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写好美术字(黑体字,宋体字)最好附图
美术字,是指有图案意味或装饰意味的字体,也可以说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字体。
它不仅结构严谨,笔画秀丽,而且字形工整,美观大方。因此,黑板报的报头和标题多用美术字来写。
1.美术字的特点和基本笔画 ①宋体美术字:特点是端庄大方,古朴挺拔,结构紧密,笔画横平竖直,横细竖粗,点如瓜子、撇如刀形。字形有正方形、长方形、扁方形等。
②仿宋体美术字:是由宋体字和楷书结合变化而来的字体,特点是刚劲有力,结构匀称,笔画横平竖直,横竖粗细一致,点如三角、撇如长刀形。字形有正方形、长方形、扁方形等。
③黑体美术字:特点是粗壮有力,庄重醒目,结构均匀,笔画横平竖直,粗细一致,方点、方角。字形多为方形、长方形等。
④变体美术字:是对宋体字和黑体字的字形、结构、笔画进行适当的加工、变化、装饰、美化而成的各种字体。特点是新颖别致、生动活泼、丰富多彩。
笔画变化要简洁明朗、生动活泼、连贯一致,通常有装饰美术字、象形美术字、立体美术字和阴影美术字等。 2.美术字的书写规律 ①方正:由于汉字的结构是方形,所以美术字的外围要方正。
笔画一定要横平竖直,摆正放稳,才显得端庄大方。 ②匀称:在安排美术字的结构时,要使字体的笔画分布匀称,合理协调。
如果笔画或大或小,或紧或松,就会造成字体松散或者拥挤。 ③穿插争让:美术字的笔画、部首各有不同。
为了使字的笔画之间,互相呼应,重心稳定,就要对字的某些笔画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安排,使其穿插有序,争让合理。所谓穿插,就是对美术字的笔画交插延长;所谓争让,就是对字的某些笔画向前争抢一步,而有的笔画就要向后退让一步。
④顶格、缩格、出格:顶格,就是将美术字的主要笔画或边缘笔画顶住字格,但是要注意恰到好处,不能过头。缩格,是将某些字的笔画向回收缩,因为有些字的外周笔画与字格边线相平行,在书写时就不能压住或靠紧字格的边框线,要收缩调整,如“国”、“司”、“日”、“山”、“南”等字。
否则,这些字会显得肥大而不协调。出格,是三角形、菱形之类的字书写时,可以将其点、撇、捺的笔端适当出格,如“人”、“会”、“命”等字。
出格也要注意适可而止。 ⑤密收:汉字的笔画有疏有密。
写美术字时,对于笔画稠密的字,要适当收缩或者减细其笔画,以避免这类字过大而使得字格盛不下,如“健”、“锻”、“警”、“譬”等。对笔画稀疏的字,要力求开阔,撑足字格。
如何写好美术字 美术字,是指有图案意味或装饰意味的字体,也可以说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字体。它不仅结构严谨,笔画秀丽,而且字形工整,美观大方。
因此,黑板报的报头和标题多用美术字来写。 1.美术字的特点和基本笔画 ①宋体美术字:特点是端庄大方,古朴挺拔,结构紧密,笔画横平竖直,横细竖粗,点如瓜子、撇如刀形。
字形有正方形、长方形、扁方形等。 ②仿宋体美术字:是由宋体字和楷书结合变化而来的字体,特点是刚劲有力,结构匀称,笔画横平竖直,横竖粗细一致,点如三角、撇如长刀形。
字形有正方形、长方形、扁方形等。 ③黑体美术字:特点是粗壮有力,庄重醒目,结构均匀,笔画横平竖直,粗细一致,方点、方角。
字形多为方形、长方形等。 ④变体美术字:是对宋体字和黑体字的字形、结构、笔画进行适当的加工、变化、装饰、美化而成的各种字体。
