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访谈提纲怎么写
采访提纲在记者的调查采访活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采访前没有拟定一个相关的采访提纲,采访时就很可能会陷入盲目,成为一只“无头苍蝇”。当今很多新闻专业学生一提到采访提纲就头疼,不知这个东西究竟要如何着手。下面我就来谈一谈采访提纲的问题。
首先要明确两个概念。新闻的采访提纲和报道提纲不是一样的。很多人易混淆这两者,错误地把报道提纲当成了采访提纲。从广义上来说,新闻的报道提纲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采访提纲,二是写作提纲。显然,报道提纲的内涵大于采访提纲,它包括采访提纲。
采访提纲,说起来也可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采访计划,二是调查纲目。所谓采访计划,是指大体的活动步骤、方式,确定要采访的部门、人员名单及其先后顺序,设想一下写什么体裁、多少字、采写周期等。所谓调查纲目,是指所要提问的大纲细目。
举个例子,长沙市某地新出土一批汉代古墓,报社第一时间指派你去进行采访报道。你在去之前可以利用几分钟的时间拟定一个简单的采访提纲:
关于采访长沙市某地出土汉墓的采访提纲
采访计划:
1,记者赶到汉墓出土地进行现场观察,出土盛况、文物实景;
2,采访现场考古部门负责人或专家,听取专业解释。
调查纲目(问题):
1,文物何时、何地、何人最先发现?
2,汉墓的具体年代?墓主是谁?什么身份?
3,墓中有些什么文物?数量多少?有什么价值?
4,和以前出土的汉墓相比,有什么异同?
5,该处汉墓的出土有什么意义?
6,其他补充性的考古专业知识。(视临场情况待问)
实际采访活动中,可以既写出采访计划,又列出调查纲目,也可以只拟定其中一个。一般来说,记者更多的是列出调查纲目,即在本子上列出自己所要提的问题,而采访计划心中是有数的,没必要一一写出来。所以说,谈到拟定一个好的采访提纲,关键是看所列出的问题是否到位。
以上只是一份简短的采访提纲,熟练的记者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搞定的。真正遇到某些深度报道之类的任务,采访提纲比这复杂得多。如果时间充足,这个采访提纲可以拟定得更详细,多采访一些内容,如采访现场围观群众,看他们有何反应等等,会使报道更生动详实。但以上所列的,是必备内容。我认为,我们在实际新闻工作中,应该有一个认真勤恳的精神,不管什么采访,哪怕预计发出来的稿子将只是一则简短的消息,都要尽心尽力地去采访,去尽量完备手中的材料,这样写出来的报道才可以得心应手、灵活自如。
2.访谈提纲的格式
原发布者:嚼瓤紫更加重要
如何写采访提纲 一般记者在去采访之前会准备一份采访提纲。如果要回答采访提纲怎样写的问题?我想还是先要回答什么是采访提纲。 采访提纲说白了很简单,就是你要采访对象要回答的一些问题的罗列。这些问题又不简单是干巴巴的罗列,需要的是你对他本身的认识。 一般报社在派记者进行采访之前实际上已经确定好了采访主题,而记者需要做的就是围绕主题进行相关背景调查,快速翻阅资料,做到心中有底。 我记得自我在进行中国文化为什么要走创新之路这个采访主题时整整看了一个下午关于文化创新方面的报道。我始终认为,记者要采访首先要比被采访者在这方面还懂得要多,虽然你不可能是专家,但你能够借着快速充电成为半个专家,不然去采访,可能人就丢大了。 二、熟悉被采访人资料 举例来说,你采访的是某个事件的某个人,那么你需要了解围绕这个人以前发生过什么样的事情做个一个全面调查,比如有着自我的经历、读过什么样的学校、有着怎样的性格、办事风格是什么?最近他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需要说明的是,也许有些资料对记者来说可能根本就用不上,但我觉得这很难说,其实采访的过程就跟上战场一样,也讲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三、深入了解采访背景 如果采访的是一个事件,那么你同样需要对事件先做一番调查。如何调查?你需要调阅超多的资料,你能够看电视上的事件回放、需要看其他媒体对它从各个角度进行的报道,媒体不一
3.访谈提纲怎么写
关于对象,你得根据你们当地的情况来定。
比如你们那里是古城,就可以采访一些古建筑周围的老人家,间接的得到你想获得的资料,(像这样的题目,不一定是采访本人),当年的抗日根据地亦可,因为有些老人的亲身体会很深刻了已经,这样甚至比采访本人更有效果,例:通过王家裕的老人采访当年**等革命为人的足迹。(不过这样的较片面,与成长足迹联系,并不全面)。
