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案格式怎么写
教案也有不同的用途,为上课,为应聘和为比赛。觉得应该属于第二种情况吧:
一般要求:
1写教材版本,授课内容,课时等占一行,这样为了以后查阅和归档方便,是该有的内容。
2教材分析、学情分析
3教学目标
4教学方法
5教学设计依据的理论和设计意图
6教学过程设计(重点写)
7评价(检测本课的学习水平,即作业)
这是我以前回答过的。
8反思(用于课后总结,可以不写内容,但是结构要有)
2.表格式教案的教学生成怎样
一般格式 [教学目标] 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定目标,从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去思考,既要符合课程和教材的要求,更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目标要切实可行,可操作、可检测。 [教学重点] 不仅要有知识内容的重点,还要有学生技能发展的重点。
[教学难点] 要着重分析学生在知识构建和方法内化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点。 [教学方法] 不求统一的模式,不求统一的方法,但要注重引导自学,注重启发思维,注重激励参与,注重合作学习,注重联系实际,注重鼓励质疑。
倡导教学灵活性、多样性和实效性的统一。
3.什么叫做表格式教案
我自己的看法教案格式如下:
1.课题:
2.课时:
3.教学目标:
1、
2、
3、
4.教学重点:
5.教学难点:
6.教学方法:
7.教学手段:
8.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三)课堂小结
(四)随堂练习
(五)课后作业布置
(六)板书设计
9.教学反思:
4.怎样写教案
一般格式 [教学目标] 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定目标,从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去思考,既要符合课程和教材的要求,更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目标要切实可行,可操作、可检测。 [教学重点] 不仅要有知识内容的重点,还要有学生技能发展的重点。
[教学难点] 要着重分析学生在知识构建和方法内化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点。 [教学方法] 不求统一的模式,不求统一的方法,但要注重引导自学,注重启发思维,注重激励参与,注重合作学习,注重联系实际,注重鼓励质疑。
倡导教学灵活性、多样性和实效性的统一。 [教学过程] 这部分是教案设计的重点,必须写得具体。
完成时可从教学内容的知识体系或学生接受知识的认知过程来展开,也可综合这两条主线优化设计。 要注重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的学习,把以问题作线索来组织教学作为过程设计的重要策略。
教学过程不仅要有知识的内容和呈现的程序,还要有具体的教学方法,尤其是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手段。认真选择能够体现“减负”与增效、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
5.教案的书写格式
教案的格式:
教案没有固定的格式,通常各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遵循教案基本构成要素的基础上编制富有自身特色的教案格式。教案从基本形式上可分为3大类:记叙式教案、表格式教案、卡片式教案。
以下简介记叙式教案:
记叙式教案
记叙式教案是指主要用文字形式将教学方案表达出来的教案。记叙式教案根据内容的详略分为讲稿式的详案、纲要式的简案。
1.记叙式教案的书写格式
记叙式教案的书写一般包括如下内容。
教学课题(教学章节或主题)
教学课型、上课班级、时间、节次、课室、教师。
一、教材内容分析(含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2. 过程与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五、课前准备
教学环境及教具准备,如计算机、网络、投影机,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的准备。
六、课时安排:(如2课时)
七、教学过程
1. 复习思考与组织教学
2. 引入新课
3. 讲授新课
4. 巩固深化
5.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设计内容包括教学内容、时间分配、教学方法、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运用等。)
八、板书板画设计
九、教学反思
6.写教案的格式和步骤如下
