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香奈儿简介
夏(香)奈尔(COCO CHANEL) 1883年,加布里埃尔-夏奈尔(Gabrielle Chanel)出生于法国,夏奈尔的童年十分不幸,12岁母亲过世,又被父亲抛弃,只得在音乐厅演唱,虽然技不惊人,却为她赢得了COCO的浑名。
25岁时,成为一名富有贵族的情人,把她引入了悠闲奢靡的上流社会。 1913年夏奈尔的第一家店铺开张。
作为时装先锋派和创造者,他坚信女性应该主宰自己的生活,包括穿着打扮。 COCO CHANEL的经典标志是无领粗花呢套装、小小的黑色连身裙,亦真亦假的珍珠配饰、镶拼皮鞋和堪为传世之作的夏奈尔5号香水。
这是夏奈尔的本人简单经历,不知道你是要品牌的介绍还是我以上的介绍。
2.Dior香水的简介和设计理念
chanel No.5 Chanel的NO.5号香水,让5成为香水界的一个魔术数字,代表一则美丽的传奇。
传奇故事:有一位漂亮的公主,可惜双目失明,国王为她挑选驸马.她说:“别担心,我自己能找到.”候选者们打扮得帅气十足,可公主看不见.直到第5个,是个小丑,他紧张而又坚定的来到公主面前,给公主闻了一个小瓶子中他自制的充满爱的香水,公主感觉到了他的真诚,就嫁给了他。所以成为了永恒的经典. “5”是香奈儿女士的幸运数字,当时巴黎香水界的名鼻ErnestBeaux研制了几款香水样品,香奈儿女士在众多香水样品中,选择了第5支香水,而Chanel No.5香水的发表日,恰好在5月25日,与Chanel第5场的时装发表会同时举行。
1953年,Chanel No.5成为第一个使用电视打广告的香水。 No.5是Chanel的第一瓶香水,在1921年推出的CHANEL No.5是第一瓶款合成花香调香水,灵感来自花束,融合了奢华与优雅,且表现出女性的勇敢与大胆,完全打破了当时香水的传统精神。
香奈儿女士崇尚简洁之美,她希望以简单而不花俏的设计为最初诞生的香水作包装—长方体附以俐落线条的香水瓶, Chanel No.5的黑色字眼呈现于白底上。 从玛丽莲·梦露那件著名的睡衣—Chanel No.5诞生以来,Chanel的香水始终以高贵优雅的形像深入人心。
玛丽莲·梦露曾有一句名言:"晚上睡觉我只穿Chanel No.5." 1956年,还成为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收藏。 直到今天,Chanel No.5依然稳坐世界销售冠军的宝座。
Prada的设计理念 当来季春夏奢华的装饰主义又正来势汹汹之时,Prada忽然一百八十度还原基本步,变得简洁及回到以前的斯文学生面貌,委实有一种反潮流与反高潮之感。Miuccia Prada称她这个Prada2000年春夏系列为“时装ABC”,因为她要将衣橱里的常青基本衣服-毛衣、恤衫、简洁的打褶裙、直筒裙和丝巾,重新发扬光大,散发浓厚的七十年代斯文学生和空姐味道的打扮,表现一种今日失落了的真诚之美。
这就是MiucciaPrada所讲“这是唯一可能的事物,典雅、好女人、非常时髦”。 自七十年代末期,Miuccia Prada接手掌管了PRADA后,也开始加入少许的服装设计。
一直到八十年代末期,PRADA在大家心目中都还是一个专门出产皮件的意大利品牌。但在九十年代的“崇尚极简”风中,Miuccia所擅长的简洁、冷静设计风格成为了服装的主流,因此经常以“制服”作为发灵感的PRADA所设计出的服装更成为极简时尚的代表符号之一。
来自全球不同城市的设计师们,很多都是PRADA皮件的爱用者。纽约的Donna Karen也背着黑色尼龙布系列的PRADA包包出门,近两年来PRADA也大力开发一些皮包的流行款式,像是小型购物提包,缤纷多彩的颜色,以及容易保养的帆布质材,引爆了另一波提包流行。
在鞋子系列,PRADA虽然一直与新庄的设计都连成一气,相互呼应,但是其款式却都是鞋类流行的领导指针。例如方形的楦头、楔型鞋跟金属色娃娃鞋……都是PRADA所带起的风潮。
