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书法的人生哲理作文标题怎么写
1 字无百日功。
2 拳要打,字要练。
3 字怕练,马怕骑。
4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5 云鹤游天,群鸿戏海。
6 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7 书肇于自然。——蔡邕
8 写字如画狗,越描越丑。
9 字不可重笔,话不可乱传。
10 时时只见龙蛇走。——李白
11 挥毫落笔如云烟。——杜甫
12 笔下龙蛇似有神。——张怀谨
13 笔秃千管,墨磨万锭。——苏轼
14 龙威虎振,剑拔弩张。——袁昂
15 婉若银钩,源若惊鸾。——索靖
16 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张怀谨
17 引笔奋力,若鸿鹄高飞,邈邈翩翩。
18 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韩渥
19 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李嗣真
20 学书则知识学可以致远。——张彦远
21 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孙过庭
22 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孙过庭《书谱》
23 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王妤
24 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柳公权
25 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26 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米芾
27 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张怀声
28 故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刘熙载《艺概》
29 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刘熙栽《艺概》
30 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闲圣道也。——项穆《书法雅言》
31 人品既殊,性情各异,笔势所运,邪正自形。——项穆《书法雅言》
32 览天地之心,推圣人之情,折疑论之中,理俗儒之诤。——赵壹《非草书》
33 夫书禀乎人性,疾者不可使之令徐:徐者不可使之令疾。——蔡邕《石室神授笔势》
34 学书者有两观:曰观物,曰观我。观物以类情,观我以通德。——刘熙载《艺概》
35 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刘熙载《艺概》
36 且其浩浩落落之怀,一皆寓于笔墨之际,所谓品高,韵自胜焉。——张沅《石涛画语录》
37 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既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松年《颐园画论》
38 凡善书画者,未有不品学兼长,居官更讲政绩声名,所以后世贵重。——松年《颐园论画》
39 学术经论,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项穆《书法雅言》
2.关于书法的人生哲理作文标题怎么写
1 字无百日功。
2 拳要打,字要练。3 字怕练,马怕骑。
4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5 云鹤游天,群鸿戏海。
6 龙跳天门,虎卧凤阁。7 书肇于自然。
——蔡邕8 写字如画狗,越描越丑。9 字不可重笔,话不可乱传。
10 时时只见龙蛇走。——李白11 挥毫落笔如云烟。
——杜甫12 笔下龙蛇似有神。——张怀谨13 笔秃千管,墨磨万锭。
——苏轼14 龙威虎振,剑拔弩张。——袁昂15 婉若银钩,源若惊鸾。
——索靖16 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张怀谨17 引笔奋力,若鸿鹄高飞,邈邈翩翩。
18 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韩渥19 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
——李嗣真20 学书则知识学可以致远。——张彦远21 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
——孙过庭22 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孙过庭《书谱》23 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
——王妤24 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柳公权25 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26 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米芾27 体象卓然,殊今异古。
落落珠玉,飘飘缨组。——张怀声28 故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
——刘熙载《艺概》29 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刘熙栽《艺概》30 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闲圣道也。
——项穆《书法雅言》31 人品既殊,性情各异,笔势所运,邪正自形。——项穆《书法雅言》32 览天地之心,推圣人之情,折疑论之中,理俗儒之诤。
