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田野调查的田野调查
所有实地参与现场的调查研究工作,都可称为“田野研究”或“田野调查”。田野调查涉猎的范畴和领域相当广,举凡语言学、考古学、民族学、行为学、人类学、文学、哲学、艺术、民俗等,都可透过田野资料的收集和记录,架构出新的研究体系和理论基础。 “参与当地人的生活,在一个有一个严格定义的空间和时间的范围内,体验人们的日常生活与思想境界,通过记录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来展示不同文化如何满足人的普遍的基本需求、社会如何构成。”这便是田野调查。也是成为一个人类学家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田野调查为对于描述原始资料搜集的概括术语,其所应用的领域包括民俗学、考古学、生物学、生态学、环境科学、地质学、地形学、地球物理学、古生物学、人类学、语言学、哲学、建筑学、及社会学等自然或社会科学领域。与其他在实验室准控制状态下环境的研究相比,田野工作主要于实地进行。 根据研究对象的生亡与否,以及它们的存在地点位于居住栖息地或埋于土下,田野工作的实质内容也会有所差别。化石与考古遗址的挖掘均包含田野工作,其他如访问或观察人们以学习他们的语言、民俗、和他们的社会结构等过程也都包含在内。某些状况,尤其是研究的主题为人类本身的时候,工作的拟定必须再经过设计,以避免观察者效应或是过度理论化或过于理想化该实质文化活动的风险。
2. 什么是田野调查报告
田野调查 所有实地参与现场的调查研究工作,都可称为“田野研究”或“田野调查”。
田野调查涉猎的范畴和领域相当广,举凡语言学、考古学、民族学、行为学、人类学、文学、哲学、艺术、民俗等,都可透过田野资料的收集和记录,架构出新的研究体系和理论基础。 “参与当地人的生活,在一个有一个严格定义的空间和时间的范围内,体验人们的日常生活与思想境界,通过记录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来展示不同文化如何满足人的普遍的基本需求、社会如何构成。”
这便是田野调查。也是成为一个人类学家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田野调查为对于描述原始资料搜集的概括术语,其所应用的领域包括民俗学、考古学、生物学、生态学、环境科学、地质学、地形学、地球物理学、古生物学、人类学、语言学、哲学、建筑学、及社会学等自然或社会科学领域。与其他在实验室准控制状态下环境的研究相比,田野工作主要于实地进行。
根据研究对象的生亡与否,以及它们的存在地点位于居住栖息地或埋于土下,田野工作的实质内容也会有所差别。化石与考古遗址的挖掘均包含田野工作,其他如访问或观察人们以学习他们的语言、民俗、和他们的社会结构等过程也都包含在内。
某些状况,尤其是研究的主题为人类本身的时候,工作的拟定必须再经过设计,以避免观察者效应或是过度理论化或过于理想化该实质文化活动的风险。 田野调查的阶段 田野调查可分为四个阶段:准备阶段、开始阶段、调查阶段、撰写调查研究报告阶段、补充调查阶段。
这里仅前三个阶段作一说明。 (一)准备阶段 田野调查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否则难以获得理想的成果。
准备阶段通常包括如下几方面的过程: 1、选择调查点。 选择调查点的基本要求:一是选择有特色的地区,二是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区,三是要选择特殊关系的地区,四是选择前人调查研究过的著名社区。
选好调查点对成功地进行调查具有关键性的意义。中国地域辽阔,乡村数以万计。
总的来说,应选择具有特色或较典型的地区或乡村进行调查。 所谓“有特色”,就是该地的社会或文化较为特殊,与其他民族或其他地区差异很大。
例如,类似永宁纳西族的阿注婚、裕固族的帐房戴头婚、福建惠东人的长住娘家习俗,都是很有特色。多民族交错杂居地方的文化涵化,也是很好的研究对象,特别是两三种差别较大的文化交接地区,像甘肃、青海地区,是伊斯兰文化、藏传佛教文化和汉文化交错地区,相互影响很大。
