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海话“娘娘”是称呼什么人
上海话“娘娘”是称呼“姑姑”。
上海话,是吴语的一种方言,属于汉藏语系-汉语语族-吴语-太湖片-苏沪嘉小片。上海话又称上海闲话、上海吴语、吴语上海话、沪语,是上海本土文化的重要根基。上海话是吴语的重要代表,与吴语太湖片其他方言基本能互通,是现代吴语地区比较有影响力的一支语言。
狭义上海话指上海市区方言,也就是现在被广泛使用和认同的上海主流通用方言。
扩展资料
英译词:
这里公布的是可能为外来的英译词。这些语词原先都是江湖隐语,以后才泛化为市井俚语,并且继续成为当下上海方言中最有活力的部分。在这个过程中,英语的一些单词就直接进入了上海方言,并影响到了早期中国英语的汉译音。
比如,上海话里的“拿摩温”(指的是工头) 其实是英文中的number 1. 还有“先生”早期的译音是“密斯脱”,而不是“密斯特”。又如水泥叫水门汀,用国语是怎么也读不出水泥的英语发音的,一用上海话,就非常接近英语的cement了。
席梦思是上海人把名牌床垫的牌子Simmons作为这类西式床垫的统称。到今天,上海乃至全国,知道席梦思是床垫的多,而知道mattress是床垫的少。还有“沙发”一词,也只有用上海话来说才最最接近英语发音。
'模子'这个词,它是由英语'mould'衍生而来的,从‘模型’、‘模具’发展到某一类任务的典型,后来干脆指某人‘有型’,够朋友,讲义气。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上海方言
2.介绍上海城煌庙里面的神仙写作文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到城隍庙游玩,正巧城隍庙在搞灯会。
只见,游人如织,彩灯璀璨。街道及其两侧的彩灯形态各异,美丽精妙。
有走马灯、莲花灯、金鱼灯、五星灯、卡通人物灯……豫园商城广场,搭起了以花果山为主题的灯饰。孙悟空金箍棒擎天,神采飞扬,正向远处眺望。
一面上绣“齐天大圣”的杏黄旗随风高高飘扬。我们到了九曲桥旁,九曲桥进口处矗立起高大的拱门,上写“蟠桃会”三个篆书大字。
九曲桥上人山人海,人们摩肩接踵。我在爸爸的护卫下,硬是挤了进去。
九曲桥旁两池水中,金鱼成群结队的畅游着。池面上是《西游记》里的人物故事灯组:这边,玉皇大帝正领着太上老君、南极仙翁等一班神仙去赴蟠桃胜会;那边,七个仙娥手提彩篮正飘向蟠桃园去摘蟠桃。
而那孙猴子却躺在桃树上偷吃蟠桃。九曲桥护栏两边“栽”着许多桃树,“结”的桃子又红又大,上面还注明“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六千年一开花,六千年一结果;九千年一开花,九千年一结果”。
看的我口水直咽,恨不得摘一个,咬它一大口。走到九曲桥尽处,右首池面上有两条五爪金龙腾空而起,傍边站立着东海龙王、龟丞相和虾兵蟹将。
还有一根定海神针插在“海”里。个个做得栩栩如生,好玩极了!在回家的路上,爸爸对我说,到正月十五元宵晚上放灯的时候还要好看,讲了元宵节的由来和为什么要放灯的风俗掌故,使我增长了不少知识。
这天我过得好开心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