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华山作文怎么写
看过华山的图片,读过华山的文章,对于华山我多多少少也有所了解:华山是我国着名的五岳之一,海拔2140。9米,位于陕西省西安以东120公里历
史文化故地渭南市的华阴市境内,北临坦荡的渭河平原和咆哮的黄河,南依秦岭,是秦岭支脉分水脊的北侧的一座花岗岩山。凭藉大自然风云变换的装扮,华山的千
姿万态被有声有色的勾画出来,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在假期里,我也有幸得到了登华山的机会。
经过长途跋涉我们全家终于来到华山脚下,只见华山山腰云雾围绕,山势陡峭极了!悬崖边上的绿树更显得那样的挺拔,那样的引人注目!整个华山像一个美丽的童话王国。
我已经迫不急待要去看看它的真面目了。华山不愧于是以陡峭闻名于天下,那几乎直上直下的石梯与石梯边的铁链紧紧相连,令人看着惊心动魄。我紧紧的抓住铁链,不敢有一丝疏忽,站在窄窄的花岗岩梯子上向下看,只看见黑洞洞的一片,真是让人害怕!我也情不自禁的更加抓紧了铁链。
走上无数级几乎九十度花岗梯子,你便会发现自己已经登上了北峰山峰顶;遥望远方,只见中峰、南峰云雾缭绕,人们像蚂蚁般大小。走上去西峰的小路上。
只见小路蜿蜒地伸向远方,周围到处都是悬崖峭壁,周围的景物似乎被鬼斧神工修理过似的,小路弯弯曲曲的盘蜒下去,啊!可真是太美丽,太奇特了!
华山美如一幅美丽的画,令人去了感慨万千,你一定也忍不住去看看吧!
2.寇准写的登华山的译文
华山——[宋] 寇准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1. 译文:站在高高的华山之上,只有蓝天在我们的头顶,再没有别的山能与它比高低。抬头仰望苍穹,太阳仿佛近在眼前;低头俯视脚下,只有蒸腾缭绕的云雾在半山腰弥漫。
2. 赏析
寇准(961~1023),字平仲,北宋政治家,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人。自幼丧父,家境贫寒,发奋读书,十九岁登进士第,官至宰相。他的诗多清新之句,有《寇忠愍(mǐn,古同“悯”)公诗集》(亦即《巴东集》)传世。
《华山》是寇准七岁时的咏诗。寇准,是北宋时期的一个稀世神童,他聪慧过人,才思敏捷,出口成章。据史书记载,寇准小时候,其父大宴宾客,饮酒正酣,客人请小寇准以附近华山为题,作《咏华山》诗,寇准在客人面前踱步思索,一步、二步,到第三步便随口吟出了这首传为千古佳话的五言绝句。这是一首即景即情之作,每一句都突出了华山的高峻陡峭,气势不凡,显得贴合山势,准确传神,可谓是难能可贵的佳作。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这两句诗意思是说,比华山高的只有蓝天,也没有任何一座山峰能与之平齐,极写华山巍峨高耸之非常。其中“只有”一词说明了华山极高,再比华山高的就只有那蓝天了;“更无”说明华山是唯一最高的山峰,再没有任何一座山峰能与之平起平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这两句意思是说,当你站在高高的山顶的时候,抬起头来仰望苍穹,红日仿佛就在你的头顶上;低头俯瞰脚下,蒸腾的云雾正在半山腰缭绕弥漫。“红日”后之“近”字,“白云”后之“低”字,都极有力地衬托了华山的高耸与陡峭。 这首诗在写法上有两点值得我们借鉴,一是对仗工整、严谨,没有一丝一毫的刀斧痕迹。二是炼字精准,不着任何痕迹地衬托了华山的高耸、巍峨与陡峭,如前两句中的“只有”、“更无”和后两句中的“近”、“低”,都用得十分精准,十分巧妙。无论是对仗修辞手法的运用,还是遣词炼字的功力,都说明了绝非等闲之辈所能为之,教人不敢相信它竟然出自于一个七岁孩童之口。