从皮件、服装到鞋子、内衣,PRADA已经成为一个完整的精品王国,版图也拓展到全世界。 已解决问题收藏 chanel5号香水,prada设计理念,Dior蝴蝶香水,Gocci最大旗舰店10标签:chanel,chanel dior,prada 就是这些品牌的文字介绍与图就行了,可能多了点 SOSO用户 回答:3 人气:11 解决时间:2009-08-04 16:09 检举 chanel5号香水 经典蝴蝶结,常作为礼服结构的一部分并带有褶皱边,宛若女神般,运用于上百件Dior迪奥晚礼服之中。
方丹夫人蝴蝶结,灵感源自18世纪的凡尔赛宫,装饰着Dior迪奥品牌的椭圆标识及Dior迪奥小姐香水的外盒。 修长而带有尖角的高级女装或燕尾蝴蝶结,则系于迪奥甜心家族香水的瓶身颈部。
蝴蝶结是Dior迪奥传奇史上最令人赞叹的基本元素。 2009 年6 月6 日,意大利殿堂级品牌Gucci 宣布,其位于上海金鹰国际购物广场的全新旗舰店隆重开幕。
新店位于南京西路和陕西北路交汇处,堪称上海的黄金地段。 Gucci 上海旗舰店是其在中国内地众多的店铺中第一家采用Frida 最新店铺设计概念的专门店,也是继纽约、罗马、慕尼黑、香港和伦敦这些世界著名城市之后又一成功运用该设计概念的专门店。
自2005 年Frida 被委任为Gucci 女装创作总监以来,迅速为品牌建立了极具个人特色的风格。她的设计作品与专注的管理风格,是她自信与果断的真实写照,具有独特的女性特质以及显著的意大利风格。
对于上海旗舰店的设计,Frida 意在实现上海这座东方国际化大都市的现代感与Gucci 的时尚标志性材质和元素的融合,不仅要满足上海不断增长的高档时尚消费者的品位,同时亦要保留Gucci 浓厚的华贵亲切气质。Frida第一次中国之行的其中一个重要安排就是亲自为上海旗舰店剪彩揭幕。
在来到上海之前,Frida 曾在北京短暂逗留,探望了正在北京光彩明天儿童眼科医院接受治疗的贫困弱视儿童,与小朋友亲切互动之余还代表Gucci 接受了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为表彰Gucci 在中国的持续慈善奉献而颁发的“中国儿童公益明星企业”奖项。 Gucci 上海旗舰店占地1600 平方米,是Gucci 在中国内地开设的第28家专卖店,它占据金鹰国际购物广场。
3.香水的作者简介以及背景
+作者简介+ 帕特里克·聚斯金德 十五年前,时任《世界文学》编辑的蔡鸿君先生慧眼识金,在八十年代相当活跃的德国文坛上注意到一颗崭露头角的新星——帕特里克·聚斯金德,并首次将其作品引入中国。
然而,中译本《鸽子》当时并未像小说中的鸽子对主人公产生心灵震撼那样,在中国读者中引起轰动。直到数年后,聚斯金德的誉满全球之作《香水》才使他的知名度在中国陡然上升,其“香气”甚至流芳至今。
聚斯金德1949年出生在德国南部巴伐利亚州的施塔恩贝格湖畔,早年学过钢琴,后又攻读历史,曾作过西门子公司的文秘,在酒吧舞厅里打过工,甚至还当过乒乓球陪练。广博的历史知识和不同的生活经历使他思维活跃,想象力极其丰富。
在大学念书时,聚斯金德就尝试撰写短篇散文和长篇的影视剧本,但都未能发表或被采用。此后,他一度靠给电视台写剧本为生。
1980年聚斯金德创作出第一部个人作品——独幕单人话剧《低音提琴》,次年该剧首演便获好评,随即成为欧洲话剧舞台上长盛不衰的经典剧目。四年之后,他的第一部小说《香水》问世,该书一经推出便迷倒了众多读者,先后被译成近四十种语言,各种版本在全世界的总发行量高达1200万册。
在随后的几年里,聚斯金德又陆续出版了《鸽子》和《夏先生的故事》两部小说,均得到了读者和评论界的交口称赞,从而奠定了他在当代德语文坛引人注目的地位。 与同时代的德国作家相比,聚斯金德文学创作的产量并不高,作品的篇幅亦不大,但其丰富、奇特的想象力,深邃的思想含义,耐人寻味的故事情节,隽永的寓意和精湛的文笔,却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香水》像一部充满神秘色彩的传奇,聚斯金德运用现实主义的叙事手法,惟妙惟肖地刻画出十八世纪法国巴黎一个怪才格雷诺耶“寻香杀女人”的离奇一生。而在《鸽子》一书中,聚斯金德又充分发挥了自己细腻入微的心理描写技巧,把巴黎一家银行门卫诺埃尔的意识流动和内心独白栩栩如生地呈现在人们眼前。
