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仓储有哪些基本内涵
物流活动 仓储首先是一项物流活动,或者说物流活动是仓储的本质属性。
仓储不是生产、不是交易,而是为生产与交易服务的物流活动中的一项。这表明仓储只是物流活动之一,物流还有其它活动,仓储应该融于整个物流系统之中,应该与其它物流活动相联系、相配合。
这一点与过去的“仓库管理”是有重大区别的。 仓储活动 仓储活动、或者说仓储的基本功能包括了物品的进出、库存、分拣、包装、配送及其信息处理等六个方面,其中,物品的出入库与在库管理可以说是仓储的最基本的活动,也是传统仓储的基本功能,只不过管理手段与管理水平得到了提升;物品的分拣与包装,过去也是有的,只不过现在更普遍、更深入、更精细,甚至已经与物品的出入库及在库管理相结合、共同构成现代仓储的基本功能;之仓储物流所以将“配送”作为仓储活动、作为仓储的基本功能之一,是因为配送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运输,而是仓储的自然延伸,是仓库发展为配送中心的内存要求,如果没有配送,仓储也就仍然是孤立的仓库;至于信息处理,已经是现代经济活动的普遍现象,当然也应是仓储活动的内容之 一,离开了信息处理,也就不成其为现代仓储了。
仓储的目的 仓储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供应链上下游的需求。这与过去仅仅满足“客户”的需求在深度与广度方面都有重大区别。
谁委托、谁提出需求,谁就是客户;客户可能是上游的生产者、可能是下游的零售业者,也可能是企业内部,但仓储不能仅仅满足直接“客户”的需求,也应满足“间接”客户即客户的客户需求;仓储应该融入到供应链上下游之中,根据供应链的整体需求确立仓储的角色定位与服务功能。 仓储的条件 仓储的条件是特定的有形或无形的场所与现代技术。
说“特定”,是因为各个企业的供应链是特定的,仓储的场所当然也是特定的;有形的场所当然就是指仓库、货场或储罐等,现代经济背景下,仓储也可以在虚拟的空间进行,也需要许多现代技术的支撑,离开了现代仓储设施设备及信息化技术,也就没有现代仓储。 仓储的方法 仓储的方法与水平体现在有效的计划、执行和控制等方面。
计划、执行和控制是现代管理的基本内涵,科学、合理、精细的仓储当然离不开有效的计划、执行和控制。
2.仓储文化该如何解释
仓储是集中反映工厂物资活动状况的综合场所,是连接生产、供应、销售的中转站,对促进生产提高效率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仓储是产品生产、流通过程中因订单前置或市场预测前置而使产品、物品暂时存放。它是集中反映工厂物资活动状况的综合场所,是连接生产、供应、销售的中转站,对促进生产提高效率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同时,围绕着仓储实体活动,清晰准确的报表、单据帐目、会计部门核算的准确信息也同时进行着,因此仓储是物流、信息流、单证流的合一。 仓储管理重点 随着接单和经营模式不同,仓储模式也不同。
下面我们逐个介绍不同接单模式下的仓储管理重点,与经营方式相关联的仓储模式重要名词解释如下。 经营模式与仓储模式相关联的重要名词解释: 1. BTS /BTF: Build to Stock / Build to Forecast,根据事前与客户协议的库存水平自动补货的一种交易模式。
2. BTO: Build to Order,根据客户订单进行生产排配、物料采购、交货安排的弹性接单交易模式。 3. CTO: Configuration to Order,依客户选配订单由标准半成品起做测试组装交货的弹性接单交易模式。
4. VMI: Vendor Managed Inventory,供应商免费存放,在距离组装地1-2小时车程、3-14天的订单或预测前置库存。 5. VMSA: Vendor Managed Staging Area,制造商免费存放,在距离客户销货地1-2小时车程,3-14天的订单或预测前置成品库存。