我早在80年代就发现裕固族的帐房戴头婚(与纳西族的阿注婚类似)很有特色,并初步判断这种婚俗不是本民族固有的,但自己一直没有时间去调查。2000年,我让一位硕士研究生去调查,调查结果证明了自己的假说,并写出硕士论文。
所谓“有代表性”,就是说该地在该民族中具有代表性,比较典型。例如,1983年我在调查阿尔泰乌梁海人(又称图瓦人)时,选择新疆哈巴河县白哈巴村作调查,因为该村在中俄边界上的原始森林之中,交通不便,与外界交往少,保留了较为典型的图瓦语和图瓦人的生活习俗。
1993年,我们选择新疆北部地区的富蕴县作为哈萨克族的调查点,也是考虑到该县较有代表性,较为典型,一是哈萨克族人口占60%以上,以牧为主,传统文化保留较多。而且又是矿产十分丰富的地区。
该县名称“富蕴”就是因为蕴藏丰富矿产资源而得名。 所谓“有特殊关系”的社区,也就是有自己的亲戚或好朋友居住的村庄,亲戚或朋友对你准确了解社区的情况大有帮助。
1883年我到新疆白哈巴调查时,不仅该村较为典型,而且还有一个新认识的朋友(新疆阿尔泰中学教师)住在该村。我们到该村后,住到他家里,对我的调查帮助很大。
跟踪调查前人研究过的著名社区,有一个基本的参照系,可以了解该地的文化变迁,也可重视审视前人调查的资料是否可靠、准确。 总的来说,如果所调查的对象很一般,没有什么特色,写出来的调查研究报告也就不会引起重视。
研究汉民族也一样,不能随便选一个地方,应该选择较有特色的。 选点最初可能选的是一个县,具体的调查的乡村可能要到了县之后才能最后确定。
2、熟悉调查点情况。 调查点选定之后,必须作好充分准备,熟悉当地情况,熟悉民族成分、人口、历史、地理、特产、部落或民族支系等各方面的情况,收集有关的文献资料和地方志资料。
中国各民族、各地区有丰富的历史文献资料或田野调查资料,这是与西方国家的人类学和民族学所研究的对象大不相同的地方。调查的重点,在于收集新的、别人没有发现过的材料,或者从别人没有调查研究过的方面进行调查。
如果调查前不了解已有的文献资料和调查资料,对该民族和该地区一无所知,一则需要较长的时间来熟悉当地情况,浪费大量的时间;二则可能会把别人早就调查和发表过的材料当作新材料。只有在调查前就熟悉该民族和该地的习俗和文化,才有可能收集到新的、别人没有发现过的材料。
另外,如果对所调查的民族情况知之甚少,也得不到当地人的尊重和欢迎,甚至可能会瞧不起你,因而也就得不到他们的密切配合,或者对你的访问随便敷衍了事。只有对该民族和该地区有较深入的了解,才。
3. 什么是田野调查
田野调查可分为四个阶段:准备阶段、开始阶段、调查阶段、撰写调查研究报告阶段、补充调查阶段。
这里仅前三个阶段作一说明。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一)准备阶段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田野调查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否则难以获得理想的成果。
准备阶段通常包括如下几方面的过程: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选择调查点。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选择调查点的基本要求:一是选择有特色的地区,二是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区,三是要选择特殊关系的地区,四是选择前人调查研究过的著名社区。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选好调查点对成功地进行调查具有关键性的意义。中国地域辽阔,乡村数以万计。
总的来说,应选择具有特色或较典型的地区或乡村进行调查。所谓“有特色”,就是该地的社会或文化较为特殊,与其他民族或其他地区差异很大。
例如,类似永宁纳西族的阿注婚、裕固族的帐房戴头婚、福建惠东人的长住娘家习俗,都是很有特色。多民族交错杂居地方的文化涵化,也是很好的研究对象,特别是两三种差别较大的文化交接地区,像甘肃、青海地区,是伊斯兰文化、藏传佛教文化和汉文化交错地区,相互影响很大。