格式: 1)所问的问题过于简单,一问一答没有思考性.“是不是?”、“对不对?”这种口头禅的设问要克服掉. (2)前面已经嚼得很烂,所要问得结论已经很明朗,水到渠成得设问,学生可以毫不费劲地回答出来. (3)设问地问题表述不清楚,学生不知如何回答,或设问地问题太大,大部分同学无法回答. 备训练 备小结 1、要尽量引导学生总结 2、要注意将本节课的知识纳入系统之中 3、要充分发挥小结的作用 备语言 1、要使自己的语言有感染力和吸引力 2、备课时就要构思好教学语言 3、要有意识地克服口头禅 4、要多考虑一些鼓励性的语言 误区一:把写教案等同于备课:我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是:备课,就是上课之前进行教学构思(或称之教学设计)及做相关的准备工作,这是完成一节课的必备工作.不做此项工作,恐怕你要在课上纰漏百出,无法完成教学.你要上好课,把课上得精彩,就要精心备课了.写教案就是将“课之前进行教学构思(或称之教学设计)及要做的相关准备工作”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工作程序.“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教案可以在教学时给我们思路的提示,教案也是一种个人智慧积累的形式,便于日后回忆总结,当然,教案也是我们“工作历程”的一种物质化形式,便于领导检查自己的工作.从理论上说,如何思就如何写,两个概念同指一体,“备”实质,“写”是形式.从理论上说,备课、写教案是教育教学工作必须的程序,无可厚非.备课与写教案本来就是两码事,备课的最终形式就是教案.备课的过程是不断钻研教材、反复构思教学的过程,它凝聚着教师对教学的理解和感悟,体现了教师的智慧.一个人的备课代表着一个人的思想,在一定程度可以折射出他的教学理念,呈现出他对教学理想的追求,闪烁着他的教学智慧和创造精神.是一件不折不扣的脑力劳动啊.当这种劳动成为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时,成为教师努力奋斗的明确目标时,备起课来自然也就常写常新,与时俱进了.这样看来,可把备课分为隐性和显性两部分.隐性备课最重要的是钻研教材.所谓显性备课指的是写教案. 误区二:备课程序模式化,有共性,没个性: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新授、巩固小结、布置作业.应该承认,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它合理性的一面,但是素质教育讲求创新实践和方法的多样性,我们不能长期固守一条道路.备课总给人以千篇一律的感觉.而教学本身就是充满个性色彩的活动,它最反对程式化的东西.教师的教学个性和风格,应该先从备课起步.因而在备课的形式上,我认为完全可以由教师自己选择.可以精雕细刻,也可以提纲挈领;可以单用文字表述,也可以图文相结合;可以由个人独自设计,好可以同事共同合作.总之,只要有利于教师的教,有利于学生的学,你就可以大胆地去想象,尽情地去发挥,潇洒地去创造.从而备出个性,备出新意,备出风采.无数优秀教师的经历表明,不断反思其实就是在不断成长,他们的备课也在不断地反思中与以往不同,与别人不同,成为了自己成长过程中积累的一笔宝贵财富. 误区之三:备课成了抄教案,缺乏创新、“克隆”教参、模式固定且单一、内容与讲课脱节.程式化的备课虽不合新课标的精神,但其毕竟凝结了教师的心血,仍有其可取的一面,而对于另外一些“偷懒”的教师,为了应付学校检查,把备课纯精简化成了抄袭教案,他们不钻研教材,不了解学生,不设计教法,而是找来服务于教材的教案,将其原封不动或略加删改地抄写在教案本上,上课时照本宣科、人云亦云.这种做法完全不顾学生实际、学校实际、自身实际,是一种极不负责的态度. 但是“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体现创新精神,不能因循守旧.备课时要多考虑几种教学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多设计几种应对措施,以免教学过程中遇到突发事件而措手不及. 一是抄别人的,目前市场上有许多教师备课手册,且都是名师、特师的作品,仔细翻翻,确有许多精妙之处,对青年教师特别是刚上岗的老师会有许多启迪和帮助作用.需要注意的是,那些名师特师的教学经验、教学思想不可能完全体现在课例中,而且他们的教案都是针对自己的学生,对我们的学生缺乏足够的指导意义.如果备课时,只是一味地抄写,不作研究再设计,变为自己的东西,这样的备课有何用?更有甚者,是在课后补抄的,实在误人子弟,荒唐!我真的不知道这样写出来的教案有什么作用,写在纸上的完全是别人的东西,没有任何自己的思想.如果硬得说这种教案对教师有何帮助的话,那只能是练字了,不过有的教师,还是不能把握住这次练字的机会,字了草的很. 另一种是抄自己的教案.常听有的老师讲,这是我当年花了很多心思备的课,现在我可以省省力了,抄抄么好了,反正教材也没有多大的变动.于是一本老教案抄了一遍又一遍,他们明白,这样的备课就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同样可以断言的是,那种反复抄写备课的教师,那种“岁岁年年人不同,年年岁岁课相似”的教师,肯定不会成为一个真正优。
7.教案怎么写有什么要求具体格式有哪些
【设计理念】(教育理论、课程标准、名人名言等)
【教材分析】(教材特色、单元地位、章节文本特点等)
【学情分析】(学校情况、学生特点、学习情况等)
【教学目标】(三维)
【重点难点】(重点:单元要求、教材特点;难点:教材难处、学生疑点)
【教学方法】(阅读法、讲授法、对话法、活动法、探究法、任务驱动法、自学辅导法、多媒体辅助教学等)
【教具】(教学手段、教学媒体)
【课型】( 新授课、复习课、练习课、考查课、实验课、综合课 )
【课时】
【教学过程】(入——总——分——出;最好写出安排依据)
【练习设计】(思考与练习;必做题与选做题;课堂练习与课外作业)
【板书设计】(文字式、示图式)
【教学反思】(教学后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