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压字的繁体字怎么写
[ 压 ] yā (繁体)部首“土”3画 . 部外14画 . 总笔画17 . 上下结构。
“压”繁体字由:厂、冐、犬、土 字组成字形演变[ 压 ] yā〈动〉(1) 形声。从土,厌声。
本义:崩坏。(2) 同本义。
压,坏也。一曰塞补。
从土厌声。乌狎切——《说文》侨将压焉。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吾惧压焉。——《国语·鲁语》。
注:“笮也。”壤压之变。
——欧阳修《新唐书》(3) 又如:压溺(土崩和水淹)(4) 从上往下增加重力,加压。千朵万朵压枝低。
——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贺《雁门太守行》(5) 又如:压肩叠背(肩靠肩背挨背,形容人群拥挤);压山探海(形容人数众多);压尺(用金属或玉石做成的压纸用的尺状文具);压枝(果实多,把树枝压低)(6) 压抑,压制;逼迫。
举杰压陛。——《楚辞·大招》予以大国压之。
——《公羊传·文公十四年》克压帝心。——《繁阳令杨君碑》陵压百姓。
——宋· 苏轼《教战守》(7) 又如:压倒(压服;制服);压良为贱(掠买平民子女为奴婢)(8) 杀。|且臣闻齐、卫先君刑马压羊。
——《战国策》(9) 又如:压羊(杀羊)(10) 逼近。|楚晨压 晋军而陈。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11) 又如:压黑(临近天黑的时候);压山(方言,谓日将落山)(12) 超越;胜于。|声不能压当世。
——柳宗元《与萧翰林俛书》(13) 又如:压倒元白(指诗文超过著名诗人白居易和元禛);压轴戏(亦称压台戏,压轴子,指一次戏曲演出中的倒数第二个节目(最后的一出戏叫大轴子);现多指一台戏中放在最后的一出,谓其质量最高,表演最精彩,足以压住全台)(14) 覆盖,笼罩。|覆压三百余里。
——杜牧《阿房宫赋》(15) 又如:压纽(覆压在璧纽上);压覆(埋没;困顿);压蔓,压青(把绿肥作物或采集的野草、树叶埋在田地里做肥料)(16) 镇住。|就安排筵席,一者与夫人压惊,二者庆贺这玉梳。
——《古金杂剧》(17) 又如:压物(镇压邪魔之物);压镇(镇服);压车(谓随车保护或坚守)(18) 同“押”。如:压契(做抵押凭证的文契)(19) 盖印。
如:压脚图书(压脚章);压脚章(盖在字画下角的印章)(20) 预付。如:压礼(事成之前预付的财礼)(21) 下 [赌注] 如:压宝词性变化[ 压 ] yā〈名〉〔压力〕(1)某物作用于其直接接触的另一物上的力。
如:水压。(2)一切对相反力的冲力;分布在地面上的一种冲力。
如:血压;气压。异体字。
2.压“压”字行书怎么写
一、压的行书写法:二、压的释义:1、从上面加力。
2、用威力制服、镇服。3、控制,使稳定,使平静。
4、搁置。三、压的组词:气压、压力、压抑、压榨压轴、压价、压车、压顶扩展资料一、字源演化:二、说文解字:三、相关组词:1、压车[yā chē] 由于装卸耽搁或道路堵塞等原因,火车、汽车等不能按时开出或正常运行。
2、压顶[yā dǐng] 由头顶上方压下来,多用于比喻。3、眼压[yǎn yā] 眼内液体对于眼球壁的压力。
正常人眼压一般为18—27毫米汞柱(2.4—3.6千帕)高。眼压过高时影响眼球内血液循环及视力。
4、压境[yā jìng] (敌军)逼近边境。5、电压[diàn yā] 电势差的通称。
3.“写”的繁体字行书怎么写
繁体字:
读音:xiě 、xiè
意思:
1、书写:~字。
2、写作:~诗。
3、描摹:~生。
4、古又同“泻(xiè)”。
组词:
1、采写[cǎi xiě] 采访并写出:好人好事,要及时~,及时报道。
2、撰写[zhuàn xiě] 写作:~碑文。~论文。
3、写意[xiě yì] 国画的一种画法,用笔不求工细,注重神态的表现和抒发作者的情趣(区别于“工笔”)。
4、默写[mò xiě] 凭着记忆把读过的文字写出来。
5、填写[tián xiě] 在印好的表格、单据等的空白处,按照项目、格式写上应写的文字或数字:~履历表。~汇款通知单。
6、写景[xiě jǐng] 描写景物:这篇散文~抒情都有独到之处。
7、特写[tè xiě] 报告文学的一种形式,主要特点是描写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具有高度的真实性,但在细节上也可做适当的艺术加工。
扩展资料
引用:
1、《南乡子·妙手写徽真》宋代:秦观
妙手写徽真,水剪双眸点绛唇。疑是昔年窥宋玉,东邻,只露墙头一半身。
翻译:有人为崔徽画了一幅肖像,画上的两眼清澈明亮如同秋水剪成,嘴唇红润如用朱色点染。画面是一幅半身像,犹如东邻女偷看宋玉,墙头半遮玉体一样。
2、《凤求凰》两汉:司马相如
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
翻译:我以琴声替代心中情语,姑且描写我内心的情意。
3、《破阵子·燕子欲归时节》宋代:晏殊
斜日更穿帘幕,微凉渐入梧桐。多少襟情言不尽,写向蛮笺曲调中。此情千万重。
翻译:夕阳穿过幕帘,阴影包围了梧桐。有多少情话说不尽,写在给你的词曲中。这份情千万重。
4.“书”繁体字的行书怎么写
繁体字行书