——赵壹《非草书》33 夫书禀乎人性,疾者不可使之令徐:徐者不可使之令疾。——蔡邕《石室神授笔势》34 学书者有两观:曰观物,曰观我。
观物以类情,观我以通德。——刘熙载《艺概》35 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
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刘熙载《艺概》36 且其浩浩落落之怀,一皆寓于笔墨之际,所谓品高,韵自胜焉。
——张沅《石涛画语录》37 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既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松年《颐园画论》38 凡善书画者,未有不品学兼长,居官更讲政绩声名,所以后世贵重。
——松年《颐园论画》39 学术经论,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
——项穆《书法雅言》。
3.在书法世界中感悟作文
书法,是汉字的传承,中华的文化;是汉字的哲学,人生的感悟。
——题记我非常自豪自己的“母亲”是中国,她拥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从仓颉造字开始,我们出现了象形字、甲骨文、金文,再到后来的楷书、隶书、草书、篆书……这些都是历史的见证,文化的传承。
我有幸成为了一名文化的传播者,在书法中我发现,这不仅是文化的传承,更是一种人生的感悟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写书法的基础就是写笔划,看似容易,实则很难。一点、一横、一撇、一捺都有它的技巧,用力过猛则太硬、太强,毫无美感可言;用力过弱则又太柔,毫无刚劲可言。
所以说,用力的大小实则就是动静的大小,既不让人觉得太过于零乱,也不会显得太过于死板。只有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字才会写的好看,其实,见字如见人也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的生活中就应该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不死板也不圆滑,应恪尽职守,随机应变。
仔细观察,用心书写临摹字帖的秘诀就在于用心书写,仔细观察。仔细观察字在格子中所占位置,要“留天留地留左留右”,要看它笔划的顺序,笔划的书写,凡这个字有的部分,都应该仔细观察。
观察过后,默记于心,在自己写的时候,用心去写,用心去想。这样写出来的字,就会有美感可言,有动有静。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所遇到的每一件事都需要我们的仔细观察,然后亲力亲为,用心去做。这也是我们为人处事的道理。
刻苦多练,好事多磨想要写好字,最必不可少的就是要刻苦练,而且要多练,俗话常说“熟能生巧”,多练才能更加掌握,更加灵活运用,如果不刻苦,那么再多的练也都是无用功。我们所遇到的事不可能件件都完美,件件都顺心,好事多磨,也需要经常实践。
事和字是一样的,想要写一手好字,就需得多练;想要遇到一件好事,就得多刻苦,才能成功。看似写字,实则看人生,在书法的世界中,我会越走越远。
4.学书法的感悟
我学书法的感悟
楷书最为难学难掌握,但是楷书是书法规律的基础典范,所以从目前学习者绝大多数是从学楷书开始。当你感觉怎么写也写不好的时候,一方面是楷书难写,另一方面是你在不断地进步着,你感觉写的不好,就会努力地去写好,因为你看到了差距。这是一个痛苦的而且是必须经过的过程,有的人时间经历的短,有的人时间经历的长,时间的长短一看悟性,二看造化。有的人没有熬过这段时光,最终与书法擦肩而过。如果你感觉写的不错了,这反而是你进步将会减慢的征兆,许多貌似写书法的行家,为什么成不了大家,其中原因之一就是感觉自己写的不错了。
我们在学习楷书时候也可以练习着行书、隶书、篆书等,这样可以有助于更好的练习楷书,也可以减少练习中的疲劳感。
书法有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五体,楷书结构的排列正好是中间阶段。它是从隶书演变过来的,如果把楷书写得平正偏扁,加波磔笔法即是隶书。将书写得简便流动一些即是行书,行书再写得简便草化即是今草。如果从隶书开始,就难以掌握楷书的笔法,因为楷书的笔法要比隶书丰富复杂。可见,练好楷书基本功可以作为练写各体的基础。
5.写书法后的读书感悟
余之乐趣遂倾心于笔墨,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副主席,皆曾为余少时所爱,增品评之天地,败亦欣然――败多而胜少,余霍然而悟。
不数日,室外严寒。余后偶试悬腕,改用站姿悬腕,盖弟子焦宝者所为建。”
信哉?于是,重宏观之大体,而略微观之细腻,承兴者,则记之十分,此学道之规律也,故此二者皆为吾所不取。余之性,当站立悬腕也,偶与汪先生承兴通话。
书法之思。余曰;偶书大字,则记之一分。
忽见有怨言詈之者,亦未能记得,故琴艺棋艺皆不精,于是,梦中余书小楷,胜既可喜,弹琴若陶渊明之无弦琴,而独倾心于书法也:诺,故余之字甚丑,琴棋者,幸家中有王羲之《兰亭集序》:弟子未晓其良苦用心也。且夫琴音扰人,生生交流。
先生知余始练书法,当写字大如鹅卵也(盖因字小久之,甚喜之,书法大家也,弈棋须友。信乎一分,不数日,书字大如鹅卵:始练不可迳练兰亭也。
唯法帖事,登车同赴东亚卖场,故未能记矣,惜昔日学琴学棋皆无师,故有此语也,购得笔墨纸砚。噫,李义山云,重内容之深邃而轻形式之隽美,师生交流,难以掌控也,盖因当日未能深信先生之言也,则难以伸展也),未深信之,仍以坐姿练小楷――习惯使然也。
人生亦大抵如此;始练不可坐写,亦不学之故,现代教育,缘于前月之一梦,每日站立悬腕,自得其乐尔,间架结构。琴棋书画!吾之为弟子,故余将学生之试卷论文发布于此,技艺大进,殊为不便,余惘然而叹,从先生之言,便偕弟子李佳,腕酸笔软,始练兰亭,数小时而未之倦也,得参读之平台,信乎十分,忖曰,只是当时已惘然,有此网页,无异于课堂之延伸也,嘱曰。
余有网页,字甚遒劲,遂弃之,师之言未之深信也;弈棋若东坡;始练不可写小楷,翌日,未能购得先生之帖――先生所言之帖,而不以先生之言为言近日闲暇,课时极少:“此情可待成追忆,论文不写,又何异于弟子之不以吾言为然也,课业渐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