还有,可以采访些特别的人,比如人大代表,(这里可不是说那些借助人大代表权利,为所欲为的,辜负人民的人),例:平顺的申纪兰,很具有采访意义(这样的例子在我看来就很好,不仅采访了申纪兰的成长足迹,而且间接报道了我国的变化以及人大的成长)。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应该抓住字眼,解决问题,名人范围很广,也很小,新闻也讲究以小见大的,小记者力所能及的还可以采访一位交警,一位特别又不特别的交警,采访他的家人,邻居,“跟踪”采访他的一天,这个题材就很不错的(这个对于任何人来说是稍微容易的)不要好高骛远,从身边抓人物就挺好。
关于对象问题就说到这儿,只是我的一点拙见,希望对你有帮助。关于采访提纲,我举一个例子写吧,你再根据你的具体情况改改,好吧?我给你先举例,后写注意事项。
比如采访的是申纪兰。一.我们由人大引入 1. 请问,你参加了这么多届人大,最深的体会是什么?(回答应该离不开变化二字) 2.人大的变化很大,我们生活变化很大,您身边的变化有哪些呢?特别是您自身的。
二.切入主题 1.您小的时候,生活是怎样的?您当时最大的心愿或者有什么信念么? 2.那么,您又是怎么被选为人大代表的? 3.您第一次去参加人大的时候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 4.不识字的情况下,您怎么投票,怎么为民请愿? 5.后来您学认字的时候有什么特殊经历或者有趣的事儿么? 6.让您一直待在故土,建设故土是什么原因呢? 7.(拿出申纪兰每届人大的照片)您可以讲讲每届人大您自己最大的变化么?三.告别 1.可以给您照张像么?(这个可以获得当然好咯) 2.希望您身体健康,牛年快乐。四.采访下邻居,最好是比申纪兰年长的,这里我就不细写了,主要是从侧面了解下提纲大概写到这里,注意事项:1.勿滥。
无论消息还是通讯,必须有侧重点,你要想好你今天主要想从哪方面进行报道,继而去知道你想知道的。2.准备。
这是比采访更重要的,采访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尽可能的了解采访对象,有备无患么!这一点还体现在准备采访提纲上,问题要系统,要引着采访对象跟着你走,设想采访对象的回答,并准备不同的采访提纲,树不可为一枝。3.完整。
对于你想通过采访得到的东西,必须听仔细,记仔细,可以用录音笔,手机,P3.P4也可以。4.精华。
回去后仔细提取,要去粗取精,拣自己需要的,拣重点,写一篇成功的消息或者通讯。个人拙见,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4.访谈提纲怎么写 采访提纲范文
确定采访主题 一般记者进行采访之前实际上已经确定好了采访主题,而记者需要做的就是围绕主题进行相关背景调查,快速翻阅资料,做到心中有底。
我始终认为,记者要采访首先要比被采访者在这方面还懂得要多,虽然你不可能是专家,但你可以借着快速充电成为半个专家,不然去采访,可能人就丢大了。 熟悉被采访人资料 举例来说,你采访的是某个事件的某个人,那么你需要了解围绕这个人曾经发生过什么样的事情做个一个全面调查,比如有着他的经历、读过什么样的学校、有着怎样的性格、事风格是什么?最近他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需要说明的是,也许有些资料对记者来说可能根本就用不上,但我觉得这很难说,其实采访的过程就跟上战场一样,也讲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深入了解采访背景如果采访的是一个事件,那么你同样需要对事件先做一番调查。如何调查?你需要调阅大量的资料,同时,你要将各个媒体不同角度进行的采访和报道做个总结。
把这个事件做到烂熟于心,而且需要将事件里的这些人物之间的关系弄明白弄清楚,然后站近了看站远了看,是不是还缺少一些东西?你是不是还有不明白的地方,而这些不明白的地方,就是你本次所要采访时要提问的地方。 整理线索通过对被采访人和采访事件的了解,整理出已经成型的一些观点和看法,以及还未成型的观点,寻找本次采访线索,也即突破口。
设计问题 通过对人和事件的了解以及对线索的整理,进行问题的设计。需要说明的是,问题的设计是需要环环紧扣的,它们之间并不是分散的关系,采访就是一条流水线,记者需要做的是沿着这条流水线向下走。
什么称为向下,就是深入挖掘事件的本质,尽力想法让事件的参与人告诉人们事件的本来面目是什么,他本来想收到什么样的效果。让读者读完之后也觉得还是有所收获的,如果你的读者看完之后觉得不知所云,好的证明你本次的采访是失败的,其实从源头上已经失败了,在于你的问题设计不合理。
罗列你的问题 将问题设计之后你就可以在纸上罗列你的问题了,罗列完之后你需要再看一遍你的采访提纲是否有什么漏洞。 其他 以上都是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关键在于采访过程。