特点是新颖别致、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笔画变化要简洁明朗、生动活泼、连贯一致,通常有装饰美术字、象形美术字、立体美术字和阴影美术字等。
2.美术字的书写规律 ①方正:由于汉字的结构是方形,所以美术字的外围要方正。笔画一定要横平竖直,摆正放稳,才显得端庄大方。
②匀称:在安排美术字的结构时,要使字体的笔画分布匀称,合理协调。如果笔画或大或小,或紧或松,就会造成字体松散或者拥挤。
③穿插争让:美术字的笔画、部首各有不同。为了使字的笔画之间,互相呼应,重心稳定,就要对字的某些笔画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安排,使其穿插有序,争让合理。
所谓穿插,就是对美术字的笔画交插延长;所谓争让,就是对字的某些笔画向前争抢一步,而有的笔画就要向后退让一步。 ④顶格、缩格、出格:顶格,就是将美术字的主要笔画或边缘笔画顶住字格,但是要注意恰到好处,不能过头。
缩格,是将某些字的笔画向回收缩,因为有些字的外周笔画与字格边线相平行,在书写时就不能压住或靠紧字格的边框线,要收缩调整,如“国”、“司”、“日”、“山”、“南”等字。否则,这些字会显得肥大而不协调。
出格,是三角形、菱形之类的字书写时,可以将其点、撇、捺的笔端适当出格,如“人”、“会”、“命”等字。出格也要注意适可而止。
⑤密收:汉字的笔画有疏有密。写美术字时,对于笔画稠密的字,要适当收缩或者减细其笔画,以避免这类字过大而使得字格盛不下,如“健”、“锻”、“警”、“譬”等。
对笔画稀疏的字,要力求开阔,撑足字格。 3.美术学的书写步骤 ①根据字数和需要确定字体、大小,并划好字格。
②分析每个字的结构、笔画,并合理安排布局。 ③轻轻勾出字的单线结构。
④加粗字的各个笔。
2.锦绣中华宋体字写法写法
宋体字书写方法 收藏到手机 转发 评论(2) 2008-07-12 13:03 从实用美术字角度 讲解宋体字书写方法 疏漏之处 望不吝赐教
前言:笔者所处的时代 正好赶上电脑打印 喷绘的产生 发展 兴盛时期 也因而见到了 板刷大字的淡出历史
已经越来越少的人 手写美术字了 就说美工行业 其实并没有消失 而是蓬勃的向着pop的方向发展 但是追求快速高效生动的pop字体 并不是传统美术字那种需要点功夫的东西
再有近年 书法界亦有将宋体字归入门下的意思
我们既不能写书法那种大开大阖的艺术效果 对死板的电脑字也基本无爱 所以中庸之道 还是手写一下宋体吧
宋体字书写方法
笔画:横细竖粗 撇如刀
点如瓜子 那如扫
1。横:平握工具
齐头起笔
直角收笔
平斜两种
2。竖:平握工具
起笔右凸
收笔弧形
竖无悬针
(横细竖粗弯钩粗)
3。撇:平握工具
起笔右凸
先纵后平
平撇上凹 收笔略挑
4。捺:立握工具
行笔同撇
收笔内凹
上锐下钝
单作字头 顿捺起笔
5。点:平握工具
上尖下圆
先平后纵
6。钩:回笔平握 转笔左提
上面直角 下面内凹
弯钩弓形 起笔尖细
7。折:顿笔衔接 45度
8。挑:立握工具 转笔挑尖
下大上小 位置不同
结构:顶天立地 左右靠壁
横平竖直 竖粗横细
上紧下松 主重宾轻
笔画统一 均匀稳定
独体字: 1.左右对称 2.双撇帖壁 3.竖钩偏右
弯钩偏左
4.竖偏空侧
5.横竖勿变
包围字: 1.笔画内收
2.上框帖边
3.下框平芯
上下结构:1.天覆地载
2.部首放扁 3.重心一致
左右结构:1.双横齐平 2.单横偏低