我早在80年代就发现裕固族的帐房戴头婚(与纳西族的阿注婚类似)很有特色,并初步判断这种婚俗不是本民族固有的,但自己一直没有时间去调查。2000年,我让一位硕士研究生去调查,调查结果证明了自己的假说,并写出硕士论文。
nbsp;nbsp;nbsp;nbsp;nbsp;所谓“有代表性”,就是说该地在该民族中具有代表性,比较典型。例如,1983年我在调查阿尔泰乌梁海人(又称图瓦人)时,选择新疆哈巴河县白哈巴村作调查,因为该村在中俄边界上的原始森林之中,交通不便,与外界交往少,保留了较为典型的图瓦语和图瓦人的生活习俗。
1993年,我们选择新疆北部地区的富蕴县作为哈萨克族的调查点,也是考虑到该县较有代表性,较为典型,一是哈萨克族人口占60%以上,以牧为主,传统文化保留较多。而且又是矿产十分丰富的地区。
该县名称“富蕴”就是因为蕴藏丰富矿产资源而得名。nbsp;nbsp;nbsp;nbsp;nbsp;所谓“有特殊关系”的社区,也就是有自己的亲戚或好朋友居住的村庄,亲戚或朋友对你准确了解社区的情况大有帮助。
1883年我到新疆白哈巴调查时,不仅该村较为典型,而且还有一个新认识的朋友(新疆阿尔泰中学教师)住在该村。我们到该村后,住到他家里,对我的调查帮助很大。
nbsp;nbsp;nbsp;nbsp;nbsp;跟踪调查前人研究过的著名社区,有一个基本的参照系,可以了解该地的文化变迁,也可重视审视前人调查的资料是否可靠、准确。nbsp;nbsp;nbsp;nbsp;nbsp;总的来说,如果所调查的对象很一般,没有什么特色,写出来的调查研究报告也就不会引起重视。
研究汉民族也一样,不能随便选一个地方,应该选择较有特色的。nbsp;nbsp;nbsp;nbsp;nbsp;选点最初可能选的是一个县,具体的调查的乡村可能要到了县之后才能最后确定。
nbsp;nbsp;nbsp;nbsp;2、熟悉调查点情况。nbsp;nbsp;nbsp;nbsp;nbsp;调查点选定之后,必须作好充分准备,熟悉当地情况,熟悉民族成分、人口、历史、地理、特产、部落或民族支系等各方面的情况,收集有关的文献资料和地方志资料。
nbsp;nbsp;nbsp;nbsp;nbsp;中国各民族、各地区有丰富的历史文献资料或田野调查资料,这是与西方国家的人类学和民族学所研究的对象大不相同的地方。调查的重点,在于收集新的、别人没有发现过的材料,或者从别人没有调查研究过的方面进行调查。
如果调查前不了解已有的文献资料和调查资料,对该民族和该地区一无所知,一则需要较长的时间来熟悉当地情况,浪费大量的时间;二则可能会把别人早就调查和发表过的材料当作新材料。只有在调查前就熟悉该民族和该地的习俗和文化,才有可能收集到新的、别人没有发现过的材料。
另外,如果对所调查的民族情况知之甚少,也得不到当地人的尊重和欢迎,甚至可能会瞧不起你,因而也就得不到他们的密切配合,或者对你的访问随便敷衍了事。只有对该民族和该地区有较深入的了解,才有可能进行深入的调查。
我在新疆哈萨克族地区调查时,调查前把哈萨克族的部落系谱背得滚瓜烂熟,到调查点后,倒背如流,使当地哈萨克族干部和群众十分惊讶,并受到热情接待,收集了许多鲜为人知的资料。nbsp;nbsp;nbsp;nbsp;nbsp;3、撰写详细的调查提纲和设计调查表格。
nbsp;nbsp;nbsp;nbsp;nbsp;有些人主张不用撰写调查提纲,不用表格。我认为这不是科学的方法。
有调查提纲和调查表格,收集的资料较为系统、全面。否则收集的资料将是残缺不全,许多问题将会漏掉。
我以往的几次调查,都是调查前撰写了较为详细的调查提纲和调查表格。nbsp;nbsp;nbsp;nbsp;nbsp;4、。
4. 急求田野调查中用到的各种表格
第一节 确定调查主题 在进入田野之前要对所要做的工作和田野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了解,对于田野调查来讲,最主要的准备首先是项目的选择;其次是田野点的选择,之后才到进入田野的各种准备工作。
选择一个题目,就是要明确所要调查的主题是什么,而这个主题要符合自己长期以来的学术经历和兴趣点,有一定的研究基础,是一个长期积累的结果。在选择项目是首先要明确自己所做的是一次全面调查,还是一个专题调查,抑或是二者结合的调查。
