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问临终关怀与护理伦理的论文怎么写
英、美分别于1967年和1974年兴起了临终关怀的护理运动,要求护理工作者必须力所能及的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延缓死亡和减轻死亡时痛苦,也为病人和家属提供了一个共度有限时光的安静环境。
这一工作受到了社会的赞扬。 做好临终关怀的要求和措施 一、安置舒适的环境 患者应住单人房间,室内要清洁、安静、光线充足、温湿度适中、空气新鲜、避免噪音。
其目的是让病人安静舒适的休息,保护其他患者免受精神刺激。 二、临终关怀护理的十项措施 1.选派素质较好的护士,实行整体护理。
临终病人病情变化多端,有的身体带有许多导管,如鼻导管、输液管、导尿管、引流管和其他监测导管等,护理的难度极大,因此需要设责任护士或专人守护,以便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和熟练地进行各种技术操作。 2.搞好基础护理。
除了完成常规的基础护理内容外,还要做好勤翻身、多拍背,帮助病人做力所能及的活动,以预防褥疮、肺炎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3.密切配合医疗,及时准确地完成各种治疗和护理任务。
如输液、吸痰、吸氧和采集各种化验标本等,不随意终止各种维持生命的措施。 4.认真书写护理病历和特护记录。
按要求如实填写好每个项目,包括病情、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变化,特殊用药、出入量,为医生提供可靠的依据。 5.尽量减少病人的痛苦,定时注射止痛剂,熟悉各种常用止痛剂剂量、作用和副作用。
6.做好病人饮食护理。基于患者食欲下降的特点,护士应和家属以及营养师共同商量病人的饮食,既要满足患者的热量需要,又要迎合患者的饮食习惯和爱好,使病人感到在家一样,始终保持最佳心理状态。
7.像亲人一样重视和问候病人。用发自内心的语言去安慰病人,耐心倾听病人内心的痛苦,鼓励病人说出自己的恐怖与不安,然后给予适当的解释和诱导,使其得到解脱。
8.病情的告知应取得医生和家属的同意并统一口径,最好不要欺骗,否则会使患者多生疑虑,甚至不再相信医护人员而采取不合作态度。 9.动员家属与社会成员多探视病人,让他们感到自己被重视,生活在温暖和希望中,忘记烦恼和孤独,有一个安静舒适的心境。
10.对病人的变态心理要雍容大度,克制忍耐,切忌发生口角冲突,应耐心安抚,并从病情出发,进行劝告。 三、临终护理要求做到“四美” 护士在临终关怀中,必须做到“心灵美、语言美、仪表美、操作美”,给临终病人更多的爱。
“心灵美”:就是要有一颗“爱人之心”。“爱”是临终关怀中不可缺少的,可以给人以温暖,可以苏醒被病魔蛰伏的心灵,给那些破碎、痛楚的心带去自强和慰籍。
“语言美”:是作为沟通心理的桥梁。护士讲话时要语气温和亲切,富有同情心,使患者处于关怀、体贴、慰籍之中。
“仪表美”:穿着整齐,衣帽整洁,表情自然大方,同时面带微笑,步伐轻盈优美,充满活力。“操作美”:护士进入病房,仪表给人以第一印象,操作熟练更能获得临终病人的信任。
护理操作必须动作要娴熟、准确、轻柔、优美,一举一动给人以美感。 总之,临终病人的心理极为敏感、复杂,对人格、友谊、尊严倍加珍视,对护士的一言一行更为注目。
因此护士高尚的道德品质,精湛娴熟的技术,和蔼可亲的笑容,都会赢得病人的信赖。哪怕能给病人带来片刻的欢愉,也要自觉地竭尽全力去做,满足病人在人世间最后要求和心愿,直到带着护士最崇高、圣洁的“爱”安然离去。
2.临终护理的概念
临终护理是指生命晚期病人提供周到、全面的护理,以使病人的痛苦减少到最小程度,缓和病人对死亡的恐惧和不安,使其精神处于平和的状态。
我国的临终关怀机构类型主要有:独立的临终关怀医院、综合医院的临终关怀病房、家庭式临终病房三种。在我国,独立的临终关怀医院数量还很少,而且大多是都集中在发达地区。
综合医院的临终关怀病房目前开展地比较多,因其有更多和更方便的医疗资源。家庭式临终病房是随着社区医院的发展而开展起来的,这种模式可以使病人不用远离家庭,能让其心理上得到更多的安慰。
扩展资料
临终护理的实施
1、临终是生命的特殊阶段,为临终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单间病房,减少干扰,让临终患者在安宁和拥有自我尊严中去迎接死亡。
2、临终患者身体各器官功能衰竭,机体抵抗力下降,并发症多,提供高质量的护理让病人感到舒适,协助患者饮食、排泄、睡眠等生存的最基本需要,做好皮肤、口腔护理,预防褥疮,保持身体的完整形态和预防感染。补充高质量营养,不能进食者可静脉补充营养。
3、对有意识和情感的临终患者,缓冲疼痛是首要任务,可按WTO阶梯疼痛法采取口服、直肠给药、皮下注射和药物阻滞破坏痛觉传导通路止痛。