3.怎样写《华山赋》
华 山 赋
华山,虽无泰华之壮美,亦非蓬岛之仙秀,然则山川幽旷,物阜秀突。华山,陡峭险峻,绵绵延延,气韵悠然。可谓群山云集,层峦叠嶂,骚客诗文,镂刻斑斓。迂迥山间:路若蛇行,曲径绕畅;高山飞流,若龙饮潭;古松虬被,危崖兀立;竹隐峡谷,佳木葱茏;巨石雄伟,险峻迭宕;庙宇错落,香烟缭绕,时间钟声回荡。
漫踏绿茵幽谷。鸣泉绕足,方池印月,流水九曲,若巳蜿蜒,涓涓始流,潺潺隐淌于浅草迭石间;山凹处,林岚雾霭,山环树合,芳草萋萋,青香盈溢,鸟语花香,蜂蝶正忙,微风摇曳,花叶遍布;闻香驻足,小憩静坐,梵歌声、风声、溪水声,声声依约在耳。徜徉山间,无敛手束足之态,安祥自适,如醉如痴,甚是心旷神怡。
举步极巅,放眼遥望,千岩竞秀,万壑争流,邃密幽暗,草木蒙茸。东望:绿树碧波,翠微若玉,粼粼浪浪,风致古拙,自由疏放,若沐仙风。西瞰:春花艳点,若碧天托日;沐于林间,有潇洒畅达,鼓荡放逸,胜似闲庭信步之感。南视:天山溟蒙,若隐若现,似藏龙卧虎,若万马行空,如波涛将至,犹蓄排山倒海之势。北观:银雾蒙蒙,天地一色,云蒸霞蔚,雄阔博肆,偶有云起,亦因势附形,变幻莫测,若海市蜃楼;波光映之,晶莹夺目,玲珑剔透,云卷云舒,姿态婀娜,若仙女散花,若群龙共舞,若花木扶苏,嘤嘤有韵矣;若琼楼玉宇,精致雄伟,若碧树银花,琉霞叠影,同嵌无边风月……。四面八方,皆得天怀意境之合,无不呈现出大自然鬼斧神雕之天工。真乃春到华山来带八方灵气,秋到华山去兆一派祥光也!环顾四周:山尽其美,物尽其材,人尽其能,神尽其灵;物影婆娑,若天女蹁跹,余歌汝答,山鸣谷应,韵曲悠扬,若梦若幻,犹如桃源仙境也。其魂、其魄、其神、其灵,罗布天地,光华照人。悟天地之奇观,空静静,胸融山川江河,尽收万物于心中,已不知天地万物陶咏乎吾,抑或吾陶咏乎斯矣!
祥光普照,华山神乎哉!仙境也!斯时斯地:山林之物,造化天成,古拙青绝,景致别得;山野之人,雍容大度,淳朴坦诚,尽显其铮骨凌霜之盈盈浩气。华山,峰峦乎,潭溪乎,竹树乎,怪石乎,魂魄乎,精灵乎,乎乎归一,天地人之造物也!
仁者爱山,智者爱水,余游于斯,与之心灵相浸,魂牵梦萦,焉能不寄情于斯乎?
4.游华山玉泉院作文200字
步行游览华山,玉泉院是必经之处。
玉泉院的门前广场开阔极有气势。沿着石级而上,玉泉院光鲜亮丽的门庭映入眼帘。大门的近上方悬挂着郭沫若题写的匾额----玉泉院三个大字,苍劲有力。
跨入门槛,沿着一百多级台阶向里走,欣赏着两边大理石护栏上雕刻的百十只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石狮子,我们进入了第二院落。
这是玉泉院的主庭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石舫,在一潭清水中间有一艘石船,用曲桥与池岸连接。凭栏观赏,山影倒映,游鱼相乐,水天一色,饶有意趣。在石舫的东边有一块巨石,上面修建了一个圆亭,名字叫山荪亭,据说是五代时陈抟所建,他在这里写下了《钓潭集》、《三峰寓言》等著作。在山荪亭的西边,有一个石洞,洞里有陈抟老祖的卧像一尊,据说,游客如果身体哪个部位痛,就用手摸卧像的那个部位,摸后就不痛了。在山荪亭的下面有一棵扭曲盘旋、老态龙钟的古树叫无忧树。因无人修剪,想怎么长就怎么长,无忧无虑,所以长成今天的形状。虽然已有千年,但仍显得茂盛健壮,生趣盎然。现在有围栏保护,游人到这里,大都会与这棵树合影留念。
向前几步走,就来到了一个长廊,这个长廊是由七十二个窗孔组成,也是玉泉院与外界的分隔墙。这组窗孔是根据我国古代经典著作《礼记•月令篇》的七十二物候精心设计的,它的结构严紧,形态各异,雅俗共赏。
玉泉院亭台楼阁,构思巧妙;雕塑雕刻,华美绝伦;参天古树,绿荫蔽日。精美的园林建筑与华山的自然风光融为一体,令人赞叹不已。
啊!一个个美丽的历史传说,一件件珍贵的实物记载,见证着玉泉院的古老文明,将给我留下永远美好的回忆!
