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商业模式怎么写
原发布者:南山平子
商业模式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通常所说的的跟商业模式有关的说法很多,包括运营模式、盈利模式、B2B模式、B2C模式、“鼠标加水泥”模式、广告收益模式等等,不一而足。商业模式是一种简化的商业逻辑。用最直白的话告诉大家:商业模式就是公司通过什么途径或方式来赚钱?简言之,饮料公司通过卖饮料来赚钱;快递公司通过送快递来赚钱;网络公司通过点击率来赚钱;通信公司通过收话费赚钱;超市通过平台和仓储来赚钱等等。只要有赚钱的地儿,就有商业模式存在。可以把商业模式分为两大类运营性商业模式重点解决企业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包括与产业价值链环节的互动关系。运营性商业模式创造企业的核心优势、能力、关系和知识,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产业价值链定位:企业处于什么样的产业链条中,在这个链条中处于何种地位,企业结合自身的资源条件和发展战略应如何定位。赢利模式设计(收入来源、收入分配):企业从哪里获得收入,获得收入的形式有哪几种,这些收入以何种形式和比例在产业链中分配,企业是否对这种分配有话语权。策略性商业模式策略性商业模式对运营性商业模式加以扩展和利用。应该说策略性商业模式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业务模式;企业向客户提供什么样的价值和利益,包括品牌、产品等。渠道模式;企业如何向客户传递业务和价值,包括渠道倍增、渠道集中/压缩等。组织模式;企业如何建立先进的管理控制模型,比如建立面向客户的组织结构,通过企业信息系
2.怎样书写商业模式书
优秀的商业计划书一定会“动”一位风投经理曾经这样描述他一个月内看过的商业计划书:100份商业计划书中,有一半会在初次审阅时被淘汰;在几个小时更为细致的评估之后,又有25份遭否定;经过更加深入的分析后,剩下的计划书中大概又有10份不合乎要求。
在最初的100个候选者当中,只有少数几家公司的计划书可以进入比较深入的分析评估阶段,而能够就合同的条件协商成功,并最终获得投资的公司为数就更少了。由此可见,拟订一份优秀的商业计划书,对寻找风投的企业来说多么重要。
那么,一份优秀的商业计划书是如何出炉的呢?说清六件事 “VC的投资标准无外乎三个:未来的市场是不是够大,是否有成长性?企业的商业模式是否可行,或者部分已被证明可行?企业的团队是否优秀,执行力够不够强?”方创资本合伙人吴明华给出了VC看待一个投资项目的基本标准。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商业计划书就是达到VC投资标准的书面材料,但是具体如何撰写,又有其比较规范的格式和内容。
吴明华认为,写一份完整的商业计划书,需要明确地说清楚六个方面的事情,即:企业现状或简介,商业模式,市场规模与策略,竞争与壁垒,团队和融资财务计划。“这六个方面的问题是商业计划书里必须有的内容,其中投资者最为关心的是商业模式、市场规模与策略、团队和融资财务计划四大内容,这四块内容尤其需要创业者在计划书中重点分析和描述。”
商业模式是项目成败的核心之一,也是投资者最关心的。在计划书中,商业模式部分主要是要说明你的企业是怎么赚钱的,主要包括你向谁提供产品或服务,你的产品或服务主要内容是什么,你怎么收钱,以及你的产品或服务是如何制作与提供的等等。
“这一部分最好简单明了,让所有人一看就知道你是怎么赚钱的。” 此外,投资者还非常关心这个项目未来的发展潜力,即市场规模与策略。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你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所处的市场总额有多大,你的目标是占有多大的市场份额。这一部分是让投资者了解你的企业所处的市场总量有多少,你使用什么手段占领这些市场。
这样,看了这部分内容,投资人就能了解这个市场上能不能培育出一家能在公开市场上IPO的公司出来。 团队一直都是投资者最为看重的一个因素,很多VC甚至不看项目只看人,追着人来投资,可见创业团队和个人是多么重要。
这个环节主要包括目前股东层的履历与背景,经营管理层的履历与背景,目前团队的分工与激励机制,以及内部的决策机制等内部控制制度等。“VC都是投人投人再投人,所以大家最关注团队,原因就是只要团队好,模式、市场与利润都是可以创造的,所以企业融资最应该关注的是团队,而投资者最关注的也是团队。”
吴明华强调。 对于投资者而言,最后关心的就是需要多少钱和如何回报的事情了,即融资的财务计划。