全面调查(Holistic Investigation)是对一个群体或社区所做的全面详细的调查,调查的范围包括群体或社区的政治、经济、历史、宗教和风俗等在内的所有内容,最后是以民族志的撰写为目的的。专题调查(Problem-Oriented Investigation)是对一个或者几个群体和社区所做的有专门目标的调查,其目的是为了验证某一理论或者就某一问题进行专题的探讨。
本世纪30年代以前,人类学的调查比较流行的是全面调查,研究多以民族志的撰写和描述为主,直到近几十年来才向专门化的研究方向发展。此外,选题的意义主要在于以下三点:第一理论意义。
这里所说的理论是指在学术上已经有过很多讨论的理论问题,可以根据具体的理论和前人做过的研究,进行进一步的证明或者反驳,分析其逻辑和因果的联系,也可以提出理论的假设来进行验证和说明。第二是所选的项目应该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这是指这个题目应该有一定和社会效应,甚至是很大的影响,这种研究注重对某一事件的多点分析。第三是所选项目应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这个实际意义是说,所做的研究将有利于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将研究的成果运用于现实的。面临真正的选题时,一定要有一个很好的人类学学习和研究的基础,有一个很好的知识的储备,掌握正确的田野调查方法,并熟悉某一领域的研究和理论,这样才会得到一个有价值的选题。
当然选题也有一些基本的原则。首先,要注意自己所选的研究课题是否有研究的必要性。
这一点是相当重要的,正如我们上面所提到的选题的意义一样,一个题目如果没有意义就失去了它的必要性。其次,选题要有创新性。
所谓创新就是不重复别人的研究,把握学术的潮流和思维,发挥科学的想象力,能就所研究的领域提出新的知识、方法、观点、思想或者是可以填补空白。在进行田野研究时,可以把研究中最核心和最精华的部分作为创新点。
再次,就田野调查来讲,所选的题目是否有可行性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清楚的知道对于所选择的题目是否具备做田野的个人条件和社会条件,看将做的研究是否违背道德和伦理,是否有潜在的威胁和伤害性,或者是否是一个根本无法解决的问题等。
还有,我们在选择项目时要注意适当性,看当时的时间、精力、金钱和自身条件是否允许,是不是一个自己可以驾驭的题目等。最后,当然是要与自己的兴趣相结合的,这样的选择是比较理想的。
第二节 选择调查点 与项目的选择相结合,在调查点的选择上,应以自己的志趣和能力相适应,选择与所选主题相关的,有可进入性的和有一定典型性或者代表性的调查点。与其他学科相比,人类学田野调查有其特殊性,也是比较复杂的,主要的准备工作有一下几项:第一,了解与调查点相关的地理、历史、现状和前人研究知识。
这里包括对当地一些特殊的情况的了解,如有无地方流行病、社会治安和进入后的食宿安排等。要指出的是田野工作之前对上述问题的了解,绝对不能代替进入田野后的详尽调查,我们应该详细和充分地收集一手资料,在仔细的观察中发现新情况、新问题,对前人的研究进行纠正和反思。
其二,调查队伍的组成。人类学家通常是深入边缘地区或不熟悉的地区,进行长期的居住观察和体验。
早期的人类学调查是以一个人的工作或者夫妻的合作为主,但随着学科分工和知识的专门化发展,人类学家和其他专家组成的群体共同从事某一田野研究的机会日益增多。因此,一个好的调查队伍的原则应该根据调查的专题有这些方面的专家参与,有一个熟悉全面情况的专家为组长,队伍中还包括女性的组织。
这样方便做各方面的调查和相互之间的协调与合作。第三,装备、物品的购置。
携带什么样的装备和物品,应根据当地的地理、气候情况和调查时间的长短而定,调查设备除个人衣物、文具、书籍外,还应具备以下物品:地图、生活用品、常用药品、个人证件、摄影器材、录音设备、特殊仪器以及准备好的表格和文卷。最后,还有调查者本身的身体准备。
在出发前要看调查者的身体情况是否适合调查地的天气、气候状况等,所以对于人类学家来说,良好的身体素质是进行长期田野调查的基本条件。第三节 阅读相关资料(一)了解地理和历史的材料 调查以前有必要对所去地区的地理情况,如该地区的自然环境(山脉、河死、矿藏、动桓物),气候条件(温度、湿度、雨量、震期或冰期等等),交通情况,物品供应等等有所认识。