BTS / BTF是传统的接单方式,在客户提供的预测需求下拟定生产计量,按既定的规格生产半成品、成品入库,客户下订单与交货通知时再由库存出货达交。其交期承诺的关键要素在“半成品在手库存量和成品在手库存量”能给已排定的生产计量补货并满足订单需求,必要时建立 Hub(中转仓) 与最后组装线以满足客户最大需求。
在BTS / BTF交易方式下,不同仓储模式的管理重点如下: VMI:在原物料方面,要求贵重与自制的供应商进驻VMI Hub,生产前段尽量做到无库存 (库存属供应商),要货时再调动,其真义已如名词解释;在半成品方面,依预计需求备料,但注意市场需求变量,随时调整库存量。最好用Min / Max(最大需求量/最小需求量)加配套管制其补充量。
半成品需用SFC(现场车间管理系统-Shop Floor Control,在工令投入前自动抓取库存信息,自动排配出较佳出货计划进行供应链管理活动)管制为佳。 VMSA:设在客户处的Hub,根据客户销售状况及Forecast的变量与客户共同协商调整Hub的Min / Max,要做到客户提货时自动反映库存与补货量回制造基地。
在BTO接单方式下,客户下订单后才排生产计划,仍按Forecast备料,愈靠近客户做最后组装愈有利,其交货期承诺的关键要素在于原物料供应与产能产量爬坡的速度。在BTO交易方式下,不同仓储模式的管理重点如下: VMI:在原物料方面,贵重与自制的供货商进驻VMI Hub,生产前段尽量做到无库存 (库存属供货商),供应商做到线边仓服务。
在成品拣料方面,成品库存存放于出货口,按同一包装号、SKU号排列,出货时把打包完成的订单货物放置到托盘上。单据上有发货通知(Delivery Note)和运输序列(Transportation Order)两种出货指示表单。
从拣料到品离开出货口,最好不要超过4-8小时。 VMSA:设在客户处的Hub,根据客户销售状况及Forecast的变量与客户共同协商调整Hub的Min / Max,在客户提货时自动反应库存与补货量回制造基地。
CTO是随着产品多样少量化的市场趋势,允许客户就既定规格进行产品细节上的多样选择组态,客户下单后最终确认“组态的技术性”后,再根据物料状况,确定组装生产计划,作交货期承诺。在CTO交易方式下,不同仓储模式的管理重点如下: VMI:要求贵重与自制的供应商进驻VMI Hub,生产前段尽量做到无库存 (库存属供货商),要货时再调动。
在CTO模式下,VMI将发挥及时正确供料的功能。 Pick To Light(生产时依灯号指示拣料):依据生产工单拣料,因CTO订单小样多,拣料较频繁;因机种不同但又很接近,所以拣料区应设定N个区域,隔离各机种不同拣料并标示。
Pick To Light的灯号管制与工令条形码信息极为相关。 Merge:CTO模式中,将终端用户所需最终产品的高组合件在运输途中Bounded (绑在一起),一起出货至指定地点交货, 是为Merge。
通常Merge都是委托交给物流业者来做,第四方物流能够做到Merge功能,下一步即可做到在最终客户桌上测试组装及代收款业务功能。 以上几种模式在JIT供料模式均相同,即要求一般物料供应商做JIT线边仓服务。
随着制造环境的改变,产品周期越来越短,多样少量的生产方式,对库存限制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必须建立及执行供应链管理系统,借助电脑化、信息化将供应商、制造商、客户三者紧密联合,共担库存风险。
3.仓储文化该如何解释
仓储是集中反映工厂物资活动状况的综合场所,是连接生产、供应、销售的中转站,对促进生产提高效率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仓储是产品生产、流通过程中因订单前置或市场预测前置而使产品、物品暂时存放。它是集中反映工厂物资活动状况的综合场所,是连接生产、供应、销售的中转站,对促进生产提高效率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同时,围绕着仓储实体活动,清晰准确的报表、单据帐目、会计部门核算的准确信息也同时进行着,因此仓储是物流、信息流、单证流的合一。 仓储管理重点 随着接单和经营模式不同,仓储模式也不同。
下面我们逐个介绍不同接单模式下的仓储管理重点,与经营方式相关联的仓储模式重要名词解释如下。 经营模式与仓储模式相关联的重要名词解释: 1. BTS /BTF: Build to Stock / Build to Forecast,根据事前与客户协议的库存水平自动补货的一种交易模式。