这一节比较专业,很多创业者都是输在这一点上。一些创业者说不清楚自己拿了资金到底应该怎么花,花完了之后达到怎样的目的,投资人怎么退出以及退出的回报等。
“说不清楚这一些数据的来源与出处,你的企业价值就没有办法评估,而你拿到资金并给VC的股权也就没有办法证明是否是合理的,所以财务部分很重要。”吴明华提醒,这部分内容创业者往往要咨询专业的公司,在他们的帮助下完成这块相对专业和复杂的内容的撰写。
不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 很多创业者以为商业计划书是写给投资者看的,因此总是想如何能打动对方,在内容和形式到装祯设计都非常讲究。作为风投中介机构的合伙人,吴明华的很大一部分工作就是审阅大量商业计划书,然后把表述清晰准确、有潜力的企业推荐给创业投资机构,因此他有许多不同于创业者的观点。
“商业计划书其实不仅仅写给投资者看的,它首先必须是真实情况的反映,一份好的商业计划书是对自己或企业未来计划的真实反映,而不是编出来表面上的美景去忽悠投资商。” 基于这样的总体论调,吴明华认为商业计划就应该是一本论据,证明“值得投资”这一论点。
“商业计划书就是在讲‘故事’,其目的是来说服投资者,我的计划是可行的,我的项目是值得投资的。所以商业计划书一定要有大量的论据来说明‘值得投资’这个论点。”
“如何退出是投资商最关心的问题。”很多人只想到了如何拿到投资人的钱,而没有想到投资人应该怎么退出,以及创业者如何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去保障投资者的利益。
这一点想到了,商业计划书将得到更高的分。而这部分对于很多创业者而言并不擅长。
商业保密问题也是在撰写商业计划书中需要考虑的问题,这涉及到自己的商业构想不被风投机构克隆到其他领域。“其实商业计划书的保密是一个伪命题,结合我国国情,可以说商业构想在当前是不值钱的,只有做出来的构想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
但是商业计划书不要写得太厚也有保密的原因,创业者在递交计划书前应该仔细甄别,该投资者会不会把你的计划书透露给你的竞争对手或竞争对手的投资者,然后尽量将商业计划书写得简单明了,这样可以更多地保护你的商业机密。当然计划书上的保密声明也是必要的。
很多创业者认为一旦商业计划书写好。
3.商业模式的所有成本怎么写
成本结构有以下几个特点 :
固定成本
不受产品或服务的产出业务量变动影响而能保持不变的成本,例如薪金、租金、实体制造设施。有些企业,比如那些制造业的公司,是以高比例固定成本为特征的。
可变成本
伴随商品或服务产出业务量而按比例变化的成本。有些业务,如音乐节,是以高比例可变成本为特征的。
规模经济
企业享有产量扩充所带来的成本优势。例如,规模较大的公司从更低的大宗购买费用中受益。随着产量的提升,这个因素和其他因素一起,可以引发平均单位
成本下降。
范围经济
企业由于享有较大经营范围而具有的成本优势。例如,在大型企业,同样的营销活动或渠道通路可支持多种产品。
4.商业模型的商业模型的定义
“ 商业模型是一个理论工具,它包含大量的商业元素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且能够描述特定公司的商业模式。它能显示一个公司在以下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价值所在: 客户,公司结构,以及,以营利和可持续性盈利为目的,用以生产,销售,传递价值及关系资本的客户网。 ”
— Osterwalder, Pigneur and Tucci (2005)
5.商业计划书怎么写
第一部分 概 要
1创意摘要: 100~200字,简明扼要,重点说明产品、客户价值、商业模式与市场前景
2产品和服务简介
3商业模式
4经营管理
5 市场与营销
6 竞争描述
7 资金需求
8 收益
9退身之路
第二部分 公司、产品及服务
2.1概述
2.2产品服务介绍
(1)产品
(2)服务
(3)独特性
(4)客户价值
(5)未来趋势
(6)技术特性
(7)研发时间表
2.3商业模型
2.4盈利模式
第三部分 市场与竞争分析
3.1 市场分析
(1)目标市场及细分依据
(2)市场规模与趋势
3.2 竞争分析
3.3 市场营销
(1)市场目标
(2)市场策略
(3)营销计划概要
(4)营销实施方案
第四部分 公司管理
4.1关键雇员
4.2主要关键人员年薪
4.3 期权制度
4.4 运营管理
4.5公司组织结构
第五部分 风险对策与机会
5.1潜在风险之一
5.2潜在风险之二
5.3潜在风险之三
5.4潜在风险之四
……
第六部分 投资说明
6.1投资方案(投资规模及股份比例)
6.2投资抵押
6.3提供报告
6.4希望投资者提供的增值服务