此外,对当地的历史,如何时有人居住,历代藏置馆况,有什么重要文物古迹.历史上发生过什么重大事件i人民有什么特殊生活习俗,等等,亦应通过查田地方志书及其他有关资料,作初步了解。这。
5. 如何做方言的田野调查
方言调查是一项技术活儿,没有老师带是不行的。一般来说,方言调查以语音调查为主,因此前期需要学习音韵学和方言学课程,还要有一段时间的听音和记音训练。在实施方言调查时要做以下工作:
1. 在调查前准备录音设备、《方言调查字表》以及词汇和语法调查表。对欲调查的方言要尽可能地收集相关资料,做到有备而去。
2. 在调查前一定要实现通过组织关系或者个人关系联络到合适的发音人,如果去了之后当场联系恐怕要耽误几天时间,增加很多开销。
3. 在旅行前完成购买车票、确定住宿等生活问题。
4. 在调查点进行调查。通常调查一本《方言调查字表》上的字音要三天时间,每天上午和下午分别进行三个小时的工作,统共18个小时。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给发音人一定的劳务费,按照每个小时50元至100元算。对于发音人来说,发音过程极其枯燥,如果不给其劳务费,那么发音人很有可能在工作进行到一半时拒绝继续工作。所以,劳务费是必须的。
5. 在调查字音时,要用严式标音法如实记录字音。这一步对于新手来说十分困难,所以一定要有老师手把手教学才行。
6. 返回住所,继续完成资料整理工作。此时录音的资料就非常重要了,如果调查时没有录音,那必将费时、费力再去调查。
6. 急求
山林原野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有雄伟壮观的高山峻岭;有绚丽多姿的平原旷野;还有风貌葱笼的森林树海。我们怎么来描绘它们呢? 第一,要抓住特征。
山,有高耸入云的山峰,有连绵起伏的山岭,还有陡峭惊险的峡谷;高原、平原、草原的景色亦有差异;田野、郊野、旷野的风貌也各不相同;森林山色各有千秋。怎样写出它们的风采呢? 请看下列例段: 抬头一看,顺着漓江的右面耸立着一座高山。
这山拔地参天,直上青云,仰头一看,差点把帽子都甩掉了。只见山这边,断岸削壁,好像有谁用巨斧砍去了一半,直上直下,险峻陡立。
云朵在它的脸上游动,苍鹰在它的腰间盘旋。向下一看,江面竹筏上垂钓的渔人,只剩下一星墨点。
这座山的特点是高陡、险峻,作者抓住这一特点,运用夸张、比喻的手法,写高:“拔地参天、直上青云”;写险:“断岸削壁、直上直下”。读来,真令人胆颤心惊。
无数冰峰雪岸,有的像挺着胸的巨人,有的像扭着腰的仙女,有的像戳破青天的宝剑,有的像漫空飞舞的银龙,奇峰妙壁,一座座都是大自然天才的杰作。 这里运用四个比喻(也是排比)重点抓住雪峰不同姿态的特点进行描写,把冰峰雪崖写得栩栩如生。
如果是在春天,你可以看到乳白色的雾笼罩着地面,你可以嗅到青草发芽的芬芳气息,你可以触摸到大地的脉搏跳动。——草原的春是朝气蓬勃的。
如果是夏天,各式各样的花,都争着向你笑,笑得那么明朗;各种各类的草,都伸出娇柔而碧绿的叶子吸引着畜群;小河带着清风在满甸子上流过,用那叮叮 的话语向你夸奖改革后的草原。——草原的夏是热烈的。
到秋天,山是浅黄或绛紫色的,河水是碧蓝碧蓝的,柞树的叶子火一样红,素馨花雪一样白,野艾的瓦灰,菅草的姣绿,野菊花的藕荷色,形成了色彩斑斓的图画。草原之秋既娇艳又严肃,这是名副其实的黄金季节。
这个段落,描写的是草原春、夏、秋三个季节景色的不同特点:春天朝气蓬勃;夏天热烈明快;秋天娇艳金黄。具体而生动的写出了草原的绚丽风光。
公路两边是漫无边际绿油油的麦田,麦田中间,夹种了一些开着小红花的紫云英和正在开着小白花的莱菔花;更多的是黄澄澄的油菜花。田野的颜色真是绚丽极了。
朝日正喷薄直射,长空中闪烁着万道金霞,给这彩色缤纷、香气扑鼻的田野,挂上了一层奇异的纱幕。 这一段是描写田野的景色。
重点突出了田野“色彩缤纷”的特点。 上述例段,写的是高山、雪峰、草原和田野四种不同的景物,由于抓住了各种景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描绘,因而,e799bee5baa6e4b893e5b19e31333330343962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如身临其境。