2. BTO: Build to Order,根据客户订单进行生产排配、物料采购、交货安排的弹性接单交易模式。 3. CTO: Configuration to Order,依客户选配订单由标准半成品起做测试组装交货的弹性接单交易模式。
4. VMI: Vendor Managed Inventory,供应商免费存放,在距离组装地1-2小时车程、3-14天的订单或预测前置库存。 5. VMSA: Vendor Managed Staging Area,制造商免费存放,在距离客户销货地1-2小时车程,3-14天的订单或预测前置成品库存。
BTS / BTF是传统的接单方式,在客户提供的预测需求下拟定生产计量,按既定的规格生产半成品、成品入库,客户下订单与交货通知时再由库存出货达交。其交期承诺的关键要素在“半成品在手库存量和成品在手库存量”能给已排定的生产计量补货并满足订单需求,必要时建立 Hub(中转仓) 与最后组装线以满足客户最大需求。
在BTS / BTF交易方式下,不同仓储模式的管理重点如下: VMI:在原物料方面,要求贵重与自制的供应商进驻VMI Hub,生产前段尽量做到无库存 (库存属供应商),要货时再调动,其真义已如名词解释;在半成品方面,依预计需求备料,但注意市场需求变量,随时调整库存量。最好用Min / Max(最大需求量/最小需求量)加配套管制其补充量。
半成品需用SFC(现场车间管理系统-Shop Floor Control,在工令投入前自动抓取库存信息,自动排配出较佳出货计划进行供应链管理活动)管制为佳。 VMSA:设在客户处的Hub,根据客户销售状况及Forecast的变量与客户共同协商调整Hub的Min / Max,要做到客户提货时自动反映库存与补货量回制造基地。
在BTO接单方式下,客户下订单后才排生产计划,仍按Forecast备料,愈靠近客户做最后组装愈有利,其交货期承诺的关键要素在于原物料供应与产能产量爬坡的速度。在BTO交易方式下,不同仓储模式的管理重点如下: VMI:在原物料方面,贵重与自制的供货商进驻VMI Hub,生产前段尽量做到无库存 (库存属供货商),供应商做到线边仓服务。
在成品拣料方面,成品库存存放于出货口,按同一包装号、SKU号排列,出货时把打包完成的订单货物放置到托盘上。单据上有发货通知(Delivery Note)和运输序列(Transportation Order)两种出货指示表单。
从拣料到品离开出货口,最好不要超过4-8小时。 VMSA:设在客户处的Hub,根据客户销售状况及Forecast的变量与客户共同协商调整Hub的Min / Max,在客户提货时自动反应库存与补货量回制造基地。
CTO是随着产品多样少量化的市场趋势,允许客户就既定规格进行产品细节上的多样选择组态,客户下单后最终确认“组态的技术性”后,再根据物料状况,确定组装生产计划,作交货期承诺。在CTO交易方式下,不同仓储模式的管理重点如下: VMI:要求贵重与自制的供应商进驻VMI Hub,生产前段尽量做到无库存 (库存属供货商),要货时再调动。
在CTO模式下,VMI将发挥及时正确供料的功能。 Pick To Light(生产时依灯号指示拣料):依据生产工单拣料,因CTO订单小样多,拣料较频繁;因机种不同但又很接近,所以拣料区应设定N个区域,隔离各机种不同拣料并标示。
Pick To Light的灯号管制与工令条形码信息极为相关。 Merge:CTO模式中,将终端用户所需最终产品的高组合件在运输途中Bounded (绑在一起),一起出货至指定地点交货, 是为Merge。
通常Merge都是委托交给物流业者来做,第四方物流能够做到Merge功能,下一步即可做到在最终客户桌上测试组装及代收款业务功能。 以上几种模式在JIT供料模式均相同,即要求一般物料供应商做JIT线边仓服务。
随着制造环境的改变,产品周期越来越短,多样少量的生产方式,对库存限制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必须建立及执行供应链管理系统,借助电脑化、信息化将供应商、制造商、客户三者紧密联合,共担库存风险。
4.职工文化的内涵是什么
1、以人为本