第七部分 财务分析与预测
7.1财务预测基本假设
7.2资金支出(成本)预算
7.3收入预测(抓住重点收入)
(1)收入分类方法
(2)三年收入预测汇总
7.4保险与税收
(1)公司保险内容
(2)与本公司相关税收内容
第八部分:财务报告
8.1成本预算
(1)营业成本
(2)固定资产投入
(3)工资福利费用
(4)其他管理费
(5)销售费用
(6)各年的折旧和摊销费用
8.2损益表
8.3资产负债表
8.4现金流量分析
第九部分:投资回报与退身之路
9.1未上市普通股投资收益
(1)项目评估(三年财务净现值法或者其他方法)
(2)内部收益率
9.2公司市场价值评估
9.3股票上市
9.4出售公司
9.5本公司回购
6.什么是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的定义:为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把能使企业运行的内外各要素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高效率的具有独特核心竞争力的运行系统,并通过最优实现形式满足客户需求、实现客户价值,同时使系统达成持续赢利目标的整体解决方案。
[1] 人们在文献中使用商业模式这一名词的时候,往往模糊了两种不同的含义:一类作者简单地用它来指公司如何从事商业的具体方法和途径,另一类作者则更强调模型方面的意义。 这两者实质上是有所不同的:前者泛指一个公司从事商业的方式,而后者指的是这种方式的概念化。
后一观点的支持者们提出了一些由要素及其之间关系构成的参考模型(ReferenceModel),用以描述公司的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通常所说的的跟商业模式有关的说法很多,包括运营模式、盈利模式、B2B模式、B2C模式、“鼠标加水泥”模式、广告收益模式等等,不一而足。
商业模式是一种简化的商业逻辑,依然需要用一些元素来描述这种逻辑。 •价值主张(Value Proposition):即公司通过其产品和服务所能向消费者提供的价值。
价值主张确认公司对消费者的实用意义。(sheneshi。
cn收集) •消费者目标群体(Target Customer Segments):即公司所瞄准的消费者群体。 这些群体具有某些共性,从而使公司能够(针对这些共性)创造价值。
定义消费者群体的过程也被称为市场划分(market segmentation)。 •分销渠道(Distribution Channels):即公司用来接触消费者的各种途径。
这里阐述了公司如何开拓市场。它涉及到公司的市场和分销策略。
•客户关系(Customer Relationships):即公司同其消费者群体之间所建立的联系。通常所说的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即与此相关。
•价值配置(Value Configurations):即资源和活动的配置。 •核心能力(Core Capabilities):即公司执行其商业模式所需的能力和资格。
•合作伙伴网络(Partner Network):即公司同其他公司之间为有效地提供价值并实现其商业化而形成合作关系网络。 这也描述了公司的商业联盟(Business Alliances)范围。
•成本结构(Cost Structure):即所使用的工具和方法的货币描述。 •收入模型(Revenue Model):即公司通过各种收入流(Revenue Flow)来创造财富的途径。
泰莫斯定义商业模式是指一个完整的产品、服务和信息流体系,包括每一个参与者和其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以及每一个参与者的潜在利益和相应的收益来源和方式。在分析商业模式过程中,主要关注一类企业在市场中与用户、供应商、其他合作办的关系,尤其是彼此间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
商业模式的设计是商业策略(Business Strategy)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将商业模式实施到公司的组织结构(包括机构设置、工作流和人力资源等)及系统(包括IT架构和生产线等)中去则是商业运作(Business Operations)的一部分。
这里必须要清楚区分两个容易混淆的名词:业务建模(Business Modeling)通常指的是在操作层面上的业务流程设计(Business Process Design);而商业模式和商业模式设计指的则是在公司战略层面上对商业逻辑(Business Logic)的定义。 。