4、临终病人护理的重点不是挽救生命,而是为病人减轻痛苦和送终,其核心是心理上的,面对临终患者医护人员要给予全面的心理支持和安慰,提供恰当的真实信息,当病人知道离开人世已是无法挽回的事实后,医护人员必须耐心细致观察,鼓励病人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感情。
善于从病人的言语和非言语的表达中了解病人的真正需求,尽可能地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同时尊重病人的意见和日常生活习惯,让病人有更多的自由,并应想尽办法减轻疾病给病人带来的痛苦,使病人平静的度过最后时刻。同时妥善做好临终病人亲属的安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临终护理
3.浅谈如何做好老年人的临终护理
临终关怀护理是伴随着现代社会进步和医学技术发展出现的新事物、新概念。
本文旨在提出,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迫切要求护理人员在老年人的临终护理方面,更新护理观念,创新护理模式,实行人性化护理。并结合实践,阐述开展老年人临终护理要从提供舒适环境、加强基础护理、实施心理疏导、做好亲属工作、融洽护患关系、提高综合素质等六个方面采取积极的措施,尊重临终老年人最后人生的价值,提高其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
关键词:老年人 临终 护理 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到1.5亿人左右,占到了总人口的11%,按国际标准,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四二一”家庭大量出现,养老方式开始由家庭走向社会。
因此,老年人的护理特别是临终关怀护理,已成为一个广为关注的社会问题。我院作为我市率先开设老年病区、开展“临终关怀”的医疗机构,在这方面做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本人结合日常护理工作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一、老年人临终护理模式的内涵探讨临终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生活,也是任何人都逃避不了的现实。
临终护理学是一门以临终病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及相关的社会、伦理等问题为研究对象,将医护的专业化及科学化知识互相结合的新兴交叉学科。同样,对老年人临终护理,不仅停留在医学层面上,而应涉及医学、心理学、社会学、护理学、伦理学等学科,它涵盖了所有的生理、心理、社会、精神的需要护理。
这就要求我们在护理模式上由过去的生理模式转变为现代的生理——心理——社会模式,由过去单纯的诊断、治疗、护理观点转向从生理学角度去关心人,减轻病人精神和肌体上的痛苦,使其在有限的日子里过得舒适和有意义;从心理学角度缓和和解除病人对死亡的恐惧和不安,使其从容地死去;从社会学角度指导患者理解自己生命弥留之际生存的意义;从生命伦理学角度使患者认识到生命的价值,体会到在濒死之际受到了社会和亲人的关注。
4.为临终老人提供关怀服务的记录怎么写
临终关怀作为光大生命、提高生命质量的新型服务,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对症处理疼痛,减轻患者痛苦。常见慢性疾病患者临终前的痛苦主要来自肉体和精神两个方面。临终关怀对躯体疼痛的处理的原则是,以患者无痛苦为目的,基本不控制止痛剂的使用。
对精神上的痛苦,通过医生、护理人员及家属齐心协力,主动倾听病人诉说,而后根据病人心理状况予以解脱,使其安度余生。
美化生活环境,慰藉患者心灵。临终作为人生的最后阶段,关怀的目的是实现“优死,安乐”,因而,临终关怀十分注重患者的生活美化,使其在“有生之年”活得更逍遥自在。美化生活环境主要包括:温暖舒适,整洁明亮,气味宜人等诸多方面。
另外,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使其适应并接受死亡是生命正常发展过程这一事实,解除心理压力和痛苦,安然祥和地告别人生。
5.临终护理五个标准是什么
1、临终关怀目标 对于进入临终阶段的病人在彻底痊愈方面不抱太大希望的,最大的希望就是维持病人身体舒适 控制疼痛减轻病人痛苦 给予精神和心理安慰, 要以病人为中心从满足患者要求的角度出发提高全面的细致的照顾,
2、躯体照顾 给患者提供一个整洁安静舒适协调安全温馨的家庭气份,保证营养加强口腔和皮肤护理最大限度满足患者的要求.