忠于职守、老实巴交的诺埃尔,三十年如一日地蜗居在自己的小屋里,过着平淡孤寂、与世无争的生活。然而一天早晨,一只突然出现在门口的鸽子却让他惊慌失措,六神无主。
于是,往日的平静全被打破,包括衣、食、住、行和本职工作在内的所有的生活细节均受到干扰,主人公的精神世界濒临崩溃的边缘。这一切莫名其妙的混乱,直到那只带来不祥之兆的鸽子悄然离去时才随之平息,一切又复归原样。
《低音提琴》中主人公愤世嫉俗而又无可奈何的大段自我解嘲,极为贴切地反映了失意者的矛盾心态。而《夏先生的故事》则通过孩童之口,以诙谐幽默且不乏讽刺意味的生动、形象的叙述,道出了作者对人间事物的真实看法。
从这些题材和体裁不尽相同的作品上,可以看出聚斯金德编织故事的杰出才华和驾驭德语的深厚功底。 迄今为止,聚斯金德的文学创作几乎都远离鸿篇巨制和重大题材,而总是把视点放在那些没有社会地位的小人物身上,对他们的喜怒哀乐和酸甜苦辣给予了深切的同情。
无论是人生不得志的低音提琴手,还是孤家寡人的银行门卫,或者“一意孤行”的夏先生,甚至那个残忍的“香水杀手”,都属于与时尚格格不入并为上流社会所不屑一顾的“圈外人”(Aussenseiter)。聚斯金德借助对这些人物命运的描写,展示了后工业社会中人们普遍存在的困惑、恐惧、沮丧、不安、无奈,及其悲观的内心世界和荒诞反常、难以理喻的怪异行为,从而成为德国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作家之一。
聚斯金德生性腼腆,不爱张扬,平日深居简出,行迹难觅。和一般知名作家不同的是,他的一部作品问世后,自己便远离媒体的喧嚣,下一本书总要等上好几年才会露脸,而且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加上作品内容亦真亦幻,故事情节似有似无,使这位天才作家在德语文坛上显得若隐若现,飘忽不定。人们已习惯了他在瞬间闪光发亮之后,就消失得无影无踪,直到他又一部脍炙人口的佳作幽然冒出。
帕特里克·聚斯金德是德国近年来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香水》是他的代表作。
作品讲述了一个奇才怪杰谋杀二十六个少女的故事。其每一次谋杀都是一个目的:只是因为迷上她们特有的味道。
对格雷诺耶来说,每一次都是一场恋爱,但是他爱的不是人,而是她们身上的香味;谋杀她们只是为了要永远占有,并且拥有他所爱的那种没有感觉,没有生命的"香味"…… 本书不是一本通俗的惊险小说,它是一部构思奇特,充满幻想,寓意深刻的严肃作品。小说自1985年出版以来,连续几年高踞德国畅销书排行榜的前十名,已被翻译成四十种文字。
作者帕特里克·聚斯金德也因此成为德国近年来最受欢迎的作家. +简介+ 书中讲述了一个发生在18世纪巴黎的故事,主人公格雷诺耶是一个有特异功能的连环杀手,他生在巴黎的一个臭鱼摊子,但天生对香水有着匪夷所思的辨别能力,为了制作香水,格雷诺耶杀害了二十六名少女,以摄取其香味。《香水》写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现代小说正走入过于观念化、晦涩难懂的死胡同,而《香水》的古典式写法、生动和抓人的情节成了西方小说界的一剂解毒针。
《香水》一诞生就极其畅销,。
4.香水的作者简介
帕特里克·聚斯金德(Patrick Sǖskind)1949年出生在德国巴伐利亚州施塔恩贝格湖畔的阿姆巴赫,早年在慕尼黑和法国的埃克斯昂普罗旺斯攻读与研究中世纪史和近代史,后一度靠写电影分镜头剧本维持生活。
他发表的处女作是剧本《低音提琴》。该剧于1981年9月在慕尼黑首次演出,后来许多剧院纷纷上演,其间被译成多种语言,为聚斯金德在文坛上赢得了声誉。1984年,聚斯金德完成了他的第一部小说《香水》,出版后轰动了德语文坛。继《香水》之后,聚斯金德用古典主义的笔调创作了中篇小说《鸽子》。小说描写巴黎某家银行一个看门人单调枯燥的生活,1987年初第一版销量即高达十万册。据《明镜》周刊统计,《鸽子》与《香水》一道,自1987年4月起同属德国严肃文学十本最佳畅销书之列,聚斯金德以此轰动了德语文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