5.描写华山的作文怎么写
华山的险,吸引了许多游人。
为了一览华山的奇峰异彩,领略他的天下之险,我在山上呆了两天两夜。从早到晚,上上下下,跑了近百里山路。走“五里关”,过“莎萝坪”,路还算平坦,暂时感觉不出险。只是匆匆赶路是,偶一抬头,往高处望去,只见峭壁林立,横空出世,山路夹在缝间。天空在这峰林争雄的世界里,似乎也龟缩成了一条线,瘦瘦的,直直的,失去了那浩大的气派 。上到“毛女洞”,山路便开始了大幅度的变形,左拐右弯,蜿蜒蛇行。疑已无路,打个弯却又小径通幽,别有天地。
“华山天下险”。这“险”是够味的,这“天下二字也是当之无愧的。瞧,在深深的山坳里崛起的一条狭而长的山脊,远看似一条绳子斜斜的横放下来,那就是”苍龙岭”。它左右两旁的沟壑深不见底,山风夹攻上来,全无遮掩,呼呼大作,似有千军万马在厮杀。这就是游人谈“险”的色变之处
华山的险,吸引了许多游人。
为了一览华山的奇峰异彩,领略他的天下之险,我在山上呆了两天两夜。从早到晚,上上下下,跑了近百里山路。走“五里关”,过“莎萝坪”,路还算平坦,暂时感觉不出险。只是匆匆赶路是,偶一抬头,往高处望去,只见峭壁林立,横空出世,山路夹在缝间。天空在这峰林争雄的世界里,似乎也龟缩成了一条线,瘦瘦的,直直的,失去了那浩大的气派 。上到“毛女洞”,山路便开始了大幅度的变形,左拐右弯,蜿蜒蛇行。疑已无路,打个弯却又小径通幽,别有天地。
“华山天下险”。这“险”是够味的,这“天下二字也是当之无愧的。瞧,在深深的山坳里崛起的一条狭而长的山脊,远看似一条绳子斜斜的横放下来,那就是”苍龙岭”。它左右两旁的沟壑深不见底,山风夹攻上来,全无遮掩,呼呼大作,似有千军万马在厮杀。这就是游人谈“险”的色变之处。华山还有“老君犁沟”。
征服华山,是个了不起的壮举,当你横下心,壮起胆,踏上平台,放眼回顾,华山的一峰一峦,
6.写一篇游记华山
华山游记
经常听别人说:“五岳归来不看山”。今年国庆节,我有幸和爸爸妈妈及朋友们一起去领略西岳华山的风光。
华山不仅雄伟奇峻,而且山势峻峭,壁立千仞,群峰挺秀,以险峻称雄于世,自古以来就有“华山天下险”“奇险天下第一山”的美誉。
我们乘车来到华山脚下,我抬头向上望去,“哇,华山好高呀!”郁郁葱葱的树丛中隐隐约约显露出上山的石阶。我们选择了智取华山路,奋力向上爬着。一路上,我和好朋友吕艺林,还有妈妈遥遥领先。我们经过了华山雄骨、仙人指路等景点来到了望月桥,休息了一会,奇怪的是爸爸他们还没有追上来。我们继续往上爬。
我们爬上了飞龙梯,看到了飞龙梯是那么的陡,石阶好像是从天上挂下来的。我抓紧铁链像小猴子一样,手脚并用向上爬。爬到半路,我往下看,下面的人就像一个人踩在另一个人的头上,妈妈在下面着急地喊:“瑞子,不要往下看,继续往上爬”。终于,我们来到了北峰顶。站在北峰顶,真是“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妈妈告诉我,北峰是华山五峰的最低的一个山峰。可是我从这次爬山中领悟到了一种不畏险阻,勇敢攀登的精神,我们的学习也需要的是这种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