“琴弦”。
“骨架”大功告成,接着可以“糊面”了。最好是一张大纸糊就,没有条件的,用上学期的作业薄,糊成老和尚的“百衲衣”。
此时还不能忘记:剪两个红纸圈做“鹞眼”,同时,记得裁剪一片长纸条,粘于“琴弦”上,顺手剪成帘状。如此,风吹“帘”动,“琴弦”呜呜作响,“音乐”自半空通过风筝线传达耳朵。
最后,在“骨架”左、右上角及“脐眼”(“中横”和“中竖”交错处),各引一根纱线成等腰三角形,打个死结,名为“三弦”,供风筝线(鹞线)固定。同样,左右两下角各引一线合在一起打个死结,为曰“二弦”,供“鹞尾巴”挂用。
“三弦”和“二弦”均力求左右对称,这样风筝飞在空中才平稳。鹞线,多是家里插秧用的“千里绳”,一段一段拼接起来,或粗细不一、或颜色不一、或材质不一。
“鹞尾巴”为稻草绳、棕榈叶,不够的话,顺便扯些稻秆或冬天田野干枯的稻桩系上。这些都是不重要的,只盼天空狂吹东北风,就可以满田野到处乱跑,即使是上午放学后也要过回瘾。
父母的苛责声自然是少不了的,就让其伴随风筝一起飞到半空去吧!如果,天空刚下过雨,田野很是潮湿。这样疯跑,没多久,衣、裤、鞋子全都是泥巴;回到家,自然还有父母额外赏你的两个“栗凿”做“点心”。
那个可要含泪往肚里咽哟!孩子玩小的,大人放大的。立起来高及屋檐者,我没见过;估摸是小伙伴们信口吹牛。
高及一人者,我见过。同村“前王里”人热衷并娴熟此道,其风筝为邻近最有名。
午后三、四点钟,一人牵着“鹞尾巴”——整捆的稻草绳率先开道,接着由两人平抬着风筝跟随,身后拖着长长的“鹞线”,数人相隔一定距离,手握那线一字儿摆成“长蛇阵”,直到一个大箩筐旁。线为自纺的麻线,一圈一圈地盘放在筐内,免得打结。
一行行至村外空旷的田野,立定;竖起风筝,松手;风筝借助风力扶摇直上。因为风筝大、拉力也大,线的放送很讲究缓慢、平稳。
众人按顺序依次松手,从“蛇头”直至“蛇尾”;腾出双手者,聚集在箩筐旁。
4.想象作文:风筝、树叶,消息,欢声笑语
秋高十月,天气渐渐的凉快起来了,正是人们出去玩耍的好时候,我也不例外哦!
星期日的下午,蔚蓝的天空中飘着洁白的云朵,风儿徐徐的吹着,让人心旷神怡。我迫不及待地一手拉着妈妈的手,一手拿着风筝,到海口旁放风筝去喽!
过了一会儿,我和妈妈终于来到了海口,那里已经有许多放风筝的人了。我看见人们眉开眼笑,欢声笑语。天上的风筝也是各种各样的,有蜈蚣形状的、有蝴蝶形状的、有老鹰形状的、还有小鱼形状的……它们在天空中随风飘荡,真是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啊!
我和妈妈开始放风筝了。妈妈举起风筝,我一边跑,一边放线,大喊一声:“放”!妈妈就高高地把风筝抛上了天空,我也跑得更快了。哇,飞上去了!正在我高兴的一刻,风筝像是喝醉了酒,摇摇晃晃地扭动着身体。一头栽了下来,瘫在地上!我惨叫一声:“啊!”也一屁股跌在了地上!这时,妈妈笑眯眯地说:“不光要放上去,还要不停的拉线,调整方向,才能越飞越高。”
于是,我吸取了教训,紧握住线轴,另一只手小心翼翼地拉线、放线。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风筝稳稳的飞了上去。很快,它就在云端“俯视群雄”了!
这时,天空中的风筝渐渐多了起来!它既带着人们的笑声,也带着人们的希望飞向遥远的天空。一个多么愉快的周末啊!
5.放风筝看图写话
看图写话(放风筝)(范文)
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小丽、明明和小华一起到公园去放风筝。
公园里景色迷人:新鲜的空气扑面而来;一只只活泼可爱的小鸟在蔚蓝的天空中唱着动听的歌曲;一朵朵形态各异的鲜花争芳斗艳,争先恐后地开放着。
小丽带来了她心爱的青蛙风筝,明明拿来了他精致的小鱼风筝,小华则捧来了他刚做好的蜡烛风筝。小丽迫不及待地放起了风筝,只见她牵着风筝的绳子,迎着微风一路小跑,风筝便越飞越高,最后变成了天空中的一个"小黑点"。明明和小华手也痒痒了,急不可待地把自己精心准备的风筝放上了天空。三只风筝在天空中忽上忽下地飞舞着,像和小鸟在一起嬉戏、玩耍,像和白云一起捉迷藏。
他们玩得真开心啊!
6.我是一只风筝作文怎么写
我是一只风筝。
一只挂在树上的风筝。 在迷茫中,我不知道何处是我的归宿,但是我知道,我有一双飞翔的翅膀。
当我还被那根细细的丝线牵引的时候,我总是飞得很高很高,但是再高我也不怕,因为有那根线为我引路。那根细细的线紧紧地拽着我,在风大的时候,我感到了它力量的强大。
然后,我便慢慢地下降,和线紧紧地缠在一起,放在地上。春风的吹拂,柳条的摆动,我都看得一清二楚。
有一天,我再次拥抱了那片蓝蓝的天空,那根细细地线紧紧地抓着我。一只只小鸟在我的身边跳舞,我快乐地追着他们,但是,刚要追上的时候,却被一股强大的力量拉了回来,是那根细细的线……我只要屈服……就在这一次次的屈服中,我渐渐懂得了反抗。
有一次,当那根线拉我的时候,我努力地挣脱了它。“崩”,我离开了那根线。
我自由了,我在天空中飘啊飘……我努力地追着小鸟,我想,再也没有人可以约束我了……可是,一阵风吹来,我摇摇摆摆地开始往下坠落……我努力地想飞,但是,我却落下去了,挂在一棵老树上。许多年过去了,我依然在这棵树上,当我回想起我还被那根线牵引着的幸福时光,一滴泪水划落……我是一只风筝。
一只虽然自由、但是迷茫的风筝。我知道了那根线的好,但是,我却已经找不到它了。
如果我还能成为一只真正的风筝,我宁愿没有自由……。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想象自己变成风筝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