在采访过程中,你会发现有时候你的采访对象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沿着你的思路走下去,那怎么?无所谓就沿他的思路好了,记者需要把握的是采访主题不发生偏移,同时还要注意在采访过程中发现线索,可能你在采访前期的准备时并没有发现这条线索,别的报纸也没有提及,而此时你的采访对象说了出来,你就需要紧追不放,在完成新闻采访主题的同时你还拿到了别人之前所没有注意到的新闻。
5.怎样写采访大纲
简报小贴士――提问类型 1. 为什么 2. 什么 3. 在哪里 4. 谁 5. 持相反意见的争辩 6. 统计 7. 假设 8. 个人体验 9. 男人来自火星 10 .为什么 11 .什么时候 ·第三步-采访 采访就是访问者(记者)和被访问人坐在一起,(记者)问他或者她事先准备好的问题(在采访的进行过程之中会有新问题产生,被称为"跟随"问题。)
记者们轮流提问,而编辑则帮助他们笔录和音录采访。 ·采访前准备 1 编辑准备用品,测试设备,派发问题给记者 2 复查所有问题以及引导采访的策略 记住: 要准时 要有所准备 要礼貌 要积极 要富有成效 要专业 在采访过程中的重要的小贴士: LEFT 倾听 你永远无法预知采访过程中被访问者会说些什么,如果你不倾听,你也许会错过一些重要讯息。
眼神交流 当你在采访提问过程中,永远都要用眼神和被访者进行交流,这样,他们就会知道你在耐心倾听而作出更好的回答。 跟随提问 跟随提问就是在采访过程中基于被访者的叙述,你思考之后的提问。
往往,一些最精彩的提问就是跟随提问。 团队合作 和你的同事记者和编辑一起工作。
彼此尊重和彼此支援,这样你的采访故事会更好! ·采访小贴士: 准备 礼貌 积极 富有成效 =专业 倾听 眼神交流 跟随提问 团队合作 ·第四步-汇报 一个汇报就是采访团队录音记录下来的讨论,复查一下关于简报和采访的重要讯息,然后加入记者自己的经验和观点。汇报是团队表达他们观点和把他们自己的声音加入采访故事中的一次机会。
汇报是由编辑通过四个步骤制作管理的,编辑运用他 / 她的记录笔记和研究讯息来和记者们讨论采访,涉及的问题,以及他们观点和经验。 汇报准备: 准备和测试的工具,收集所有简报材料和问题 汇报步骤: 1 再现故事: 编辑要求记者们去复查访问和故事的基本事实:采访谁,被访问者说了什么,在什么时间和地点发生的,为什么他们作采访等等,团队仅仅需讨论那些他们从简报和采访中了解到的相关故事的事实,而不需他们对此的个人经验和观点……两个步骤: 2 记者个人体验和观点 编辑询问记者对于此次采访以及相关题目的自我感受和观点。
3 介绍采访故事 每个记者轮流提出故事的介绍,选其中的稍后用来作为完稿的开头。 4 故事结束 每个记者轮流提供一个对这个故事或者汇报的简短结论和总结,选择其中的稍后用来作为完稿的结论。
要点: -每一次都遵循汇报的步骤和同样的要求 -让每位记者说出和分享他们的经验和观点 -尊重记者彼此的观点和论点 -在采访之后尽快管理制作汇报 再现故事 记者的个人体验和观点 故事介绍 故事结束 圆桌会议 圆桌会议是一个编辑和其他几位青年人关于年轻话题录音记录讨论。编辑事先为圆桌会议准备好问题,引导参与者在讨论中探索他们个性体验以及观点。
圆桌会议准备: 如同简讯一样,编辑事先为圆桌会议的参与者(包括参与者以及其他年轻人)设计一系列问题,使用谁,什么,在哪里,什么时候,为什么,和怎么样作为每个提问的开头。 编辑需事先准备和测试所有的设备。
圆桌会议小贴士 所有参与者彼此尊重 获取每个人的观点和评论 每一次说出你的名字,讲完整的话 很多的跟随提问以及持相反意见的争辩问题 关注个人经验。
6.采访提纲提纲怎么写要提纲
采访提纲在记者的调查采访活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采访前没有拟定一个相关的采访提纲,采访时就很可能会陷入盲目,成为一只“无头苍蝇”。当今很多新闻专业学生一提到采访提纲就头疼,不知这个东西究竟要如何着手。
下面我就来谈一谈采访提纲的问题。 首先要明确两个概念。
新闻的采访提纲和报道提纲不是一样的。很多人易混淆这两者,错误地把报道提纲当成了采访提纲。
从广义上来说,新闻的报道提纲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采访提纲,二是写作提纲。显然,报道提纲的内涵大于采访提纲,它包括采访提纲。
采访提纲,说起来也可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采访计划,二是调查纲目。 所谓采访计划,是指大体的活动步骤、方式,确定要采访的部门、人员名单及其先后顺序,设想一下写什么体裁、多少字、采写周期等。
所谓调查纲目,是指所要提问的大纲细目。 我认为,我们在实际新闻工作中,应该有一个认真勤恳的精神,不管什么采访,哪怕预计发出来的稿子将只是一则简短的消息,都要尽心尽力地去采访,去尽量完备手中的材料,这样写出来的报道才可以得心应手、灵活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