企业是一个人造组织,是由人和资本(机器、设备、厂房等)构成的组织,但归根到底还是人组成的,资本仅仅是人的工具和手段,并最终都是为人提供产品和服务。
在这一点上西方人显然处理得比东方人,因在大家都是上帝的孩子,人与人之间首先有一种共同的或相通的宗教文化背景,人人平等的观念早已经深入人心,所以西方人更容易合作和共事。这对东方人来说尤其是中国人就是挑战了,因为在我们传统的文化,一定要分出高低、上下、贵贱的,唯我是上、唯上是尊的思想至今还在影响甚至左右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在这种文化背景下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最明显的就是在劳资关系上,不与员工签订合同、不买社保、没有福利、无度甚至无偿地加班加点、辞退员工往往就是扫地出门、想方设法规避法律等等。我说是情况尚且是在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的情况,其它地方也未必能比深圳做得更好。
在这种状况下,所谓的企业文化大都是空洞的口号和漂亮的词语堆积、罗列了。在中国企业文化首先观念问题,其次才是实践问题,首先要确立人人平等的观念,老板与员工平等,企业是投资者、经营者、管理者及员工的利益共同体,在此基础才会企业文化的实践。也就是说企业文化必须高尚和自我认同,否则就不可能产生值得信仰的文化。
2、有价值的文化
有价值的文化对外是企业能为社会创造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所以企业必须以科技为基础,以客户为导向,这是已经被普遍接受了的观念。
有价值的文化对内是有绩效的文化,也就是每一个人对企业的价值和报酬是以绩效来体现的,科学、公开、公平、公正是绩效考核的关键所在,这是以企业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为前提的,目前中国企业中存在最大的问题利益分配不公平,让员工感觉是在为老板打工,而不是在为自己工作,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效果是:让所有的员工都在为自己工作,而不是为老板打工。
有价值的文化还包括严格而充满人道的淘汰制度,一个组织如果不能保持新陈代谢,必然会走向腐朽。GE公司把人分为A、B、C的活力曲线进行考核评估,值得借鉴和学习。
3、有贡献的文化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最高层次的需求是自我实现的需要,企业文化如果不能满足人的最高层次的需求,最终是不会有凝聚力的。
贡献包括对社会的贡献、对企业的贡献、对家庭的贡献,对自己的贡献,换一种说法也就是为社会、企业、家庭、自己创造了什么?
贡献的形式有基本形式就是参与,参与就是承诺,员工对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有了参与感也就有了基本的认同感、价值感和贡献感。参与包括决策、组织、实施、批评、建议等等。在此又不得不提到杰克•韦尔奇,他在GE公司所采用的“群策群力”计划和“无边界”管理法,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实现员工自我实现需求的方法。
4、有纪律的文化
吉姆.柯林斯在从优秀到卓越一书中的第六章讲到“训练有素的文化”,也许是翻译的原因,我的老师在讲授该书时,因为他是直接以英文原版书为蓝本的,他翻译过来的意思是:有纪律的文化。该章核心的内容是通过塑造有纪律的文化打造出不需要纪律约束的企业团队,如果一个人需要纪律约束的时候,证明他已经不适合在这个团队中存在了。强调的企业中的每个人在特定框架中的自由和责任,这就包括组织、制度、绩效等等,框架的边缘就是高压线,一旦触及必然会受到严厉的处罚。
也就是说要把鱼养在鱼缸中,而不是养在茶杯里。这是一种理想化的境界,但是作为文化又必须充满理想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仓储文化的内涵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