拼 音 shū 部 首 乛
笔 画 4
(形声。从聿,者声。聿( yù),即笔。隶书省“者”成“曰”。《说文》:“书,箸也。”箸(著)即显明。合起来表示用笔使文字显明,“者、箸”音近,故“者”有表意作用。本义:书写,记录,记载)
组词:
1、看书 [ kàn shū ]
看书是指第二对脑神经在工作,两眼直视书本内容,全神贯注,通过视神经将书本内容传递给脑中杻。
2、书写 [ shū xiě ]
书写,指写;抄写。称抄书小吏。犹抒泻。语出《后汉书·樊宏传》:“ 宏所上便宜及言得失,辄手自书写,毁削草本。”
3、书本 [ shū běn ]
书本是指装订成册的著作,包括纸质书、绢、,竹简、羊皮卷等。语出《后汉书》:酷吏樊晔为 天水郡 守, 凉州为之歌曰:‘宁见乳虎穴,不入冀府寺。“ 而江南书本‘穴’皆误作‘六’。学士因循,迷而不寤。”
从聿从曰,上古结细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许愼·说文序》黄帝之史仓颉初造书契,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卽谓之字。著於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
5.达的繁体字行书怎么写
达的繁体字行书写法如下:
达拼音:dá
释义:
1、通:达德(通行天下的美德)。
2、通晓:洞达。
3、遍,全面:达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不计个人的得失)。
4、到:到达。
5、实现:目的已达。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达政[dá zhèng]
达治。
2、达概[dá gài]
豁达的气量。
3、武达[wǔ dá]
五官中的显贵。
4、达名[dá míng]
成名。
5、炫达[xuàn dá]
显达。
6.尝的繁体字行书怎么写
“艳”繁体字:艶,“艳”行书 :艳
艳读音;yàn
释义:
1. 色彩鲜明
2. 羡慕
3. 旧时指关于爱情方面的
4. 美丽,亦指美女
造句;
1 他马上意识到站在他面前的女人娇艳无比。
2他快参观完了,而这娇艳的村姑也快介绍完了。
3 西姆还不到三十岁,梅德琳又是个娇艳的姑娘
4 她正当妙龄,面色绯红而娇艳,落在她头发上的雨水,宛如摘下来的鲜花上的露珠。
5 没有一种睡眠能够这等美丽平静,这等没有丝毫痛苦的迹象,而看起来又是这等娇艳
7.于的繁体字是什么(行书怎么写)
繁体字就是于。。什么是行书?行书是汉字最普及的一种书体,始创于东汉末年,成熟于魏晋时期。尔后,历朝历代相继延续,经久不衰。
行书也叫行押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字体。行书正因有楷、草之长,笔画简练,书写便捷,笔势流动,体态活跃,容易辨认,因而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是最实用的一种书体,显示出它强大的生命力。
(二)行书的分类
行书大致以其作品所具有的楷书和草书成分,划分为两类:作品中楷书成分较多的称之为行楷或楷行、真行;作品中草书成分较多的则称之为行草或草行。
四 培养连笔意识训练
(一)通过笔画练习培养连笔意识
要写好硬笔行书,首先要了解行书的运笔特点,即行书是流动的楷书,它的基本笔画就反映了这一特征。因此,我们通过基本笔画训练,逐渐掌握行书运笔要领,为写好行书奠定基础。
点画:行书点虽小,但很重要,起着笔画的起止、过渡、装饰、承上启下、画龙点睛的作用。点有独立点、组合点两种。
独立点,写法如楷书笔画中撇点,右下顿笔由轻到重转向左下,方向视下一笔画起笔位置而定。
组合点,分横式排列、竖式排列,重点体现出点与点之间的呼应关系。
横画:行书横画在字中起平衡作用,随意性大,起、收笔变化多端,短横有时处理成点,数横并存忌平行划一,要姿态各异。
短横:起笔轻,收笔重,末端收笔可向左下勾出,以呼应下一笔。
长横:起笔向左下轻落笔,快而有力向右运笔,驻笔后左下方出锋运笔中间轻、两头重。
竖画:竖画有左竖、右竖、短竖、悬针、垂露之分。左竖向右上回锋与下笔呼应;右竖向左下出锋引带下画.
悬针竖:垂直书写,出锋不可随意甩出,以免轻浮。
垂露竖:收尾呈露珠状,但不一定垂直,往往左侧向左凸,右侧向右凸。
撇画:撇在字中是支撑重心作用,具有较强的运动感,其特点飘逸劲健,灵动活泼。
小撇:乃字之精神,写法与楷书同。要注意长短、粗细及笔的走向,出锋锐利。
长撇:中间部分要粗些,但勿过分,笔法与楷书同。
回带撇:起笔、中间部分与楷同,只是收笔处回锋出钩,以连带下面笔画。
捺画:在字中支撑字的重心,姿态飘逸,一波三折,给人以流动的美。
斜捺:由轻到重再轻收笔出锋,与左撇呼应,行书中亦可写成反捺或捺点;
平捺:写法同捺,关键把握好它的角度和长短。
钩画:钩画种类繁多(竖钩、横钩、卧钩、斜钩、弯钩、竖弯钩、横折钩、横折弯钩等),要做到稳重而有气势,体现出内在力量。
横钩:逆势起笔与上笔遥相呼应,转角处不必像楷书那样严格,但要有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压的繁体字行书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