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在档案中补工资表和考核表
根据有关人事政策,他们(招考机构、人才服务机构、你临时聘用的高校人事处)都说对了。
1、转正定级。普招毕业生在就业报到后工作满一年后,个人申请、聘用单位审核盖章、人才交流中心审批,做转正定级。按规定确实是在当时做。过期不能补办转正定级。
2、工资表,调资的。这个工资表和调资,应该在人才交流中心办理,“空调”档案工资,而不是实际发放的劳动报酬。所以,人事处那样说是对的,因为人事处只负责调整在编人员的工资,你是临时聘用人员,不在他们管理之列。
3、年度考核表。年底时个人填写、单位审核盖章后,考核表交给人才交流中心审核后存入你本人档案。按照规定,应当按期交,过期不补。盖章一说,单位盖章是必须的,人才中心可盖章也可不盖章,具体要根据具体人才交流中心的规定。
各个机构都严格、死板地根据规定,你的事肯定办不成。这不能怪人家,首先是你自己过错,没有按期申请转正定级、没有按期向人才交流中心提交年度考核表。
不过,也并非完全不能办理。如想办成事,你需要:
1、向人才中心求助,所谓求助,就是先承认自己的过时,以便取得他们的同情,使他们能冒着风险为你帮忙。帮忙的内容:补办转正定级、补调有关工资表。这两件事和学校人事处无关。
2、年度考核表,本来不要求人才中心盖章,只要他们放入档案了,就算是他们认可了。如果你的接收单位非要人家盖章,你只能哀求人才中心高抬贵手了。
以我的判断,你的事能办成。关键在于你自己的态度。人才中心为你帮的几个忙,理论上都算是违反政策的,所以,你要体谅人家。但他们帮了你,从政策上看,也没有严重到犯罪的程度、没有违反四项基本原则、没有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说明一点,找人才中心的具体工作人员的话,他们一般不敢。因此建议你找他们的领导,说明自己的情况。领导特批了,可能性才会增加。
最后强调一点:要有耐心、有诚恳的态度。不要有动不动就翻脸的举动。
2.档案里都记录些什么
帮你找了下,下面是一个人的博客中的,我觉得比较好.你知道自己的档案袋子里都有什么东西吗?许多人是不知道的,我想,大部分人都是不知道的。
我们只知道,“档案”是种神秘的东西,我们从来没见过它、也不可以见它,却知道它如影随形。它紧紧跟在我们生命里,从小我们就知道老师的威胁:小心不要犯错误,如果被处分了,是要进档案的!感谢这个偶然的机会,让我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
你信不信——我都能猜到你档案袋子里会有些什么东西。 首先,会有一张学生登记表,当过兵的会有士兵登记表,国家干部会有干部履历书,这是第一类。
后面会有初中生登记表、高中毕业生登记表、实习鉴定表、报考志愿的志愿表、高考考生电子档案(2002年之前的考生是牛皮纸质地的“考生档案袋”)、工作后每年的考核表、各种各样的鉴定书。还有各类成绩单,学历证书复印件,申请学历和学位的登记表、审批表,获得各种荣誉时的登记表。
入团申请书、入团志愿表,入党申请书、入党志愿表、转正申请书、入党积极分子考察表。还有大大小小林林总总的政审材料、函调材料。
如果运气不好,或许还会有处分通知、解除处分通知。然而最麻烦的还是各种各样的工资表——试用期满工资定级表、正常晋升工资标准入档表、调动人员工资标准入档表、职务工资标准入档表、干部任免审批表……还有各式各样的体检表,等等。
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我永远都不知道这个神秘的牛皮纸袋子里有这么多的秘密。那些我们小时候的一寸照片,每个人看上去都憨憨的。
还有那些歪歪扭扭的字迹——原来,我们都是这么成长起来的。于是,这几天整理档案的时候,都好像在时光里穿行。
我们看见了《结婚申请书》、《只生一孩志愿表》、《独生子女补助申请表》、《报考军事院校苗子登记表》……甚至还有一份旧档案里印着**语录。 偌大的档案室,泛着浓烈的陈年气息,松脆的档案纸,泛黄了,代表着一个人一生的段落与长度。
我们小心翻开那些档案,如同翻开一个人的旧事。那些旧事,或许连他本人也记不得了。
我们总结出了最大的心得:这些表格都是我们曾经亲笔填写过的,可是我们都记不得了。不仅记不得了,而且因为它们的存在而感到莫名其妙。
所以,我们都对自己的档案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我们那么迫切想要知道,自己的档案袋里会有什么?那些表格上写着怎样的字迹?那时候的照片,自己是什么模样? 那么,你的档案里,会有些什么东东呢?千万别告诉我,你一点都不好奇,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