3.左高右低 4.右撇穿插排版:字距约字宽1/5,行距约字高1/4-1/2,四周留白1-3/2字。
3.汉字的结构如何划分
汉字由表意象形字根,如金、木、水、火、土等,像积木一样组合而成 。因形状方正,有“方块字”的别称,从结构上来看,汉字有以下特色:
规整的字体(如楷书、宋体、隶书、篆书等)书写下的汉字是一种方块字,每个字占据同样的空间。汉字包括独体字和合体字,独体字不能分割,如“文”、“中”等;合体字由基础部件组合构成,占了汉字的90%以上。合体字的常见组合方式有:上下结构,如“笑”、“尖”;左右结构,如“词”、“科”;半包围结构,如“同”、“趋”;全包围结构,如“团”、“回”;上中下结构,如“赢”;左中右结构,如“斑”;“品”字形结构,如“品”。汉字的基础部件包括独体字、偏旁部首和其他不成字部件。
汉字的最小构成单位是笔画,笔画也具有一定的含义,如横画(一),可表示地平线(如旦字中的一横)等。
书写汉字时,笔画的走向和出现的先后次序,即“笔顺”,是比较固定的。基本规则是,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外后内,先外后内再封口,先中间后两边。不同书写体汉字的笔顺可能有所差异。
从字体上分,目前可将各类汉字的字体分为三大类型。第一类是从宋代活字印刷发展起来的宋体、黑体(包括粗、细等线体)等;第二类是由书法演变而来的字体,如楷体、仿宋体、行楷、隶体、魏体、舒体、颜体、瘦金体以及钢笔书写的字体等;第三类是属于美术字体,如综艺、美黑、琥珀、水柱等。其他字体多是属于以上三类字体的变异,例如:由宋体演变的大标宋、小标宋、报宋、长宋、中宋、姚体等;由黑体演变而成的大黑、平黑、粗黑、等线体(包括粗、中、细等线体,后又演变出粗、准、细圆体)等;由楷体、仿宋体等演变而来的中楷和细仿宋等;由黑体和宋体演变而来的美黑;由隶体演变而来的隶变体等。
4.怎么写好仿宋体
仿宋体字属于美术字,所以首先要遵循美术字的书写规则:
横要平竖要直,上顶天下立地,靠边横竖往里让,穿插避让要得当,上要紧下要松等等
另外,还要遵循仿宋体自身的特点,并不是简单的横细竖粗什么的,这个特点要自己通过对仿宋体字的观察得到,具体方法是在报纸,杂志等上面观察出现的仿宋体字,记住基本笔画和偏旁部首的写法,这些写法都是一成不变的,你记住后套用就可以了.而基本笔画不过八九种,基本部首也不是很多,花一定时间记一下,然后在注意一下结构就可以了.
5.仿宋体字怎样写
宋字,亦称仿宋体字、仿宋字体或仿宋体,简称仿宋,是出现于20世纪初叶的一种刻版印刷字体。
仿宋字出现于1916年前后,钱塘人丁辅之、丁善之兄弟摹拟北宋欧体刊本字体,将楷书笔画和宋体字的间架结构融合在一起,设计了一种新的印刷字体,名曰“聚珍仿宋”。这种字体笔画粗细均匀,出峰犀利,刚柔相济,结体严谨,颇具欧柳风韵。但横平竖直,字体方正,大小一致,又是老宋字的基本特征。
最初的仿宋字都是方形的,高宽相近。为适应竖排左行和正文夹注的需要,丁辅之又设计了一种长仿宋字,高三宽二,体形修长,愈发瘦硬清秀。夹注字要比正文小写,排成双行,这样既丰富了版面,又可把它与正文明显区别开来。
仿宋体诞生和完善过程中,正值西方科学技术涌入我国。机械、建筑、桥梁、铁路等专业的技术成果都需要用大量的设计图纸来表述,仿宋体成了在图纸上书写汉字的首选用字。
仿宋字便于用钢笔书写,其端庄、工整的法度和严格的规范性,令人不容置疑地表达文字内容,更加烘托出技术成果的严肃性、科学性和权威性。
仿宋体的笔划造型