第二,要注意多角度多层次观察。 生活经验曾告诉我们,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事物展现在眼前的形象、风貌就不一样。
我们观察和描写景物只有从各个角度,各个层次去观察、去揣摩,去体验,才能写出它们的多姿多态和斑斓色彩。 请看看下面这些例段,是怎样对山林原野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观察和描写的。
俯看足下,白云弥漫,环视群峰,云雾缭绕,一个个山顶探出云雾外,似朵朵芙蓉出水。 从山脚往上望去,只见山腰上是形势险峻的悬崖,高不可攀,灰蒙蒙的晨雾似袅袅炊烟,缠绕在山顶,山峰时隐时现。
站在高高的山头上,放眼四望,平整整的水田,从脚下一直向远方延伸,好似自然界中的一个大棋盘。山的一面是一片花果园,艳丽的花朵已经开满枝头。
远远望去,是一团火,是一片云。 刚刚返青的麦苗,毛绒绒,绿茵茵,挑着无数个晶莹明亮的灯珠,在红艳艳的太阳照射下,闪耀着五颜六色的光芒。
新开挖的河渠,流水淙淙,飘动着银色的浪花,远远望去仿佛在绿色的衣裙上佩戴了一条铮亮的玉带。村前新盖的一幢幢红瓦房,点缀在绿色的海洋里,更加显得五彩缤纷。
山坡上,杂草却蓬蓬勃勃地长着,有时候还开出一些小花。杂草和小花,常常顶着许多滚滚欲落的露珠儿,轻风吹来,它们像孩子一样戏闹着,甚至发出阵阵细微的动人心弦的嘻笑声。
上述五个例段都是写山林原野的,但观察和描写的角度和层次各不相同。例(1)是“俯看”足下群峰;例(2)是“仰望”悬崖山峰;例(3)是“环视”郊野的景色;例(4)例(5)则是按由近及远的顺序写田园风光。
段段写得有声有色,有形有态,有静有动,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第三,要注意时间季节的变化。
大地风貌的变化随时间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如凌晨与清晨不同,早春与暮春不同,一年四季的变化就更不同了。因此在观察和描写山林原野时应注意时间季节变化的特点。
如下列例段: 这时,正是夕阳西下的时分,草原上笼罩起金色的寂静。远处山峦披上晚霞的彩衣。
那天边牛乳般洁白的云朵,也变得火带一般鲜红。草浪平息了,牧归的牛羊群,从远方草原走来。
特别是每当早晨和傍晚,眺望环山,别有一番大自然的风韵。早晨,千山初醒,朝云出岫,在青青茫茫中,乳白色的云纱飘游山腰,像仙娥在轻轻起舞。
傍晚,夕阳映照重峦,霞光倾泻万山。转瞬间,太阳落山,霞光消退在暮色降临的苍茫中,峰巅却凝聚着一片彩霞。
美丽的杨树林,是我们的乐园。冬天,白雪茫茫的日子,。
7. 如何做方言的田野调查
方言调查是一项技术活儿,没有老师带是不行的。
一般来说,方言调查以语音调查为主,因此前期需要学习音韵学和方言学课程,还要有一段时间的听音和记音训练。在实施方言调查时要做以下工作:1. 在调查前准备录音设备、《方言调查字表》以及词汇和语法调查表。
对欲调查的方言要尽可能地收集相关资料,做到有备而去。2. 在调查前一定要实现通过组织关系或者个人关系联络到合适的发音人,如果去了之后当场联系恐怕要耽误几天时间,增加很多开销。
3. 在旅行前完成购买车票、确定住宿等生活问题。4. 在调查点进行调查。
通常调查一本《方言调查字表》上的字音要三天时间,每天上午和下午分别进行三个小时的工作,统共18个小时。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给发音人一定的劳务费,按照每个小时50元至100元算。
对于发音人来说,发音过程极其枯燥,如果不给其劳务费,那么发音人很有可能在工作进行到一半时拒绝继续工作。所以,劳务费是必须的。
5. 在调查字音时,要用严式标音法如实记录字音。这一步对于新手来说十分困难,所以一定要有老师手把手教学才行。
6. 返回住所,继续完成资料整理工作。此时录音的资料就非常重要了,如果调查时没有录音,那必将费时、费力再去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