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样写一篇观察浸泡黄豆过程的日记
今天放学回家,我拿了一点黄豆,放进小碗里,倒了点凉水进去。你们知道我是干什么吗?对,我是要泡黄豆呢!爸爸告诉我,要几个小时后,黄豆才会有变化。我便密切监视着着黄豆的一举一动,好像生怕它跑掉似的。刚过一个小时,我就迫不及待地前去侦查,谁知,它竟然如此沉得住气,来个按兵不动。我不由焦急起来,心里暗暗说:“小黄豆,你快点变化呀,别让我不耐烦了!”可小黄豆不为所动,好像跟我闹脾气,依然我行我素。过了三个多钟头,谢天谢地,小黄豆终于心软了,有了一点儿细微的变化,一粒粒的颜色变淡了。“你总算中了我的招了”我有一丝的窃喜。
今天一放学,我就飞奔回家,赶紧给小黄豆换了水,免得它郁闷。这时,我发现小黄豆发福了,肚子圆鼓鼓的。“瞧你多贪吃呀!”我风趣地对它说。小黄豆好像热了,把它那层鹅黄色的外衣敞开了,露出了自己白白胖胖的小肚子,真像一位将军。它的身上有一丝裂缝,好像咧开嘴在对我笑呢!我也高兴得笑了。
今天,我发现小黄豆的皮已经快全脱了,我刚想帮它把皮拉下来,可想到爸爸说的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我才忍住了。小黄豆的味道没有变,仍是微甜的。一想到小黄豆快要脱皮了,我的心里呀,就是美滋滋的,好像熊吃了蜂蜜似的。
今天,我闻了一下豆子,酸极了,小黄豆好像洗了一个“酸澡”,还带着一点儿臭味。我摸了一下小黄豆脱下的皮,像豆腐一样,嫩嫩的,一捏就碎。小黄豆有的裂开了,像两个小半圆。真可惜,爸爸把它倒了,因为我的小黄豆把家里都弄得充满了酸味,我真伤心!
这小小的黄豆真是有趣呀!
2. 有些补习班写着“浸泡式”是什么意思
浸泡式理论基础在语言教学实践中,平和成功引用了一种国际流行多年并有许多成功范例的语言培训方法:浸泡式外语培训模式。浸泡式外语培训模式 Total Immersion Experience English( 简称 TIE):其理论根据即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要求学生衣食住行全方位、全时间段只能使用目标语言,从而阻断母语的干扰,在短时间内形成目标语言的思维习惯,达到灵活运用该语言的目的。
语言是人们沟通交流的工具,一种技能,并非仅用以学习研究的一门知识。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交流,“英语不是学出来的,而是用出来的”语言学习,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需要日积月累,不断实践,才可能熟练掌握。在模拟语言环境中,老师运用翻译以外各种方法形象教学,让学员从入门开始,用英语形成语言思维的习惯,以全面提高学员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
要想真正掌握一门外语,应先暂时忘掉母语。不少学习者习惯用中英文转换来学习英语,这严重阻碍了培养英语思维的习惯。最好的语言学习状态,便是让学员在自然的生活状态下,平和的心态和状态中,不知不觉地忘掉自己强烈的学习目的性,而一旦大家只以沟通、交流、获取信息为目的,学员的进步便会快许多。
很多人认为,到了英语国家学习英语,英语能力就会进步很快。可由于文化,生活习惯和交往能力等原因,大多数中国留学生一直生活在中国人圈子里,说汉语的时间远超过说英语的时间,在国外居住多年,英语还是不行。实践证明:封闭与地理位置无关,而是直接与语言环境有关,对于语言学习来说,重要的不是大环境,而是小环境。
足不出国,身临其境,平和学员每天十几个小时浸泡在纯英语环境中,不断地接受各种英语资讯的刺激,吸纳英语知识,反复锤炼英语技能,持续地使用英语进行学习和生活,自然而然地使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这种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英文思维习惯,达到脱口而出的效果。其实际的培训效果远远超过国外培训机构和语言学校,取得了良好业绩。
3. 电梯浸泡责任认定书怎么写
一、电梯使用单位安全责任
1、保持电梯紧急报警装置能够随时与使用单位安全管理机构或者值班人员实现有效联系;
2、在电梯轿厢内或者出入口的明显位置张贴有效的《使用登记标志》;
3、将电梯使用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置于乘客易于注意的显著位置;
4、在电梯显著位置标明使用管理单位名称、应急救援电话和维保单位名称及其急修、投诉电话;
5、制定出现突发事件或者事故的应急措施与救援预案,公共场所、人员密集场所的使用单位,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救援演练;
6、电梯发生困人时,及时采取措施安抚乘客,组织电梯维修作业人员实施救援;
7、在电梯发生故障或发生异常状况时,组织对其进行安全检查,消除电梯事故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8、配备电梯安全管理人员,督促、配合电梯安装、改造、维修和维保工作;
9、建立电梯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档案;技术档案应包括电梯有关资料、定期检验记录、故障记录、日常使用状况记录等;
10、按照安全技术规范要求,及时采用新的安全与节能技术,对在用电梯进行必要的改造或更新,提高在用电梯的安全与节能水平;
11、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
二、维保单位安全责任
1、按照安全技术规范以及电梯产品安全使用说明书要求,制定维保方案,确保电梯安全性能;
2、制定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演练;
3、设立24小时维保值班电话,接到故障通知后,及时予以排除;接到电梯困人故障报告后,应在30分钟内抵达现场救援;
4、对电梯发生故障的情况,及时进行详细记录,并按规定上报监察机构;
5、建立电梯维保记录,并且归入电梯技术档案,至少保存4年;
6、协助使用单位制定电梯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救援预案;
7、对维保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与培训;
8、不将维保业务分包转包;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9、安排维保人员配合定期检验;
10、在维保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及时告知电梯使用单位,发现严重事故隐患及时向质监部门报告;
11、积极宣传电梯安全知识、提高全社会安全乘梯意识。
使用单位(签章) 维保单位(签章)
日期 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