顾名思义,仿宋体由宋体变化而来的,仿宋体带有楷书味,横竖笔划粗细一致。横的笔划象手定的那样左低右高的倾斜,翘高3度左右,起笔落笔与转折都有笔顿,点、撇、捺、挑、勾、尖锋加长。
特点:字身修长,工整秀丽,匀称,笔画挺拔,起落偏顿,横斜竖直,粗细一样,间隔均匀,制图,书刊的诗歌,包装,样本的说明书常用仿实体印行。
参考资料:百度
———————————————分割线——————————————————
满意请采纳(⊙o⊙),以上是软硬谦施团队为你带来的回答。
如果有什么不懂的可以追问,以后有什么问题可以向我提问或者向我的团队提问。(*^__^*) 嘻嘻……
6.仿宋体数字怎么写
仿宋体数字写法如图所示:
仿宋体横竖笔画均匀,起笔和落笔成倾斜形,笔法锐利,结构紧密,清秀雅致。相比之下,源于明朝刻本的宋体字笔画有粗细变化,而且一般横细竖粗,末端有装饰部分(即“字脚”或“衬线”),点、撇、捺、钩等笔画有尖端,并且经常用于书籍、杂志和报纸印刷的正文排版。
扩展资料:
宋体之所以有这些特点,是因为印刷的需要。在雕版印刷繁荣的宋代,雕刻制版大多用木版,也就是说用长方形的木板雕刻制版。木板上都有纹路,制版一般都是横向,这样刻制字的横向线条和木纹一致,比较结实;而刻制字的竖向线条时和木纹交叉,容易断裂。
因此字体的竖向线条较粗,横向较细。横向线条即使比较结实,在端点也容易磨损,因此端点也较粗。横平竖直,当然为为了雕刻制版的刀工方便刻制了。
后来人们又模仿宋体字的结构、笔意,改成笔画粗细一致、秀丽狭长的印刷字体,这就是仿宋体。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仿宋
7.如何能把字的结构写好
1.练字应从哪种字体练起呢? 学习书法的途径,传统观念认为应从唐楷入手,逆时而上,在写好楷书的基础上进一步练习南行、北碑、汉隶、秦篆。
另一种观念认为从青少年手部肌肉发育尚不成熟的特点出发,可以从变化较少的秦篆入手,顺时而下,由行草而后楷书。这两种观念自有其道理。
但我认为我们学习的硬笔书法与上文所述的毛笔书法有着本质的不同,所以我们不能因循其练习方法,更不能受惑于先学毛笔后学硬笔的传统观念。我们现在广泛使用的是硬笔,写不好毛笔字照样可以写好硬笔字,没有必要走弯路。
练习硬笔字应从哪种字体练起呢?我认为:从青少年的手部肌肉发育特点及硬笔书法笔画粗细均匀,变化较少的特点出发,应从不求运笔快慢和轻重变化的字体练起。最好是印刷体中的黑体字,这种字体的美感主要表现在其结构上,我们可以通过对黑体字的揣摩分析,掌握字的结构。
在此基础上,我们才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和爱好,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字体刻苦练习。 2.练字都应该练什么? 首先要练眼,即认真读帖。
宋代的书法家黄庭坚说:“古代人学习写字不都是依靠临摹,他们常常把古人的书法作品张挂在墙壁上,专心致志的观看它,看准了才下笔。”唐朝的欧阳询发现了晋代索靖写的碑,爱不忍离,索性坐下读碑三天。
读的帖越多,眼力就会越高,就知道了如何写才好,好在哪里。有一个成语叫“眼高手低”,我认为:眼高是手高的前提。
发现不了美,不知什么是美,就更谈不上创造美了。有不少同学以为书写潦草是所谓的行书,导致他们以丑为美的原因是他们“眼低手也低”。
其次要练脑或说练心。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还要把写得好的范字牢牢地记在心里,把其字形深深地刻在大脑里,无论何时,一旦提到这个字,马上就能想出这个字在字帖上的形状。