3、精神照顾 多与患者沟通 交流 加强心理疏导 让患者接受现实
4、临终者权利 应该让患者知道疾病情况 有权参与与医疗护理方案 选择死亡方式
5、医务人员应有的情怀 医务人员在病人面前要冷静沉着 不能表现出因为无法治愈疾病而感到内疚的情绪
生活护理:
总之要以患者为中心尽最大的能力满足患者的要求,不要让患者带着遗憾而走,尽量的给予心理疏导让患者接受现实
6.请问护士临终关怀论文的怎么写呀
英、美分别于1967年和1974年兴起了临终关怀的护理运动,要求护理工作者必须力所能及的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延缓死亡和减轻死亡时痛苦,也为病人和家属提供了一个共度有限时光的安静环境。
这一工作受到了社会的赞扬。 做好临终关怀的要求和措施 一、安置舒适的环境 患者应住单人房间,室内要清洁、安静、光线充足、温湿度适中、空气新鲜、避免噪音。
其目的是让病人安静舒适的休息,保护其他患者免受精神刺激。 二、临终关怀护理的十项措施 1.选派素质较好的护士,实行整体护理。
临终病人病情变化多端,有的身体带有许多导管,如鼻导管、输液管、导尿管、引流管和其他监测导管等,护理的难度极大,因此需要设责任护士或专人守护,以便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和熟练地进行各种技术操作。 2.搞好基础护理。
除了完成常规的基础护理内容外,还要做好勤翻身、多拍背,帮助病人做力所能及的活动,以预防褥疮、肺炎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3.密切配合医疗,及时准确地完成各种治疗和护理任务。
如输液、吸痰、吸氧和采集各种化验标本等,不随意终止各种维持生命的措施。 4.认真书写护理病历和特护记录。
按要求如实填写好每个项目,包括病情、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变化,特殊用药、出入量,为医生提供可靠的依据。 5.尽量减少病人的痛苦,定时注射止痛剂,熟悉各种常用止痛剂剂量、作用和副作用。
6.做好病人饮食护理。基于患者食欲下降的特点,护士应和家属以及营养师共同商量病人的饮食,既要满足患者的热量需要,又要迎合患者的饮食习惯和爱好,使病人感到在家一样,始终保持最佳心理状态。
7.像亲人一样重视和问候病人。用发自内心的语言去安慰病人,耐心倾听病人内心的痛苦,鼓励病人说出自己的恐怖与不安,然后给予适当的解释和诱导,使其得到解脱。
8.病情的告知应取得医生和家属的同意并统一口径,最好不要欺骗,否则会使患者多生疑虑,甚至不再相信医护人员而采取不合作态度。 9.动员家属与社会成员多探视病人,让他们感到自己被重视,生活在温暖和希望中,忘记烦恼和孤独,有一个安静舒适的心境。
10.对病人的变态心理要雍容大度,克制忍耐,切忌发生口角冲突,应耐心安抚,并从病情出发,进行劝告。 三、临终护理要求做到“四美” 护士在临终关怀中,必须做到“心灵美、语言美、仪表美、操作美”,给临终病人更多的爱。
“心灵美”:就是要有一颗“爱人之心”。“爱”是临终关怀中不可缺少的,可以给人以温暖,可以苏醒被病魔蛰伏的心灵,给那些破碎、痛楚的心带去自强和慰籍。
“语言美”:是作为沟通心理的桥梁。护士讲话时要语气温和亲切,富有同情心,使患者处于关怀、体贴、慰籍之中。
“仪表美”:穿着整齐,衣帽整洁,表情自然大方,同时面带微笑,步伐轻盈优美,充满活力。“操作美”:护士进入病房,仪表给人以第一印象,操作熟练更能获得临终病人的信任。
护理操作必须动作要娴熟、准确、轻柔、优美,一举一动给人以美感。 总之,临终病人的心理极为敏感、复杂,对人格、友谊、尊严倍加珍视,对护士的一言一行更为注目。
因此护士高尚的道德品质,精湛娴熟的技术,和蔼可亲的笑容,都会赢得病人的信赖。哪怕能给病人带来片刻的欢愉,也要自觉地竭尽全力去做,满足病人在人世间最后要求和心愿,直到带着护士最崇高、圣洁的“爱”安然离去。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临终护理怎么写(请问临终关怀与护理伦理的论文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