做到胸有成帖,脑有成字。 第三要练手。
练眼和练脑是为了搞清字该怎样写。心中能想出字的最好效果,手中不一定能写出这种最好效果,因为脑不一定能指挥得了手,手不一定能指挥得了笔。
练手就是要达到心手一致,手笔一致的境界,所以练手也是至关重要的。练手主要是练指力、练腕力、练手感。
写字的时间长了会感到手指发痛,手腕发酸,手不听使唤,多锻炼这一现象就会消失。经常帮老师在黑板上抄题的学生和办黑板报的学生写字往往又快又好,他们的指力和腕力就是如此练出来的。
还要注意练手感,让大脑能指挥手,感觉到笔变成了手的一部分,变成了手的延伸,手能轻松的指挥笔,想快则快,想慢则慢,想轻则轻,想重则重,想写出什么样的效果就能写出什么样的效果。 第四要练结构,因为练字的关键是掌握字的结构。
字的结构是指字的笔画的长短比例及笔画间的穿插避让关系。谢晓东在歌曲《中国人》中唱道:“最爱写的字啊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方方正正做人要象他……”“方方正正”概括了汉字的结构特点。
掌握了汉字的结构,写出了方方正正,结构美观的黑体字,将其笔画稍加变化就能写出宋体、魏体、楷体、仿宋体、庞体、司马体、隶书等各种字体的汉字。如果掌握不住汉字的结构,无论如何对字的笔画进行修饰,进行美化,都是难看的赘物,越变越难看。
所以掌握字的结构,写好黑体字是练好一切字体的关键和基础。 第五要练笔画。
不少同学练过书法,他们从楷书练起,许多运笔的规则都忘了,只记住了顿笔。结果写出来的字拖拉累赘,状如鬼画符。
我提倡大家从黑体字练起,抓住字形,取消顿笔。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几种常用笔画的写法和大多数同学在书写这些笔画时容易出现的毛病: ①点,由左上方向右下方运笔,有一个运笔过程。
注意“点”也是有长度的,不能厾成圆点。 ②横,由左至右平等运笔。
关键是“横要平”,不能一头高一头低,或顿笔顿成波浪形。根据方块字的字形需要控制长短,不要太短或太长。
③竖,从上往下垂直运笔。关键是“竖要直”,不能左右歪斜,更不能写成竖钩。
根据方块字的字形需要控制长短,不要太短或太长。 ④撇,从右上方往左下方运笔,不要写成点撇或横撇。
⑤折,写折笔时,折角宜方不宜圆。不要在转角处大肆顿笔,写成脱肩的两个钝角,要写成一个直角。
这样写出来的字,如用圆珠笔写,就是类似火柴棍的幼圆体美术字;如用钢笔书写,就是标准的黑体字。虽然笔画单调,但只要结构准确,照样美观好看。
就像蹲马步是练武术的基本功一样,横平竖直是写汉字的基本功。许多人写不好字的原因就是横不平竖不直、结构不准确。
如果结构不对,笔画的变化再丰富也写不出好字来。 3.练字的一般步骤 在练习黑体字,掌握字的结构,练好基本功的基础上,可以选定自己喜欢的字体进行练习。
选定字体的过程叫选帖,在选帖的基础上,还要经过读帖、描摹、临帖、背帖、创作五步。 第一步读帖。
帖上汉字的读音我们都知道,无需再读。读什么?读字形,读结构,读笔画,分析揣摩字的笔画特点及笔画间的相互关系。
例如:我们读黑体字的“中”,要读出“中”的一竖穿过了“口”的正中间,“口”字稍扁,横的长度是竖的长度的二倍,中间的长竖被“口”字的下横分成长度相等的两段,其上段又被“口”字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